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比赛前,当我抽到《鸟的天堂》一课时,我很失望,虽说鸟的天堂就在广东,我也曾去过“小鸟天堂”,但几乎没有留下什么印象,对于巴金的这篇文章似乎也没有太多的感触。况且,我上课的地点是在太原,这北国的孩子很多都没有见过榕树。打开网络和形形色色的教参,各种各样的设计多达几十篇,许多专家、名师都上过这节课,可以说,对于这一课的解读和教学分析也各有说法,但千变万化不离其宗,这一课无非就是讲两大方面,一是“树”的大、茂盛,二是鸟多、鸟欢。这样一篇课文,想上出新意,谈何容易!但是我别无选择!只有静下心来“应战”。  相似文献   

2.
《鸟的天堂》是十一册第六单元中的一课,作者是著名的作家巴金先生。他用朴实的语言,由美丽的山村写到茂盛、富有生命力的大榕树,再写到名不虚传的“鸟的天堂”这三幅美丽的画卷。  相似文献   

3.
创作《鸟的天堂》这幅画时,我上二年级。最初,我想表现晚上群鸟的栖息和早晨鸟群的出动,通过“静”和“动”的对比来表现主题。我把两张色稿给教师看,却没有得到他的赞同。“深化主题,注重作品的思想性。”老师只强调了这两句。前几年,“新潮”美术作品曾一度流行,“继承传统”、“反映现实”、“人民大众喜闻乐见”则成了“过时”、“保守”、“僵化”的代名词,这是资产阶级自由化影响的结果。大英百科全书认为“美术”是非功利主义的视觉形象,我们则认为我们的艺术应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神州大地就是鸟的天堂”,老  相似文献   

4.
我教《鸟的天堂》兰州市南河小学李蓉《鸟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所写的以情景交融贯穿全文的一篇佳作。在教时,我试用了以读代讲、体会情感的方法来突破课文的重难点。一、加强朗读,体会情感在讲大榕树的静态美时,我先引导学生知道这篇课文重点写的大榕树就是“鸟...  相似文献   

5.
巴金的《鸟的天堂》(六年制第十册11课,五年制第八册23课),写得很美,无论取材还是布局,都可以说是独具匠心。文章选取了黄昏和清晨这两个相对时间内同一幅画面,摄取了呈现出截然不同势态的两组镜头:一个宁静,一个充满生气。作者由远及近,从整体到部分对摄取的景物——鸟儿生活的环境大榕树进行了有次序的描写,而后又极其细致地描写了鸟在这美好环境中的活动,使人如入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形。作者将描写榕树的高大茂盛与鸟儿众多而快乐紧密地结合起来,互相映衬,使人感到“鸟的天堂”的确是鸟  相似文献   

6.
“天堂”一词在书中比喻幸福美好的生活环境。大榕树确实具有这样的特点。巴金笔下对大榕树进行了浓墨重彩的渲染,从远写到近,从整体到局部,请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土都有一个新的生伞在颤动。”作者并深情地赞美:“这美丽的南国的树。”可见,大榕树自身作为鸟的天堂的条件已具备。但众多的鸟儿要在这里栖息繁衍,成为“天堂”,仅有树还远远不够。为了说明这个问题,作者似乎是不经意地在第  相似文献   

7.
美在其中其味无穷——《鸟的天堂》备课心得□陕西李素平小学语文课本第十册《鸟的天堂》一课,作者巴金以他朴实酣畅的笔墨,由美丽的江南水乡写到美丽的大榕树及更美的“鸟的天堂”,使人读后唤起了一种对美的体验,对美的幻想,对美的留恋和赞美。美在其中,其味无穷。...  相似文献   

