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20世纪以来,中外学对纳西族的社会历史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学们通过史学、民族学、考古学等多学科相结合的方法,对纳西族的源流及历史发展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特别是一批纳西族学如方国瑜、和志武、周汝诚及郭大烈等,都发表了各自的代表作。一些西方学如巴克、洛克及顾彼得等,也在长期贸居丽江的基础上出版了各自的专,他们不仅对纳西的社会历史研究作出了贡献,而且还促进了中外学在纳西化研究领域的合作与交流。  相似文献   

2.
孙明经先生是我国电教史上自行培养的第一位电教专业人才,也是我国早期电教最活跃的领袖人物之一。作为我国电化教育的开拓者,孙先生为我国早期电教的繁荣与发展做出了历史性贡献。文章对孙先生这一时期的电教思想进行了解读,以期对当代电教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3.
4.
《处州历代书法》力求客观严谨地反映古处州书法活动的景貌。它是国内对古代处州全境遗存的书法墨迹、碑刻、匾额等在内的历代书法进行全面考察与研究的第一部著作,能为相关读者提供珍贵的第一手的原始资料,也为社会各界及青少年爱好者奉献了不可多得的乡土教材。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17,(58):194-196
云南历史悠久、少数民族众多,同时也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丽江是当今纳西族的主要聚居区,纳西族文化作为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其独特的纳西族文化以深厚的精神底蕴和丰富多彩的相貌,描绘了整个纳西族的人文历史和纳西人所创造的灿烂文明。本文从云南纳西族文化的历史和现状进行分析与思考,对丽江纳西族文化如何与时俱进的应用与可持续性发展进行了思索与探究。  相似文献   

6.
现代休闲理念认为,休闲是一种生活方式,是反映人们生活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文章以传统纳西族村落道生村的休闲文化为考察对象,对比改革开放前后当地民族的休闲方式,分析纳西族休闲文化变迁的因素及人们对此变迁的态度,最后试图建构一条当地少数民族休闲文化之路。  相似文献   

7.
传播学并不是—个历史悠久的学科,但它对于一般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影响却既深且远。在中国大陆,自70年代末以来,有关传播学的介绍与探讨不仅从未有过间断,而且愈加显得生动活跃。在这一过程中,邵培仁同志的研究实绩有着较为重要的意义。这不仅仅是因为他的研究在传播学课题中有几项首创之功,还因为他有一种勤勉认真的学风,还因为他的学术创见中有不少涉及到了国内传播学的基本走向问题。《传播学原理与应用》:艰难之中的起步从1985年起开始构思、于1988年出版的《传播学原理与应用》是邵培仁与他人合作的产物。它是我国大陆第一本传播学专著。 80年代初,邵培仁初次接触到传播学的观念时,就被其中许多新鲜深刻的理论所吸引,1985年前后,在复旦大学新闻学助教班研修,有感于我国传播学著作的缺乏,遂与同学戴元光、龚炜二人相互切磋,立志写出一本较为全面地探讨传播学理论与实践的书来。在此后整整三年时间里,他们查资料、拜名师、  相似文献   

8.
纳西族的农耕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古羌人时期,他们的饮食习俗受到地理迁徙和山地定居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根据地理环境,创造了纳西族自己的饮食文化;另一方面在农耕文化中保留了游牧民族和汉族以及藏族的一些饮食习惯。二者兼收并蓄,从而发展出独特的纳西族饮食文化。  相似文献   

