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经济意识是很有必要的,这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史实的认识,也能够让学生从经济层面理解和看待问题。本文将分析中学历史教学对中学生经济意识的培养,具体阐述中学历史教学中经济意识的内在含义。  相似文献   

2.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进行,中学历史教师应当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能够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促进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创造力的不断发展。由于中学生在发展的过程中想象力比较的丰富,所以学生具有很强的问题意识。历史学科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涉及的问题众多,学生获得历史信息的渠道也比较丰富,进而能够促进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养成。本文主要介绍了当前历史教学的现状,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性以及怎样对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培养。  相似文献   

3.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三维目标的知识与能力部分强调指出:"要学会从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理解以历史材料为依据来解释历史的重要性,初步形成重证据的历史意识。"的确,在过去的历史课堂教学中,我们过多地关注了历史教育的人文属性,在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17,(49):151-152
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是我国基本的治国方针,所以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是比较重要的。只有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才能满足法治社会建设的需求,才能维护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5.
一、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性 1.可培养学生开放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往往和解决问题一样重要。思维从问题开始,创造力从发现问题开始,问题是深入学习的起点。在历史课堂教学中,通过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能力、解决问题的意识能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历史的思维习惯和思维方法,达到学会学习历史之目的。  相似文献   

6.
“求真”是史学的基本功用,史学研究就是在理解史料、考证史料的基础上,依据史料完成研究任务,研究成果能经得起其他史家的史料检验。所谓证据意识,即“人的头脑对于能够证明某事物的真实性的有关事实或材料的反映,是感觉、思维等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它强调的是反映和过程。”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改革要求把历史的社会教育功能与人的发展功能相结合,注重养成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基于这样的要求,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在高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培养学生凭证据说话的历史意识与当代历史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一致的,历史教师应在理清史证教育基本理论的基础上,以历史教科书为凭据,引导学生对史料进行甄别、分析,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课。  相似文献   

8.
王辉明 《湖南教育》2002,(21):26-26
探究,是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进行创新的“催化剂”。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历史学科独特的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具有探究意识的人才。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呢?开展讨论。现代教育理论认为,讨论是促进思考和领悟最有效的途径。因此,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进行讨论,促使学生在讨论中受到启迪,积极探究。如在介绍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时,我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其畅所欲言。学生在深入分析、讨论的基础上全面认识到:它们虽然是为了遏制革命的发展,挽救危机;但是从政治、…  相似文献   

9.
中学历史二期课程改革特别强调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而在历史探究学习方面,拥有史料证据意识无论从历史学本身的要求还是从当代历史教育的培养目标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但中学历史学科学生史料证据意识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忽视史料证据来源和可靠性、缺乏甄别运用史料证据的能力。因此要重视对学生的史料证据意识教育,文章对此提出了一些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0.
本阐述了在历史课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作认为,主体意识的强弱是国民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深入挖掘中学历史教材思想教育内涵,启发学生树立主体意识,是提高中学生精神素质的有效方法,历史课的课堂教学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唤醒并培植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现在无论是历史教材还是教师的教学观念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教材版本增多,但无一例外的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新版历史教材中更多提供了大量的实物图片、文字材料、遗址古迹等史料,减少了直观呈现的历史结论。而历史教师也更加注重通过对史料运用,培养学生证据意识。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探讨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培养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3.
在历史教学中,注意学生探究意识的培 养,对于启迪学生的思维特别是提高学生的 创新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采用多 元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探究 意识。在教学实践中,可采用以下几种策略。  相似文献   

14.
薛萍 《考试周刊》2014,(54):126-127
历史思维是一种能力,培养学生的能力是每个教师应尽的义务。课堂是教师施展才华的地方,也是学生提高和进步的主战场。启发思维并着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应是课堂教学的主旋律。作者结合教学实践与思考,谈谈如何通过创设情境、巧设疑问、精练板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达到锻炼学生思维品质、实现有效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要做到“有趣”、“有点”、“有疑”、“有用”,着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使之成为富于创造性的人才 ,以适应新世纪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陈风俊 《考试周刊》2008,(47):175-175
本文针对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问题,着重从以下四方面进行论述:一、营造宽松民主的环境,使学生敢问;二、依托文本,合理引导,让学生会问;三、活化教学方法,通过导读交流,让学生互问;四、创设历史情境,拉近时空距离,使学生乐问。  相似文献   

17.
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是初中科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引导学生以"问题"为基点,探究更多更新的问题,要求我们在关注认知目标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值得指出的是,问题意识并不是简单的提出和解决问题。它是人们对疑难客观事物做出自觉反映的心理过程,是揭示问题本质的发现过程,是研究和发现问题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8.
一、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是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的核心内涵 1.人文精神与历史教育的关系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人文精神的基本涵义就是尊重人的价值.尊重精神的价值.它是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品格。  相似文献   

19.
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是中学历史课程的重要目标,本丈力图从世界意识的涵义,培养的重要性和培养策略等方面入手来探讨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期望寻找到培养学生世界意识的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20.
创新源于问题,没有问题就不可能有创新。历史教学过程是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学生进行创新的过程。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一要营造开放、民主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敢问;二要创设情境,诱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有问;三要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会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