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调曲是一种较古老的说唱音乐,有雅、俗两个流派,雅派追求典雅庄重,而俗派则力求贴近百姓生活、平易近人。清代中后期,大调曲以雅派为主;清代末年,随着大调曲逐渐流入民间,俗派产生。新中国成立后至“革”前,是雅、俗两派大调曲协同发展的时期,20世纪80年代后,大调曲逐渐衰落。挽救衰落中的大调曲,走一条以发展俗派、改良俗派为主的道路是非常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制度化的宗教(如佛、道教)与非制度化的民间信仰之间,既有区别,又有密切关系.通过梳理方志、笔记小说等福建地方文献,考察清水祖师等福建地区佛教俗神的崇拜情况,说明制度化宗教与民间信仰融合的三种形式:其一,僧人是神明的重要来源;其二,佛教俗神的功能世俗化;其三,僧人参与民间信仰活动.  相似文献   

3.
1993年出土于江苏连云港尹湾汉墓的《神乌赋》,是西汉最早的一篇民间寓言故事俗赋,寓意极其丰富,不仅具有影射现实的社会意义,还具有鲜明的伦理思想倾向:一是以乌意象蕴涵伦理教义的"孝";二是体现着重教化的伦理思想;三是体现的"三纲五常"思想。这一创作倾向不仅是独尊儒术之社会大环境的产物,还在于《神乌赋》出土的墓主人所生活的东海郡的特殊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4.
任正君 《天中学刊》2014,29(6):20-23
作为道教俗神八仙之一,韩湘子故事广为流传.自唐至清,韩湘子故事情节逐渐增饰,从元代起,度化韩愈成为其主要情节.作为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韩湘子和韩愈的形象经历了一个由人到仙再到民间俗神的演化过程,体现了道教典型的造神方式,这与仙话的发展呈现出同步的世俗化趋势.  相似文献   

5.
赣西北万栽从事民间宗教活动的职业人员分佛、道二派.与道教信奉张天师相对应,从事民间祭祀活动的客家俗僧以禅宗高僧普庵为鼻祖.自称普祖门下.调查显示,万载客家俗僧是分坛活动的,不同客家分布区俗僧的坛号不同,其活动状况也有较大区别.共同的祖师崇拜与大致相同的法事昭示着他们属于同一的民间信仰教派,即普庵教派.  相似文献   

6.
《山鬼》是楚辞《九歌》中的一篇。《九歌》是不是屈原的作品,是创作还是在民间祭歌基础上的加工整理,历来是有争论的。比如朱熹就这样说: 昔楚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祀。其祀必使巫觋作乐歌舞以娱神。蛮荆陋俗,词既鄙俚,而其阴阳人鬼之  相似文献   

7.
中秋节俗主题及其戏曲演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秋节起源于月亮神崇拜.人们将圆月看作团圆之神、姻缘之神、青春之神、吉祥之神.汉代后出现"嫦娥奔月"神话故事,嫦娥后来成为中秋的节日偶像.关汉卿<望江亭>塑造了一位多情而勇敢的女性形象,她中秋夜的"智取"有"摸秋"节俗和民俗原型的渗透;洪升<长生殿>李、杨两人中秋"重圆",表达的是中秋团圆的节日主题.中秋剧发端于中秋节,中秋剧又以艺术的、感人的形式,对传承节日文化传统作出了特殊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本文旨在通过对南平市延平区上洋村一带的萧公信仰进行一些分析 ,来考察民间信仰中俗神信仰的起源与特征 ,以期加深对福建民间信仰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从秦初洞庭一带民间所祀湘神,乃是与舜之传说相联系的"二妃",证明了屈原<九歌>二<湘>所祀神灵,也当与"舜,妃"有关.并从湘水之神的"原型"及其变迁上,论述了屈原时代所祀湘神,已不再是远古时代"万物有灵论"观念下产生的无主名水神,而已为有主名"舜、妃"之神所取代.在此基础上辩明王逸所注"湘夫人"为二妃,"湘君"则为二妃"所留"之舜;韩愈以娥皇为湘君、女英为湘夫人之说,乃是既不合情理也不合礼制的附会.由此得出游国恩、马茂元等的二<湘>"恋爱"说,并不符合舜与二妃的神话传说背景,而有的研究者试图用"殆已失考"的原始湘神传说,来为二<湘>"恋爱"说圆场,也无补于事.  相似文献   