9.
丽江纳西族拥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包括语言、宗教、礼仪、饮食、服饰、民俗、节日、建筑、医学、体育、艺术等。文章从幼儿园教育五大领域着手,论述了对纳西族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旨在通过对纳西族文化的探索和研究,让生活在丽江这片土地上的儿童,在接受主流文化教育的同时,仍然能传承和保留自己的民族文化,认同自己的民族身份,使幼儿园的多元文化课程成为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历史文化是城市的宝贵资源,是塑造大连城市形象的要素。大连古代历史文化悠久、近代历史文化更具特色。宣传、保护、开发、利用大连历史文化资源,对提高大连市的文化地位、塑造大连完美的城市形象、推动大连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新莽末东汉初年,隗嚣割据陇右,三辅士人云集其帐下,因而陇右短暂地成为当时的文化中心。但因隗嚣和士人主流在王统天命观上存在严重歧异,导致士人相继东归光武。从不愿起兵到有志图王、欲效西伯,隗嚣的思想有一个发展和转变过程。他相信有德者居天下之位,是对刘汉正统天命观的一种反驳。隗嚣自身也有良好的文化修养,因此,他在陇右文化史上具有较高地位。  相似文献   

12.
九河乡白族、纳西族的母语属于"有活力"这一等级。代际间的母语传承良好,母语使用者具有全民性,对母语有较高的认同。主要成因是小聚居的分布格局,与周边同胞的交流,民族内部的认同,互相尊重各自语言的使用等。由此带来如下启示:人口少的少数民族在现代化进程中也能保持自己的母语;语言兼用是人口少的少数民族保留自己母语活力的必要手段;文化进步、经济发展未必会引起少数民族语言的濒危;语言结构系统的变化不能算语言衰退。  相似文献   

13.
偶语厅是朝鲜肃宗时期设立的专门培养翻译人才的机构,明朝末年避居朝鲜的山东移民郑先甲在汉学偶语厅中担任汉语训长,为朝鲜王朝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汉语翻译人才。郑氏后裔在朝鲜繁衍生息,其中有多人在朝鲜政府为官,同时,他们在朝鲜王朝崇祀明朝皇帝的活动中担任着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4.
“穷人经济学”的“亲民”的治国方略,正可打造“亲民”的中国高职教育。建立并完善从全民到全纳再到全人的“三全”教育的新体系,正是中国高职教育立足现实、放眼未来的发展取向。  相似文献   

15.
Many traditional ethnic cultural items are being endangered in China. Using the Dongba dance culture of the Naxi people as a case study, this paper seeks to analyze and interpret the endangerment of culture from an educational perspective, based on an analysis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cultural transmission mechanism of Dongba dance and the formal schooling of the Naxi people in Lijiang, China. By describing and comparing the traditional and current forms of Dongba dance transmission, the paper shows how the institution of formal education competes with older modes of cultural transmission, resulting in the endangerment of Dongba dance as a living cultural relic. So, in order to truly realize and improve the function of education in transmitting cultural heritage and to guarantee educational equity, we should prioritize sophisticated ethnic minority cultural items in the assessment and selection phases of education, grant them institutional cultural capital, and put greater effort into developing an appropriate school-based curriculum so that ethnic minority culture may be transmitted and inherited via formal schooling.  相似文献   

16.
17.
在当代大学推动分散化决策和教育信息分享的浪潮中,信任是维系大学组织内部合作关系的粘合剂。本文基于工作信念、工作情感和工作行为冲突的视角,剖析大学内部学术人与行政人间信任培植的阻力,并探讨化解阻力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教师队伍的职业道德水平有了提高。同时,在部分教师中也存在着简单、片面理解"爱"的问题。师德所表现的"爱"是要对学生一生的发展和幸福负责的爱,应当把敬业爱生、求真务实、创新精神作为师德建设的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西方文化史研究的学科视角、认识角度、研究手法和研究手段三个方面,对西方文化史研究的视角与方法进行了简要分析和概说,试图为现今的文化史研究提供一种视角上和方法论上的参照。  相似文献   

20.
实行人本管理,创建一个管理民主、诚信友爱、安定有序的和谐图书馆是和谐社会的要求,试从两个方面论述图书馆的管理与建设:一是作为服务主体的图书馆员建设,二是围绕服务客体的读者建设,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和服务观念,从而更好地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