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新课程标准提出:“让学生人人学习有用的数学。”“把数学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信息交流的手段和工具。”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引导学生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主动探索数学的奥秘,产生一种强大的学好数学的愿望,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2.
让数学课堂回归生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新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等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发展他们的能力,激发他们的能力,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知识的学习过程。如果缺少生活的气息,就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3.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数学教学高于生活。”在《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4.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重视从学生的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等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发展他们的能力,激发对数  相似文献   

5.
谭燕 《中小学电教》2011,(3):144-144
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相似文献   

6.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标准提出:“让学生人人学习有用的数学。”“把数学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信息交流的手段和工具。”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引导学生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主动探索数学的奥秘,产生一种强大的学好数学愿望,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8.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新课程课堂教学更关注学生的主动参与,更关注学生的经历与体验,一句话“让学生在活动中学数学,在活动中做数学。”  相似文献   

9.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由于数学课程内容是现实的,并且"过程"成为了课程内容的一部分,因此新课程本身就要有意义的,与之匹配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0.
一、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新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精心设计富有情趣的数学教学活动.因此,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体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味的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践、归纳、类比、思考、探索、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学会从数学角度去观察问题、思考问题.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与愿望,体会数学的作用,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当中.   ……  相似文献   

11.
刘武 《小学生》2013,(6):35-35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基本的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可见,数学活动在数学知识的教学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我们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就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进行数学活动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标准中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生活背景出发,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进行数学活动和  相似文献   

13.
徐秀丽 《教育》2014,(11):51-51
数学是生活的一部分,生活是数学的源泉.2011年版《数学课程标准》倡导数学教学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数学学习活动,让学生掌握“四基”,发展数学素养,感悟数学学习的价值.新课程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主张让学生学得轻松、自然,贴近现实生活.创设情境,激发思维新课程,鼓励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所熟悉的生活基础,有效地感知数学、理解数学;鼓励教师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学生熟悉的生活为题材,创设有效教学情境,  相似文献   

14.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数学教学高于生活。"在《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15.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等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发展他们的能力,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文章结合数学教学中的沉默现象,阐述了破解数学教学中沉默的种种举措。  相似文献   

16.
郑真 《高中数理化》2011,(24):17-18
改善教与学的方式,是高中数学新课程追求的基本理念之一,高中新课程要求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相似文献   

17.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笔者深刻体会到应该重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新课程要求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在观察、操作、想象、交流等参与活动中掌握基本  相似文献   

18.
刘斌 《小学生》2010,(9):28-29
《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从而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强烈愿望。因此,作为教师要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创设贴近学生的生活情境,让数学课堂焕发生机。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精心设计富有情趣的数学教学活动。因此,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体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味的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践、归纳、类比、思考、探索、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  相似文献   

20.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根据这一精神,教学时,教师应通过对各种数学方式的优化整合,引导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充分发挥主动性,通过合作交流等方式探究知识,实现数学知识的再创造.具体地说,就是教师在教学中,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的知识水平,向学生提供各种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广泛数学活动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