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受众与媒介人物建立起来的情感关系即准社会关系,这一关系会影响受众的媒介使用行为.从情感的视角研究受众行为,是受众心理研究的新视阂.本文梳理了西方准社会关系的研究历史,总结出西方对准社会关系研究所经历的三个阶段,希望能有效地促进我国准社会关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西方准社会交往研究的整理和分析,认为目前的实证研究均是关注准社会关系;准社会关系是认知、态度、行为从低到高的线性发展;可以构建适用于不同媒介、节目类型和媒介人物的准社会关系量表。  相似文献   

3.
准社会交往是受众对大众媒介人物十分常见的心理活动,是大众媒介传媒效果的重要心理机制。本文编制了测量受众准社会交往的李克特量表和顾特曼量表,并以杭州市老年人和外来务工者为对象,进行了准社会交往测量,研究表明该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相似文献   

4.
张平 《东南传播》2014,(6):97-98
本文从准社会关系营造的视角出发,以受众对春晚的心理需求、2014央视春晚的行动和受众对马年春晚品评三方面为主要着手点,对马年央视春晚的创新和突破进行了分析。同时,受众使用媒介是为了满足自身需求,春晚作为一台全民观看的节日文艺晚会,要使其能够更好地满足受众视听和情感需求,获得媒介使用满足感,对于各方主创人员来说,努力去探索受众情感需求,着力营造与受众的准社会关系,是值得思考的一个新视角。  相似文献   

5.
朱秀凌 《新闻界》2014,(4):45-49
准社会交往是西方受众研究的重要内容,该领域研究对改进大众传播效果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依恋理论是研究受众与电视人物准社会交往的一种人际关系理论。相比以往的准社会交往研究多是以成年人为研究对象,本研究通过576名未成年人的调查发现:在电视媒介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父母对未成年人的影响依然最大,其次为同伴,电视人物的影响相对有限;未成年人的不同依恋类型可以预测收视目的;收视时间越长,准社会交往越强烈;安全型依恋的未成年人,准社会交往程度较非安全型高。  相似文献   

6.
马燕 《东南传播》2014,(11):18-19
以微博为代表的虚拟社交应用已经成为受众与媒介人物产生准社会交往的重要途径。以准社会交往理论为视角,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按照经典的"环境认知——价值形成——社会行为"传播效果层次研究模型,分析青年群体虚拟社交行为的传播效果。结果显示,受众对媒介人物有较高的价值认同,容易造成"晕轮效应",但准社会交往关系依然比较脆弱。对青年群体而言,只有加强媒介素养的培养,才能保障健康的准社会交往。  相似文献   

7.
程博 《东南传播》2022,(1):111-114
在这个每个人都有机会成名的时代,准社会互动和准社会关系愈发频繁地被用于解释广泛的媒体曝光现象,并探讨媒介人物以及媒介用户的特征同准社会交往的关系,以及由准社会现象中介或影响的效果.相比于现有研究对准社会交往外延的拓展,本文更倾向于以一种元视角探析准社会现象的非互惠本质,并认为新媒体为名人所带来的同粉丝的积极互动,不过是...  相似文献   

8.
传播政治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斯麦兹(Dalls Smythe)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从经济学视角透析媒介、受众、广告商三者间关系的"受众商品论".该理论认为媒介的最终产品不是通常人们所认为的消息、思想、形象、娱乐、言论和信息,而是使用媒介的受众.媒介通过提供各种节目作为"免费午餐"来吸引受众的注意,形成"受众力"商品,并把该商品出售给广告商借以获得报酬.在这一过程中,"受众力是被制造、被出售、被购买以及被消费的,有自己的价值①",因此是一种商品.  相似文献   

9.
准社会关系的理论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精神病学研究领域。随后,这个理论被引入到大众传播视野。半个多世纪以来,围绕这一理论所进行的研究不断深入并拓展。从研究内容上来看,该理论指涉的是受众与电视之间的虚拟性、单向性和即时性关系;其理论基础来源于"使用与满足"理论;在研究方法上,普遍采用实证量化策略。对于中国而言,引进该理论将有助于拓展学术视野,从新的视角和微观层面探讨受众与媒介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新闻价值是依据具有一定特质的客观事实信息,通过传播活动满足受众需要,并产生相应传播效果的社会关系框架。从本质上讲,新闻价值是处于发展之中的人类社会关系的一种动态反映。自该理论提出以来,尽管其基本架构没有发生显著变化,但在不同的媒介环境的作用下,其具体表现方式及其作用效果则呈现出与时俱进的不同特征。随着媒介体制的改革、媒介技术的进步,以及媒介受众素养的提高,人们对新闻价值及其规律的认识与把握也在不断深化、拓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祝明江 《今传媒》2013,(5):153-155
从旧媒体时代走向新媒体时代,媒介环境发生巨大变化,但受众仍在媒介经济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扮演角色,这才决定了受众商品论还有其理论价值。所以笔者不失时机地提出"全天候商品人"概念,大致揭示了受众在与媒介关系中主动性增强、商品性减弱,但是"被统治"程度更深的吊诡现象,笔者称这一更稳固的"被统治"地位为"准雇佣关系",体现在受众与媒介接触的时间、空间和参与程度三个维度上。  相似文献   

