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的文博事业正处于百年一遇的极好机遇期,革命类博物馆、纪念馆作为中国博物馆业中的一个大类,其事业发展有待进一步完善与加强。1.根据革命文物的不可再生性特点,应抓紧对面临毁损的不可移动文物的勘实、修复、保护;抓紧对可移动文物的征集、抢救(包括口述史);加强对所征文物真实性的鉴定、利用。2.根据革命博物馆、纪念馆领域人才结构的特殊要求,应通过各种形式抓紧培养专业研究、文物修复、文物鉴定、科学管理等紧缺人才。3.根据革命博物馆、纪念馆事业发展的专业特点,应解决平衡布局和统一归口管理问题,促进新一轮革命博物馆、纪念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地方党史,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各级地方党组织在党中央和上级党组织的领导下,自身的建设与发展,以及带领本地区人民群众,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新时期从事革命与建设的历史。地方党史类纪念馆,是以地方党史正本为工作依托,征集、保管、研究相关文物、史料,展示、宣传地方党史重大事件与重要人物的革命纪念类博物馆,是我国博物馆系统的分支和重要组成部分。地方党史类纪念馆融政治性和学术性于一体,  相似文献   

3.
革命类博物馆、纪念馆以其特殊的地位及其功能,在整个博物馆事业的发展过程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特别对一些拥有丰富革命类文物的地区而言,革命类博物馆、纪念馆的发展便成为其优势之所在。以陕西省为例,截至2008年12月底,陕西省共有各种革命类博物馆纪念馆29座,占陕西省所有博物馆总数的近五分之一。  相似文献   

4.
吴素卿 《兰台内外》2024,(10):37-39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革命文物的保护与传承变得尤为重要。这些文物承载着光荣的革命历史,是我国文化遗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拥有大量革命文物藏品的纪念馆、博物馆而言,应重点做好革命文物档案的管理与利用工作,充分发挥革命文物的积极作用,强化红色文化的弘扬与传承。文章以山东省郓城县鲁西南战役指挥部旧址纪念馆为典型案例,分析当前革命文物藏品档案工作中存在的典型问题,提出革命文物藏品档案管理与利用的有效策略,旨在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博物馆、纪念馆对青少年教育作用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本世纪九十年代初中共中央制定了《爱国主义实施纲要》,1991年中宣部六部委又下发了《关于充分运用文物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通知》,强调要对全党和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并要求博物馆、纪念馆要利用文物优势对青少年进行教育。几年来河南省的博物馆和纪念馆根据中央的指示精神,充分利用博物馆的文物优势,对  相似文献   

6.
雨花台烈士纪念馆自雨花台建陵之初便开始对革命烈士遗物进行征集,收藏了内容丰富的革命文物档案。文章联系实践,展示了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展陈工作新的发展,并从五个“度”阐释如何在活化利用馆藏革命文物档案的基础上,深度挖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做好纪念馆展陈工作。  相似文献   

7.
人物类纪念馆是纪念历史人物或重大历史事件的专题博物馆,因为主题明确、性质特殊,在展场环境、展示内容、展出文物上都较一般博物馆有更鲜明的个性特征,纪念馆可利用这些特征,结合自身所拥有的优势办出独具特色的展览。  相似文献   

8.
革命文物是重要的革命精神物质载体,也是传承红色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资源。革命文物档案工作作为革命文物工作、革命纪念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传承红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革命纪念馆视角出发,开展革命文物档案理论研究,对革命文物档案的内涵进行界定,概括革命文物档案的特点,探究革命文物档案的主要内容及其对革命文物工作的重要价值,旨在提升革命文物档案开发与利用水平,为革命纪念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传承好红色精神、做好爱国主义教育服务。  相似文献   

9.
倪兴祥 《中国博物馆》2001,(3):50-52,65
革命纪念馆是为纪念 1 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革命史上重大事件或杰出人物而建立的纪念性博物馆 ,是我国博物馆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一般依托特定的革命遗址、纪念建筑 (以下统称革命旧址 )作为存在的条件 ,成为独具特色的博物馆类型。革命纪念馆的这一特点决定了革命纪念馆的陈列一般由革命旧址的原状陈列和反映重大事件发生经过、杰出人物生平的辅助陈列两部分组成。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 ,我国革命纪念馆的辅助陈列一般都是因陋就简 ,尽可能地利用原状陈列周围可供利用的原有房舍进行陈列。 1 985年 1月 9日 ,文化部颁发的《革命纪…  相似文献   

