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防震抗震减灾新思路和新技术进展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日本是世界上发生地震最多的国家之一,也是防震抗震减灾技术发展的先行者。我国一些省区也是地震频发的地区,故日本在防震抗震减灾方面的经验对我国有一定程度的参考价值。本文对日本这方面的新进展进行了述评,并建议我国在防震抗震减灾首先要有思路上的创新,防患于未然是最为有效的防震抗震减灾途径,要在防震抗震减灾中积极使用新兴技术。  相似文献   

2.
汶川地震后, 国务院已经提出抓紧编制"灾后重建规划".不少专家也呼吁,一定要珍惜灾后重建这个机逼,力争把灾区建设抗震功能齐全、人居环境优美的新家园.作为一切建设活动的依据,土地利用规划要先行.  相似文献   

3.
基于减灾能力评价的洪涝灾害综合风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减灾能力在灾害系统中的作用与日俱增,不同的减灾能力对自然灾害灾情的影响可能很大。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认为在灾害系统结构和功能体系中应加入减灾能力要素,并提出灾害系统应由致灾因子、孕灾环境、承灾体和减灾能力复合构成。区域灾害系统功能体系由致灾因子风险性、孕灾环境稳定性、承灾体脆弱性和减灾能力抵御性复合构成,形成了文章提出的考虑减灾能力的洪涝灾害综合风险理论。该理论认为假定在孕灾环境相对稳定情况下,洪涝灾害综合风险与一定强度洪涝灾害发生的概率和一定强度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呈正相关,与灾害发生区域减灾能力的抵御性呈负相关,给出了洪涝灾害综合风险指数模型,并给出了致灾因子概率指数、灾害损失指数和综合减灾能力指数的具体表达公式。以淮河流域中游安徽段为例进行了实例评价,结果表明该综合风险评估模型和方法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在积累一定时间的减灾能力评价数据基础上,可以对未来某区域的综合风险进行预测,为政府防灾减灾行政管理提供决策参考。本文以洪涝灾害为例研究了区域的综合风险,对研究其他类型的自然灾害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减灾能力在灾害系统中的作用与日俱增,不同的减灾能力对自然灾害灾情的影响可能很大。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认为在灾害系统结构和功能体系中应加入减灾能力要素,并提出灾害系统应由致灾因子、孕灾环境、承灾体和减灾能力复合构成。区域灾害系统功能体系由致灾因子风险性、孕灾环境稳定性、承灾体脆弱性和减灾能力抵御性复合构成,形成了文章提出的考虑减灾能力的洪涝灾害综合风险理论。该理论认为假定在孕灾环境相对稳定情况下,洪涝灾害综合风险与一定强度洪涝灾害发生的概率和一定强度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呈正相关,与灾害发生区域减灾能力的抵御性呈负相关,给出了洪涝灾害综合风险指数模型,并给出了致灾因子概率指数、灾害损失指数和综合减灾能力指数的具体表达公式。以淮河流域中游安徽段为例进行了实例评价,结果表明该综合风险评估模型和方法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在积累一定时间的减灾能力评价数据基础上,可以对未来某区域的综合风险进行预测,为政府防灾减灾行政管理提供决策参考。本文以洪涝灾害为例研究了区域的综合风险,对研究其他类型的自然灾害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汶川大地震发生以后,人们不自觉地对灾后自救知识留心了起来。玉树地震后,我特意仔细地阅读了《地震手册》中的十条建议,依稀还记得这么几条:  相似文献   

6.
汉中作为5·12汶川特大地震重灾区之一,在此次地震中损失严重,笔者通过对汉中地震带的研究论证了汉中今后仍可能发生较大的灾害性地震通过对灾区建筑震后调查发现村镇建筑震害严重,抗震水平远远低于所需设防烈度最低要求,导致这一状况的原因在于汉中村镇落后的经济条件与专业化抗震设计资源服务之间的矛盾,并且这一矛盾将是汉中严峻的抗震减灾形势的最大障碍。  相似文献   

7.
以汶川、玉树地震为例,分析了目前我国地震灾后雷电灾害防御面临着防雷设施破坏严重、灾区信息传播受阻、临时避难场所防雷设施不完善等新形势,指出地震灾后雷电灾害防御存在着防雷减灾机制不健全、过渡安置点防雷设施建设缺乏统筹规划、灾区群众防御雷电灾害意识淡薄等问题,并提出了加强防雷减灾工作组织领导、灾区雷电灾害风险评估、防雷工程建设、雷电灾害预警信息发布、防雷科普宣传等地震灾后雷电灾害应急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由于近几年我国各地地震频发,特别是四川的汶川地震给我国人民的生活、经济、环境造成极大损失,对于地震后的灾后重建工作我国十分重视,针对工程抗震鉴定的过程和抗震加固方法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9.
我国位于全球强震频发区域,地震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十分严重。当前,我国地震防御能力仍然比较低。科学确定抗震设防要求是提高建设工程的抗震能力和减轻地震灾害的关键手段,地震区划图是新建、改建和扩建一般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要求,是制定国家防灾减灾规划、  相似文献   

