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卦纳干的理论是京房重要的易学思想,在八卦与十干的具体搭配上,京房赋予了八卦全新的阴阳二气上的意义。并充分考虑十干在阴阳五行学说上的代表意义,将卦象、月相、十干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从而构建了全新的易学体系。  相似文献   

2.
五行、八卦、十天干、十二地支学说做为阴阳学的核心基础理论,由于其神秘性,长期以来都被人们视为迷信。作者在研究过程中发现这些学说在数字上对应着一套精确的数学模型,并且严格证明了只有5、8、10、12这四个数字才能构造出这种模型。如何用哲学、系统学知识对数学模型进行解释,生命系统与这些模型有什么内在联系,都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杜杰 《华章》2010,(31)
董仲舒对于先秦儒学的附会在其对于先秦阴阳学说、道家学说、法家学说的糅合,其主旨是将阴阳五行的思想加入到对"天"的论述中,创造性地将政治力量的本源上归于天,并将这种神学化的天道儒学通过政治力量成为国家与人民的信仰.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出发点,着重从五个层面论述了十二生肖文化的哲学基础。一、十二生肖的起源与阴阳五行观起源中所反映出的哲学思路和生命哲学意向相一致。二、十二生肖的神秘化及包含的天人感应倾向与阴阳五行学说中的神秘化倾向没有本质区别。三、十二生肖可以认为是古人对干支纪年法的一种具体取“象”,其基础是阴阳五行学说的取象性──即通过“象”来构成命题、传达宗旨。四、十二生肖能分阴阳,来源于阴阳五行中万物分阴阳观念。十二生肖能进行动态循环,也是基于阴阳五行学说的动态特征。五、十二生肖之间能“相生”与“相克”,源于阴阳五行律。总之,十二生肖的形成与流传,是阴阳五行学说的渗透和框定。由此得出的结论:十二生肖文化的哲学基础是阴阳五行学说。  相似文献   

5.
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阐述了道家太极拳名称的来源,论证了《周易》阴阳五行哲学观、天人合一哲学观、八卦哲学观与道家太极拳的统摄与影响,更好地促进道家太极拳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赋予道家太极拳文化以更为全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主要是从阴阳的角度来看待两性之间的关系的。在他看来,天既是宇宙万物的最高本源,也是社会等级秩序和伦理准则的唯一来源,当然也是男女关系的伦理准则的唯一来源。董仲舒对先秦儒学的性别意识有继承和发展,其继承体现在以阴阳来比附男女,其发展体现在通过阴阳五行的相生相克学说来解释男人和女人的关系,且这种解释里有了更多的“神秘主义”的意味。  相似文献   

7.
水书是水族先民用类似甲骨文和金文的一种古老文字书写而成的民族古籍.水书阴阳五行思想来源于中国古代阴阳五行学说,《水书·阴阳五行卷》则是水族水书阴阳五行思想的集中反映和代表载体,按照阴阳相配、五行相生的理论,配以“四雄”择法,对水族社会中的丧葬、婚嫁、营建、节日、出行、占卜、生产等活动进行解释、预测和干预.虽然《水书·阴阳五行卷》科学成分与宗教成分并存,但不失为中华民族一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8.
在其长篇小说《倾诉》中,勒-奎恩描写了阿卡星人的一种信仰体系——“诉真道”。通过对“诉真道”的解读可以清晰地看到道家学说对勒·奎恩思想与创作的深刻影响。道生万物、崇尚自然、阴阳相生、尊道贵德等道家哲学思想在这部作品中得到了具体的体现和阐释,从而使作品在影射现实社会的同时具有了深厚的哲学底蕴。  相似文献   

