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职教本科院校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摇篮,既要注重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更要注重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形象与礼仪”是当代大学生的一门职业素质课程,为了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按照“金课”标准,主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开展基于智慧树平台的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教学模式,全面打造职教本科“形象与礼仪”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  相似文献   

2.
田芝叶 《内江科技》2022,(10):145-147
<正>在“大数据时代”的大背景下,中职学校的课堂教学模式由传统教学模式转向具有信息技术特性的教学模式,其中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最为广泛。然而,在“职教高考”制度提出后,中职学校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建构面临着中职人才培养定位模糊、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师资匮乏、“文化知识+职业技能”考核办法的错误解读等问题。根据中职学生基础薄弱、自主性差的特征,结合职教高考背景下中职教育的教育理念,笔者分析了“职教高考”背景下构建中职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并针对以上所面临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以完善“职教高考”背景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中职课堂中的构建。  相似文献   

3.
李娟 《科技风》2015,(5):256
职教英语中的英语评价方式应该与应试教育的评价模式相区别,应试教育要应对高考,必须也不得不采用终结性评价方式,过分注重学生的期末分数,而职业教育作为一种饭碗教育,注重英语教育与学生职业相结合,需要改变传统的评价模式,注重学生思维,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的培养,为培养复合型人才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4.
强化过程性评价是一种提升高校课程教学时效性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途径。“互联网+”促进了新的教学模式逐渐形成,参与高校课程过程性评价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运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以X民族大学为个案对“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课程过程性评价做深入调查,发现多数教师开展了课程过程化评价,评价方式多样化且效果显著,但仍存在评价主体单一等问题,通过建立“互联网+”课程过程性评价平台、“互联网+”形式高校课程建设等举措,对促进高校课程过程性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张朝阳 《今日科苑》2010,(11):172-172
《物理课程标准》指出“物理课程应该改革单一的以甄别和选拔为目的的评价体系。在新的评价观念指导下,注重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结合,构建多元化、发展性的评价体系,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教师的不断进步。”  相似文献   

6.
乔丹  马鹏 《科技风》2024,(4):10-12
课程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载体。要实现“建筑结构”课程“岗课赛证”融合的职业教育模式,必须构建以行业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大职教观为核心的课程体系。课程标准是课程建设之纲,文章结合“建筑结构”课程教学现状,以“以岗定课、以赛促课、以证融课”为出发点,从课程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取以及教学模式的改革等方面探究了课程标准的制定,为“岗课赛证”融合育人模式下的“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改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苏洁  马瑞芳 《科技风》2022,(6):16-18
在“职教20条”中,将1+X证书制度纳入高职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应用措施。这种证书制度强化在专业人才培养中,将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和职业标准相对接,不断促进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标准提升。在专业教学中强化1+X证书下的课程内容和职业标准对接,能够有效改变传统单一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真正体现专业教学和实际岗位需要相对应,提升专业人才未来岗位竞争力。本文以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卫生与保育》课程为例,探究这一课程的课证融通教学对策。  相似文献   

8.
贾智诚 《科技风》2022,(20):85-87
在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背景下,为促进信息化教学理念和方式融合,智慧职教云平台这一线上教学软件应运而生。高职教师通过灵活运用智慧职教云平台和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逐步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药理学”教学模式,在提升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效果、促进药理学课堂改革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本文对智慧职教云平台在高职“药理学”中的实际教学应用情况展开探究,详细分析智慧职教云平台优势以及药理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此为基础建立与之适应的教学体系和多元化评价体系,最大程度发挥智慧职教云平台教学价值。  相似文献   

