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心动五环     
《新体育》2006,(2)
一直喜爱《新体育》河南宝丰县石桥镇范兵:我是一个农民,但对体育运动特别喜爱,是《新体育》的忠实读者。随着2008年一天天迫近,北京举办奥运会的日子越来越近了,我了解中国运动员参加奥运会情况的心情也越来越迫切。另外,我还希望得到1984年的《新体育》杂志。春雪:看了范先生的来信,我们很感  相似文献   

2.
二十一年前,也就是1981年的春天,那时我正在读师范学校体育班。一次偶然的机会使我初识了《学校体育》这本杂志。杂志中许多体育理论知识都是教科书中不曾有的。她深深地吸引了我,使我爱不释手。一年后,从师范学校毕业的我开始自费订阅《学校体育》,并向杂志社邮购了前几期,至今120期《中国学校体育》装订整齐,摆放在书橱中。二十年来家中许多书刊都被淘汰出去,唯有《中国学校体育》,我视如珍宝,不管谁借阅,我都再三叮嘱不可遗失,因为,在我成长的每个阶段,《中国学校体育》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和鼓励。1982年毕业后,…  相似文献   

3.
<正> 我是一名只有初中毕业学历、且未受过体育专业正规训练的体育工作者.曾先后在小学、初中、高中担任过体育教师,现在湖南省衡阳县体委工作. 二十余年来,我边学边干,边干边学.自1981年9月起,《学校体育》杂志便成了我自学的教科书、工作中的良师益友.十年来,无论是工作单位的调动,还是工作内容的更换,我都一直坚持自费订阅。《学校体育》已经出版(止1991年第3期)59期了,共刊登了三千多篇文章,我是篇篇必读.有的文章真叫我爱不释手,反复阅读不下十遍。同时,我还作了数万字的阅读笔记,并编辑了《学校体育目录索引》。十年间,在《学校体育》这位  相似文献   

4.
(一)我无比地关心和热爱《中国学校体育》,因为我亲眼看着她的诞生与发展。我以最诚挚的情谊,衷心地祝贺《中国学校体育》二十年华诞。一个人的成长,经过幼年、少年、到了十八岁就是成人了,成人就意味着向成熟发展。《中国学校体育》以自己坚实的步伐走过了二十年,如今她已经长大了成熟了。在这块园地里,已是硕果累累,春色满园,成为学校体育工作者十分爱戴、令全国业内人士瞩目的优秀刊物。我们要感谢为她辛勤耕耘的同志们!在我们欢庆她二十华诞的日子里,回顾她的诞生与发展,有艰辛也有欢乐。1981年,新中国已成立三十多年了,当…  相似文献   

5.
1953年春末的一天,江苏省公安总队篮球队来江都县作表演赛,我们小学组织了十几个体育积极分子到县体委帮助服务。在体委的办公桌上,一本《新体育》杂志吸引了我,信手翻来,我被里面的精美插图打动了。我和几个要好的同学大着胆子找到县体委主任,表明我们希望能经常来体委看《新体育》杂志,并许诺假期来义务服务。体委主任的慨然允诺,使我们欣喜若狂。这样,我与《新体育》相识了。  相似文献   

6.
我与《新体育》相识于1986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被体育老师那的《新体育》杂志深深吸引了。借回去看了好几遍还觉得看不够,因为它带给我的不仅仅是丰富的体育知识,更重要的是它讲述了许多催人奋进的故事,从此我与《新体育》结下了不解之缘。 我忘不了高考受挫的“苦难岁月”,是《新体育》伴我熬过了那段日子。我至今记得世界冠军王秀丽在《饱尝痛苦的成功者》文章中说的话:“有追求就会有痛苦,假如我不去追求纪录、金牌,我想,我百分之百不会痛苦。也许人生就是在这种努力拼搏中,在成功与失败,欢乐与  相似文献   

7.
你说我说     
《新体育》2006,(5):10-10
一种新方向,一种生活态度三月的桂林细雨纷飞,极易使人产生“伤春”的感觉。但是见到《新体育》的时候,我的心情似乎比夏日的阳光还要灿烂。在学校旁的书刊亭我如约买到了心爱的《新体育》,这种习惯有很多年了,阅读并收藏《新体育》已经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态度。回想第一次见到《新体育》,还是在小学二年级,当时母亲在高校图书馆工作,我便经常有了进库“寻宝”的机会。在众多的体育杂志中,我却最钟情于内容全面、笔法细腻的《新体育》。2001年,《新体育》招聘中国青少年体育记者团成员,我以一篇《从大赛休整年看世界女排发展格局》幸运地入选…  相似文献   

8.
相伴相随     
风雨苍茫路,悠悠培育情。《中国学校体育》已伴随我走过了二十个春秋,伴随我跨入了新的世纪。望着我书架上装订整齐的一摞摞《中国学校体育》,我思绪万千……二十年前我高中毕业后被留校担任了农村团场学校的体育教师,适时正值改革开放的大好时机,全国上下百业待新。作为一个没有专业理论知识,仅凭自身一点业余训练基础的我,在工作中困难重重,举步维艰。每次课前都感到空虚和担忧,课堂上学生哄闹、顶牛,教学中时常出现技术性的错误,更谈不上教学质量。山穷水尽之际是《中国学校体育》帮助我迎来了柳暗花明。1981年当我得知《…  相似文献   

