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安忆的《我们家的男子汉》生动细腻地描写了一个男孩成长的过程,刻画了一个逐步成长的小“男子汉”形象。文章语言风趣幽默,令人印象深刻,本文试就其幽默艺术,做一番赏析。  相似文献   

2.
案例呈现: 师:(朱自清《匆匆》导入)什么太匆匆呢? 生:(异口同声)时间。  相似文献   

3.
学案的提出源于新课改"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用学案教学是这种理念的实践和具体化。用学案教学,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更有效训练与提高。(一)编写《三颗枸杞豆》学案遵循的基本原则笔者在设计和编制《三颗枸杞豆》(苏教版七年级语文  相似文献   

4.
新课改要求我们教师要为学生营造开放的语文课堂教学氛围,要让学生能在学到丰富知识的同时,陶冶情操,提高全新思维能力,为学生终身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学会“自我反思”,充分发挥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作用,使自己的教与学进入全新的理念,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相似文献   

5.
周延龙 《考试周刊》2012,(75):24-24
程海的短篇小说《三颗枸杞豆》,以其生动细致的笔触和极富感染力的语言.向我们揭示了一个人生真谛:每一个人都要抓住时间,抓住生命。因为“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小说是以第一人称写的,一开始就交代“我”的身份:“我”是一个植物学家。可是第二段却说:如果“要我谈谈小时候刻苦学习的故事。其实,那时我是一个出名的‘淘气鬼”’。这是为什么呢?一个植物学家。按照常理,他小时候读书,一定非常刻苦、用功,可是,“我”却是“淘气鬼”。简短的两段文字,起到了制造悬念、吸引读者、引出回忆的作用。接下来,第三段写“我”家门前小山谷里的树林。第一句总写:“我的故乡是一个小山村。有山有水。”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之后着重写门前的小树林,这里“长满了各种各样的树木,里边还有小松鼠,小兔子,小蚱蜢。有一种昆虫,土名叫金巴牛,翅膀外面有两片圆鼓鼓的硬壳,上面布满了黄色的花纹……”这便是我的“乐园”。  相似文献   

6.
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各门课程中,语文课堂被认为是实施生命教育的最佳场所,因为作为语文课程内容主体的文学作品是源于人类生产生活的。从这个层面来看,语文关注着人类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生活,同时也建构着学生的精神世界。语文教材中众多鲜活的人物形象和各类事件,都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资源,所以语文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重要场域,这己成为众多教育工作者的共识。  相似文献   

7.
《我们家的猫》教学片断: 师:你们都找出了猫的特点,读得不错,评得也可以,还有没有想说的?  相似文献   

8.
乐兵 《湖南教育》2010,(3):61-61
因为工作的缘故,我结识了许多残障人士,我和他们是朋友。这不是口头上的客套,而是彼此真诚的交往,还有更多的是尊重。蔡中锋老师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发表于《湖南教育》2月下旬刊“文苑”栏目)引起我想说说的冲动,不为别的,就为了那个可爱的残障小女孩还有可敬的老人吧。  相似文献   

9.
近现代文化名人几乎都有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母亲。虽然她们在当时少有社会地位,遭遇不幸,命运多蹇,但她们宽厚仁慈、勤劳俭朴、任劳任怨、坚毅刚强、开明远见。她们是现代孟母、岳母,对子女的成才与建功立业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而这些文化名人也深爱、孝敬母亲,并凝结成一篇篇感人至深的新的“游子吟”,讴母颂母。本文对鲁迅、毛泽东等文化名人的母子相爱、母子深情有所爬梳、述说,以胡适、茅盾为主。文章的重点是对入选初中语文教材的胡适的《我的母亲》与文学大师茅盾的同题散文的主题、取材选材、结构布局、语言表达等方面作较为具体的比照分析,并得出后者给学生的写作启发更多,也更适宜选入语文教材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