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罗兰·巴特在《写作的零度》中建构了"零度写作"的概念,即零度、透明、中性、非感情性的写作,以此来挽救写作受社会、政治或意识形态的观念控制的危机,从而张扬语言、语言结构的自由。"零度写作"在实际写作中具有难以实现性,"零度"语言只是对语言本体建构的一种理想描述,但巴特提出"零度写作"并非毫无意义,"零度写作"可以达到文学语言和写作主体的自由,同时对于中国当代作家创作也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
罗兰·巴特对于音乐的思考是其文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清除音乐批评领域形容词和谓语式解释的意识形态功能,他大力推崇歌唱家的嗓音,认为它是与语言符号的沟通、再现和表达无关的意指过程,充分体现了身体的物质性。对嗓音的倾听,是对人们潜意识中所存在的欲望的辨认。歌唱家的嗓音明显属于生成文本,属于罗兰·巴特所划分的生成-歌曲类型。  相似文献   

3.
罗兰·巴特是20世纪西方、结构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写作的零度>集中体现了他的文学语言现.他特别强调一种中性的、零度的文学写作.他的文学和美学思想的核心是反对一切权威和中心,反对观念意识对人的束缚,而给人以最大的自由.  相似文献   

4.
罗兰·巴特将文学看做是一个封闭、自足的符号结构系统,同时也认为世界上的任何事物包括文学在内都应该是一个记号系统,这种符号学的系统构建了罗兰·巴特文学的"现代神话"。罗兰·巴特的文学符号理论,表明了他对文学概念的看法和理解,在文学理论界掀起了一次大变革。  相似文献   

5.
罗兰·巴特在<写作的零度>中建构了"零度写作"的概念,即零度、透明、中性、非感情性的写作,以此来挽救写作受社会、政治或意识形态的观念控制的危机,从而张扬语言、语言结构的自由."零度写作"在实际写作中具有难以实现性,"零度"语言只是对语言本体建构的一种理想描述,但巴特提出"零度写作"并非毫无意义,"零度写作"可以达到文学语言和写作主体的自由,同时对于中国当代作家创作也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6.
罗兰·巴特对音乐的思考不仅涉及到音乐实践,而且涉及到音乐内容。他认为音乐实践是反现代性的基本方式,特别是自密纹唱片诞生以来所造成的听众感受经验的丧失。在此基础上,他将身体直接引入自己的音乐美学之中,把音乐描述为纯粹感官形式的艺术。罗兰·巴特的这些观念明显体现出造反传统的后现代精神。  相似文献   

7.
罗兰·巴特:叙事结构的崇拜与反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兰·巴特是结构主义向后结构主义过渡的最关键人物.就其文学批评思想而言,在结构主义时期,叙事学论文<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是其代表作,巴特企图根据语言模式描述文学语言,在不同的叙事方法中识别叙事的诸组成部分和它们的可能组合所遵循的共同结构.而在后结构主义时期,文学分析论著是其代表作,巴特希图解释文学意义如何依附于符码,并对读者在阅读活动中的积极参与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作者之死》是巴特从结构主义思想向后结构主义思想过渡的产物,其背后蕴含着复杂的矛盾。"作者之死"既是时代的产物,又是西方文艺理论发展的必然结果。它不仅预示着一场思想的革命,一种理论的转向,一种新的视野与方法的诞生,同时也宣告了一个"写作"时代的来临;它早已超逸出文学的狭小疆域,而成了后时代的一种文化"症候"。  相似文献   

