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2 毫秒
1.
国际资讯     
“最新媒体”和将技术整合到教学中的原则卡内基梅隆大学目前正在进行一项名为开放学习的研究项目,基于认知和学习科学使用几种新技术开发网络课程和课程材料。该项目目前已经开发基于智能代理技术的统计课程网络学习工具———“统计教师”,以及在化学导论课中使用虚拟实验室。大学教学技术和认知科学的相关人士基于他们在开放学习项目中新媒体的应用经验,对新媒体在教学中的整合提出了具体建议。他们认为基于认知科学和学习理论而形成的“认知需求”是选择教学策略,包括技术策略必须考虑的原则之一。他们列出了7个在进行新媒体评价和选择…  相似文献   

2.
《外国文学史》课程教学本身在课改中有着重要意义.更新观念是实现《外国文学史》课程教学改革的前提;依托文本,开展专题教学与实践教学是《外国文学史》课程教学改革有效路径;以“人”为核心的素质养成是《外国文学史》教学的重心所在.在当前教育发展背景下,教学工作者需积极行动起来,做好《外国文学史》教学改革工作  相似文献   

3.
我国古代“从游”理念所体现的“学习共同体”与“参与式”“体验式”内涵,为高校通识课教学提供了理论滋养。在通识课教学过程中,由教师带领学生对课程内容进行新媒体创作和展示从而建设“课程自媒体”,已有不少实践探索。作为其中的典型案例,西南交通大学通识课《悠然见君子》课程团队建设了“君子新媒体”,构建了一整套课前宣传、课中直播、课后推送的教学拓展模式,在提升学生媒介素养、强化教学效果、拓展课程深度方面产生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前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在课程设置上本末倒置,在教学中以文学史而不是以文学作品为中心,偏重于文学史线索的梳理,相对忽视了对文学作品的讲习;偏重于对文学史常识的教学,相对忽视了对作品的精微体悟;偏重于治学方法的传授,相对忽视了学生基本功的训练,这样,无法让学生掌握中国文学乃至中国文化的精髓.本文从历史渊源追溯古代文学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原因,从古代文学特殊性入手探求其纠偏的途径——不能再把古代文学作品作为“文学史参考资料”,而应让“中国文学史”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辅助教材”.  相似文献   

5.
现当代文学教学是高校中文专业的重要课程。教学中应注重文学作品赏析和文学史讲授的平衡,学生主体的确立和多元化思维的认同,“研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的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6.
“外国文学史”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修课程,由于学生在接受知识和教师在讲课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导致一些同学对于“外国文学史”的本质问题理解不到位。通过改革和完善课程教学设计,适当展示西方美术作品,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加深他们对于现实主义文学和浪漫主义文学这两大文学分期内涵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本文比较了十种不同版本教材在现代文学史课程教学中的使用情况,提出编写文学史教材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改变了青少年的阅读方式和学习方式。“碎片化”“图片化”“故事性”逐渐成为青少年人喜闻乐见的学习方式和内容,当代青少年不再满足于“纯理论、纯文字性”的理论学习,高职艺术类学生大多对于传统的“说教式”思政话题不感兴趣。通过半结构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来了解高职艺术类学生在新媒体视域下的思政教学需求,结果表明,可借助新媒体的优势,加强与新媒体的融合,积极探索专业与思政教育相融合,改革创新思政教学方法,从而提升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9.
王炜 《考试周刊》2010,(16):56-57
“情境教学”模式的运用顺应了大脑的生物特点,并利用了认识的直观原理。在教学中,教师应尽力创设情境,建构全面的文学史景观,完善学生原有的知识架构;通过语境还原,在教学中不断强化学生的感受能力、理解能力,实现课程之间的融会贯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自觉地进入文学史发展的“过程”之中,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模式。总体来看,在古代文学课堂上实施“情境教学”要求教师立足学科性,关注教学内容的鲜活度;渗透教育性,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10.
大学中文专业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原先多由“文学史”和“作品选”两门课程相互支撑而构成。近年来课程和教学时间急剧压缩,许多高校中文专业的“作品选”课在课程设置中事实上已被取消而只剩下“文学史”。牺牲“作品选”课并没有为文学史教学带来效率和质量,反而由于学生缺乏对文学史对象--文学作品的系统的了解和必要的感性认识,使得“文学史”的教与学变得异常艰难,毫无生趣,结果是学生愈发沦落为背书的机器、考试的机器,这显然远离了教改目标。[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线性代数》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大学里的课堂教学与现实中的实际应用存在着一定的脱节。本文从线性代数课程的教学现状出发,提出了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上进行改革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基于混合式学习的分层教学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混合学习模式是以混合学习理论为指导,以信息技术为重要手段的新的教学形式,是高校教学改革的研究热点及重要发展方向之一。文章运用混合式学习理论结合分层教学的思想设计教学过程,并提出了混合学习理论下的分层教学设计思路,并给出相关课程的设计实例。最后以"多媒体应用基础"课程的学习者为调查对象,对课程设计的效果进行了验证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3.
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继续教育发展的方向,网络教学日益成为继续教育的重要教学传递模式。国家教育部2012年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信息化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要求,为学习者提供方便、灵活、个性化的学习环境。如何实现信息技术和继续教育的深度融合,关键是发展和采用有效的网络教学模式。从理论阐述上,笔者提出这一网络教学模式的基本框架,其组成包括网络学习平台、网络学习课程、网络导学和支持、网络教学管理以及质量保证体系。香港大学教师进修学院对这一网络教学模式的应用实践效果明显。学院于1999年开发了第一个网络教学平台,2012年又推出新的平台,称为SOUL2.0,其优势是功能模块化、整合Web2.0互动功能、整合学习功能、整合评价功能、降低开发成本。新平台为推进信息技术与继续教育的深度融合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设施。以全网络课程"网络课程的设计和开发"为例,在新平台上对课程介绍、课程教学设计、网络导学和支持、信息技术和互动学习融合及质量保证等方面进行了探索。经案例研究表明,我们通过采用系统的和有质量保证机制的网络教学发展模式,在继续教育领域中可以达到与面授相同而且更加灵活的教学和学习成效。  相似文献   

