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专题集邮是集邮的主要类别之一,由于其知识性和趣闻性强,覆盖面广,容易使人产生浓厚的兴趣,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因此深受广大集邮爱好者的喜爱,现已成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集邮类别。在我国举办的多次国家级邮展上,专题类邮集所占的比例往往最大。竞赛性专题集邮展览,要求参展者具有广泛的专题知识和集邮知识,对邮展规则有深入的理解和研究并掌握良好的邮集制作方法。  相似文献   

2.
王志刚 《集邮博览》2011,(11):29-31
自2001年9月首次面世。参加在南京举办的全国邮展,至今年8月在日本横滨参加世界邮展,专题邮集《图书》已走过十个年头。从全国金奖到世界金奖2001年9月,《图书》邮集参加了在南京举办的全国集邮展览,获得了专题类的金奖。虽然《图书》在选题、处理、知识和素材等方面。显示出了一定的优势和潜力,但首次参加全国邮展就获得金奖,还是让作者和许多人稍感意外。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图书》邮集又多次参加全国邮展(包括选拔展和邀请展),均获金奖;不过其参加国际邮展的成绩却“波澜不惊”。2002年《图书》参加在汉城举办的韩国世界邮展,获镀金奖;2003年,参加在绵阳举办的第16届亚洲国际邮展,仍获镀金奖。之后的五年时间,《图书》除2005年代表我国邮集参加马来西亚国家邮展做示范性展出外,再未参加过任何级别的竞赛级集邮展览。  相似文献   

3.
王晓舟 《上海集邮》2013,(10):27-30
2010年,在杭州举办的全国邮展上,继《桥》后我的第二部5框专题展品《摄影——一曲工业革命与视觉艺术的乐章》获得了镀金奖(84分)。这是它首次参加国家级邮展,奖级虽然较之高奖还有距离,但是,我依然感到很高兴,因为展品的"出师沾金",就是对自己20多年来在《摄影》专题集邮上苦心付出的一种肯定。  相似文献   

4.
4月9日,“2004上海集邮节专题邮展颁奖大会”在上海集邮大楼八楼举行,为集邮节专题邮展划上圆满的句号。 上海市集邮协会副会长唐无忌主持了大会,他说,这几年来,上海专题邮集的整体实力和水平有所提高。这次专题邮展是上海市集邮协会成立20多年来,第一次举办的专题类竞赛性集邮展览,使我们看  相似文献   

5.
梦圆满月时     
2011年7月在日本横滨举办的世界邮展上,一部荣获专题类镀金奖桂冠的《月亮》邮集引起人们的驻足观看,这部邮集的作者是上海房地系统职工集邮协会秘书长顾金花。  相似文献   

6.
《中华民国烟酒税票(1913-1949)》邮集在2013年5月澳大利亚墨尔本世界邮展上获金奖,这是继4年前的洛阳世展金奖后,再次在世界邮展上获这一奖级。能远离家门再次获奖,我感到欣慰,同时也更深切体会到,一部邮集欲在世界邮展上获金奖,除需有顶级的展品外,组编者更应认真学习和掌握FIP邮展规则,对FIP邮展相关规则烂熟于心,这不仅可避免你在组集时少走弯路,少花冤枉钱,也使你见到一些价格不菲的素材,敢于投入,敢于下手。这样你的邮集在世界邮展上,也就有可能在高奖上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7.
2002年,众多的中国人涌向韩国,球迷冲着世界杯而去。邮迷当然是冲着Philakoree2002了!对于我来说,汉城是一个梦,一个让我心驰神往八年的梦,1994年,就是在汉城,我的《昆虫与人类》的邮集拿到了中国专题集邮第一个FIP世界邮展镀金奖,这在当时的国内集邮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八年后,能够亲临韩国世界邮展现场,或多或少也能感受到一丝当年的热闹的气氛。  相似文献   

8.
《上海集邮》2011,(4):6-6
本刊讯印度2011世界邮展,于2月12-18日在印度首都新德里的普拉加提·麦丹展览中心举行。由上海市集邮协会选送参展的两部展品都取得了好成绩。《上海集邮》2010年合订本获得文献类大银奖;陆明的《东北解放区邮票》邮集获得传统类镀金奖。  相似文献   

9.
篆刻     
唐和臻 《上海集邮》2007,(2):F0003-F0003
搞专题集邮的人可能都知道,澳大利亚有部名为《胡须》的邮集十分出名,已是亚洲国际邮展的锦标赛级展品了。  相似文献   

