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如何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提高学生的环境素质呢?我通过几年坚持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我认为环境意识的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
今天 ,中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面临环境日益恶化的巨大挑战 ,人类与环境如何协调发展已成为整个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新的课程计划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具有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为” ,因此 ,通过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环境意识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中国古代农业社会在其发展过程中对环境曾产生过一定的负面影响 ,但人们也积累了一些值得今天借鉴的有益经验。远古之时 ,人类作为自然环境生物链的有机组成部分 ,对环境的影响十分有限。原始农业产生后 ,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开始加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人类创造的社会财富不断增长 ,但…  相似文献   

3.
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而“环保意识”又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一个人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之一。在学生中广泛开展环境教育,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也是我们化学教育者不可推卸的责任。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环保意识教育因索,培养学生改造和优化环境的意识和能力,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索兴趣,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4.
几乎所有的历史教材都主要从社会角度去诠释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进程,很少同时从环境和社会变迁这两个角度深入分析问题,更谈不上用现代生态学去分析历史问题。而我认为环境的变迁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本文试图从环境的角度来看中国历史发展的有关问题,并探讨在历史教学中对学生的生态环境教育。下表是中国古代环境变迁的简表。我的所有阐述都将结合本表。  相似文献   

5.
海南师范学院学生环境意识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海南师范学院学生环境问题认识水平和个人环境态度以及实际行为调查结果表明该院学生环境意识水平偏低,主要停留在浅绿层^[1],应引起重视,并提出加强环境教育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环境和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环境及环境问题的认识,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  相似文献   

7.
王民 《学科教育》2001,(2):42-46
调查计算表明,中小学生课外主要从“环境保护宣传活动”和“广播电视”中获得环境知识的学生在环境意识的各个部分与综合表现明显高于其它渠道,可以认为,“环境保护宣传活动”和“广播电视”是课外提高中小学生环境意识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8.
高师环境教育:提高全民环境素质的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1世纪地球生态环境仍然日益严峻,增强全社会公民的环境意识,是可持续发展社会的期待,高等师范院校是教育的母机,对高师院校学生进行环境教育,提高他们的环境素质,是提高全民环境素质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环境教育是受当前世界各国普遍高度重视的教育领域.被视为从根本上解决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保护和改善环境、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条必由之路。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把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作为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环境意识”。  相似文献   

10.
中学地理教学中环境意识的渗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正在遭受环境问题的威胁与危害,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而中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主人,他们的环境意识对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应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加强环境道德意识、环境法律意识、环境审美意识、环境价值意识、环境忧患意识、环境责任意识、环境参与意识的渗透,培养学生科学的环境观。  相似文献   

11.
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的要求,加强环境教育,帮助学生了解二氧化硫污染环境的原因,正确认识环境和环境问题,形成参与解决环境问题的意识。  相似文献   

12.
在教育体系中加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是教育部门及教育工作者一项义不容知音的责任和义务,农业中专作为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新的环境形势下更应注重学生的环境意识的培养,特别是要加强农业环境知识的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13.
环境是人类及其所有生物生存的场所。但是,人类活动却造成了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例如,大气污染和水污染、土壤荒漠化、全球气候异常等,以及由此导致的野生生物物种的快速消亡等。环境问题对未来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将产生深远的负面影响。因此,关注环境,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已成为当务之急。为此,国家环保局提出了“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的口号。环境意识已经成为衡量社会进步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作为一名生物学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科特点,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有效地帮助学生认识环境及其问题的严重性,唤起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学生树立起良好的环境道德观和养成良好的环境保护行为。笔者在科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作了一些探索,以下是笔者的初浅体会。  相似文献   

14.
试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生问题意识是学生创新精神的起点,高度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为中外教育家所共识。本文针对我国学生问题意识比较薄弱的问题,从教育环境、问题情境角度,论述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15.
夏军  王保平 《培训与研究》2001,18(2):101-102,F003
大学生环境意识的高低,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如何,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如何将直接关系到我国未来环境状况和社会发展,高等学校肩负着培养高层次科学技术人才的重任,应该对学生进行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教育,使他们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提高他们的环境意识,这是我国环境保护的需要,也是国家培养人才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化学教育中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环境意识是指环境在人脑中的反映,即人们对全部环境——自然环境和人为环境,包括生态、经济、政治、社会、技术、立法、文化、美学等方面的认识或见解。环境意识是环境行为的先导,影响和指导着人们的行为准则和规范。提高学生环境意识是环境教育的核心。对防止环境恶化和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环境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最关注的问题。在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意识和环境道德,使他们从小事做起,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  相似文献   

18.
化学教育中培养环境意识十分重要,化学教学内容为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本文通过培养环境忧患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结合化学教学内容渗透环境意识、发挥教师在环境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等方面阐述了化学教育中培养环境意识。  相似文献   

19.
青少年学生是人类的未来与希望,在中小学开展环境教育。有利于他们从小树立良好的环境意识、态度和价值观,养成新的行为模式。  相似文献   

20.
卢美玉 《广西教育》2004,(7B):43-43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客观条件,环境的优劣,关系到人类生活质量的高低。而语文教学是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语文的外延,是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教学与环境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利用周围的环境进行语文教学,不仅可以对学生进行环境意识的渗透,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而且反过来也增加了语文教学的内涵,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