12.
受众是大众传播媒介生存的基础。受众研究是提升媒介生存质量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但是,传统媒介的受众研究基本上都是一种被动的、建立在对传播过程完成后受众的各种反应的测量和评估基础上的马后炮式研究,而对媒介传播之前的相关研究却付诸阙如。以电视媒介为例,可以清楚地看出传统的受众研究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西方受众研究新进展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文献分析和内容分析两种研究方法,试图通过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考察和分析西方受众研究的新进展.研究发现:受众研究更加重视对受众接触的媒介内容、受众接触媒介的环境、受众认知三个方面的分析;其中内容的研究更重视对影像的分析,媒介的研究史重视对电脑网络的探讨,研究的对象更注重对女性的选取;并出现受众研究与效果研究的关系从"紧密难分"到"相对独立",受众研究与内容研究的关系从"效果"到"意义"的逐步转向等研究的整体特征与发展态势.如何将整个传播过程中的要素有机的联系起来研究,则是受众研究面临的新挑战.  相似文献   

14.
伯明翰学派的媒介批评,是其文化研究的组成部分,在媒介批评理论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在媒介与社会关系方面,强调技术的社会意向及二者的互动关系;媒介的运作机制和文本形式,拥有独特的意义产制模式,背后隐含着意识形态逻辑;受众接受是一个积极的选择过程。这些立场,改写了精英主义对大众文化的偏见。  相似文献   

15.
丁云亮 《今传媒》2012,(3):16-19
伯明翰学派的媒介批评,是其文化研究的组成部分,在媒介批评理论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在媒介与社会关系方面,强调技术的社会意向及二者的互动关系;媒介的运作机制和文本形式,拥有独特的意义产制模式,背后隐含着意识形态逻辑;受众接受是一个积极的选择过程。这些立场,改写了精英主义对大众文化的偏见。  相似文献   

16.
一、理论视角:农村频率对农村受众的影响从媒介系统依赖论的观点来看,大众传播社会影响力的解释应从媒介——受众——社会关系中去寻找,媒介系统是当代社会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个人、团体、组织和其他社会系统均相互发生关系,而这些关系主要是依赖关系。“媒介系统依赖关系的两个基点是:目标与资源。现代社会,大众传播媒介作为复杂的社会系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控制着三种资源:收集或创作信息的资源、处理信息的资源及散布信息的资源;个人、团体、组织和其他社会系统乃至整个社会为实现自身的目标,均需依赖这些信息资源,大众媒介的…  相似文献   

17.
日本动画的弹幕评论分析:一种准社会交往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弹幕视频网站是以动画受众为主要群体的社交平台。根据准社会交往的理论框架,本研究通过内容分析法对受众在"哔哩哔哩"弹幕视频网站上的弹幕评论进行分析,以个案的形式来讨论日本动画对受众的影响及受众对动画角色的准社会交往表达。发现在"英雄—反派"为故事叙述结构下的日本动画片中,受众对不同类型角色的态度倾向存在显著差异,弹幕长度会因角色类型的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态度倾向越积极弹幕评论长度越长,准社会表达类型与弹幕评论长度显著相关。本研究不仅对即时状态下的准社会交往测量进行了尝试,同时也为准社会交往及准社会关系的线性发展观点提供了佐证。除此之外,本研究尝试用工具变量的方法讨论了受众互动对受众表达的影响,并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了可供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准社会交往(Parasocial Interaction)"是传播心理学中的一个名词,是霍顿和沃尔在1956年提出的。霍顿和沃尔"探讨了大众传媒受众跟传媒中出现的人类表征之间交互作用的方式,在该交互作用中将产生一种准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19.
马燕 《传媒》2014,(23)
以微博为代表的虚拟社交应用已成为受众与媒介人物产生准社会交往的重要途径。本文以准社会交往理论为视角,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按照经典的"环境认知—价值形成—社会行为"传播效果层次研究模型,分析青年群体虚拟社交行为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丁亮 《声屏世界》2008,(3):60-61
媒介与受众关系的研究从20世纪初开始,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研究的中心从传播主体中心论渐渐向收受主体中心论转移,并逐渐发展成为平等互动的双主体论。虽然媒介与受众的关系不断向前发展,但总是有规律可循的,离开了受众,媒介将变成无源之水;同样,离开了媒介,受众也将成为无本之木,二者不是对立的、分离的,而是共存的、融合的。同时它们二者又是矛盾的,无论是处于媒介本位的立场来研究,还是站在受众本位的角度去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也不可能是完全平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