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了丹东市少数民族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对于如何进一步开发丹东市少数民族旅游资源提出了一些建议,并从丹东市特殊的旅游资源和地域结构,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等方面分析论证了丹东市的少数民族旅游资源开发的前景与障碍。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滇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资源、市场、和产品进行调查研究,旨对边远民族地区民族传统体育旅游文化资源开发提供理论依据。调查发现,参与滇西少数民族传统旅游的客源存在年龄差异,游客更喜欢参与型与休闲娱乐型的旅游产品。建议加强与完善配套设施建设,找寻开发托破口,整合旅游资源,克服产品老化单一等。  相似文献   

3.
西藏温泉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与开发策略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钟林生  王婧  唐承财 《资源科学》2009,31(11):1848-1855
西藏自治区拥有十分丰富的温泉旅游资源,但当前许多资源点还处于未开发状态,因此研究该区域温泉资源旅游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科学分析了西藏温泉旅游资源的特征,从温泉资源价值、区域环境、区域开发综合条件三方面构建了一个包含25个指标的区域温泉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体系,采取典型样本调查与区域综合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西藏7个行政地区的温泉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进行科学评价与区划,将7个地区分成高、中、低3个潜力区,其中高潜力区包括拉萨市、林芝地区、日喀则地区,中潜力区在昌都地区,低潜力区包括阿里地区、那曲地区、山南地区.最后提出西藏温泉旅游资源的总体开发策略包括加强温泉资源调查、保护旅游资源、择优开发等,并针对不同潜力区给出差异性的旅游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4.
中国海岛县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李泽  孙才志  邹玮 《资源科学》2011,33(7):1408-1417
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是对旅游资源是否具备发展旅游业的条件并进而获取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能力的衡量。海岛县旅游资源开发潜力的研究是评价该区域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和旅游发展前景的重要依据。基于海岛相对独立的地域特征和脆弱的生态环境特点,本文选取资源价值、开发现状、区位交通、环境容量、经济效益五大潜力子系统共26项评价因子。采用投影寻踪模型结合AHP层次分析的方法,对2008年中国的12个海岛县的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进行横向研究。结果表明,普陀区旅游资源开发潜力排在12个海岛县之首,长岛县则排在最后。总体而言,南方海岛旅游开发潜力水平明显好于北方海岛县;地处经济发达区域海岛县的旅游开发潜力好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从12个海岛县横向比较中,普陀、定海、崇明、玉环和岱山5个海岛县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较强,其他7个海岛县较弱。通过对各个海岛县5项潜力子系统的对比分析,结合海岛县自身的资源特点,给出了12个海岛县今后旅游资源开发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文章在对藏东南地区旅游资源调查、分类的基础上,结合该地区的实际情况,采用定量的方法,对旅游资源进行了评价,同时提出了旅游资源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以期实现该地区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周海燕 《科技广场》2009,(8):105-107
旅游文化内涵是旅游开发的灵魂,客家文化旅游发展迎合了当前世界文化旅游发展趋势和潮流。作为赣粤闽边地区客家人居住地之一,龙南是客家文化的集中地。本文分析了龙南客家文化旅游资源的特点和旅游开发现状,提出了客家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构想。  相似文献   

7.
文章针对国内对图书馆的旅游资源价值、旅游方式、旅游产品、宣传策略、旅游与图书馆本身职能等在认识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做了分析,提出了提高认识、开展多种形式的图书馆旅游、加大宣传、开发特色旅游产品等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8.
试论我国旅游资源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认为,我国的旅游资源相当丰富,开发旅游资源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开发旅游资源也是知识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加强开发我国的旅游资源应注意当代社会需求的发展变化,以特色取胜,建立和完善旅游产品的监控机制,并树立正确对待外来文化的科学思想。  相似文献   

9.
喀喇沁旗旅游资源的SWOT分析及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洋 《科技与管理》2006,8(6):17-19
当前旅游业已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就喀喇沁旗来讲,旅游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没有得到发挥,实现旅游业跨越式发展是急需解决的问题。通过SWOT分析,提出开发喀喇沁旗旅游资源的对策,为该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提出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10.
呼伦贝尔地区的主体旅游资源是在优美草原风光背景下的悠久而灿烂的民族文化,因而其主要旅游产品是民族风情产品.然而随着近些年旅游业的发展,民族风情产品的开发出现了诸多的问题,为此,坚持民族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呼伦贝尔地区民族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一种必然.  相似文献   