10.
清代民间社会规范是清代不同社会共同体内部形成的一种行为规范,它是清代社会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国家法的补充,民间社会规范对清代社会民事法律秩序的维持与实现起着重要作用.清代民间调处与民间社会规范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一方面,在清代民间调处中调处人往往会依据某些特定的民间社会规范来解决纠纷:另一方面,清代民间社会规范具有的执行保障机制为民间调处结果的实现提供了某种制度性的保障.  相似文献   

11.
道隐"无名"与道涉"专名"各有其适用域,语言在不同的语境下也会有不同的结果.离开了特定的社会环境、文化格局以及生命实践的复杂条件,任何语言只能是一些奇怪的声波和墨迹.语境是语言的价值前提,我们只能靠语言去捕捉价值,但无法把价值永远保持在既有的语言之网中.  相似文献   

12.
陶行知先生从美国学成归来,在南京北郊劳山脚下的晓庄,实践生活教育的理论,探求教育救国的道路。陶行知从以陶渊明为代表的中国传统隐逸文人对独立人格精神的追求中吸取营养,其人格魅力感召后世,被宋庆龄誉为“万世师表”。陶行知先生对中国传统隐士人格精神的接受,对于当代教师人格教育应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道德经》中的“道”应该如何阐释?见仁见智。在我们看来,这是一种真实的客观存在,是宇宙中最根本的物质。  相似文献   

14.
Terence Tao     
The article is a biographical account of Terence Tao's mathematical development. Born in 1975 he has exhibited a formidable mathematical precociousness which the author describes in some detail. The paper also presents the social and family context surrounding this precociousness and discusses the educational implications of this data.  相似文献   

15.
“道可道”章的大意为:“道”可以引导人们把握规律,“道”不是固定不变的,“道”的名称由于所指称的“道”的内涵的不同有不同的名称。“无”指称“道”的不被感知的玄奥微渺的一面,“有”指称“道”的能被感知的无处不在的巨大作用。把握它们,有时是无知无欲的契合,有时是有知有欲的探究。“无”和“有”同出于“道”,其含义都是深奥玄妙的,是把握“道”的关键一环。  相似文献   

16.
当代全球的发展、中西方文化交流格局的变化使《道德经》受到关注,道家大众读物大量出现。死The Tao of Pooh即是其中佼佼者。作者本杰明通过虚拟的他与小熊维尼的对话及维尼的经历对“道”作了阐明。这本书中的“道”无法以言语表达,反对理性知识,推崇“无为”生活。这种对“道”的认识,源于当代西方社会对传统世界观与思维方式的反思,既表现出多元文化下对“道”认识的进步,但又不可避免地表现出西方文化的固有影响。  相似文献   

17.
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jiao)。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相似文献   

18.
从自然主义的天道观出发,苟子将“道”的重点看成是礼义之统的人之道,主张以人道掌握并治理天道。在此基础上,他将“明道”看成是诗、乐等艺术的理论旨归,第一次在中国文学理论史上将“中和”之美提了出来,把追求“中和”之美看作是“明道”文艺观的基本原则。他的“明道”的文艺观,是我国文学批评史上“文以明道”说的先声。  相似文献   

19.
老子<道德经>以自然和谐为中心,自然和谐是老子思维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自然和谐的本原是大道,<道德经>之"道"是确立道学文化和谐体系的内核.老子述"道"的本原和谐在<道德经>中主要有:生成和谐、品质和谐、构造和谐、内涵和谐、功能和谐等方面,是构成老子和谐理论的内在基础和宇宙生命存在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20.
After all the trendy approaches to improving performance have failed, where can we look for the wisdom we need to advise management on how to overcome employee apathy? The concept of employee empowerment is far from new. Five thousand years ago, the sages of ancient China first formulated the principles of Tao, the primal power that forges all phenomena in the universe. They believed that each individual was a microcosm of the universe. Twenty–five hundred years ago, gifted Chinese scholar Lao-tzu eloquently and concisely described the power that comes from being in harmony with the evolving force of nature. The principles Lao-tzu set forth in Tao Te Ching are as valid today as they were 26 centuries ago. They challenge us to use nature as our model, balancing the extremes in life and work, not causing them; to discover intellectual independence, relying on our own inspiration and instincts; to practice simplicity; to build personal power through awareness and knowledge, and to direct events without resorting to for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