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他是我国第一位留法的葡萄与葡萄酒专业博士.留学归国,心系祖国葡萄酒产业:他是当代中国葡萄酒产业的领军人物,勇于创新.创办亚洲第一所葡萄酒学院:他忘我工作,刻苦钻研.足迹遍及我国各葡萄与葡萄酒产区.  相似文献   

2.
28年前.在三秦大地上.当时的西北农业大学在我国率先开办了第一个”葡萄栽培与酿酒”专科专业,一时轰动全国;19年前.同样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亚洲第一所专门从事葡萄与葡萄酒研究、技术服务的葡萄酒学院成立,震动亚洲。“耕土耕心,酿酒酿人”,  相似文献   

3.
金川县是我国高海拔葡萄酒产区之一,种植海拔1800-2850米之间,具有优良的生态环境、适宜酿酒葡萄和优质葡萄酒的生产。本文从金川县酿酒葡萄的土壤、微气候、葡萄和葡萄酒生产的情况,分析金川县发展酿酒葡萄和葡萄酒的基本现状,提出发展酿酒葡萄应"因地制宜,合理布置品种格局";"对于海拔高于2500米的区域适当提高种植密度";"加强水肥管理":"开展品种品质研究"等建议。结合目前金川县葡萄酒的现状,提出"按海拔高度调控成熟度":"发展个性化的葡萄酒和品种酒","开展金川县葡萄酒的拼比和推介会","开展不同海拔区域的葡萄酒和品种酒品质和风味特征的研究","积极开展金川县葡萄酒地理标志的申请和认证工作"等建议,以期促进金川县酿酒葡萄和葡萄酒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基于酿酒葡萄及葡萄酒的理化指标,对葡萄酒的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影响葡萄酒质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唐代王翰脍炙人口的诗句,描绘的就是一种酌饮葡萄酒的美妙境界,同时也说明,我国葡萄酒消费至少也有了一千余年的历史。情侣相邀,在微微的烛光下手把玉樽,杯中半盛葡萄玉液,人面美酒相映红,  相似文献   

6.
通过运用BP神经网络的方法分别对酿酒葡萄的理化指标与葡萄酒质量以及葡萄酒的理化指标与葡萄酒的质量进行了分析,将拟合值与实际值比较,得出酿酒葡萄和葡萄酒理化指标对葡萄酒的质量都有影响,但单一地用两者去判断都存在不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通过运用BP神经网络的方法分别对酿酒葡萄的理化指标与葡萄酒质量以及葡萄酒的理化指标与葡萄酒的质量进行了分析,将拟合值与实际值比较,得出酿酒葡萄和葡萄酒理化指标对葡萄酒的质量都有影响,但单一地用两者去判断都存在不合理性。  相似文献   

8.
现行葡萄酒评价最有效的方式是通过聘请一批有资质的评酒员进行品评、给分来确定。而针对酿酒葡萄和葡萄酒的理化指标进行酿酒葡萄的分级和葡萄酒得质量评价尚需做进一步的探讨。本文通过主成份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典型相关分析等方法,依据酿酒葡萄和葡萄酒的理化指标建立了基于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的酿酒葡萄分级模型、基于典型相关分析的指标联系模型。此项研究可以通过大数据背景下的数据建模分析,减少葡萄酒评级中人工工作量,给予品酒师大数据模型决策。  相似文献   

9.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唐朝诗人王翰的这一千古名句,生动勾画出一千多年前中国葡萄酒业繁荣发展的盛况.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葡萄酒业逐渐萎缩了,落后了.一位年轻人,决心用他的肩膀,和国内同行们共同挑起改变这种状况的重任,使中国的葡萄酒文化重放异彩,让中国的葡萄酒香飘世界.他,就是西北农业大学葡萄酒学院院长李华教授.一 80年代初,20出头的李华仅用了3年半时间,便在法国先后获取了葡萄—葡萄酒硕士和博士学位,并同时取得了葡萄酒工程师、葡萄酒品尝员和管理工程师3个任职资格.他谢绝了法国多家公司的高薪聘请,毅然决定提前回国为祖国的葡萄酒事业效力.因为他脑海里永远抹不掉留法期间的那一幕——  相似文献   

