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主体意识”是近年文坛时髦的用词之一.但有的理解却失之偏颇.似乎强调了主体意识,作家就绝对不受客观世界的制约,更“不屑去表现自我感情之外的丰功伟绩”,“摒弃文学的”“政治实用主义”,“回到文学的自身”,去表现作家“自我”,表现人物的主体意识,即人的生命最原始的状态态性.因而有的作品以写人的兽性、野性、非理性,性冲动为“美”,为“新潮”.  相似文献   

2.
俗文学的一面旗帜──对关汉卿的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俗文学的一面旗帜──对关汉卿的再认识杨有山在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进程中,有两个转折时期特别令人瞩目。一是魏晋时期,标志着文学挣脱政治的束缚而走向“自觉”,“诗赋欲丽”,“文以气为主”,①展示了作家的主体意识和文学的审美特性。二是元代,文学经历了由“雅”...  相似文献   

3.
迄今,“妇女文学”没有一个国际公认的定义,它的界定如“现实主义”诸类概念一样,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五花八门。笔者所理解的妇女文学是女作家用女性的眼睛观察人生,以其特有的体验过滤人生,反映妇女特殊的经验和问题,表现出女性的主体意识,旨在寻求男女间实际平等和谐、寻求妇女解放的文学,因此,本文所论是在这一框定的范围内进行的。近十年来,美国妇女文学给文坛带来了新的生机,越来越引人注目。认真总结、研究其特点,对开拓我们文学研究的视野与思维空间,从而使文学研究走向多侧面、全方位,无疑是很有意义的。在内容…  相似文献   

4.
分析黄药眠“生之意识”文艺思想的产生及其精神实质,须结合黄药眠置身的历史处境和自身经历.黄药眠认为,“生之意识”乃是个体意识与实体化意识观念的合二为一,文学表达即是“生之意识”的表达.通过对黄药眠“生之意识”文艺观的阐释,对我们再思考当前文学与现实世界关系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5.
女性形象是建国后中国军事文学中一道瑰丽的风景,从“十七年”军事文学到20世纪90年代军事文学,女性形象的塑造有着一个从模糊走向清晰的演变过程。在这些作品中,女性的主体意识日见突显,女性的声音越来越强烈,负载了更为深刻的审美意蕴与社会内涵。  相似文献   

6.
中国文学审美主体意识在古代表现为“小我”和“大我”的对立统一,西方则表现为“有我”与“无我”的对峙相合。进入现代以后,西方审美主体意识发展呈现为人文价值内涵不断增殖的过程,中国在求索主体意识独立的过程中追赶着西方现代文学审美思潮。主体意识的不断提升是促进文学审美的独立自觉的根本驱动力。  相似文献   

7.
作为当代中国文学最重要组成部分的女性文学在经历了各种政治运动后,于八十、九十年代趋向繁荣。究其因是女性主体意识的增强和女性获得了一份“自我言说”的表达权利。女性开始用性别话语对男性社会和传统文化作深刻的透视与拷问,对女性生存状态作真实的观照与书写。  相似文献   

8.
刘敏 《鸡西大学学报》2013,(9):109-110,113
霍桑通过揭示主人公海丝特所处的清教男权社会“边缘”地位,深刻地批判了男权社会中极为普遍的厌女意识,并且通过把海丝特的人生逆境坚强抗争与男主人公对命运无奈进行对比,颠覆了传统的男权社会总是以女性作“客体”的观念,在自己想象中建构的“红字”世界里替海丝特赢取了一个“主体”地位,正是通过海丝特这样一位女性人物的塑造,让人们认识了解到了作者内心的女性主义意识。  相似文献   

9.
论汉代文论中作家主体意识的萌动何旺生文学自觉的参天大树是在魏晋南北朝时代成长的,但它的种子却早已在汉代插下了。两汉时代,可以说是文学自觉意识的萌芽期。此一种萌芽,若再考之以“文论家言”,其表征为对作家主体意识时隐时现的朦胧认知。以下试从三个方向申论之...  相似文献   

10.
奥斯汀小说《傲慢与偏见》一反传统文学之于女性的歧视、偏见乃至非人化描写,运用独出机杼的消解男性中心话语策略,高扬了在文学中备受压抑和漠视的女权,在一定程度上建构起了女性文学的主体意识。精彩的人物对话和反讽手法的运用,更使她创作的艺术世界趣味横生、变幻多姿,焕发出永恒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1.
“十七年”时期的文学给人的印象是英雄的文本、革命的文本、无性的文本,所以作为文学一翼的女性文学始终没有被另提别论,以至有人认为“十七年”不存在女性意义上的文学,戒除对“女性文学”作过于狭隘的理解,充分考虑“十七年”女性文学特定的历史和现实语境,我们方可发现,“十七年”女性文学一定程度上仍然在对社会生活和女性生活的文学表现中,或隐或显地融入了女性的性别意识和审美经验。与此同时,也应正视它所内蕴的女性主体意识明显缺失的不足。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当代文学批评主体对民俗学视角的运用,经历了由“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的漫长发展过程,文学创作的民俗学意识经历了一个由“自为”到“自觉”的渐进过程。文学自身的发展及社会的演进,是文学民俗学意识发生发展的驱动力。感性文学民俗学意识与理性文学民俗学意识是文学层面的民俗学意识存在的两种基本形态。观照文学民俗学意识的发生发展概况及其存在状态,有助于纠正当下文学批评的民俗学认识偏颇及消除某些理论误区。  相似文献   

