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日两国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佛教的交流也是其中的主要内容之一。起源于印度的佛教于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后,便开始了改变其异域色彩、植根于中国大地的过程,最终经过与中国文化的碰撞、冲突和融合,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中日两国的交往中,中国佛教也随之传入日本,并对日本的文化、民族心理和社会产生了影响,把日本也纳入了东亚佛教文化圈之中。  相似文献   

2.
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两国之间的音乐文化交流可以追溯到公元三、四世纪的时候。隋唐时期,则是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黄金时代,也是日本吸收中国音乐文化最盛的时期。日本到中国学习有两条途径,一是直接派遣使者前来中国;另一条转途径由韩国来接受中国文化。在大量接受佛教的同时,也接受了许多音乐和舞蹈。  相似文献   

3.
佛教交流是隋唐时期中日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在佛教交流的途径上,既有日本政府向中国派出的遣隋使、遣唐使,又有中国僧侣应日本之邀或出于自发的赴日传法.隋唐时期中日佛教交流活动构成了中日文化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它对推动中日佛教体系的共同完善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是发生在日本古代和近代历史上以吸收外来文化来实现富国强兵为目的的两次重大改革。大化改新时期,落后的日本多次大规模派遣遣唐使来华学习先进文化,中日文化交流呈现出日本积极主动地学习中国的态势。明治维新时期,日本欧化成功,落后的清政府多次派遣使臣和大量留学生赴日学习日本近代化经验,中日文化交流呈现出中国积极主动地学习日本的态势。从大化改新到明治维新,中日文化交流方向发生逆转与长期以来中国古代的华夷观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5.
严绍,北京大学比较文学·比较文化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中日文学研究会会长等。196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985年以来,历任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日本佛教大学文学部、日本宫城女子大学日本文学系等客座教授。严绍长期致力于东亚文化关系的研究,他在东亚文化的研究中形成了具有独特建构的“文化史学”理论,在中日文学关系的研究中开拓了“日本文学的发生学研究”,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较大贡献。为此,1994年11月为日本明仁天皇特别会见。1998年11月,因参加《中华文化志》中《中国与东北亚文化交流志…  相似文献   

6.
中日两国文化交流至少有两千年的历史,中国的大唐文化、律令、典章制度,以及佛教典籍,使得日本文明化的历史进程缩短了千年.中日两国的民间吉神有很多相似之处,是古代日本大量地从中国吸收了民俗文化,并结合自己本民族的文化习俗形成的.中日双方交流的范围之广泛,内容之丰富,造成彼此之间的相互影响极为深远.  相似文献   

7.
补白     
日中文化交流社中国语言文化短训班举行结业典礼8月10日上午,日中文化交流社中国语言文化短训班在广西师范大学国际教育交流中心外事会议室举行结业典礼。我校国际交流处和日中文化交流社负责人、日中文化交流社的日本学员与相对应的校外国语学院日语系的会话伙伴共40多人参加了结业典礼。我校与日中文化交流社已开展了多年的友好合作,该社已先后为我校外国语学院选派三名优秀的日语外教,今年首次派学员到我校学习中国语言文化课程,今后还将选送日本长期留学生到我校学习。此次短训班10名学员均为退休老人,在我校主要学习汉语听说课程,同时…  相似文献   

8.
公元6世纪,汉传佛教传入日本,此后日本的佛教建筑深受中国影响,对中国佛寺多有模仿和借鉴,但又有不同于中国的特色,非对称就是其中之一。比较中日佛寺的布局,分析日本佛寺布局中的非对称特征及非对称在日本其他建筑形式中的体现,可以了解空间观念、自然因素、审美观和宗教等方面对于日本建筑形成非对称布局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自东晋初道安、慧远等高僧创行净土教以来,中国净土宗已经有了一千五、六百年的历史.中国净土宗从它的初期净土教即净土念佛演变成具有自己教义的一大宗派即净土宗,大约花了一百多年的时间.中国净土宗不仅在古代中国成长、发展,而且回流佛教发源地印度,对印度后期佛教产生了影响;同时又流传日本、朝鲜诸国,对这些国家的佛教、文化以及社会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净土教的出现是佛教中国化的开端,而净土宗的形成则是中国佛教宗派纷立的先声.所以研究净土宗对中国佛教史、中国古代史、以及中印、中朝、中日等国的文化交流史都是有一定意义的.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日本的"中国学"研究,不但是日本现代学术界中最有成就的领域之一,而且对于中日两国在整个世纪内的文学文化交流都作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其中,日本对于鲁迅的介绍与研究,更具有举足轻重的学术与文化意义。本文试从中日文学文化交流的角度出发,对于20世纪的日本"中国学"研究,尤其是日本鲁迅研究独特的文化意义与历史价值作探析。  相似文献   