8.
课文以作者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情景为重点,运用了动静对比的手法,给人以鲜明的印象.设计这个板书,正中为了突出课文内容的重点,和写作方法上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10.
《鸟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的散文名篇,描写动静相衬、质朴优美是它的突出特点。课后作业第1题是教学的重点。这一题既抓住了课文的重点内容,又反映了文章的写作特色,更紧扣了本组教材的重点训练项目——注意事物的“静态和动态”的训练要求。  相似文献   

11.
《鸟的天堂》没有从鸟落笔,而是先着意写大榕树,使人产生“鸟的天堂”为何没有鸟的疑问。课文为什么用那么长的篇幅描写大榕树呢?我认为:课文题为“鸟的天堂”,当然离不开写鸟。然而作者写这篇文章的主旨却并不在于写鸟,而在于写榕树。这是因为:  相似文献   

12.
(一)请学生认真默读课文第—4自然段,边读边想象当时情景;然后,选择老师提供词语,写一段“乡村黄昏”。老师提供的词语是:太、山坡、红霞、石子路、小船、竿、河面。设计理念:课文第1—4自段,写了傍晚时分,作者和的朋友划船去游玩,交代了情的起因,同时也描绘了鸟的天堂”所处的特定背景。果离开了这一特定的背景,鸟的天堂”的恬静美便不可象,而作者寥寥数笔勾画的一背景往往是学生阅读时易疏忽的。现以课文中“太阳”、“山坡”、“红霞”、“石子路”、“小船”、“竹竿”、“河面”等这些表示物像的词语写一段话,学生依据生活经验,重新组…  相似文献   

13.
14.
“静”和“动”的再现——《鸟的天堂》教学片断湖北沙市实验小学罗金华一、直奔重点,品味“天堂”静景①把握整体:学生快速跳读课文,看看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观察描写榕树的。②深入部分:1.教师提问:从远处看,作者看到的是榕树的整体,它有什么特点?你从哪些...  相似文献   

15.
《鸟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写的一篇散文。它条理清晰,语言优美,字里行间倾露出对南国风光的爱。根据教材的特点,教学时我着重抓了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教学目标 :1 .认识榕树的奇特和美丽 ,体会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2 .了解课文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练习用“陆续”、“应接不暇”造句。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7、8自然段。教学重点、难点 :1 .体会“鸟的天堂”的含义。2 .了解描写事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析题引疑 ;简介作者。二、初读课文通读全文 ,思考并回答 :1作者几次经过“鸟的天堂”?2作者每次是什么时候去的 ?3作者到“鸟的天堂”每次看到的有什么不同 ?三、讨论分段按…  相似文献   

17.
喻金芳 《湖南教育》2002,(11):50-51
尝试自读,探究学习导入。今天,让我们张开想像的翅膀去欣赏巴金爷爷所描写的鸟的天堂。(板书课题)自读。下面请同学们按照要求自读。(出示自读提示)①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反复品读。②针对本段提出问题,试着自己解答问题。③熟读本段,争取读出味来。指导。你喜欢哪些句子?哪些段落?把它标记出来,再想一想为什么喜欢?然后反复品读。(教师巡视时相机指导)交流成果,合作学习(一)初步交流师:读了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句子,你学到了什么?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先与同桌或前后的同学交流一下。(可有序、可变序、可无序进行,教师巡回…  相似文献   

18.
课时教学要点: 第一课时: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抓住课文中心,讲读二、三段,认识“实在的事物”与“联想”的联系; 第三课时:研究文章的组织结构,重点讲读第四段,表情朗读。教学过程:(一、三课时略) 第二课时一、轻读课文。讨论: 1.你读了这篇课文有什么感受? (开拓学生的思路,从不同角度去感知课文内容。这是教学过程中的第二次反馈。)  相似文献   

19.
一、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①学习本课生字新词。②理解课文内容。 能力目标:学习课文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鸟的天堂》一直是浙教版十二册中的内容,而人教版却选入第七册,那么,面对四年级的学生,如何引导他们领悟巴金先生对"鸟的天堂"的那种赞誉之情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