11.
文章针对国内对图书馆的旅游资源价值、旅游方式、旅游产品、宣传策略、旅游与图书馆本身职能等在认识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做了分析,提出了提高认识、开展多种形式的图书馆旅游、加大宣传、开发特色旅游产品等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2.
呼伦贝尔地区旅游产品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呼伦贝尔地区具有优美草原风光和悠久而灿烂的民族文化,设计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对当地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对其旅游资源、旅游支撑条件的综合分析,提出呼伦贝尔地区旅游产品设计开发方向的具体思考.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内蒙古佛教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当前内蒙古佛教旅游资源的开发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探讨了开发、利用佛教旅游资源所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4.
海南疍家族群历史悠久,疍家文化资源丰富,具有热带海洋和海岛民族的鲜明的地域特色,且保存相对完整,是海南开发海洋文化与海岛民族文化旅游的重要资源。本文首先分析了疍家文化资源的基本构成及其所处的"自然-社会"环境,据此构建了海南疍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潜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了各项指标的权重系数;运用多层次灰色评价法,对海南8处疍家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潜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分析了评价的结果;最后,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综合开发海南疍家文化旅游资源的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
刘静 《科教文汇》2009,(7):224-225
结合旅游资源学理论,采用文献资料调研,归纳分析法以及逻辑分析法,对中国体育旅游资源进行分析,提出对民族体育旅游项目、重大比赛体育旅游项目进行重点开发,同时强化对体育旅游资源的保护,提出了发展我国体育旅游资源和市场开发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王娟  刘杨 《科协论坛》2007,(5):222-223
武汉具有丰富的宗教旅游资源,它具有种类多样、历史悠久、文化内涵独特等诸多特点。本文基于对宗教旅游资源特性的把握,对武汉市宗教旅游资源进行了研究并对武汉市宗教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宗教旅游资源开发的三层次体系。  相似文献   

17.
葫芦岛市位于辽宁省西部沿海,是东北地区进入关内的重要门户。作为辽宁省最年轻的城市,它既是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港口城市,又是一座优秀的旅游城市。葫芦岛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拥有景区景点55处,文物保护单位127处。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资源的开发,形成了众多特色鲜明的景观。但葫芦岛市由于旅游资源开发深度不够,还处于浅表层次的开发的状况,缺乏旅游精品,要改变这种状况需要加大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调整开发方式进行深度开发,才有助于其未来旅游业的发展。文章在简要分析了葫芦岛市旅游资源情况和开发现状、问题的基础上,就其今后的旅游资源开发问题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孟思 《科教文汇》2009,(9):199-199
葫芦岛市位于辽宁省西部沿海,是东北地区进入关内的重要门户。作为辽宁省最年轻的城市,它既是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港口城市,又是一座优秀的旅游城市。葫芦岛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拥有景区景点55处,文物保护单位127处。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资源的开发,形成了众多特色鲜明的景观。但葫芦岛市由于旅游资源开发深度不够,还处于浅表层次的开发的状况,缺乏旅游精品,要改变这种状况需要加大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调整开发方式进行深度开发,才有助于其未来旅游业的发展。文章在简要分析了葫芦岛市旅游资源情况和开发现状、问题的基础上,就其今后的旅游资源开发问题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索生安 《内江科技》2012,(7):156-157
当前,着力于历史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是河南旅游业在新的历史阶段面临的重要课题。文章分析了河南历史文化资源的特色,基于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对历史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的认识、坚持科学的旅游开发理念、加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打造历史文化旅游精品等旅游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20.
浅议宗教旅游资源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丹  万俏宇 《科技广场》2007,(10):248-249
宗教旅游资源作为一种独具特色的人文旅游资源,其宗教氛围的神秘特性、宗教文化的历史艺术价值、宗教文化的稳定性和变化性,都是吸引旅游者的鲜明特征。本文对宗教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建议,以期对宗教旅游资源的开发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