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本文拟对“自由”定义之演变略作考辩,旨在说明自由应理解为人的活动状态和境界.自由不只是如马列经典作家所言,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而是人的活动的自觉自为自主状态,自由是真善美的统一.自由作为表明人与客观必然性关系的总概念,就其发展趋势和归宿而言,是人类活动的最佳状态和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2.
人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主体,主体性问题就是人在自己对象性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传统社会中,农民的主体性被包裹在客体性之中而发挥不足.作为农民的存在方式和实践形式,休闲可以满足农民的主体需要,实现农民的自由个性,发展农民的主体属性,实现农民自由全面发展进而发展农民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3.
所谓能动性,即指人的“自觉活动和努力”,是人作为主体存在物所具有的规定性。它包括着人的活动的主动性、目的性、计划性、灵活性、自由自主性、创造性等原则。它是人的认识主体性和实践主体性的统一,前者指主体能动地认识世界,后者指主体能动地改造世界。在毛泽东领导方法中,能动性原则得到了具体地运用,本文拟就几个基本领导方法中所体现出来的能动性原则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4.
皮亚杰认为活动是行动与心理的统一,提出认识的建立,不是主体内部预先形成的结构的展开,而是一个由主体与外部世界不断地相互作用而逐渐形成的活动过程。活动是人与客观世界建立联系的必要形式,幼儿在活动中发展,停止活动便停止发展。  相似文献   

5.
关于认识的发展动力问题,学术界尚有不同看法。文章认为,同世界上其他事物一样,认识作为主体探索世界奥秘的极其复杂的活动,其发展动力虽然主要是来自社会实践,但决不可能仅仅是社会实践单一因素所使然,而是由多要素组成的有机系统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现代哲学是主体间性哲学,存在被认为是主体间存在,世界不是客体而是主体,是自我主体与之对话并达到理解的另一个主体。主体间性不是从主客关系而是从主体与主体的关系来规定存在。它体现了这样一种思想:只有把世界(他人与自然)不看做死寂的客体,而看做像自我一样的主体,才是本真的存在,才能最终把握世界和达到自由。也只有把世界(他人与自然)当成主体,才可以在与世界的交往、对话中,克服自我与他者的对立,建立和谐的关系,达到互相理解和自由,这才是本真的、理想的人与世界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对未知世界的探索都属于人的认知活动,这种认知活动属于人类一般认识的特殊方面。在认知活动中,主体认知图式都会对人的认知有重要的影响。学生的发展也离不开一定的认知图式的影响。这种影响可以表现为两个方面:积极的作用和消极的作用。一、图式对学生发展的  相似文献   

8.
交往实践和生产实践是人类两种不同的实践活动。生产实践是主体改造客体的行为,交往实践是主体通过客体而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行为。教育世界是人的世界,教育活动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活动,而不是人对物的改造,更不是物与物之间的机械互动。因此,教育不是主体改造客体的生产实践,而是主体间双向建构的交往实践。  相似文献   

9.
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意义的发现是人的实践本质。实践是人之为人的本质.实践活动专指人的主体活动,是属于目的性的、能动的、创造性的主体活动。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实践活动是一切人认识的实际出发点,也是人的一切认识的根本内容。  相似文献   

10.
一、必须弄清的概念 :主体、主体性、主体性教育  人类社会的历史 ,就是人的成长和发展的历史 ,是人的主体性产生、觉醒、成熟、弘扬的历史。在西方近现代哲学、社会文化思潮中 ,人的主体性一直是其重要的课题。主体 ,从认识的意义上来说 ,主要是指有目的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承担者。主体包括两项基本规定 :一是主体必须是有自觉意识的人 ,二是主体必须进行有目的的认识—实践活动。从这一点来看 ,主体与人在认识—实践活动中具有本质上的内在的同一。[1] 一般认为 ,主体是与客体相对的哲学范畴 ,属于认识领域 ,即主体是认识和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1.
人的自由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主体理论的核心问题。马克思主义主体理论做为人与外部世界能动关系的理论,它不但要说明人的存在和发展是怎样的,而且还要说明人的存在和发展应该怎样以及达到的途径是什么,这就是人的自由问题。离开自由问题就无法科学地说明主体活动能动性的理论;同样离开主体活动能动性理论也无法科学地说明人的自由问题。一、关于自由的历史反思“自由”这一概念源出于拉丁文Liberas,指从被束缚中解放出来,由于自由总是相对人而言的,是人的自由,所以历史上不同的思想家对人的理解不同,就产生了各不相同的“自由”观。…  相似文献   