9.
1972年,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导演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Michelangelo Antonioni 1912.9—2007.7)受周恩来总理的邀请来中国拍摄纪录片《中国》,他以其特有的理性和"日常的方式"拍摄的这部纪录片播出后激怒了中国并轰动了全世界,在当时引发了一场中意外交事件以及在中国乃至意大利持续了一年多的大规模全国性批判运动。2004年11月至12月,具有历史性意义的安东尼奥尼电影回顾学术观摩会在北京举行,《中国》历经32年终于在中国公开放映。2007年7月安东尼奥尼逝世,11月意大利正式发行《中国》DVD。从这部纪录片在中国社会的接受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社会三十年的历史变迁。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各省高考纷纷重拳打击“套话作文”,而在学生的写作中,这类作文却屡见不鲜。本文就“套话作文”存在的弊端以及学生在实际写作中的疑虑,从内容、结构和情感三个方面来谈谈对“套话作文”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罗兰·巴特的《写作的零度》出发,分析了"零度写作"背后的语言观.罗兰·巴特既强调了语言、字词、形式独立品质,即写作的零度,又肯定了语言的"介入性"的事实.但必须看到,零度写作和"介入"并不矛盾,准确地说,这是两个层面上的问题,前者是语言内部的,后者是就语言和意识形态的关系而言的:一切语言,一切文学都不能不是一种意识形态的写作或表达,都是一种"介入".  相似文献   

12.
<作者之死>是巴特从结构主义思想向后结构主义思想过渡的产物,其背后蕴含着复杂的矛盾."作者之死"既是时代的产物,又是西方文艺理论发展的必然结果.它不仅预示着一场思想的革命,一种理论的转向,一种新的视野与方法的诞生,同时也宣告了一个"写作"时代的来临;它早已超逸出文学的狭小疆域,而成了后时代的一种文化"症候".  相似文献   

13.
仇信宽 《考试周刊》2016,(13):47-48
在现实在功利主义和经验主义之下,某些老师和学生表现出很强的心理惰性,他们已经不习惯思考写作了,只希望套用现成的东西。究其原因如下:一是教与学关系不平衡;二是创作主体的丧失。那我们怎样才能改变这种现象呢?对策有:一是命题者:让套话作文无用武之地;二是授课者:更新作文教学理念;三是评卷者:公正评分,严打"套话作文"。通过多方合力,让学生在真实的作文中找回自己的思维和感悟,远离"套话",还原真情。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巴特的《写作的零度》开始,认为巴特提出的“零度写作”是科技时代理性对文学创作进行渗透的结果。从表面上看,“零度写作”拒绝了传统文学中的虚拟式写作和命令式写作,拒绝表现意义,但这种完全没有情感的、完全理性的机械式写作实际上已把文学推向科学理性的思维范畴中,因而丧失了文学本身的存在价值。在科技时代里,文学仍然要以探寻人的存在意义和价值为己任,因此,作家要当心科学理性的陷阱,保持“本心”而拒绝“机心”。  相似文献   

15.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工程建设中,人们长期重视的是从正面提升大学生的接受度,尽量避免不良的负面结果出现,而与此同时却忽视对"零度"现象给予应有的关注。实际上,梳理普遍存在的接受度之"零度"现象,分析其危害性及成因,有针对性地提出干预策略和改进措施,是确保和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打工人”成为近期热门词汇是网络流行语在大众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体现。其词义演变及当下的使用状况体现的也正是疫情尚未完全消失且时代不断发展情况下不同行业工作者的社会境况。根据罗兰·巴特的“语言神话”相关理论来看,“打工人”的广泛使用也可以看作是当下网络时代建构的一种“语言神话”。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超文本角度切入超阅读的阅读特性,通过对罗兰.巴特《S/Z》的理论建构和阅读分析,笔者认为《S/Z》是运用超阅读方式对线性文本阅读的范例,读者的地位变被动为主动,实现了超阅读中文本与读者的狂欢。  相似文献   

18.
19.
对东方文化的向慕是20世纪西方思想界的倾向之一,但这往往伴随着一定程度的误读。罗兰·巴特对东方文化的解读主要源自对中国和日本的认识,尤其是日本的俳句和与之相关的禅宗。这些都与巴特的符号学理想契合。这种误读在东西方文化对话中是很有意义的。于巴特而言,由此发现了西方救赎的福地;于东方文化而言,则对重新认识传统文化的价值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教师在指导学生小说阅读题答题技巧训练的教学实践中,会出现"剪不断理还乱"的情况,"套话"正是基于此产生的省时有效的办法。指导学生读懂小说"写什么",解题"需要什么",可用"套话"法解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