11.
李琳 《时代教育》2012,(11):110
近代中日文化交流主要以中国向日本学习为主,仅在语言词汇方面,现代汉语中来自日语的词汇的数量是惊人的,中国在科学及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广泛采用了日本人创造的汉字词汇。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中日两国间的友好往来可追溯到二千多年前,两国之间多年的文化交流,使中日两种语言存在着大量的同形词。日本从汉语中引进大量汉字、汉语,在使用中慢慢变成日语。同时,中国在近代也借用日本人创造的汉字成语。这些同形词有利于两国的文化交流和语言的学习,但由于其中一部分同形词的词义、用法等的差异,阻碍了两国人民的相互理解和学习。因此本文主要以《罗生门》为题材,具体分析文中的中日同形词,并将其划分为三类:同形同义词、同形近义词和同形异义词,举例分析并比较它们的不同。最后提出在学习中避免对中日同形词误解误译的对策。本文的中日同形词是指中日两国语言中现在仍在使用并存在借用关系,且不考虑简体字与繁体字差异的双音节词。  相似文献   

13.
从佛寺布局看日本建筑的非对称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元6世纪,汉传佛教传入日本,此后日本的佛教建筑深受中国影响,对中国佛寺多有模仿和借鉴,但又有不同于中国的特色,非对称就是其中之一。比较中日佛寺的布局,分析日本佛寺布局中的非对称特征及非对称在日本其他建筑形式中的体现,可以了解空间观念、自然因素、审美观和宗教等方面对于日本建筑形成非对称布局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何晓芳 《考试周刊》2015,(52):16-18
日本空海大师来唐期间曾几次到开封大相国寺修行,拜方丈澄晖为师,学习天台宗密法,现相国寺内设有空海大师堂作为纪念。他精通汉文,创立日文字母平假名,并做《伊吕波歌》传世;他学习唐密,是日本佛教真言宗的开山祖师;在书法方面,与嵯峨天皇、橘逸势合称平安时代三笔。本文以空海大师曾在开封大相国寺修行为缘起,试论空海大师对中日文化交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佛教是一种人文思想,佛教哲学的重心是人生论,同时也包含着极其深刻的宇宙论思想。唐代中外文化交流频繁,佛教的中国化发展到了顶峰,产生了极富智慧的中国佛教哲学,并与中国古代独特的建筑艺术相结合,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五台山佛光寺作为唐代木构建筑中的典型范例,集中体现了佛教与中国文化的融合,其中蕴涵着极其丰富的佛教哲学思想。文章通过对五台山佛光寺建筑艺术中的彩塑、壁画和塔文化中所展现的佛教文化的描述,阐述了佛教的宇宙观和人生观,透视了佛教文化对唐代建筑艺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江南佛教在中国佛教向海外弘传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其中最显和最典型的即是江南佛教对日本佛教的影响。日本佛教的形成和发展有三个重要的时期,在这三个时期里,日本佛教宗派的形成、教理教义的变革、新宗派的兴起等都与江南佛教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唐朝时期,中日两国的文化交流空前绝后,日本遣唐使在唐朝学习政治音乐文化,并将其带回日本。其中,日本雅乐就是通过这个渠道由唐朝传入日本而加以演变的。本文通过分析日本雅乐与唐朝燕乐,将日本雅乐对唐朝时期燕乐的吸收及变化作分析。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佛教初传中国即获成功的原因进行了多角度探讨,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兼容并蓄的博大精深、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某些相通、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互补及佛教主动适应中国传统文化等诸多因素的综合,是佛教初传成功的原因所在。对此问题的探讨,有助于正确认识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9.
公元6世纪末至7世纪初,日本面临着深刻的社会危机,迫切需要学习隋唐先进的政治经济制度,改变日本的落后状况。这时与日本一水之隔的中国隋唐帝国不仅经济繁荣,典章制度完备,而且奉行对外开放政策,这一切使得大化改新前后中日文化交流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  相似文献   

20.
公元804年,日本空海法师随日本第17次遣唐使来唐求法,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他向惠果法师学的"唐密"真谛,回国后创立日本的真言宗.探究空海法师佛学思想中的儒道思想,为中日研究古代中国和日本之同的文化交流提供一定的参考,及了解中国佛学、儒家及道家对日本佛学及传统文化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