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祁晓东 《大观周刊》2012,(36):182-18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市场经济的发展给博物馆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因此,如何进行博物馆陈列设计工作的创新,成为摆在所有博物馆工作人员面前的艰巨的历史使命。本文就博物馆的陈列设计的相关问题做一点初浅的探讨,拟为博物馆相关人员进行陈列工作提供一点借鏊。  相似文献   

2.
明孝陵是目前南京唯一的一处世界文化遗产,它所反映的明代文化是古都南京厚重文化积淀最灿烂辉煌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以参观者体验为中心”的交互式体验设计逐渐成为博物馆的共识设计。通过交互设计,人们利用现代技术还原历史,将现存的资料进行整合、分析并还原,最终与大众见面,让人们体验。通过深入讨论博物馆展示中的交互设计,分析以沉浸式体验、智能交互如何提高陈列布展效果,增强参观者视、听、触觉刺激,以期探索博物馆陈列展览创新方式。  相似文献   

4.
纪念性博物馆除了具有宣传教育、科学研究、文物保存等一般特点之外,它还带有强烈的供人瞻仰,使人缅怀的色彩。可以这样认为:纪念馆赖以存在的人物、事件、旧址决定了此类博物馆的纪念性、专题性与复原性三大性质。  相似文献   

5.
技术与艺术同为博物馆陈列不可或缺的因素,二者的完美结合是陈列思想与形式至善至美的追求。在此,尚需澄清一个已经模糊了的概念——技术。所谓陈列技术并不等同于高科技在陈列中的运用,而是使藏品陈列更趋科学化和艺术化的辅助性手段。然而,我们不无忧虑地看到,在举世追捧高科技的语境下,博物馆界也悄然掀起刻意追求陈列高科技化的浪潮,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 ,把陈列设计艺术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进行研究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在公众的心目中 ,陈列设计既司空见惯 ,又深感陌生。尽管每年全国博物馆中各种陈列展览活动数以千计 ,尽管为筹备展览活动投入了众多的专门人才 ,却仍有人认为“陈列展览谁都会搞” ,“陈列展览怎么搞都行”。媒体对博物馆陈列的评价也常常局限于具体功利的得失或者对某些藏品的品评。虽然也有人提出“陈列艺术是综合艺术 ,是边缘的新兴学科”等等 ,但均未能揭示出陈列艺术的本质及其内涵。因此 ,我们的任务不能只停留在对陈列活动这一事物的表面现象的分析上 ,而在…  相似文献   

7.
三维技术与博物馆陈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列设计形式,是陈列的语言,是“博物馆工作人员与博物馆观众之间进行交流的方法和途径”,这种“语言”正逐渐被认为是一种复合传播媒体,它是博物馆所使用的最富特色的媒介。20世纪末,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博物馆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陈列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8.
博物馆陈列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文物局和北京博物馆学会,于1996年3月份,联合举办了“我喜爱的博物馆展览”评选活动。这次“我喜爱的博物馆展览”评选活动的“评委会”,是由各方面的专家、博物馆主管业务的馆长、市文物局和博物馆学会的有关领导等,共17人组成。评选期间,共参观考评了北京地区大小博物馆90余个,从中共评选出30个获奖展览。 “我喜爱的博物馆展览”评选活动,不仅是评选出了获奖的展览,更重要的是总结出博物馆陈列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研究解决这些问题办法,有助于提高博物馆的陈列艺术水平,体现出博物馆陈列区别  相似文献   