10.
地震,火灾等自然灾害带给国家以及个人不可挽回的损失。加强人们对灾害的认识,科普灾害自救知识具有重要意义。在现实生活中,要重现地震火灾等场景不易实现。本文利用3Ds Max、Revit与UE4模拟重现四种灾害场景,运用3Ds Max构建三维场景模型和道具模型,运用UE4进行组装拼接布置场景,真实客观的灾害场景力求给人沉浸式体验。应用于虚拟现实状态下学习自救知识。合理应对,起到防灾减灾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世界上两大地震带都经过我国,我国大城市的防震预警级别并不低。一旦发生地震,通常只有大约16s的自救时间,如果身处高楼,肯定无法及时撤离,这时候采取正确的自救措施往往能极大地减轻伤害甚至挽救生命。分析了我国城市防震形势,并参照专家意见,学习如何在震灾发生时有效自救。  相似文献   

12.
地震具有不可抗拒性和不可预知性,并且当其烈度超过了一定烈度后,其不但会对地震区域内的建筑物造成毁灭性的破坏,同时还会影响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对人们生命财产安全也会造成巨大的威胁。因此,我们必须高度的重视民用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工作,根据民用建筑的具体结构形式,选择具有针对性的抗震设计措施,同时重视平面设计和地基的选择等工作,并且进一步的创新抗震设计方法,从而充分的做好减灾防震工作。本文便对地震对民用建筑结构的破坏作用、民用建筑结构的形式特点以及提高民用建筑结构抗震能力的有效措施三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从而详细的论述了民用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工作。  相似文献   

13.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发生的特大地震造成了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目前灾区已经进入了灾后重建的工作中。而科学家们对汶川地震来龙去脉的研究还在继续。最近,中国和美国的一些科学家把目光聚焦到了距离地震震中5.5千米的一座水坝上,他们认为,也许这座水坝对汶川大地震要负一定责任。  相似文献   

14.
<正>8月8日,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级地震,地震发生后仅25秒,全国人民就已经收到了相关信息播报。惊讶之余,人们才知道,这是一个由"地震信息播报机器人"自动编发的稿件。机器人写稿是人工智能在信息传播中的新贡献。就地震灾情信息传播的时效性来看,人工智能占了上风,但是,就抗震和灾后重建等更大范围来看,人工智能是否还有更多的应  相似文献   

15.
《科学中国人》2023,(3):36-41
<正>当地时间2月6日凌晨,土耳其南部靠近叙利亚边境地区发生7.8级大地震,几小时后,另一场7.7级强震又袭来,之后更是余震持续不断,超过6000次。接连发生两次这样大震级的地震,在世界地震历史上也不多见。据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3月12日在受灾最严重的哈塔伊省发表讲话时说,此次地震已导致至少4.8万人遇难。世界卫生组织官员更是称此次地震“破坏力相当于130颗原子弹爆炸”。地震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土耳其经常会发生地震?同时发生两次大震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预测地震为何一直是世界难题?目前人类掌握的抗震技术有哪些?地震来袭时该如何自救?……通过系列科普解答和展现,让我们再次感受大自然的威力及人类的不懈抗争。  相似文献   

16.
张映超 《科技风》2011,(13):198
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其突发性无法让人预知,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人们在房屋建筑中采取一定的措施,使地震造成的灾害性减少一些。在结构抗震设计中需要对采用何种方式方法才可以减轻抗震灾害,来谈论房屋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  相似文献   

17.
在高烈度地震山区,崩塌滑坡灾害是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四川汶川大地震后,地震诱发山地灾害更成为世人普遍关注的问题。川藏公路通麦至105道班段位于地震区划烈度Ⅷ度区,地震活动频繁。本文以此为试验线,打破传统的极限平衡理论,采用基于弹塑性理论的FLAC3D软件分析边坡在三种地震烈度情况下的地震动态响应,运用其在地震时程中的剪应变变化及位移判断其地震安全性,绘制了在小、中、大震共三种地震工况下的灾势分布图。从而实现了对该段线路地震时成灾规律及规模的预测,可为抗震加固工程方案规划,以及灾时制定抢险救援应急对策等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8.
包广林 《科技风》2013,(12):167
汶川大地震再一次给了我们惨痛的教训,同时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些有效的抗震途径,即民用建筑抗震设计对结构抗震提供了重要而有利的影响。由于地震发生的不确定性,依靠定量计算设计存在一定的不准确性,不能代表结构在地震中的真实反应。结合震灾启示,本文对民用建筑抗震设计的重要性以及结构抗震设计内容进行了阐述,为广大工程设计人员进行抗震设计提供了有效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建筑结构设计中的要点问题有很多,而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抗震问题。我国有很多地区都处于地震带,对抗震设计要求非常高。近些年来,我国发生了多起等级比较大的地震,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伤亡,这与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设计存在着问题有一定关系,因此为了能够确保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做好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工作非常重要。本文首先对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问题进行了介绍,其次探讨了其改进措施,希望能够为建筑结构设计水平的提高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0.
火灾,是人类社会的主要灾害之一,是人们居家过日子面临常见且严重的隐形杀手。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高层建筑鳞次栉比,人员密集场所新型材料的不断更新和广泛使用,使火灾发生的概率和危险大幅增加,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不断增大。人是万物之本,保障人员生命安全是灾害处置的重中之重。本文根据百姓日常生活常见的几种场所,重点对火灾情况下人员紧急疏散的行为进行一些规律上的总结和研究,以期对人们提高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组织开展火灾情况下的科学疏散和自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