10.
本文梳理了技术变迁路径依赖或“锁定”的发生过程与形成机制;以中国葡萄酒产业1998-2014年相关数据为样本,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测度葡萄酒产业技术进步状况;通过构建计量模型,讨论深化开放中中国葡萄酒产业技术锁定效应及要素资源传导机制。研究表明:(1)中国葡萄酒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增长速度为12.40%,整体技术水平是提升的,生产率增长是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2)进口贸易对要素资源(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导向作用十分明显。葡萄酒进口每增加1%,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使用分别增加0.35%和0.143%,出口贸易对要素资源配置的弱化作用明显,中国葡萄酒产业国际竞争力低下。(3)葡萄酒产业发展中存在明显的技术锁定效应,且人力资本是技术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锁定的主要影响途径。要素资源的提高将有利于中国葡萄酒产业摆脱开放中锁定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葡萄酒工程学”是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一门工程性与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学生工程设计能力的培养是该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适合本课程的教学特点,倡导学生自主式、探究式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实践表明,任务驱动式教学在本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中获得成功的案例,也达到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乌海市葡萄酒产业的发展现状,通过品牌分析、市场分析和技术分析,指出了乌海市葡萄酒产业的发展思路与方向。  相似文献   

13.
李兴 《百科知识》2007,(11S):18-19
基因组计划在植物领域也不断取得成果。最近,法国和意大利科学家宣布已经绘制出酿酒葡萄的遗传密码图谱。葡萄基因组的测序为培育新的优质葡萄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法国夏朗德地区出产的著名的比诺葡萄酒,其葡萄种子的遗传信息日前被成功破译。这同时意味着对该品牌的葡萄种子的遗传基因进行转换后的DNA葡萄酒有望在全球遍地开花。但此举却——  相似文献   

15.
法国夏朗德地区出产的著名的比诺葡萄酒,其葡萄种子的遗传信息日前被成功破译.这同时意味着对该品牌的葡萄种子的遗传基因进行转换后的DNA葡萄酒有望在全球遍地开花.但此举却--  相似文献   

16.
借助SWOT战略分析法,在研究葡萄酒产业特征的基础上,找出乌海市葡萄酒产业发展中所具有的优势、存在的劣势、难得的机遇和面临的挑战,选择适合乌海市葡萄酒产业自身发展的战略.  相似文献   

17.
中国葡萄酒行业产业组织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博文  杨和财  刘震 《软科学》2010,24(3):14-18
以产业组织理论为基础,运用SCP框架对中国葡萄酒行业的市场结构、企业行为和产业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分析认为:葡萄酒行业处于中低度集中寡占型,行业具有较高的绩效。针对产业结构-行为-绩效模式,提出调整产业结构、加大监督力度以及全面提升中国葡萄酒行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韦春妮  蒋宇翔 《科技风》2012,(15):266-267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和社会得到了高速发展,进出口贸易也迅速崛起,产业规模逐渐壮大,已然跃上了一个新台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于进口葡萄酒的需求量也与日俱增。然而,由于我国进口葡萄酒产业发展起步较晚,鉴别进口葡萄酒真伪能力不足,港区、出入境卫生检测、食品卫生监督等相关部门检查制度不完善,致使进口葡萄酒证件存在造假现象。文章重点研究,如何进一步提高进口葡萄酒检验监管能力,为其今后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应的可行性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19.
葡萄酒中含有酚类物质,是葡萄酒的重要组成物质。而葡萄酒中的酚类物质的种类、数量等因素都会影响葡萄酒的品质。葡萄酒中的酚类物质主要为类黄酮以及非类黄酮类,主要从制造原料葡萄的果实、茎梗,或者酿酒用的木桶等物质中产生出来,这些酚类物质主要对葡萄酒的口味、颜色、气味等产生影响,因此,本文主要探讨酚类物质对葡萄酒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长春光华学院在充分分析国家和吉林省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需求的基础上,分析新工科的发展指向,明确“光华—中软IT产业学院”的建设任务,与中软国际有限公司共建融合跨学科专业集群发展为特色的产业学院,充分发挥双方教育资源的优势,从人才培养、专业建设、重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模式、师资队伍、产学合作等方面进行实践,为应用型民办高校产业学院建设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