9.
张美惠 《科教文汇》2009,(34):23-24
高校扩招形势下,独立学院以培养“应用型”人才满足社会需要,要求“商科”专业强化学生技能训练,因而,独立学院须加强实验课程建设,加快电子仿真模拟实验室建设步伐,重视实验系列师资队伍建设,以此创建独立学院办学特色,赢得独立学院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在为我国培养卓越农林人才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做好农科学生“形势与政策”课实效性校本教研,不仅能深化思政理论研究,同时能强化思政课主渠道作用,更能契合高校农科发展。本文从校本教研出发,结合调研结果,探讨课程发展中的问题,分析校本教研对农科学生“形势与政策”课实效性的意义,提出若干农科学生课程实效性提升的探索性建议,旨在对实际教研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辛琳琳 《今日科苑》2007,(12):188-189
公共美术欣赏课是高校全面实施和深化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构建科学、规范的公共美术欣赏课程要以“倡导高雅艺术,弘扬民族文化,发挥育人作用”为主流,在明确课程目标的前提下,完善课程内容,强化课程改革,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通过载体营造浓厚的公共美术教育氛围。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教育的质量和对人才的培养,高等院校将迎来全新的挑战和机遇。在这种形势下,宁夏师范学院必须做好教学模式的转型,将学生所学习的课程与专业相结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本文将以“高等数学”课程为研究对象,在分析高等数学课程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分级教学的教学思路,阐述高等数学课程与专业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为高等院校教学方式的改进提供新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武迎春  刘丽  李素月  康琳 《科技风》2023,(33):35-37
本文以应用类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探索了电子信息专业型硕士“综合实验环节”的教学改革方案,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实验内容更新与实验题目动态优化方法,并构建从“模块化”到“系统化”的实验体系强化实验过程。实验中注重情感植入,将前沿技术介绍作为课程思政的切入点。以学生实践能力提升为总指标,建立了多样化考核评价方式完成实验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最后分析了教改过程中的实验条件保障及教师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4.
“结构力学”是工科类院校多个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课程内容逻辑性强,解题方法技巧性高。新时代新工科背景下,新的工程问题不断涌现,为“结构力学”课程建设提出新的挑战。“结构力学”课程建设面临教师教学理念转变、教学目标更新及学生学习被动等难题。如何转变教师教学理念方法、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工程意识、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是结构力学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结合“结构力学”课程特点及课程现状,探索实施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论加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结构力学”课程应紧跟科技前沿,不断更新丰富课程内容,教师可因材施教,强化课内外教学互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通过探索合理的教学方法,实践多样化的教学手段,结合多元化质量评价,提升“结构力学”课程教学效果及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马强明 《科教文汇》2014,(24):142-143
随着职业学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在数量上不断增加,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教会学生更多的技能知识,在现实面前,显得举步维艰,所选用的教材要么已过时,要么理论过多,不符合职教“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发展技能为核心”的职教理念,而现代职教的新理念应该强调理论知识只要“必需、够用”就行,重点强化技能培养。这使得我们做教师的,应该立即行动起来,编一套适合职专学生学习的、符合现代职教思想的新的教材来。  相似文献   

16.
周克银 《科教文汇》2008,(19):147-147
针对职教学生的特点及培养目标,对职教历史教学进行大胆尝试,如调整教材,正确引导、注重史料的积累以及评价方法的转变等。  相似文献   

17.
《科技风》2021,(4)
新高考改革提出"两依据一参考"的招生录取机制,高校作为人才培养主体,必然会受这一政策的直接影响。因此,探究新高考政策下高校人才培养所面临的挑战和应对之策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发现:新高考政策实施以后,高校普遍面临生源差异化程度增大、生源学科基础薄弱、高端人才难以选拔、综合素质评价信息难以使用等问题;在分析高校具体生源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开设预科课程、强化通识教育、落实选科指导、优化专业布局、强化综素使用等针对性措施,可有效改善招生、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对于新高考政策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着重从宏观角度论述职教课程改革的方向问题。个人认为职教课程改革的理念是课程要面向社会的发展,人的需求,并且职教课程建设工作应该以职业技能实践教学为核心,同时解决好师资、实训场所、职教课程改革落实等问题。最终希望通过职教课程改革,新的课程能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9.
周彬  穆颖  雷锡骞 《科技风》2023,(22):103-105
“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是通信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该课程具有技术更新快、内容多的特点,但学时较短,传统的教学方法、评价方式单一、课堂沉闷,造成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困境。为此,项目以课堂改革为突破口,创新教法和学法,构建了“三模块两创新”的课程内容体系,采用多元、全过程评价机制,开展课程内容融入工程案例、线上线下、课内课外深度融合的混合式教学,引导学生“动起来”。另外,在教学之余,注重岗位实训、认证考试和竞赛的指导培训,实现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探究相融合。  相似文献   

20.
引职入普、职普联教是职业教育发展的一种新模式,它是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背景下以课程为载体,采取校际合作的方式,职教教师为普教学生授课,职教课程纳入普教的课程体系之中,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减少普教流失率,指导学生科学规划未来,解决不同层次学生发展问题。本文阐述了黑龙江东亚学团高级技工学校?职业高中(以下简称东亚技职校)与梅里斯区教育局开展“引职入普、职普联教”的具体做法,以及对构建职普联教新模式的背景、内涵、课程构建与实施等内容的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