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嘉应学院学报》2017,(4):71-76
通过融合以体验哲学为基础的认知框架理论和概念整合理论,本研究从理论上探索商务英语语篇意义识解的新路径,指出关联性概念术语可触发整体语篇意义识解的宏观认知框架,使语篇的连贯性阐释得以实现;而对语篇微观层次的概念或命题意义整合过程分析,有助于对语境化意义识解过程提供可描写、可阐释性说明,让读者感性地把握意义识解过程的理据与规律,为指导商务英语阅读理解提供新视角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历来的研究者在研究一词多义现象时过于关注语言本体和语言的使用者因素,因此多数研究集中在词汇层面,而从语言接受者的角度在语篇层面开展对一词多义研究的文章却不多见。本文尝试从受众的角度将一词多义现象的研究置于语篇的框架下,运用最新的认知语言学理论,探讨听者在不同语篇的使用中如何识解一词多义中的特定含义。  相似文献   

3.
隐喻和语篇之间关系的研究促进了对两者认识的协同发展。在隐喻通过语篇获得了实证数据支持的同时,隐喻在建构和组织语篇中的能动作用也日渐显现。而隐喻作用下的语篇则由被动的数据解构体转变成积极的生成空间,具有可识解性。我们认为,语篇空间是一个由隐喻绘制的认知图,隐喻图绘的详略度、突显度、视角和动态性等识解手段,赋予了语篇意义和生命。据此,本文以Virginia Woolf的演说"女性的职业"为例,论证语篇空间意义识解过程中隐喻的认知图绘功能,为隐喻应用研究以及认知语法介入语篇研究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4.
阅读是一种最为便捷有效的语言信息输入方式,是英语教学中的主要内容。本文从语篇分析的角度,探讨语篇分析与阅读教学的关系。在阅读教学中应用语篇分析理论,可以改善过去重视词句教学而轻视篇章解读的状况,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意识和全面分析的能力,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语篇的连贯性研究一直是语言学各派必须讨论的问题,基于体验哲学(强调心智的体验性,认知的无意识性,思维的隐喻性)和认知科学的研究成果,20世纪70年代逐渐兴起的认知语言学对语篇的分析的独到见解又给这一门科学注入了新的知识。本文在心智连贯性的本质上,从动态认知过程、认知语境下的双向体验和认知隐喻等方面阐述语篇连贯在认知方面的形成机制以及认知规律。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英语语言教学的角度,通过一系列的语篇分析理论,探讨了在语篇教学中语篇分析的实践应用问题,提出了利用中英文化差异突出语篇文化的渗透的重要性,明确了今后英语语篇教学的重要内容和方向。  相似文献   

7.
目前对语篇连贯的研究颇多,但对诗歌语篇连贯的研究却很少,而且大多从传统修辞之类的衔接手段来探讨。而诗歌作为一种高端语言艺术,其语篇连贯的生成(作者)和理解(读者)不是单靠语言形式上的衔接,而需语言使用者(作者/读者)极大限度地调动其心理连贯机制,激活相关百科知识才能有效完成。从认知诗学的研究理念——促成更好的作者和读者,以Langacker的意象识解理论为指导,围绕认知域选择的影响因素,以舒婷的《致橡树》为例进行语篇连贯研究。  相似文献   

8.
语篇分析是从语篇整体出发帮助学生理解语篇内容、结构,提高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并最终提高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英语教学方法.语篇的产生不是孤立于人们的认知世界的,因此语篇的理解也不能孤立地进行.语篇理解过程是一个复杂的,高级的信息加工的过程.这就需要学生运用自身的认知推理来最终达到理解语篇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9.
语篇分析的一些重要理论都可以运用到高校英语写作教学中去,在写作教学中注重语篇分析和训练,对大学生写作能力及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都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0.
章首先根据语篇分析理论提出语篇翻译的实质是以原试图传递的信息为主线,习可能完整地、准确地表达作的思想意图。从语篇分析的角度,在主题、连贯、统一等方面对翻译实践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章最后提出语篇翻译仍是以“信”为本,只是追求“信”的手段和策略以及判别标准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1.
Halliday提出的语言元功能理论不仅适用于仅含语言的单一模态语篇分析,同样适用于多模态语篇分析。音乐视频是多模态语篇的典型范例之一。通过分析音乐视频是如何通过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及语篇功能来实现其多模态意义的构建,证明了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言元功能理论赏析音乐视频的可行性,同时拓展了语篇的定义,推动了多模态语篇分析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2.
语篇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方法,正逐步渗透到外语教学中。本利用认知心理学中的研究成果,尤其是并行加工信息理论,探讨如何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次处理语篇教学,力图实现语篇内容和形式的并重以及操作的交叉协同,从而在教学中不仅重视语言形式,而且重视语言功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3.
"基于心理模型的常规推理"的理论框架对语篇连贯有较强的解释力。文章在该理论基础上提出语篇连贯的整体性识解假设,并从顺序和层级两方面来看该理论是如何加强了对语篇连贯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14.
互文分析理论已广泛运用到语篇分析实践中。本文主要探讨广告语篇互文现象及受众解读互文现象的认知机制及模式。本文从词际、句际和篇际三个不同层面探讨平面广告语篇互文现象的表现形式及特征。并应用概念合成理论分析受众解读互文现象的各种认知机制。指出受众理解互文现象的过程即受众激活心理空间,建构概念系统中意义连贯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大文化语言学是美国学者帕尔默创建的年轻学科。它以认知语言学为框架,整合了语言人类学对文化和语言的研究。帕尔默文化语言学与我国上世纪80年代兴起的文化语言学思潮不同之处在于它的认知性和意象性。文化语言学认为言语交际是人类认知活动,并把认知语言学核心概念运用到语篇分析中,构建出“语篇情节”。  相似文献   

16.
语法隐喻是系统功能语法的一个重要概念,包括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人际隐喻可以进一步区分为语气隐喻和情态隐喻。语气隐喻是指语气系统的非一致式体现。语气隐喻在广告语篇中的恰当运用,有助于广告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人们对自己的经验感知进行语言表述时通常有两种图式化的视角框架可供选择:再现型和陈述型;两者的认知构建模式不同。笔者对他人的经验感知进行表述时,由于他人经验的低可及性,视角框架的选取、构建肯定与第一人称不同。笔者本文通过故事转述这一形式对转述话语中视角框架的使用和典型语言体现手段进行调查研究,发现第三人称口头叙事中,视角框架的使用以“陈述型”为主,说明转述者关注的焦点是故事的“事件性”。少量“再现型”框架的使用是语境制约下转述者进行“移情”处理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一词多义是词汇教学的难点。从认知角度看,词义延伸遵循着一定的认知规律,基于经验主义,主要有隐喻和转喻两种思维的模式。文章以形容词“hot”为例,分析了隐喻认知在其词义延伸时的方式与作用,并说明利用人类认知的共通性来研究词汇的多义现象,不仅能给词汇学提供了一个动态的历时性的研究平台,而且在外语教学方面可以有效地来提高词汇教学的效率,增强词汇学习的趣味性,以帮助学生突破词汇大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