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数字化测图就是将采集的各种有关的地物和地貌信息转化为数字形式,通过数据接口传输给计算机进行处理,得到内容丰富的电子地图。而在现实地形测量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无法直接观测到的隐蔽点,这种情况下直接测量通常比较困难。本文研究一套隐蔽点间接测量系统,分析了其工作原理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此系统在实际作业中既能保证隐蔽点位的测量精度,又能提高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2.
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发现天然放射性现象,这是人类第一次观察到原子核的变化,被看成是核物理学的开端。这一伟大发现使得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进入到费米(10-15 m)尺度,极大地影响和改变了人类社会。1928年,乔治·伽莫夫用量子隧穿效应解释了原子核的阿尔法(α)放射性。量子隧穿是典型的量子现象,由微观粒子的波动性所决定。其逆过程,即两个粒子形成一个复合核时也遵从同样的规律,这已经被早期较轻原子核的熔合反应研究所证实。上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粒子加速器能量的升高,人们可以研究较重核之间的核反应,形成了近库仑势垒重离子核反应的研究方向。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此方向产生了许多新发现,如:深部非弹性散射机制、垒下熔合反应截面增强、光学势阈异常、准(预平衡)裂变与全熔合-裂变的竞争、势垒分布与耦合道效应、弱束缚核的破裂效应与连续态的强耦合和奇特核特殊的核反应机制等。对近垒能区重离子核反应机制的研究,有助于人们对自然界中核过程的认识,如恒星能源的产生、宇宙元素的合成与超重核合成等,同时,与国家核安全战略以及核技术应用和核能开发等国民经济活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任光寅 《科教文汇》2008,(6):197-197,203
一些自然现象和简单试验,经分析,得出生物体内有重要核反应的初步结纶。  相似文献   

4.
我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天体物理专业,同年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文化大革命”前的两年时间参加了我国第一个天体物理观测基地的台址选择和两台望远镜的安装工作,开展了恒星光谱研究.“文化大革命”十年虽然基础研究几乎中断,我还坚持和数学所的陆启铿教授合作,进行密近双星光变曲线的解轨研究,证明了国际上流行40多年的Kopal解轨迭代法  相似文献   

5.
关于地球的科这——地质学、地质化学、地球物理学——已经过了长远的发展道路,但它还不能正确地回答关于地球的历史的问题,关于地震的本质及其预测以及关于某些矿床的起源等问题。为了真正解答这些问题,必须知道地球、其他的行星和太阳是怎样产生的。解决这些问题就是天体演化学的任务。没有天体演化学问题的解决,我们便不可能完满地解答生物学的基本问题——生命是如何产生  相似文献   

6.
我们使用Painlevé分析的方法研究了一个核反应系统[1]ut(x,t)=uxx+u(av-b),vt(x,t)=Dvxx+du(1)其中a,b,d和D皆为常数.我们把u=∑4j=0ujΦj-4,v=∑2j=0ujΦj-2(2)代入(1),求出Φj...  相似文献   

7.
1916年,爱因斯坦创立了广义相对论,提出了引力使时间、空间弯曲的原理,此后不久,德国天文学家史瓦西在求解引力场方程时,提出了宇宙中存在着一种不旋转、不带电、球对称的致密天体——黑洞。关于这种致密天体的形成,一些科学家认为,大质量的恒星在经过超新星爆发后,如果其中心余下的恒星物质质量超过3.2个太阳质量,恒星坍缩的结果便是形成致密天体黑洞。然而一切正规天体都有一个引力作用的极限,黑洞也是如此。当一个黑洞的总质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其内部巨大引力作用使黑洞里的所有物质都以极大速度向黑洞中心聚拢,最终,所有物…  相似文献   

8.
广袤宇宙中有着数不清的星系、星云、恒星、行星、彗星、小行星和宇宙尘等,有着数不清用密码书写的秘密档案,人们要想阅读那上面记录的档案材料,就得获取开启其密码锁的“钥匙”。毫无疑问,寻找这些“钥匙”得依靠人类掌握的知识和拥有的智慧。  相似文献   

