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来阅读了,收在《古本戏曲丛刊》中的《重刻元本题评音释西厢记》.因书前题署:上饶余沪东校正,书林刘龙田绣梓,人们通称之为刘刊本《西厢记》.蒋星煜先生认为这个刘本《西厢记》的版本系统,是由徐土范刊本到熊龙峰刊本演变而来的,由于我个人的孤陋,对上述两个版本还没有看到过.现仅就刘刊本《西厢记》中的韵语念白,谈谈我的一点浅见.  相似文献   

2.
陈燕 《文教资料》2010,(2):106-107
公共艺术教育是高校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实施艺术教育、深化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戏曲艺术是民族文化的瑰宝,《戏曲鉴赏》课程承担着提高大学生戏曲艺术修养和传播民族戏曲的重要任务。本文对高等师范院校《戏曲鉴赏》课程进行了教学教改方面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正>【教学目标】研读《红楼梦》中的戏曲元素,感受其对人物塑造、情节组织、主题表现的重要作用。【课前准备】在通读《红楼梦》前80回的基础上,梳理出书中的戏曲元素,即戏曲演员、戏曲活动、戏曲剧目、戏词戏语等内容。思考:戏曲元素在小说阅读中的价值。【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初读《红楼梦》往往是一回接一回地阅读,通读后,还可以进行专题阅读。  相似文献   

4.
莫言的《檀香刑》和贾平凹的《秦腔》作为新世纪以来重要的长篇小说,与中国传统戏曲相互渗透、高度融合,显示了与地方戏曲的密切关联和深厚渊源。《檀香刑》是借鉴民间戏曲猫腔写小说的典范之作,《秦腔》的叙事也处处渗透着秦腔戏曲的影响。戏曲元素在两部小说中的具体表现各有不同,其影响下的小说深层结构也呈现出较大差异。作者之所以在小说中大量运用戏曲元素,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生命中具有深厚的戏曲情结,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把戏曲作为重塑精神故乡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5.
<正>【教学内容】了解中国的京剧文化和京剧的发展;识记旦角的分类、京剧的四大名旦;简单学习京剧的喊嗓"呀""咦",及京剧名段《卖水》中的念白片段。【教学重点】1.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京剧文化和京剧的发展。2.让学生知道京剧旦角的分类和认识京剧四大名旦。3.掌握利用人声的假声区学习京剧中的"喊嗓"和"念白"。【教学难点】掌握用假声区学习京剧中的"喊嗓"和"念白"。【教学思路】中国文化→国粹京剧→京剧发展→走进旦角→认识京剧。  相似文献   

6.
莫言的《檀香刑》和贾平凹的《秦腔》作为新世纪以来重要的长篇小说,与中国传统戏曲相互渗透、高度融合,显示了与地方戏曲的密切关联和深厚渊源。《檀香刑》是借鉴民间戏曲猫腔写小说的典范之作,《秦腔》的叙事也处处渗透着秦腔戏曲的影响。戏曲元素在两部小说中的具体表现各有不同,其影响下的小说深层结构也呈现出较大差异。作者之所以在小说中大量运用戏曲元素,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生命中具有深厚的戏曲情结,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把戏曲作为重塑精神故乡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7.
作者对《明清珍本戏曲》戏文唱白中 1 4个民间俗语予以释义  相似文献   

8.
《牡丹亭》、《长生殿》是明清传奇戏曲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两部作品。《牡丹亭》创造了明代传奇戏曲的一个高峰,《长生殿》在继承了《牡丹亭》创作基本思想的基础上又有所进步。这两部作品存在着共性和差异,比较两个文本可以发现,《牡丹亭》、《长生殿》都以情作为作品的艺术表现实质,"大旨谈情"是两部作品的最大共性。然而分析作者题词或自序会发现,两位作者对情的看法是存在细微差别的。在《牡丹亭》、《长生殿》"以情为本"的基础上,也可看出明人和清人对情的不同态度。  相似文献   

9.
<正>教材说明:本课选自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音乐》(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五年级下册,第五课《京韵》的第二课时。第一课时欣赏《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第二课时学唱京歌《我是中国人》。教学内容:1.学唱并表演京歌《我是中国人》,学习净行念白、亮相,了解京剧净行的分类、表演风格和唱腔特色并简单了解京剧锣鼓经的作用。2.通过戏曲人物的魅力帮助学生建立全面发展的思想意识,培养学生坚毅勇敢的性格,进一步达到为国育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戏曲的传播发展,传播者越来越注意到传播的受众和传播的效果,戏曲作者更多的注意到改编后作品的娱乐性和观赏性,因此笔者从清代《水浒传》改编传播的效果和传播者的可信性效果两方面着手论证《水浒传》戏曲改编在清代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一、设计思路 京剧是浙江省编教材第八册中的教学内容。教材提供的内容比较简单,仅仅要求欣赏《都有一颗红亮的心》的京剧片断,了解唱腔、念白的特点,知道京剧是我国影响最广的戏曲。教材提供的学习比较单一,缺乏特色。我认为有必要让学生欣赏到更多、更丰富的京剧片断,从而对京剧有更多的了解。根据新教材的内容要求,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  相似文献   