9.
李小龙是一位武道家同时也是一位哲学家。他以《周易》的思想、道家的思想,禅学的思想为根基,海纳百川,创立了一种革命性的武术思想—截拳道。截拳道思想吸取了易学的变易和简易的道理和太极阴阳学说的哲学思想;吸取了道家思想的关于"道"是万物的本质和水的意象的哲学道理;吸取了禅宗修心的思想。本文针对李小龙的截拳道武术思想,探究其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以及截拳道思想给我们当今时代所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了中国古代老学史上对《老子》哲学思想解释的三次重要突破.一是王弼以玄解《老》,建立起了一套本体论的哲学体系;二是唐代成玄英等人以重玄解《老》,丰富和发展了玄学的内涵;三是宋代以后的以心性学说解《老》。关于《老子》哲学思想解释的这三次突破,不仅是中国老学史的中心内容之一,而且构成了中国哲学特别是道家哲学发展史上的一条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11.
浅析中国古代道家思想对太极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极拳是我国传统体育项目,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化基础,特别是受我国古代道家的影响极其深远,太极拳与道家有着极深的历史渊源,道家阴阳学说对太极拳理有着巨大的影响,太极,无极,阴阳,动静等太极中常用的术语其实也都是道家常用术语,因此研究太极拳也要注意研究它形成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2.
试论《吕氏春秋》的美育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氏春秋》体现出战国晚期儒道美育思想的会通、合流倾向,而道家以尊重人的自然生命为主旨的养生学说是其美育思想的核心。《吕氏春秋》美育思想以“乐”论为中心,在音乐本体论方面主要受道家宇宙本体论影响,具有纯艺术论倾向;在音乐的政治、道德教化功能方面则吸收了儒家礼乐教化的美育现;在音乐的审美心理及其与个体养生的关系等问题上,主要以道家养生学说为主体同时吸收了阴阳五行学说的“乐”论观,并有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3.
羌族阴阳观念历史悠久,贯穿于羌族古代思想文化中。文章以四川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办公室主编的《羌族释比经典》为蓝本,对《羌族释比经典》中蕴含的阴阳学说的哲学观进行了剖析,阐释了在《羌族释比经典》中诸多反映世间万物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阴阳相对的哲学思想。羌族认为万事万物都是阴阳二分的,表现出明显的阴阳学说,由此产生的哲学思想阐明大自然中的一切都阴阳相配而生,阴阳的对立统一是宇宙的总规律。指出羌族传统文化的灵魂在羌族哲学,羌族哲学的主干在释比,释比的阴阳哲学观在《羌族释比经典》,《羌族释比经典》的哲学思想精髓在阴阳和谐。阴阳和谐贯通天地人三界,人与人和谐、人与鬼神和谐、人与自然和谐,并使之达到万事万物和谐的境界。  相似文献   

14.
<正>风水术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其中有不少封建迷信的成份,但也不乏科学的道理。我们要辨证研究风水术,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来解释风水现象。近几年,笔者运用"风水术"来指导高中学生写作,深受学生欢迎,收效颇丰。阴阳五行说与作文五行的关系一、阴阳五行的相生相克风水术的核心内容是阴阳五行学说,它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是在阴阳二气作用的推动下孪生  相似文献   

15.
纵横家对道家之"道"的本体论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秦纵横家通过对道家理论的解释来阐述自己的哲学思想。纵横家首先把道家“道”的概念解释成政治捭阖术,继而将道家的“无为”思想改造成一种为政治阴谋活动开脱的功利主义处世原则。最后,他们与道家一样,最终以浪漫主义文学创作作为自己的历史归宿。  相似文献   

16.
论司马迁的天人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司马迁的天人思想有五个来源 ,即道家学说、史官之学、儒家学说、阴阳五行学说和先秦典籍及诸子学说。其天人学说的特点是 ,天具有二元性的特征 ,包容着天命和非天命两种因素。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对司马迁有着深刻的影响 ,但司马迁还注意到了天人之间非感应的一面 ,肯定着人事  相似文献   

17.
阴阳道与阴阳五行学说不同,它是在日本逐渐形成的.中国的阴阳思想在6世纪经过朝鲜传人日本.7世纪中期,天武天皇设立“阴阳寮”,形成了初具日本特色的“阴阳道”.自阴阳寮成立到奈良末期为日本阴阳道形成初期,此时它被视为是“珍贵的科学技术”.初期的阴阳道带有很浓郁的学术色彩,是包含有“历法”、“天文”、“漏刻”、“占卜”等与阴阳五行理论相关的综合学科.  相似文献   

18.
中医认为,五行,即金、木、水、火、土的变化,盛衰使万物循环,也对人体产生影响。其实,人也可以按照五行分类,其依据是《周易》八卦和《黄帝内经》的阴阳五行学说。  相似文献   

19.
《鬼谷子》对纵横学说的理论构建,主要是引入老子的“道”论及其概念、范畴,使得纵横学说理论化、系统化。其具体做法是:把游说之术纳入“道”,寻找纵横学说的理论依托;把道家“阴阳气化论”引入游说领域,解决游说理论的产生过程;利用老子“崇阴尚柔”的思想揭示谋略的本质;对老子“自然无为”思想的袭用,设计纵横学说的总原则;利用道家的辩证观念,总结纵横之术的方法。从《鬼谷子》对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的袭用与改造来看,《鬼谷子》的成书不可能晚于战国后期。  相似文献   

20.
董仲舒是西汉时期的思想家,他的学说融合了战国末期的各家学说,以儒家的天命观及其社会政治伦理思想为主线,并揉和吸收了墨家宗教神学、阴阳家自然哲学、道家人法天道等学说,最终构成了一个博大而精微的理论体系。他提出了独特的天人感应理论,并以其解释异常天象、自然灾害及其他自然现象,同时他还主张统治者应“奉天”而“法古”,又以“三统说”的历史循环论来解释朝代更替时的改历现象。董仲舒的天人感应理论,成功地将阴阳五行引入到天与人的沟通和感应中,成为连接天象与人事的桥梁,将天道自然与人事政治紧密连接在一起,从侧面推动和影响了天学与政治的互动发展,使天学与政治的互动成为中国古代天学在历史发展长卷中的主线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