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3年1月,美国航空航天局的天文学家宣布,"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发现了一颗与地球相近的太阳系外行星KOI172.02。这颗行星的半径是地球的1.5倍,在一颗类似于太阳的恒星的"生命宜居带"中运行,绕恒星一周需242天。该行星可能具有近似地球的表面重力,还可能存在液态水。这是迄今为止类似地球行星的最佳候选者。  相似文献   

2.
1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这颗行星围绕运转的母恒星比太阳略小,略冷,但和太阳一样属于比较稳定,寿命比较长的恒星。因此,这也是首次在与太阳系类似的恒星系统中发现宜居行星。B.美国宇航局5日发布声明宣布,该局通过开普勒太空望远镜项目证实了太阳系外第一颗类似地球的、可适合居住  相似文献   

3.
就像《十万个为什么》中所说,全世界人都知道,太阳系中有9颗行星。如今,科学家们又发现了另一个像行星的天体。也许,我们的地球又增加了一个新的邻居。自1930年发现冥王星以来,这已经成了太阳系里最令人震惊的发现:在距离我们的地球130亿千米处,美国天文学家发现了一个类似行星的天体,体积约为月球的一半。有些专家已称它为太阳系的“第十颗行星”。美国天文学家们给它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塞德娜”。塞德娜是美洲原始传说里的海洋女神,如果按现在各行星的中文译法,或许可以译成“海女星”,因为“海王星”已经存在。这颗“新”行星比冥王…  相似文献   

4.
欧洲航天局近日宣布,世界上第一颗专门用于寻找太阳系以外类地行星和其他行星系的太空探测飞船"科洛特"将于2006年12月21日发射升空。科学家们希望这艘太空探测器能够找到10至40颗适宜生命存在的类地行星以及上百颗气态巨行星,并寻找到地外生命体。  相似文献   

5.
火星的距离 开辟新家园,当然从近的地方开始更容易.在太阳系中,火星是地球轨道以外的第一颗行星,它是地球的近邻.火星最靠近地球时,彼此相距5600万千米,约为月地距离的150倍;最远离地球时,彼此相距约4亿千米. 表1列出了地球及其近邻行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表2则列出这几颗行星最靠近地球时各自与地球相距多远.  相似文献   

6.
英国天文学家约翰·默里博士可能发现了太阳系第十大行星.这颗奇异的行星极为遥远,与目前已知太阳系最远的行星冥王星相比,它的公转轨道大约比冥王星远1000倍.这颗行星与太阳的距离是地球到达太阳距离的3万倍.默里博士的这个发现源自彗星理论,每一颗彗星都是受外力驱动才进入太阳系,以致被我们观察到.默里博士研究了13颗彗星的运行轨道后,他认为存在着一个巨大物体的作用,将那些彗星送入了现在的运行轨道.这颗行星可能是在别处诞生的一颗新星,在银河系漫游时被太阳系的行星系统捕捉到了.这颗肉眼观测不到的行星体积是已…  相似文献   

7.
一、课标解读 “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课标一方面要求通过引导学生对资料的分析与归纳,得出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另一方面,则要求学生通过对图文资料的分析、归纳活动过程,培养他们收集和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自主发现、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二、教材分析本教材内容为人教版必修1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第二部分—“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地球作为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具有行星的一般特征.为了达到“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之目的,教材设计一组活动,让学生通过自主分析、探究,得出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行星的结论.为此,教材设计了两个活动问题来展开.第1题在题干部分说明什么是行星的运动特征,然后给出一组图表和问题,让学生逐一论证行星在运动方向、轨道平面与轨道形状方面的相似性.第2题在题干部分介绍行星的分类,作为基础常识,学生应该了解.本题的重点在于让学生将地球与水星、金星、火星进行类比,认识地球在距日远近、质量、体积等方面没有特殊的地方,再次证明地球的普通性.让学生通过对资料的分析得出结论,是本部分教材内容的设计特色.  相似文献   

8.
佚名 《课外阅读》2012,(13):50-51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12月5日在其官方网站上宣布一项惊人发现,该局科学家利用"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在距地球约600光年的另一星系中发现了一颗宜居行星。这颗行星被命名为"开普勒-22b",表面气温适中,很可能存在液态水,围绕着一颗类似太阳的恒星旋转。航天专家表示,这是人类寻找"新地球"之旅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但要想移民去"开普勒-22b"绝无可能。  相似文献   

9.
1.我们目前已经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在宇宙中不仅仅只有我们一个太阳系,许多的恒星都有围绕它们运转的行星。事实:经过不断改进的望远镜和探测器在过去的10年间已经发现了10多个新的行星系统,其中还有类似于太阳系的多行星星系。限于观测技术水平,目前所发现的行星都比较大,个头接近于木星。但也有一些星系的大小与我们的太阳系差不多。2.未加任何保护措施,一些生物可以在太空存活几年之久。事实:1967年,美国的无人月球探测器巡游者3号降落在月球表面,它携带着的一个链球菌落,在月球上存活了将近3年之久。直到阿波罗12号飞船的航天员在无菌条…  相似文献   