13.
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史上,从1928年“革命文学”之争开始,由于无产阶级价值观的强劲介入,“五四”新文学作家的社会启蒙主体身份便发生了彻底的变化。他们不再是作为现代意识的启蒙者而存在,而是作为现代政治革命意识的被启蒙者而存在。这种社会身份的绝对转换,在中国现代文学的具体实践过程中,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14.
一、要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体  创新意识是一种潜能,潜能的发挥有其自身的规律,它不是一种外在行为,而是潜能主体在特殊状态下的一种表现。没有幼儿的主体活动,就没有发展,没有幼儿的主体发挥,就谈不上创新。教师是创新活动的“引路人”,教师的责任不是简单地把结论告诉幼儿,而是激发幼儿的创新意识,并指导幼儿主动去活动、去探索,并努力使之获得成功。所以,允许每个孩子的不同看法和“错误看法”,对幼儿有创新意识的尝试即使是有缺点的,尝试是失败的,只要是“言之有理,自圆其说”,教师就应给予肯定、启发、鼓励,以提高幼…  相似文献   

15.
“文气”论是对中国古代文学创作活动中生命意识的理论概括。它积淀了中国哲学中“元气”论的基本原理及基本规定性,充分显示了中国古代诗学话语主体对生命意识的关注和生命价值的肯定,在一定的层面上展示了古代诗学家们的生存环境和文化心态。“文气”论的形成影响了中国从古至今上千年的文学创作,它从中国文化的角度表明了文学活动是真正的生命活动,文学是人类生命的观照和体现。以“气”论文,将文学与人的生命相联,这是中国诗学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1976年的天安门诗歌运动是时代政治气候压抑下民族情绪郁积的产物。天安门诗歌一方面表现出民族当代民主政治意识的苏醒,一方面又表面出民族传统文化意识的积淀。其文化指归、情感意向、表现形式都呈现出复归传统的倾向。新时期之初的哀思文学是天安门诗歌的自然承续,其向在情感、意识、话音等都与天安门诗歌一脉相承。当代意识与传统意识的虬结共生是这时期文学潮流的突出特色,正是这一矛盾的共生体触动和催发了“伤痕-反思”文学的产生。  相似文献   

17.
语文意识敏锐的学生,通过读和思,他能感悟文章思想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品味文章运用语言的妙处,欣赏文章的章法结构,即使是默读,也会“听”到声音,“看”到形象,“触”及情感。一字之妙,他会击节叹赏;精彩语句,他会品味再三。这样的学生如果加以必要的考试训练,成绩怎能不好?以往我们研究教师怎样教语文,实际上还是把学生放在被动的学习地位,并没有真正地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教师对学法的指导也很欠缺,学生就不可能真正自主地学习,语文意识很淡薄,没有达到“自觉关注”的程度。所以,现在我们语文教师必须完成从研究教师怎样教语文到…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90年代至当下,中围大陆当代文学呈现出“胀”与“缩”的文学格局。在这样的环境中,军旅小说的创作冲出了政治意识一元的规囿,“突围”表演之中,走向了政治、历史、个体、市场意识的多元融合。不过,军旅小说的长足发展,不能单靠“突围”走向多元化表演,而更应注重文本价值所在的文学性。  相似文献   

19.
杨春 《神州学人》2003,(2):45-46
虽然俗话说:穷家富路,可是在海外的莘莘学子没有谁未曾切身体味过囊中羞涩的滋味。外面的世界的确很精彩!可是没有硬通货——钱,你就只能是望着水中月、镜中花,很无奈了!好在车到山前必有路,通过“开源节流”,大家还是都能逐渐地学会make endsmeet! “开源”顾名思义即是想办法挣钱喽,利用课余时间打一份工,或打几份工(如果你真的好渴!)。“节流”自然是聪明地计划开支啦,省一分就是挣一分吗!西谚也云:“One penny saved,One pennyearned!”好,咱们闲话少叙,就让我来传你几招省钱秘籍吧!澳大利亚地广人稀,除各主要…  相似文献   

20.
<正> 关于文学主体性问题的讨论曾热噪一时,对推动我国当前文学创作、文学批评的发展可谓功不可没。然而在一些论者的眼中,似乎文学主体性也是西方的专利,与中国无缘。一些论者断言,中国古代文学中根本无主体性可言,因为中国古代文学以“礼”为规范,人物的个性被消灭了,人的主体性被一笔勾销了。对此,有论者已提出批评,指出这是偏见和无知,是民族虚无主义的表现。这也是恰如其分的。 其实,所谓主体性,无非是指文学实践中人的主体地位、人的能动性、自主性、创造性等。这些问题在中国古代文学、文论中是早有论述的,只不过没有用今天论者们所用的字眼而已。本文无意对此作深入的考察和分析,只以《文心雕龙》为例,看看人的主体性在我国古代文学中的高场。 (一) “文学是人学”。文学的主体是人,包括作为创作主体的作家,作为对象主体的艺术形象以及作为鉴赏主体的读者。而文学主体性的核心是强调作为实践主体和精神主体的作家在文学实践中的主体地位、主体意识、主导作用。 刘勰的《文心雕龙》作为一部专门研究“为文之用心”的论著,他非常重视并强调了人在文学实践中的主体性问题。 《原道》是作者统领全书,借以阐述文学起源、文学本质的重要部分,就其本质而言,也就是论述人在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