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尼克松主义的主要内容及美国的战略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尼克松主义,是美国第37届总统理查德·尼克松执政时期所提出的调整美国对外战略的指导原则。在我国高等院校开设的《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国际关系史》以及《世界现代史》等课程中对尼克松主义均有不同程度的涉及。但是对于尼克松主义的主要内容和战略调整这两方面的问题还存在一些不同的看法,下面我们就这两个问题提出一点自己的粗浅见解。第一,关于尼克松主义的主要内容。西方学者以及尼克松本人的着法是,尼克松主义的主要内容是1969年7月25日尼克松在关岛对记者发表的谈话中所提出的“新亚洲政策”。《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解释说:尼克松“就职后前往关岛(1969·7),宣布减少美国驻外部队,通过军事和经济援助,使较小  相似文献   

2.
美国福特政府时期在亚太地区实行"太平洋主义"。在新的军事安全政策指导下,福特政府制定了维持在韩军事存在、增强韩国自保能力等军事战略举措。这既有对尼克松时期战略收缩政策的继承,又突出强调美国在亚太地区军事的存在和介入。但由于福特政府并没有向韩国作出新的承诺或投放新的军事力量,因此从本质上讲,福特政府的对韩军事政策只是"尼克松主义"在亚洲新形势下的延续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美国五角大楼一位官员透露,今年8 月,美国已经把64 枚最先进的空射巡航导弹运往太平洋关岛的安德森空军基地。这是美国的巡航导弹首次部署在美国大陆本土之外。此举引起亚太地区各国的高度关注。关岛位于西太平洋北马里亚纳群岛南端,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几百年来曾经几易其主。1565 年,关岛被西班牙占领。1898年美西战争后,关岛被割让给美国1941 年日本占领关岛。1944年被美国夺回后,关岛已成为美军的大型海空军基地。美国太平洋空军瓦斯科少将称,选择在关岛的空军基地部署巡航导弹有三个原因:一、关岛是美国领土,美军在对紧急事态…  相似文献   

4.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经济快速发展,1953年人均GDP已达2000美元,在向人均GDP3000美元的目标发展。此时,前苏联的人造卫星上天给美国以极大冲击,而尼克松任总统期间实行的“新联邦主义”政策收效不大,加之战后婴儿潮出生的人相继达到劳动年龄,就业压力越来越沉重。于是,开发人力资源、培养合格劳动力,使得职业教育显得格外重要,并受到联邦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
现行高一《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第100页有一幅插图“赫鲁晓夫和尼克松的‘厨房辩论’”。课本和教参都没有具体的内容。“厨房辩论”发生于1959年7月。时任美国副总统的尼克松前往苏联,主持在苏联举行的全美展览会的开幕式。该展览会旨在宣传美国的生活和文化,...  相似文献   

6.
尼克松总统上台后提出了美国全球外交战略新的指导思想——尼克松主义。提出这一指导思想的动因之一,就是侵越战争对美国社会产生的诸多方面的消极影响。侵越战争对美国社会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经济、社会、对外政策与对外战略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美国人喜欢为他们的总统归纳“主义”,作为总统们治国理政要点的概括,如艾森豪威尔主义、杜鲁门主义、里根主义、克林顿主义,等等。布什当总统还不到两年,但由于他“新招”颇多,特色明显,美国学者与舆论界早早就把“布什主义”推出来。布什上任一个多月后,“布什主义”一词就首次出现在《华盛顿邮报》上。“9·11”事件之后,布什陆续发表了一些有关国家安全和对外政策的讲话,美国政府也先后出台一系列有关文件。2002年9月20日发表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被认为是对“布什主义”集中全面的阐述。简而言之,“布什主义”是对布…  相似文献   

8.
美利用调整亚太地区军事部署和“反恐”之机,增强了针对亚洲大陆的前沿部署。据美国军方网站报道,目前,美已在我国周边从日本、韩国到关岛、澳大利亚再到印度洋直至中亚地区共设有大小军事基地51个。美军在中国周边地区设立的基地密度已比冷战时针对苏联的还要密集。当前,在这些基地中,美军主要集中于强化驻日美军的指挥与控制能力,以及加强关岛地区海空力量的建设。为弥补美军在中国西南方向上的薄弱环节,美国已计划与印度积极发展军事关系,  相似文献   