14.
对分课堂把课堂教学时间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给教师讲授,另一部分给学生进行课堂讨论,两部分之间有一个学生课外的自主学习过程。这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融合了传统讲授式课堂和现代讨论式课堂的优点,具有明确的为自主学习和课堂讨论设计的"亮考帮"作业。自分课堂提出以来,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普遍认可。本文介绍了对分课堂的理念及操作模式,重点探讨了对分课堂成功的因素。  相似文献   

15.
应用写作课堂教学具有特殊性,同时也具备课堂教学的共性。构建项目教学法指导下的《财经写作》课程体系,是实现写作课堂教学成效的必要保证。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情境学习理论为构建财经应用文写作课程项目教学新体系的理论依据。新的教学体系强调:以实际工作为行动导向,以具体情境为项目,以学生为主体组织教学活动,以多途径解决问题的方式来拓展学生思路,做到学生在学习理论的同时,深入参与到具体实践锻炼中,在实践中促进学生理论和综合能力提高。  相似文献   

16.
This research compared course achievement in elementary statistics under Keller-plan Personalized Systems of Instruction and under other lecture methods of instruction incorporating only some of the basic components of Keller-plan teaching methods. The addition of content unitization and learning objectives to a lecture/midterm method resulted in course achievement below that found with Keller-plan methods. However, the addition of frequent testing (12 tests in a 14-week semester), content unitization, and learning objectives to a lecture method resulted in achievement at the same high level as achievement of students in a Keller-plan course. Both findings were replicated in two independent semesters. Thes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the achievement found in Keller-plan courses may be due to the frequent testing aspects of the mastery learning component of such methods and not to the personalization with proctors or allowance for individual rates present in Keller-plan methods.  相似文献   

17.
高职院校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技能,丽五星教学法正好适应了高职教学的需要。以实际项目为具体的教学情景,通过“激活旧知”、“示证新知”、“尝试应用”和“融会贯通”等环节不断强化学生的个人能力,针对《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的特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利用五星教学模式对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比较改进。实践证明,五星教学模式能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为该课程教学法探索拓宽了思路。  相似文献   

18.
Backward course design is a compelling strategy for achieving results-based, student-centered learning. The backward course-design approach is first to identify student-learning outcomes, then the means of assessing the outcomes, and lastly the classroom activities that would support the learning outcomes. With demonstrated success at improving teaching and learning at K–12 levels, this design approach is receiving increasing attention at the college level. Yet college faculty, who receive comparatively little instruction in course design, may find it challenging to enact the principles of backward course design into day-to-day lecture planning. To help address this challenge, we developed a backward design-inspired lesson planner to assist in restructuring college course periods for more active, learner-centered activities that align with course goals. We describe the planner and its application to a non-majors college biology class, and we share student and instructor perceptions of classroom structure and use of classroom time before and after implementation. Benefits of implementing the backward design planner included enhanced ability to prioritize content delivery to students, better time management in and out of the classroom, improved experience of lecture preparation, more engaged students, and more frequent feedback on student comprehension.  相似文献   

19.
高校"古代汉语"课程开展实践教学已成趋势,为探索如何更有效地进行"古代汉语"课程的实践教学,上海大学实行了"3+1"教学模式改革,即将每周4课时课堂教学分配为3课时课堂教学和1课时课外实践教学。在注重信息"多对多"传播的社会化媒体时代,上海大学"古代汉语"课程1课时的实践教学主要依托Bb教学平台来实施。充分利用Bb平台讨论版等功能,设计合理的实践教学步骤,有效地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极大地拓展了教学广度和深度,启发了学生的思维,也培养了学生读书、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应用"引入工程项目"教学法于工程制图课程中,构建新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针对不同的教学单元将制图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机融合,将课程目标具化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技能目标,使学生快速建立从三维物体构形到二维图形表达、再到三维物体重构的知识架构,将工程知识不断融入自己的学习背景,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