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民国建立之后的三年间,北京政府先后建立了三所重要的史馆,即湖北革命实录馆、国史馆(又称国史院)和清史馆,分别承担清朝至民国时期重要历史史实的收集、整理和编纂任务。关于国史馆和清史馆已经有很多研究文字,相比之下,早在民国元年就  相似文献   

2.
1914年民国政府开立清史馆编修清史。一些遗老出于现实需要,逐渐改变拒绝与民国政府合作的态度,进入清史馆参加编修清史。一部分遗老则认为清史编修是对清廷的不尊重,因此拒绝参与,亦借此表达与民国政府的不合作态度,并对《清史稿》最终版本的形成产生了很大影响。由于清史编修象征清朝国祚的终结,因而逊清皇室不仅拒绝配合清史编修,而且对参加清史编修的遗老采取排斥的态度,不仅使清史馆遗老与逊清王室关系紧张,还造成了逊清遗老群体的分化。虽然最终形成的《清史稿》因为种种原因错谬较多,质量不高,并且以美化清朝为基调,但是历时十三年的清史编修工作不仅消磨了参编遗老们的岁月和精力,也抵消了他们对民国政府的抗拒之心。  相似文献   

3.
四、史馆国史实录院 (一) 史馆 1.建置及官属职掌从魏晋至唐初高祖时,秘书省下设有著作局,有著作郎等职掌修国史。唐太宗贞观三年(629)闰十二月,为修《五代史》,设史馆于宫中,初隶门下省,开元二十五年(737)移于中书省。史馆官属:史官,无常员,如有修撰大事,则用他官兼之,  相似文献   

4.
李敏修(1866-1943),又名时灿,晚号暗斋,河南汲县(今卫辉市)人.他出身书香门第,11岁就能熟读《诗经》、《易经》、《春秋》、《左传》等儒家经典,16岁中秀才,20岁考取举人,26岁中进士.入仕后,曾任清刑部主事、翰林院编修,北洋政府时期的参、众两院议员、河南教育总会会长、学务公所议长、救灾总会会长、清史馆协修、河南省教育司司长等职.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档案工作的发展,为古代文化学术的繁荣,特别是史书的编修提供了丰富的资料.而史馆作为编修史书的重要场所,自然与档案工作的关系十分密切.史馆及史馆制度的完善对档案工作影响深远,不仅加强了各类史料的征集、保管和整理,特别是加强了宫廷和官方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如实录、会典、大型舆地志、起居注的修撰,而且使档案编纂工作更加制度化.  相似文献   

6.
罗娟 《中国档案》2014,(3):24-25
2013年4月1日,在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以下简称"二史馆")数字化工作大楼门厅,简朴而隆重的大楼启用仪式如期举行。9时,随着翟玉霞馆长按下开启按钮,二史馆"馆藏民国档案数字化工程"就此启动,二史馆民国档案数字化工作驶上了快车道!  相似文献   

7.
李淑敏 《档案》2012,(3):23-25
清代史馆制度是官修史书的制度,与政治有着密切关系.清代时皇帝可以发起编纂项目,全面干预编史过程,指定编史人员,并且形成次第御览制度.清代史馆制度成为帝王意志发挥作用的工具,统治者可以在编史过程中自由取舍材料,树立良好形象,抗衡夷夏观念,证明正统身份,配合政治形势推行教化政策.  相似文献   

8.
朱师辙这个名字,对于当代大部分学者来说,也许并非耳熟能详。但在民国及解放初期,他却是一位颇有名声的经史小学及诗词家,曾任清史馆协修,先后受聘中国大学、中山大学教授,“才性备具,学识广博”①,著作丰硕,晚年定居杭州,为浙江省政协委员,倍受毛泽东、陈毅等中央  相似文献   

9.
<正>2019年6月9日国际档案日前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以下简称一史馆)在馆内档案信息化管理平台再次开放清代内阁刑科题本档案30.7万件,在官方网站(www.lsdag.com)公开馆藏数字化档案目录101万条。至此,一史馆馆内档案信息化管理平台开放档案总数突破417万件,官方网站公开数字化档案目录总数达到252万条,提供社会公众检索利用。  相似文献   

10.
《湖北档案》2007,(10):F0004-F0004
该文献形成于1401年(胡建文三年)。共98页.保存于辽宁省档案馆。该文献是内阁大库旧藏清初明史馆钞本散页,规模较小。该稿本为《明太祖朱元璋实录》历次撰修稿之首。具有宝贵的原始性,记录详实。可印证后修者。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明代史馆及其职掌的介绍,阐述了明代史馆对档案史籍的编纂成就及其编纂制度和特点。  相似文献   

12.
吴士鉴(1868-1934),近代金石学家、藏书家。字絅斋,号公詧,别署式溪居士。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光绪十八年(1892)进士,官翰林院侍读、江西学政、资政院议员、清史馆纂修。以评骘金石、考订碑板、精研史籍名重一时。与父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报史馆的建设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它不仅是报业集团发展历程的回顾,更是传播文化知识、进行爱国主义和传统教育的基地。本文主要以上海解放日报报业集团为主题,参考现有展示馆、博物馆的网上虚拟导览系统,提出了建设三维报史馆网上虚拟展馆的设想,为数字报史馆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以下简称"一史馆")是保藏有1000余万件明清档案的中央级档案馆,另附设"全国明清档案资料目录中心",根据国家档案局授权,承担指导县级以上国家档案馆所藏明清档案资料的标准化著录和建立全国明清档案资料目录数据库的职能.在此基础上,"一史馆"数字化工程的最终目标是:构建包括中央和地方在内的存世明清档案资料目录数据库,并完成本馆所藏全部档案的数字化,使其在保管、利用、交换、传播等方面全面实现信息化.  相似文献   

15.
各位专家、各位贵宾: 今年是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80华诞,我能够有机会参加这次会议,非常高兴.因为一史馆是我们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亲密的伙伴,关系密切,休戚与共;一史馆是我们编委会的依靠,是我们的坚强支柱.可以说没有一史馆的工作,我们编史工作也没有办法进行.自从清史工程启动以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全力以赴,投入力量,支持编委会工作,聘请几十位专家和工作人员,紧张地整理档案、录入档案,提供清史工程使用.所以在这里我由衷地感谢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领导和全体同志.  相似文献   

16.
唐代修书机构考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代是古代图书编撰的重要时期.文章主要考证了唐代官方修书机构集贤院、史馆的建制、修书等情况.  相似文献   

17.
2007年3月11日至31日,应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的邀请,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组团对该所进行了访问.作为中国大陆民国档案的典藏重镇,二史馆此行缘起于蒋介石日记.  相似文献   

18.
清朝史馆是中国古代官方修史机构发展的最后阶段,它很好地吸收了前朝历代官方修史的经验,并且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人员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9.
唐代是中国封建制度的成熟发展时期,许多制度都形成于这一时期,其中史馆管理制度是唐代发展完备的一项重要制度。唐代的史馆本是作为国史修撰的机构,因为集中的大量档案资料,也为其他类型的图书的编纂提供资料支持。  相似文献   

20.
如何保护好珍贵图书是我国古代图书管理工作的题中之义,唐朝时期"史馆"是中国古代大型的图书储存建筑。本篇中,笔者将以"史馆"为建筑典型,从建筑学和图书情报学的视角,探讨建筑材料的选用对提高古代藏书保护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