9.
10.
采用同位旋相关的量子分子动力学模型(Isospin-Dependent Quantum Molecular Dynamics model, IDQMD), 把HBT方法应用于核物质的性质研究. 计算结果显示, HBT方法得到的关联函数强度可以很好地表征原子核内部核子之间联系的紧密程度, 且原子核内部核子之间的关联函数强度与表征核子之间联系紧密程度的物理量存在着近似线性的关系. 另外核物质状态方程(EOS)的HBT研究, 也对确定合适的核物质状态方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2,17(5):351-352,398
1首席科学家 李惕碚中国科学院院士,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粒子天体物理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天体物理中心主任,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常务理事.1939年6月出生,196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  相似文献   

12.
鲁旭尉 《中国科技信息》2011,(15):41+40-41,40
从理论的观点考察了宇宙天体的电性,并由此推测天体的初始磁场的起源。  相似文献   

13.
3年前在北部天空中发现的一个神秘天体使科学家感到困惑,他们一直无法弄清这个天体的组成,也不知道该天体距地球究竟有多远。 参与发现这一天体的加州理工学院天文学家乔治·乔戈夫斯基说,天文学家发现无法解释的天体是很罕见的事,而更为不同寻常的是,这一天体在发现后一个多星期时仍未得到定义。 乔戈夫斯基和他在加州理工学院帕洛马山  相似文献   

14.
最近几十年来,天体物理学家们不仅发现了越来越遥远的星系,观察到了星系剧烈活动的场景,而且还探测到了更多恒星之外的奇特天体,像白矮星、中子星、甚至包括黑洞等等,它们构成了奇异的新天体“动物园”,大大丰富了我们对宇宙的理解。所有这些发现不仅有赖于宇宙学理论的深层进展,还归功于X射线天文学的飞速发展。宇宙中的X射线 恒星(包括太阳)会辐射出各种频率的电磁波,包括从波长极短的γ射线、X射线、紫外线,经可见光(青、蓝、绿、黄、橙、红)到长波的红外线和无线电波的整个电磁辐射,X射线就是其中的一种。 X射…  相似文献   

15.
16.
17.
自古以来,人类对於天体就一直进行着不断的观测和研究,逐渐地对天体的各种现象作出了精密的记录。随着这些观测材料的累积,人们对於天体的了解也就一步步地深入了。在一、二百年前,人们仅知道天上有太阳、月亮等少数能动的行星,绝大多数‘不能动’的恒星,还有些星团和银河等等。现在我们却已经明确地知道,天空中可以看见的绝大部分的恒星,和照跃着我们地球的太阳一样,都是自己能够发光的球状气体。我们并且知道,恒星在空间并不是不动的,它们的运动速度少则每秒几十公里,多则每秒几百公里。而银河基本上就是由千千万万个恒星组成的大  相似文献   

18.
<正>太阳系发现怪异天体美国宇航局发现,太阳系外围有一颗天体很奇特,它是2004年被发现的,现在被称作"妊神星",这是一颗矮行星。首先是它的大小虽与冥王星差不多,但它的形状被拉长了,像是拉长又压扁了的鸡蛋,若是在它两极上方观察,看到的是椭圆在转,若是在它"赤道"上方观察,随着旋转,看到的是  相似文献   

19.
《金秋科苑》2010,(21):8-8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日前发表公报说,该机构研究人员参加的一个任务小组于10月17日发现了一个此前未知的X射线天体。公报说,这一X射线天体出现在南天星座之一的半人马座区域。从17日起,它开始逐渐变亮,引起了日本X射线监视装置任务小组的注意,该小组利用设置在国际空间站“希望”号实验舱外部平台的X射线监视装置(MAXI)对这一天体进行了数日观测,并分析了观测数据,随后把这个天体的位置信息向外界通报。  相似文献   

20.
高中物理涉及的核反应均遵循电荷数-质量数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质量-能量守恒定律,这几个定律是我们解决有关核反应问题的三大法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