10.
5月27日,新疆伊犁州集邮协会携手伊犁师范学院集邮协会联合举办“品集邮文化炫集邮风采”红色邮展。邮展共17部邮集368个贴片。  相似文献   

11.
2002年上海集邮节集邮展览于3月5日至10日在上海集邮大楼5楼举行。本次邮展为非竞赛性集邮展览,展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上海参加“2001中华全国集邮展览”的8部获奖邮集的汇报展,一是60周岁以上的上海老年集邮30部邮集的选拔展,另有1部是90高龄的市委老领导、市邮协名誉会长陈沂的一框特邀展品《题词》。全部展品分为传统集邮、邮政历史、邮政用品、航空集邮、航天集邮、专题集邮、极限集邮、印花(税票)等8个类别,共39部184框。  相似文献   

12.
《你的极限人生》是一部以专题叙述的方式,完整呈现了极限明信片从1872年到1909年形成过程的脉络,生动形象地表现极限集邮理论研究实绩的邮集,这部邮集在2014年第17届上海综合邮展中获得了竞赛类最高分92分,并摘下了一框类的唯一金奖,在长沙第16届中华全国集邮展览上又取得了一框类镀金奖的好成绩,对我个人而言,它们既是成绩的突破,更是在组集经验方面的突破。  相似文献   

13.
一部好的专题邮集,除了要有世界各国邮品、早中期邮品、珍罕性较高的邮品外,邮品的种类多样化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其中,邮戳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从近几年全国邮展、亚洲邮展、世界邮展的情况可以看出,越来越多的邮集都展示了大量的邮戳。  相似文献   

14.
我们夫妇俩编组的专题邮集《桥》,在2008南昌全国邮展上获得了镀金奖。十年磨剑,首次沾金,感慨良多。往事回顾上世纪80年代,梁鸿贵老师一篇介绍专题集邮的文章,引发了我们对专题集邮的兴趣。从专业熟悉的角度出发,我们当即选定"桥"并开始收集素材。退休后组集,首次亮相于1999年广州全国老年邮展,得了大银奖(78  相似文献   

15.
以往,经常听到集邮专家的告诫,邮集的选题一定要新颖,尽量不要撞车(就是两部邮集的选题不要相同),尤其是全国邮展(其实,选题撞车与否,邮集的作者说了不算),这已成了一条不成文的规则。所以各种类型的大型邮展很少看到撞车现象。以前没有机会去看全国邮展,具体情况不明。可是今年情况有所转变,有条件去参观杭州2010全国集邮展览,是一大幸事,也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相似文献   

16.
《集邮博览》2001,(10):24-24
2001年8月18日至20日.中国香港特区邮学会在上环娱中心展览厅举办第六届集邮展览.其特色为将每框的展片(贴页)改为16片,以适合国际邮展规范。香港邮人17位会员(包括一名顾问)展出18部邮集,尚有广州市职工集邮协会4位邮友以及获邮展金奖邮集参展,邮学会并展出《香港之声》(3)献,共81框,  相似文献   

17.
《集邮博览》2011,(11):32-33
我从小就爱好集邮。而真正编组邮集正式参展则是在1989年。那年,我的第一部航天专题邮集《载人航天史》首次参加全国邮展获镀银奖。在以后20多年的时间里,我先后参加过省市、国家和国际邮展30多次。回顾这些年我所走过的集邮之路,最大的感受不是获奖带来的成就感和喜悦,而是集邮伴我终生的乐趣和享受。  相似文献   

18.
《上海集邮》2005,(8):48-48
4月25日上海市邮协选送的施邑屏《走近贝多芬》专题邮集在澳大利亚世界邮展(21日起)获镀金奖。  相似文献   

19.
我对网球很感兴趣,因此也就把自己的专题集邮内容定为网球。曾在《上海集邮》上了解到我国有一部名为《网球》的青少年级专题展品,获得过亚特兰大国际奥林匹克邮展大银奖加双特别奖、全国邮展的大银奖。而且,这次又参加了中国1999世界邮展,获得了青少年级A组镀金奖,以及国际奥委会为这届世界邮展的最佳体育展品临时增设的特别奖。  相似文献   

20.
邵林 《上海集邮》2003,(10):31-32
邮票千姿百态,集邮人的性情自然也多种多样。就说专题集邮吧,有人采用编组邮集的方式展示成果,有人则以自己收集的邮品编著出版物,作为一个永恒的纪念。前者以邮集、后者以文献,分别参加竞赛性邮展,都能获取一份同好给予的鉴定,然而专题类的集邮图书不仅面向集邮者,她更面向所有爱好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