9.
《中国学校体育》2021,(9):13-15
<正>《中国学校体育》杂志从1981年创刊,到今年整整40年了。创刊时,我刚刚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进入北京市东城区体委工作,《体育报》《新体育》《学校体育》(现《中国学校体育》)是案头必备的学习材料。后来我调到人民教育出版社体育室做编辑工作,就更加关注《学校体育》,每期细细阅读,获益良多。40年来,我读着这本杂志一路走来,与之有着太多的情缘。《中国学校体育》是我的良师益友,在他创刊40周年之际,  相似文献   

10.
四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使我认识了《新体育》,从此,一种割舍不断的情缘将我与《新体育》紧紧相连。每月我都省出钱买一本《新体育》,可是,在1995年里,我突然发现买不到《新体育》了,一问邮局才知道,他们今年根本未订售。看不到《新体育》我感到生活无味,便把苦恼讲给远方的朋友,谁知这位朋友很有心,而且理解我的心情,她托人给我带来了  相似文献   

11.
电话约访海霞,她开口便“抱怨”:《新体育》是不是把我忘了,怎么总在上面看不到我的名字呀? 接着是笑,那声音带着胸腔共鸣,像从高音喇叭里发出来的。 笔者反问,这么说,你常读《新体育》了? 海霞音量调得更大:不信吗?不信我就给您背一段…… 真爽!  相似文献   

12.
《新体育》2000,(4)
春天迈着轻盈的步子走来,江淮南岸春寒陡峭的早春二月时节,《新体育》为我送来了第一缕春风。 与《新体育》如约相会在邮局大厅。一见面,我就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突然一个熟悉名字跳入我的视线,我金榜题名了!快乐立刻盈满我的心胸。想起早先给朋友的许诺,便把剩下的两本《新体育》也收入囊中了。 我将走出大厅,听见身后一个询问《新体育》的声音。我犹豫了一会儿,最终把一本送给了那个同样喜爱《新体育》的小男孩。他稚气的脸上立刻浮现出惊喜而满足的笑容。我庆幸没有让一个喜爱《新体育》的朋友失望而归。是谁说过:把  相似文献   

13.
陈中春 《钓鱼》2013,(5):14-15
任何杂志,只有写、编、读形成三位一体,才能成为百口同味的一道文化大餐。二十年来,《钓鱼》就是这样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偶获《钓鱼》报让我心开窍1993年初春的一天,我从县城中心北大路乘坐三轮车回家,刚一上车,见车内座位上不知是谁下车丢下了一张《体育时报·钓鱼周刊》。我便随手拾得,拿回家翻来覆去地看了两三遍。自此,我这个钓鱼迷对这份《钓鱼周刊》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没过几天,  相似文献   

14.
<正> 在《学校体育》创刊十周年之际,我怀着异常激动和感念的心情,把书架上十年的《学校体育》全部取出来置于案头,利用暑假又从头至尾读了一遍。抚刊凝睇,不禁发出由衷的呼唤:我离不开你! 十年来,我订过数十种报刊,我最喜欢的是《学校体育》。这不仅是因为《学校体育》更接近我的职业和爱好,主要的是因为它的内容充实,让我得到取之不尽,受益无  相似文献   

15.
来信选登     
<正> 编辑同志: 您好! 我是我们的《学校体育》的忠实读者。我校虽然公费订了《学校体育》,但我从1985年起每年还是自己订了一份。每期都要通读的,有的文章还反复阅读,她给我充实了许多新的知识,对我的教学工作也起了一定的指导作用。我总觉得《学校体育》不论是指导思想、还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文献检索工具的发展是迅速的,取得的成就也是巨大的。就体育文献检索工具来说,解放前只有1928年出版的《体育论文索引》、1933年出版的《中文体育图书书目》、1935年出版的《中国近二十年来体育书报索引大纲》等少数几种。解放后则相继...  相似文献   

17.
羊公 《精武》2006,(1):46-47
笔者二十年前就著文介绍中国武术中罕见门派“通背合一门”之概况,近年来笔者不再闻武术界事, 惟独有关“通背合一门”的资料、讯息均悉心收集,惟恐漏失,但十九年只得一麟半爪,且只是介绍一些动作的东西。最近总算看到一篇大文、一本书。文章是发表于《精武》杂志 2004年9期的《静海武林有奇葩, 合一通背又一枝》(以下简称《静文》),作者燕野耕夫;书是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的《通臂二十四势》  相似文献   

18.
时间过得真快。距离1998年我在《新体育》杂志第5期上连载《乒乓年华》第一部已过去了整整4年。不久前,《新体育》的编辑再次找到我,要我接着把上次的文章做下去。我无法拒绝,因为与《新体育》有着多年的缘分和良好的合作。记得上次写《乒乓年华》时,我曾说过这段我的路是以“逗号”结尾的。如今,我要说尽管我已经是运动场上的一员老将,但我希望这一回的故事仍然以“逗号”作结。因为我是那么地热爱乒乓球。  相似文献   

19.
《体育文史》编辑部: 我是一名体育史研究工作者。在工作中,我感到有几件事应当值得重视,今特提出以供参考。一、体育史学的资料工作比之其他学科的资料工作确实相差很  相似文献   

20.
天蔚的天空     
当代体育的编辑:你好!我是《当代体育》的老朋友,我叫梁云正,我原先在《当代体育》登过有关我的资料,我找了两个朋友,一位是河南洛阳漳西区的张婷,另一位是大连的张黎,但我们现在失去了联系,我想你帮我再登一下我的资料,希望能找到这两位朋友,并结交更多的朋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