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婷 《中学生百科》2023,(15):60-61
<正>知趣Q一直觉得“杜鹃”是一个特别神奇的词。杜鹃不但是叫声很好听的鸟儿,还是很好看的花。但是有个成语叫“鸠占鹊巢”,语文老师说“鸠”就是杜鹃鸟,杜鹃鸟强占其他鸟的巢,这与杜鹃鸟“文艺青年”的形象差太远了吧?A自古以来,杜鹃鸟的鸣叫声在文人的作品里是一种悲凉、寂寞、忧伤的意象。因为它有着鲜红色的口腔和舌头,古人以己度鸟,误以为是杜鹃痛苦啼血,便给它染上了几分悲情色彩。但是,  相似文献   

2.
<正>要是有人说到杜鹃,你是不是会在心里嘀咕一下:对方说的杜鹃是指杜鹃花还是杜鹃鸟呢?没错,杜鹃花和杜鹃鸟都叫杜鹃,它们就好像是两个同名同姓的人,难免叫人不犯迷糊。一种是花,一种是鸟,这两种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难道仅仅因为巧合才都叫杜鹃吗?以下这个神话传说或许能够帮我们弄清这个问题。相传,古代的蜀国是一  相似文献   

3.
鸟和花虽有连带关系,然而鸟有鸟名,花有花名,几乎没一个是雷同的,惟有杜鹃却是花鸟同名。最为难得。唐代大诗人白乐天诗,曾有“杜鹃花落杜鹃啼”之句;往年亡友马孟容兄给我画杜鹃和杜鹃花,题诗也有“诉尽春愁春不管。杜鹃枝上杜鹃啼”之句,句虽平凡。我却觉得别有情味。  相似文献   

4.
《窦娥冤》中的窦娥,在刑场上呼告“望帝啼鹃”,巴望杜鹃鸟异常悲凄的叫声感天动地,使她的三桩誓愿得以实现。那么,号称望帝的蜀王杜宇与杜鹃鸟有何关系呢?原来据一十分凄婉动人的传说,杜鹃鸟是杜宇的魂化的。上古时期,杜宇见巫山龙斗,大江被堵,蜀地一片汪洋,当即命宰相鳖灵前往治  相似文献   

5.
《杜鹃枝上杜鹃啼》【自读导言】传说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望帝 ,名叫杜宇 ,他后来禅位退隐 ,不幸国亡身死 ,死后魂化为鸟 ,暮春啼苦 ,至于口中流血 ,其声哀怨凄悲 ,动人心腑 ,因名为杜鹃。又叫杜宇 ,因其声若“不如归” ,也叫子规。而杜鹃花则传为杜鹃血染成。后世即以杜鹃啼血来喻悲苦之情 ,或多用作离愁的寄托。自古以来 ,文不绝书。作者即以此为契机 ,生而发之,从给自己起名“瘦鹃”写起 ,写到了“愁种子”的欢愉之声 ,写到了自己“从此东涂西抹 ,沿出至今 ,倒变成了正式的名号”的过程 ,从而暗示人世间的悲苦并非不可变更。作者从悲苦之…  相似文献   

6.
杜鹃,既是花名,又是鸟名。动植物同名,历来少见,惟杜鹃一名而二冠。作为花,它能红艳艳簇满枝头,给春的生意再添几分盎然;作为鸟,它有许多相伴相随的传说,引得历代文人墨客吟咏不已,成为久唱不衰的悲苦离愁的寄托。下面列举一些例子。1、“蜀国曾闻子归鸟,宣城还见杜鹃花”(李白的《宣城见杜鹃花》),这里的子归鸟,就是杜鹃。2、“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的《琵琶行》),其情景凄苦万状。3、“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锦瑟》),抒写诗人内心极度的哀怨。4、“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秦少游《踏莎行…  相似文献   

7.
杜鹃,既是花名,又是鸟名。现代著名作家周瘦鹃在散文《杜鹃枝上杜鹃啼》中,巧妙地将花、鸟、人融为一体,信手拈来许多诗词典故,给“杜鹃”这一特定的文化视点作了较好的注脚,让我们触摸到杜鹃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独特内涵。杜鹃作为中国古文化的产物,大约始于周  相似文献   

8.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我曾上过一堂成功的多媒体课——《杜鹃枝上杜鹃啼》,课件用方正奥思制作,共收集了十余幅杜鹃花和杜鹃鸟的画片,并配上来自大自然的各种鸟  相似文献   

9.
以“秦吉了”由来的考证入手,着眼于秦吉了作为文学意象和典故实例,梳理分析其不同的象征意义。秦吉了除了人们所认知的一种产自岭南的“能言鸟”外,它在文学作品中更具有代言、传情及讽喻的意义,衍生出贞烈高洁、忠于故土的义士形象。从空间想象角度试图重新阐释秦吉了作为文学意象和典故的丰富内涵,分析其发展变化的原因及影响。  相似文献   

10.
“布谷———布谷———”布谷鸟又叫了,春姑娘又回来了!布谷鸟又叫杜鹃,它是夏候鸟,每年到南方过冬,春暖花开才从南方飞回来,所以被当作春的使者。在我国有16种杜鹃鸟,最常见的有大杜鹃和四声杜鹃。大杜鹃鸣叫时两声一顿,间隔一两秒钟,声音好像“布谷、布谷”,响亮的叫声能传出一两公里,所以又叫“布谷鸟”。四声杜鹃的叫声则是4声一顿,有人说这声音像“快快割麦”,也有人说像“光棍好过”,许多黑龙江人干脆称这种鸟为“光棍好过”。杜鹃鸟体形瘦长,外形有点像小鹰,但嘴上没有钩。它的爪子和小鸡、小鸟不一样。小鸡、小鸟…  相似文献   