10.
太空望远镜从地球上发射,安放在大气层之外“朦胧”的太空。凭借其惊人的视野与敏锐的“洞察力”,宇宙的奥秘正不断被揭开。★哈勃望远镜哈勃望远镜长13.3米,直径4.3米,重11.6吨,造价近30亿美元,于1990年4月25日由美国航天飞机送上高590千米的太空轨道。哈勃望远镜以时速2.8万千米沿寂静的太空轨道运行,默默地窥探着太空的秘密。哈勃望远镜是有史以来哈勃望远镜是有史以来最大、最精确的天文望远镜。它上面的广角行星相机可拍摄到几十到上百个恒星的照片,其清晰度是地面天文望远镜的10倍以上,其观测能…  相似文献   

11.
2005年7月4日13时52分,美国宇航局发射“深度撞击”号探测器,以每小时3.7万千米的速度,在距地球约1.3亿千米处,与坦普尔1号彗星成功相撞。太空中绽放出美丽的“焰火”。科学家猜测,彗星上很可能存在最早的生命物质。这次撞击的目的是探究太阳系的诞生和地球生命的起源,同时为防止小行星撞击地球进行了一次演习。“焰火”在太空绽放@刘青红  相似文献   

12.
通过观测,目前人类已经在太阳系中发现了9大行星。那么,会不会还有至今未被发现的第10颗行星呢?(46字) 有人推测在水星内侧还有一颗行星,科学家称它为“火神星”。当然这  相似文献   

13.
太空石     
太空石严小平译白怡然校陨星与地球的碰撞可能有助于想像地球的生命史。这些岩石本身则包藏着几十亿年前太阳系形成的线索。1991年1月18日,当亚利桑那州基特峰天文台的天文学家用太空观测望远镜看见它横过夜空时,这颗小行星距地球494000英里(795000...  相似文献   

14.
、琳卜沙系护,.J山﹄︺犯旅年 1977年_,美国发射的“行者”号探测器升空。1979‘旅行者”1号到达木星考发现了木星3个新的小卫,随后飞往土星。“旅行者”2近,发回许多“太空明信片”—宇宙图片。目前,两艘探测器已飞出太阳系,“旅行者”1号距离地球126亿千米,是飞得最远的人造物体。朋察氢号飞到了天王星和海王星附(郁华)飞得最远的探测器@郁华  相似文献   

15.
DB:这里是“地球与太空”节目。我们探测太阳系的太空船在其他的行星和卫星上发现了火山。JB:太阳系中最高的火山——奥林匹斯山——位于火星之上,它高约25千米,即15英里。  相似文献   

16.
旅行者1号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发射的太空探测器。它时速为6.1万千米,目前已达到太阳系的边缘。据研究人员推测,4年后它将飞出太阳系,进入星际空  相似文献   

17.
刊中地理报     
美国宇航局最近评出了太阻系外10颗最神奇的行星。1.适合居住的行星 Gliese581 C 是至今发现的一颗最小行星,也是第一颗位于母星可居住地带的行星.因此增加了它表面存在液态水甚至生命的可能。它比地球大1/2。重量比地球重5倍。2.被发现大气成分的行星 HD189733b 是天文学家发现的第一颗存在大气成分的太阳系外行星。  相似文献   

18.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家们说,他们首次发现了可能孕育行星的一颗盘旋的岩屑碟,从而解开了行星是如何从一个脉冲星周围形成之谜。据美联社4月5报道,科学家们利用美国宇航局的红外线“斯皮策”太空望远镜观测到一个碎石碟放出的光亮的辐射线,而这个碎石碟环绕着距地球1.3万光年的一个年轻脉冲星。这个脉冲星一度是颗巨星,而这颗巨星在约10万年前的一次超新星爆发中崩溃了。负责这项观测工作的麻省理工学院天体物理学家迪普托·查科拉巴蒂表示,这个岩屑碟很可能是由金属丰富的物质组成,而这些物质未能逃脱那颗超新星。这颗岩屑碟与围绕类似太…  相似文献   

19.
半个世纪以来,太阳系有“九大行星”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常识。但是,在天文学家眼里,什么是行星?太阳系到底有几颗行星?一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而争论的焦点一度集中在离我们最远、运行轨道最扁、直径和质量都最小的冥王星身上。错误导致发现冥王星的发现过程缘于一个错误的理论,说起来真有点匪夷所思。而意外的发现又错误地估大了它的质量。由于质量大是太阳系行星的一个重要指标,就这样的将错就错,冥王星成了太阳系的第9颗行星。太阳系行星中,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和地球是一致公认的“标准行星”。19世纪后,天文学家陆续发现了…  相似文献   

20.
2005年7月4日,在浩瀚的太空,上演了一场史无前例的人造天象。美国宇航局于1 月13日发射的“深度撞击”号彗星探测器,在经过近半年时间和4.3亿千米的长途飞行后,终于与“坦普尔1 号”彗星相遇,并以3万多千米的时速发射探测“炮弹”,撞向彗星。7月4日下午1时52 分,这颗重达372千克的铜制“炮弹”,在距地球1.32亿千米处,以每秒10.2千米的速度与“坦普尔1号”激情相吻,点燃了绚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