10.
汪曦曦 《青年记者》2012,(32):87-88
随着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博物馆初露端倪。数字化博物馆就是将馆藏文物资料数字化、信息化,通过网络展示给观众的博物馆,也称为"网上博物馆"。数字化博物馆是以藏品信息库为核心,为文物收藏、专业研究、保管管理、修复保护、陈列展示、宣传教育、馆际交流等构筑的一个高效组织、管理、检索和建设大规模文博典藏资源的信息管理平台。建立文物数据库,对文物的保管、研究和陈列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数字化博物馆的最核心部分,大大提高了博物馆藏品的保管水平和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11.
革命博物馆、纪念馆是我国博物馆行业中具有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的门类。其特殊性在于所收藏、研究和展示的内容突出表现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解放和自由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不屈不挠的波澜壮阔的历史,表现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为中华民族所做出的杰出贡献。可以说,  相似文献   

12.
在雨花台烈士纪念馆数万件革命文物、档案资料中,贺瑞麟的《死前日记》是馆藏最早的反映烈士狱中生活的日记,也是纪念馆的镇馆之宝。在2011年雨花台烈士纪念馆新一轮陈列改造中,对贺瑞麟的这部日记采取了特殊的展示手段,运用光学捕捉和动作手势识别原理,游客可以通过  相似文献   

13.
《中国博物馆》2008,(2):F0002-F0002
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历史纪念馆2007年11月13日黄麻起义胜利80周年纪念日对外开放。纪念馆坐落在湖北省红安县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陵园内,建筑面积6200平方米,展览面积5000平方米。共展示文物645件,照片766张,艺术品33件,总投资3900万元。  相似文献   

14.
高科技与革命纪念馆陈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革命纪念馆在我国博物馆中占有较大比重和重要地位。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大部分遇到生存危机。然而,近年新建、改建的一批革命博物馆、纪念馆,由于其陈列形式新颖独特、现代化程度高,给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吹进一股清新之风,成为关注的重点。这些纪念馆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辽沈战役纪念馆、平津战役纪念馆等为代表。  相似文献   

15.
加强可移动革命文物的保护与利用,对于发挥革命文物的社会价值有着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在数字化技术迅速普及的今天,如何建构可移动革命文物数字资产,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而建立有效的元数据标准,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与基础。然而,现阶段的文物元数据标准或仅针对文物的核心共性,或以某单一材质文物类别为主,难以满足革命文物的多元质地与深刻内涵。在这一背景下,以山东省珍贵革命文物数据为基础,基于艺术品描述目录(CDWA)、《博物馆藏品信息指标著录规范》等既有博物馆藏品登录规范与文物元数据标准,建构以革命文物为主体的元数据标准,可以为革命文物数字化保护与利用工作的顺利推进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王谦  王丹 《档案天地》2010,(3):25-28
一代伟人毛泽东.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同时.还十分注意中华文物的保护工作.解放北京时指示保护北京古城建筑:每到一处视察时,都叮嘱地方领导要保护好文化遗产,充分发挥博物馆、纪念馆的爱国主义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以革命纪念馆(博物馆)为主要载体的红色文化传播占据着重要位置,我们要增强革命纪念馆(博物馆)自身的吸引力、传播力和影响力。本文以革命纪念馆(博物馆)为研究对象,分析红色文化传播现状,探析互联网视域下红色文化传播路径,激发观众主动追寻和缅怀革命先辈足迹的自觉性,继承革命传统,感悟伟大民族精神,让“红色记忆”永存。  相似文献   

18.
《中国博物馆》2009,(3):57-57
“荆楚辉煌——湖北省楚文物精品展”于2004年9月30日至2005年3月6日在广东省博物馆展出,共展出文物102件(套),其中不乏像越王勾践剑这样的国宝级文物,反映出楚文化令人叹为观止的艺术成就和崇高境界,全面展示了楚文化的辉煌。  相似文献   

19.
《新闻界》2023,(6):F0004-F0004
新闻记录时代,报纸定格历史。四川报业博物馆是依托新闻类文物和文献资料,收藏、研究、展示、阐释能够充分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代表性物证的专业机构。为了进步丰富藏品,珍藏集体记忆,传承文化基因,彰显文化自信,更好地收藏、保护传媒文物,全面展示报业嬗变历程,见证风云激荡的时代变迁特别是四川发展,四川报业博物馆特向社会各界征集传媒相关藏品。  相似文献   

20.
《新闻界》2023,(5):F0004-F0004
新闻记录时代,报纸定格历史。四川报业博物馆是依托新闻类文物和文献资料,收藏、研究、展示、阐释能够充分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代表性物证的专业机构。为了进一步丰富藏品,珍藏集体记忆,传承文化基因,彰显文化自信,更好地收藏、保护传媒文物,全面展示报业嬗变历程,见证风云激荡的时代变迁特别是四川发展,四川报业博物馆特向社会各界征集传媒相关藏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