11.
我爱杜鹃     
天上有个杜鹃,地上有个杜鹃,同名又同姓,模样不一般。天上是只杜鹃鸟,飞得高高,飞得远远,飞来的歌声美又甜;地上是朵杜鹃花,开得香香,开得艳艳,开遍大地红烂漫。啊,杜鹃花呀杜鹃鸟,你美了天地,你幸福了人间。我爱你呀美丽的杜鹃,我爱你呀吉祥的杜鹃。我爱杜鹃@郭荣安$天津市和平区师大招待所!205 300020 天津市和平区甘肃路40号  相似文献   

12.
在簕杜鹃盛开的季节,我带着体验一下打工生活的好奇心理,走进了一家港资电子厂,在这里,我认识了一些打工仔、打工妹,和他们做了朋友,走进了他们的精神世界。梦中簕杜鹃传说中有一对相依为命的兄妹,哥哥结婚后,嫂嫂嫌弃妹妹,百般刁难,妹妹离家出走,哥哥去寻找妹妹跌下山崖。妹妹知道后悲痛过度死去,死后变成一只杜鹃鸟,每天“哥哥、哥哥”的叫着,声音凄楚悲凉,以致咳出了血,滴落在树上开出了杜鹃花。小琼就是追随“杜鹃咳血”这一美丽传说来到这杜鹃花盛开的地方。这是个少言寡语又爱沉思默想的女孩,我有意接近了她,问  相似文献   

13.
夜莺和杜鹃意象是英汉诗歌中被高频使用的修辞原型,两者在英汉诗歌中的象征义同中有异。一方面,两个修辞原型均与古老的神话有关,神话中菲洛墨拉的不幸和望帝杜宇的悲剧使夜莺和杜鹃意象具有一种深厚的悲情意蕴,成为诗人表达悲情哀怨的显性符号,夜莺意象多表达“哀”和“怨”的象征义,杜鹃意象多表达“冤”和“归”的象征义。另一方面,两种鸟儿生理属性不同,夜莺的歌喉优美动听,在诗歌中也常象征美好欢乐;杜鹃因鸣叫的声音和时节,在诗歌中与“报春”、“催耕”的意思相关联,含有积极欢乐的意味,但此类诗歌数量不多,没有成为杜鹃意象应用的主流。  相似文献   

14.
杜鹃与诗     
相传,周代末年,蜀王杜宇,号望帝,在位期间国泰民安。后来,他入山退隐,让位给宰相开明,对值暮春时节,子鹃鸟正在山林中啼叫,声似“不如归去”。此后每当闻子鹃啼,蜀人便怀念望帝杜宇,遂以子鹃鸟称为杜鹃,亦称杜宇。诸多神话、故事、民间传说中,不鲜“杜鹃”芳名。人民把它视为神鸟,也看作正义、忠诚、牺牲精神的象征,以至不断出现在历  相似文献   

15.
在古代维吾尔英雄长诗《鸟古斯可汗传说》中,众多的宗教文化意象参与了长诗文本的建构。本文从“日”、“月”“星辰”“水”、“树”“火”等原始自然宗教意象和“狼”等图腾意象进行文化解读和评析,并探索了“民间”作家借助于民俗事象和宗教典故建构传说的传统审美意境,寄托文本的审美认识、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16.
<正>杜鹃,又名子规、杜宇。传说蜀中望帝死后化为杜鹃,到了春天,总要悲啼起来,使人听之心酸。生活中杜鹃也惯作悲啼,甚至啼出血来,诗人词客称之为"天地间的愁种子"。因此杜鹃作为悲苦愁怨的代表,成为中国诗歌传统意象之一。"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借杜鹃的啼声唱出自己的悲歌。"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  相似文献   

17.
杜鹃鸟在古诗词中经常出现,自西周到明清二千余年间的诗歌史中,从未中断过对她啼鸣声的叙写。杜鹃多名,至少有二十几个,其命名方式大致有六种,主要根据神话传说和她啼鸣声的谐音。古代文人把杜鹃定为悲情之鸟,是古诗人自身的悲观心理在起作用。  相似文献   

18.
杜鹃,既是花名,又是鸟名。杜鹃花多为红色,故又名映山红、山石榴。春季花开之时鲜艳夺目,正所谓“日射血珠将滴地,风翻火焰欲烧人”。杜鹃花备受人们的喜爱,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就盛赞杜鹃“花中此物是西施,芙蓉芍药皆嫫母”,可见诗人对它喜爱的程度。  相似文献   

19.
“一禽自有一禽言,百鸟自有百鸟语。”诸多精通“鸟语”的文人墨客,常以“鸟语”谐“人语”入诗,以表情达意。可以说,那一只只飞在诗人笔下的小小禽鸟,都是人的知音。杜鹃鸟:相传为古代蜀国帝王杜宇之魂所化,故又名杜宇,人们对其鸣声的联想最为丰富。据汉代扬雄《蜀王本纪》记载,其鸣如曰“不如归去”,似在劝说旅游在外的人归家,故又称子规;于是,诗人多借以抒写游子思乡之情,如北宋晏几道《鹧鸪天》云“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声声只道不如归”。也有借以抒写思妇盼归人之意的,如宋代李重元《忆王孙·春词》:“萋萋芳草忆王孙,…  相似文献   

20.
杜鹃鸟     
杜鹃鸟,灰黑色的毛羽并不美,可是文人对它的礼遇和尊重,恐怕任何鸟也不及。 单凭它的身世,就显赫不凡。相传它是望帝杜宇的化身。在《蜀志》中这样记载:望帝称王于蜀,得荆州人鳖灵,便立以为相。。“后数岁,望帝以其功高,禅位于鳖灵,望帝修道,处西山而隐,化为杜鹃鸟,至春则啼,闻者凄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