12.
李娟 《文教资料》2011,(16):14-15
凌廷堪所作《论曲绝句三十二首》,是我国戏曲理论著作中不可多得的珍贵遗产,其中第十一首是论述戏曲语言的。他主张戏曲语言不能隐晦深奥、令人费解。这种观点作者十分支持。  相似文献   

13.
一.设计意图 由于《闺塾》是一篇自读课文,在前两篇戏剧的基础上,学生对戏剧的基本常识已有所了解,所以在本节课中,就未再设计。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简要了解作者及《牡丹亭》剧情;个性化阅读,品味戏曲语言,体会人物形象;讨论分析杜丽娘与陈最良冲突的实质;初步理解《牡丹亭》的主旨。  相似文献   

14.
叫板与P K     
叫板本是戏曲表演中的一个专用术语,是指在表演中,演员总把开唱之前的最后一句念白加以节奏化,以便过渡到下面唱段的情形。  相似文献   

15.
京剧是一个综合性艺术,堪称中国"国粹",京剧的剧目也极为丰富,有《穆桂英挂帅》《沙家浜》《西厢记》等等。而如今对21世纪的当代中学生来讲,这样的认识在逐渐淡化。在我校的前期调查中发现,主动收看、收听京剧极为个别。如何通过课堂有效教学,提升学生对京剧欣赏的兴趣与喜爱呢?尝试以"京剧念白"的课堂教学为兴趣激发,促动学生走近京剧。  相似文献   

16.
葛恬 《鸡西大学学报》2013,(7):102-104,135
近代中国,因西方文化的介入,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代表的经典戏曲昆曲曾经历衰落和黯淡。2011年,青春版《牡丹亭》走进杭州数所高校引起强烈反响。笔者以问卷调查形式在浙江大学进行了关于大学生对昆曲所持态度的研究,从对昆曲的了解水平、接受态度、受欢迎的传播方式等诸多方面展开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于昆曲的认识和热情程度不容乐观,高校中的戏曲环境仍欠成熟,昆曲本身方言式的念白、复杂的表演程式及缓慢的节奏是造成大学生对于昆曲难有热情的原因。青春版《牡丹亭》以旧剧新编、现代的舞台效果、合理的演出场次安排以及走进高校与年轻学生零距离的宣传等优点,在年轻人中取得了"传统艺术的现代化成功",对于传播传统文化艺术有着借鉴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7.
杨贞 《考试周刊》2011,(76):33-34
戏曲字幕是用于舞台表演时同步播放的译文,它的翻译与用于阅读的戏曲剧本翻译是有区别的。作者结合实践,以越剧《救风尘》字幕翻译为例,探讨了戏曲字幕翻译的特点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戏曲是艺术,语文课堂教学也是艺术,两者有许多相通之处。在《中国传统戏曲艺术对语文教学活动的借鉴》一文中(见《语文教学与研究》2013年第1期),笔者着重从情境创设、角色意识以及悬念设置、虚实相生等几个方面简略地阐述了,在语文教学活动中适当地借鉴和汲取中国传统戏曲艺术,可以使戏曲艺术与语文学科教学相融起来,迸发出璀璨的火花。近年来,笔者在所承担的“古诗词诵读”校本课程中,进一步引进中国传统戏曲艺术,并邀请戏曲演员走进课堂,以传统戏曲艺术来指导学生提高古诗词的诵读鉴赏水平,取得了十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1993年第2期《修辞学习》所载《念白字和“飞白”》一文中有一段文字:《中国民间笑话选》里就记载了两则笑话。一则叫《读白字》,说的是有个不用功的青年爱念白字。有一天,他正读古代长篇小说《水浒》,正巧有个朋友来看他。朋友问:“你在看什么书啊?”回答说:《木许》。朋友非常奇怪,说:“天下书这么多,‘木许’这本书,  相似文献   

20.
夏庭芝《青楼集》是一部记录元代歌舞艺人轶事之作,写了元代各类艺术的演艺史,也写了各类艺术的兴衰史,写了我国戏曲的发展史和戏班的萌芽史。通过《青楼集》的记载,可以鸟瞰我国戏曲艺术流变的轨迹,进而可知《青楼集》的重要和作者的远见卓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