9.
孙中山的“大亚洲主义”问题平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或立后,国内史学界对孙中山先生的“大亚洲主义”问题,殊少论及。近来开始研究这个问题,但看法不一,聚讼纷纭。孙中山有没有“大亚洲主义”思想?如何认识他的这种“大亚洲主义”思想?本文就此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0.
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面临的严峻形势,以及“尼克松主义”的出台,使得尼克松政府对印度核问题的重视程度相当有限。除对印度的核能力与意图不断进行情报评估之外,尼克松政府在该问题上所采取的重要实质性行动仅是于1970年11月向印度政府提出书面警告,而缺乏后续措施。而且,由于尼克松政府给与印度核问题的情报优先级别不足,因此美国始终未能发现印度决定实施核试验的确凿证据。第156号国家安全研究备忘录的制定与搁置则显著表明,尼克松政府仍认为维持良好的美印关系的重要性远大于阻止印度发展核武器,因此不愿采取措施影响两国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美国对日本政策在美国全球战略中占有特殊的位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1945—1951),美国从遏制苏联的需要出发,对日本实施了长达6年之久的单独军事占领。1947年美苏冷战局面拉开后,美国开始调整它的亚洲战略和对日政策,完成对日政策从“限制和削弱”到“扶持和利用”的转变。中国由美国的“亚洲盟友”变成“亚洲首敌”;而日本则由美国的潜在敌手变成助手,终于形成了美国对日单独媾和的政策。  相似文献   

12.
《学习之友》2013,(6):25-26
(1979年1月28日-2月5日) 尼克松访华8年后,邓小平的美国之行让世人看到了中美关系打破坚冰后的新突破。美国人自发式的欢迎美国《时代》周刊把“邓来了”作为1979年2月5日的封面报道,跟踪采访报道了邓小平在美刮起的旋风。英国《金融时报》则认为,邓小平的美国之行“对邓先生本人来说,是一次很大的个人成功。  相似文献   

13.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2007年版)第113页说:“就在周恩来接见美国运动员的当天.尼克松发表了声明,宣布对华新步骤。他把打通中美关系比作人类登月的‘阿波罗计划’。”这里的“打通中美关系”意指基辛格使华.为尼克松访华做先遣,其中所说的“阿波罗计划”.笔者所见的一些著述则表述为“波罗行动”或“渡罗计划”。究竟是“波罗...  相似文献   

14.
前言众所周知,1924年孙中山在访问日本时曾作了被著称是“最后的狮吼”的题为《大亚洲主义》的讲且近年来,对孙中山该讲演的关注度在提高,有关的资料集出版闻世[1],并出现了新的研究成果[2]。以往,对孙中山的《大亚洲主义》的讲演意图的解释,存在着两论之争,即现其为“反帝国主义”,还是视其为“日中合作”或“日中亲曾’。在此,笔者提请各位注意的是,它存在着第三种解释,即在该讲演的基本思想中有着日中苏合作论的观点[3]。例如,野泽丰先生认为,孙中山的状亚洲主义》的真髓在于“以日中苏合作为核心,.推动被压迫民族的解放…  相似文献   

15.
尼克松主义是美国当代现实主义外交的经典范例。它的出台是中美之间逐渐恢复通话直至后来建交的必要契机,同时正是在尼克松主义的指导下,美国对台政策改变了以往台湾问题在中美关系中的尴尬地位。这种政策性的转变虽然缓解了中美之间的摩擦,有利于中国的发展,但我们也必须看到政策转变背后的现实利益目的。  相似文献   

16.
美国新职业主义运动的理念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主要探讨美国80年代以来兴起的“新职业主义”运动的基本理念与实践运作,其中包括“新职业主义”运动的基本历程、“新职业主义”的目标模式、教学策略和内容结构。  相似文献   

17.
研究近年来学术界对尼克松政府的内政改革——新联邦主义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及评价等相关问题,不仅有助于我们更深刻了解新联邦主义,而且有益于我们对新联邦主义的研究空白作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8.
美国为什么推行“遏制政策”?美国自天林顿总统入主白宫以来,在对华关系上不断调整政策,特别是今年以来对中国实行了一种所谓的,。遏制政策”。今年2月9日,美国国务院负责亚洲事务的助理国务卿洛德正国会听证会上说:“中国不对我们构成直接威胁,不过显而易见的是...  相似文献   

19.
“门户开放政策”提出后贯穿于冷战结束前美国外交的始终,距今已有100多年,已成为国际社会基本接受的原则。冷战结束后,美国外交出现了“新门户开放主义”。现重点就“门户开放政策”与“新门户开放主义”各自的特点、异同及内在的联系作历史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初,围绕通过建立学校职业教育体系重构美国公立教育的问题,职教理论界产生了“职业主义”和“民主主义”两种截然对立的观点。其后80年中,“职业主义”职业教育思想主导了美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产生于70年代的生涯教育思想和90年代的“新职业主义”对“职业主义”进行了反思与重构,并通过全国范围的改革对传统职教体系与模式形成了有力冲击。进入21世纪后,新职业教育理念以“学校到生涯”的形式在美国延续下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