9.
我们希望自己的博物馆是一个富有魅力、引人入胜的场所,无论是当地居民还是远道而至的参观者,都能在此获得满足。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在制定工作计划时,应该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和方向。首先,我们应该想到的是观众:他们包括哪些人,他们需要的是什么以及我们怎样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如果我们的观众既有“当地居民”又有“旅游者”的话,是不是我们的展览要同时满足上述两种观众的需求?另外,我们举办的展览或陈列能否得到各种年龄、职业和和不同文化层次观众的一致喜爱? 博物馆要想取得成功.为观众提供有益的展览无疑至关重要。此外,还可以通过其它方面的努力来确保观众在博物馆参观展览期间获得有益的知识和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10.
文章系统介绍了博物馆陈列展览引入数字媒体技术的背景,数字媒体技术在博物馆陈列展览中的应用,并深入探讨了数字化藏品与实物藏品的关系,博物馆数字媒体展示与实物展示之间的关系,以及数字媒体技术的媒介效果,最后指出了当前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一技术应用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本文借鉴传播学理论和国外有关博物馆观众研究的成果,以博物馆观众对博物馆的"使用与满足"(uses and gratifications)为中心,将博物馆观众的参观过程分为前、中、后三个阶段,研究和探讨各阶段中影响观众满足类型和满足程度的各种因素,并指出观众使用博物馆的能力、动机、心理预期等各不相同,参观博物馆的具体过程、行为等也存在较大差异,从博物馆获得的满足也因人而异;观众在接触和使用博物馆的过程中获得的满足既受博物馆方面的因素影响,也受到观众自身面临的社会、个人和心理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视觉艺术的发展,对数字媒体语境进行了详细的讲解,阐述了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发展历程,针对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具体表现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从三个方面对其表现形式进行了说明,向读者介绍了自己对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的展望,希望可以帮助读者对数字媒体语境下的视觉艺术创新有一个更好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文心雕龙”为南朝梁刘勰撰,是我国南北朝时期一部文学理论专著。全书十卷,分上下两编,共五十篇。该书发展了前人进步的文学理论,批评、评击当时创作界片面追求形式的风气,形成较为完整的思想体系,是我国古代文学理论及文学批评杰出的巨著。该书乍看与博物馆陈列理论风马牛不相接,但只要仔细研读,深深品味,撮其精华,举一反三,“察人文以成化”(“原道篇”),发现其若干论点对陈列理论的研讨及运用大有裨益,现将作者学习该书粗浅体会,略述于下。 一、风动于上 波震于下 刘勰在“原道篇”中论道:有形体就会有文彩,有声音就会有节奏。他又认为:  相似文献   

14.
博物馆陈列是博物馆工作有目的行为的产物,博物馆工作的价值取向和追求势必影响到陈列的价值取向和目的。作指出,我国博物馆工作在组织陈列时表现出三种价值取向,即“突出物价值”、“突出知识价值”和“关注观众需求”。不同价值取向对陈列内容设计和形式设计有明显影响,并影响到观众参观行为、参观体验、陈列效益和博物馆社会形象。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90年代末,我们从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的书中,曾感受到巨大的"冲击".尼葛洛·庞帝对未来的信息化、数字化时代以及数字技术尤其是互联网将对人们生活、工作产生的影响和价值做了非常有前瞻性的阐述.时隔20多年后,我们真切体验到了什么是"数字化生存".至今,数字技术已完全融入到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成为"生存"之需.与此同时,基于数字技术的计算机科学催生了"人工智能"这一边缘学科,成为21世纪三大尖端技术之一.它属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涉及哲学和认知科学、数学、神经生理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信息论、控制论、不定性论等,其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多学科的"交叉互融".这对从事艺术创作和教学的工作者而言,大多都是陌生的学科,但我们可以从中体悟并引发对动画、数字媒体专业建设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步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博物馆发展面临新的挑战。陈列作为博物馆的中心工作和体现社会职能和教育作用的主要方式,其质量好坏,效果如何,对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有着异乎寻常的作用。因此,陈列修改尤其是基本陈列的修改问题,已成为博物馆界的热门话题。但是,对现有陈列究竟如何改革?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说纷纭。笔者在博物馆陈列学的研究和实践中,对陈列改革的某些问题略有思考,虽不成熟,但仍贸然草就成文,以就教于文博界的专家、前辈及同仁。  相似文献   

17.
18.
绿色陈列:—博物馆陈列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了解决全球面临的人口、资源和环境三大问题 ,国际上正在兴起一股“绿色浪潮” ,这标志着人类社会已从“工业文明”开始走向“绿色文明”。全球范围的“绿色浪潮”正在涌起 ,所谓“绿色浪潮”旨在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此 ,“绿色技术”也应运而生 ,虽然各行各业对绿色技术有不同的理解 ,但是 ,从广义上讲 ,绿色技术就是根据环境价值并利用现代科技的全部潜力的技术。博物馆———人类智慧的殿堂同样面临如何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下调整自己学科发展方向 ,做出自己应有贡献的重要时刻。而博物馆“绿色陈列”的构想 ,正是欲尝试在博物馆的陈…  相似文献   

19.
首先要明确的是,此所谓“俗”不是“庸俗”,而是“外行人也能理解”的意思,不含歧视性贬义。对社会上任何一种行当而言外行人的数量要远远多于内行人,博物馆也不例外。传播学传播模式研究中的“五W理论”中.就有“对谁(to who)”和“通过什么渠道(though which channel)”两个研究内容。俗言“对什么人说什么话”,我们应根据受众情况来确定传播方式,即教育学所谓的“因材施教”。  相似文献   

20.
在日新月异的当今世界,建筑大师们正在不断探索博物馆的建筑形式,建筑物的风格如何才能与博物馆内容“水乳交融”;博物馆的功能和外观以及观众在美学方面的享受,又如何才能作出独到的诠释,以本介绍的三个瑞士名艺术博物馆令人难忘而又别致的“个性化”建筑中,人们将得到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