12.
前世界科技革命正在迅猛发展 ,我国经济建设也在日益取得新的成就。客观世界的变化对人提出了新的要求 ,人的主体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这种情况下 ,教育理论也需要新的变革。主体性教育突出人的主体地位 ,已成为当今教育的新趋势。一、主体性及主体性教育1.主体性的含义及特征主体是相对于客体而言的。在认识活动中 ,主体是指认识活动的承担者、体现者 ,即人 ;客体是指认识活动指向的对象 ,即客观世界。主体性就是指作为认识活动的主体的人在各种认识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根本特征。主体性是人作为社会活动主体的本质属性 ,有四个…  相似文献   

13.
“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世界的改造”。无论是认识的活动还是改造的活动,都是一种活动即实践,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进行的。换句话说,自由总受制于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自由是有限的自由。自由中的受动性主要表现为人自身的生理心理条件、自然和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它还有三个基本特征:客观性、可利用性和基础性。在考察人的自由时必须考察到自由的受动性,否则就无法真正理解何谓自由,唯心主义者和旧唯物主义者就是如此。  相似文献   

14.
关注学生主体地位应注重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发展人。教育活动实质上是引导学生认识世界、作用于世界、认识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积极活动的主体,是不断发展的主体。所谓学生的主体性,是指在教育活动中,作为主体的学生在教师  相似文献   

15.
从前提性自由看,技术是人的意志自由的成因和根源;从过程性自由看,技术是人的活动自由包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自由的中介和基础;从目的性自由看,技术是人生自由包括人格自由、个性自由和发展自由的保障和舞台。技术本身蕴含着人生自由的本性、本质和诉求。  相似文献   

16.
教学认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教学认识论的提出(一) 教学论通常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做它的方法论基础。为了提出教学认识论,要先略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主要论点。一是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人是认识客观世界的主体,自然界和社会是被认识的客体。主体作用于客观事物的活动叫做实践。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前人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世界观,在大脑中所积累的思维方法,便成方法论。马克思列宁主义教导人们要用世界观作为方法论去认识世界,所以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都列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后人如要正确地认识自然界和社会,就要把原属于主体的思维作为客体来学习。二是实践第一观点。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基础。实践是检验真  相似文献   

17.
波普尔所彰显的是具有自主性的文化,作为传统意义的认识主体——人在彰显中被消解了。在没有主体的认识世界里,人不再是主宰者而是一位参与者,人必须皈依其生存的环境才能重新认识自己,认识世界,认识人与自然环境、文化之间的关系,进而积极的参与地球生态环境的维系。这大概就是三个世界理论的生态关怀意识的真正体现。  相似文献   

18.
论儿童在教育活动中的自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由是人的天性,是生命的内在需求。人的自由根据所体现的领域不同,分为主体自由、社会自由和个性自由。儿童在教育活动中的自由也同样包括三类:教育活动中的主体自由是理性的选择自由;教育活动中的社会自由是权威和纪律保障的自由;教育活动中的个性自由是自我实现的自由。儿童在教育活动中的自由就是个性自由在主体自由和社会自由中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教育和教育对象属于人的要素,可分别充当教育活动的主体和能动客体,而教育内容则是纯粹客体,明确提出并分清能动客体和纯粹客体,初步分析主体要素的层次结构。着力研究教育活动的关系层次结构及其认识意义,对整个教育活动系统的完整认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赵锐 《教学与管理》2007,(7):126-127
认知是一种心理过程,即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过程。有两大因素影响着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在具体的认知活动中,智力因素所起的作用要大于非智力因素,这是因为非智力因素并不直接参与认识活动而是在认识活动中起调节、推动的作用,智力因素主宰着个体观察、记忆、分析和推理等一系列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