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师举手投足都让学生感受到你对他们负责,你心里装着他们,那么孩子的心里自然有你。教师有了这种责任感,便会生出对学生无尽的爱。  相似文献   

2.
家长工作谈     
左翠丽 《考试周刊》2015,(46):184-185
<正>说起家长工作,简单地说,开展家长工作就是让家长认识到和感受到你所做的一切都是全心全意为了孩子好。对于某些家长,你甚至要让他认为,你对他的孩子最好、最关心。相信老师都知道家长工作在班级工作乃至全园工作中的重要性。那么,做好家长工作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要做好家长工作?家长工作与老师教育工作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从教师自身角度出发,做好家长工作,可以让家长全面、细致、科学地了解教师,尤其是幼儿园教师的工作意义,懂得幼儿园教师的职  相似文献   

3.
妈妈们或多或少、或轻或重都有打过孩子吧。有孩子以前,你可能一直认为自己会是一个很民主、很有耐心的妈妈,但当真有了孩子,你会发现这是一个无法避免的方式。到底该不该对让你又爱又无奈的宝贝动粗呢?  相似文献   

4.
课堂上,教师真诚的鼓励是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无限动力。常常听到教师这样的赞赏:"你真了不起!这么长的句子你都读得这样清晰。""孩子,你发现了别人没有发现的问题,你有一双火眼金睛呀!""你的小耳朵听得真认真,老师说一遍你就记住了。""你的字写得真漂亮,让大家都来欣赏欣赏。"这样真诚的赞赏,让学生品尝到了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使他们很快主动地进入学习状态,积极  相似文献   

5.
假如我是你     
当我批评老师“你班的常规太乱”时,我能从她的目光中读出“你带一回班让我瞧瞧”;当我指责老师情绪急躁、缺少方法时,我能从她那不耐烦地一甩头中读出“你执一回教让我看看”……是啊,话好说,活儿难干。可我干的就是“挑刺儿”的活儿。进退两难的我,常为摆脱不了这份尴尬而苦恼。清晨,两位家长的交谈引起了我的注意:“我们家孩子回家老说老师最喜欢辰辰。”“我们家孩子也这么说!哎,你说是不是老师都偏向呀?”偏向是教师之大忌。我们一再强调要爱每一个孩子,怎么还会有教师让孩子那么明显地感到教师偏向呢?我来到辰辰所在班,带着情绪加…  相似文献   

6.
孩子让你越来越不满,人家的孩子见到人大方有礼,你的孩子见人往后躲;人家的孩子安静乖巧,你的孩子满地打滚;人家的孩子会弹琴画画,你的孩子什么都不学……这时候的你需要举起望远镜,往前看,往前看。再往前看,你的眼睛要比平时大,睁得大才能望得远,因为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步调,作为妈妈紧紧地跟着孩子的步调就行了。  相似文献   

7.
新学期开始了,刚进小班的孩子大多会有不同程度的分离焦虑。实践中我发现,只要教师做有心人,就能想出缓解孩子入园焦虑的小招数。准确地叫出孩子的名字。如果教师能准确喊出幼儿的名字,特别是能叫出他们的昵称,就能让孩子从被动让你接近到主动靠近你,很快缩短心理距离。事先了解孩子的特别爱好。如孩子往往对某一类甚至某一个玩具情有独钟,教师如能提供类似物品,孩子会顿生熟悉之感。教师如能了解孩子的喜好,并能及时给以支持、引导,那么就能减少孩子对  相似文献   

8.
为己之学     
邮包到时,我不在家,家里人帮我收下,问,这些书你都有,怎么又买几本,笑而不答。在《孩子,你慢慢来》的扉页上我认真地写让我们慢慢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它将送给一位三岁孩子的母亲,教师同行,她在网上诉说,小孩子有些不听话,管不住。  相似文献   

9.
教师的行为是营造快乐环境的根本。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甚至只是一个小小的眼神,都能体现你对孩子的关注与否,也可能影响孩子的快乐与否。为了让每个孩子都能阳光、快乐地成长,作为教师,首先要阳光、快乐起来。那怎么才能使自己成为一名阳光、快乐的教师呢?  相似文献   

10.
小学信息技术课中三个常见问题之分析及解决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问题一孩子们只喜爱玩游戏一些孩子遇到你,常常会微笑着对你说":老师,我们下一节电脑课学习什么?留一点时间让我们玩一下游戏啦!"课堂上,教师在讲台上头头是道地讲解基础知识或操作要领,一部分孩子却在座位上偷偷地玩游戏。  相似文献   

11.
儿童画,是儿童表现内心世界的一种方式,不能以成人的标准评论它是否画得漂亮,因为你可能不知道孩子所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画面或简单或复杂、或条理或凌乱,都能表达孩子的内心,教师没有资格评论画面的好坏,而应该有技巧地引导幼儿更准确地掌握绘画技巧。  相似文献   

12.
孩子为什么总被别人欺负?这样的情形经常出现!你的孩子哭着跑回家来:“妈妈,他们都不跟我玩儿。”“他们都欺负我。”“没人喜欢我。”这样的情况让家长心碎。你看到孩子是那么委屈,你既着急又不解:为什么别的孩子不喜欢他?你隐约地感觉到自己的孩子做了什么事而让别的孩子远离  相似文献   

13.
赵翔 《家长》2012,(12):37-37
每个父母都深爱自己的孩子,都竭尽所能地培养孩子,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可是,由于父母的教育方法错误,许多孩子没有似锦的前程,有的甚至走向歧途。我们不禁要问:"教孩子真的这么困难吗?我们真不会教孩子吗?"如果你有这样的疑问,那么请认真阅读《别以为你会教孩子》一书,该书将告诉你怎样爱孩子才不算溺爱,怎样教孩子才能让他心甘情愿地接受。  相似文献   

14.
一、培养孩子有主见。家长应该让孩子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至于你或其他人是否喜欢并不重要。如果你让孩子做什么事都依赖于你,需要你的同意、允诺或是遵守常规,按你设计的生活方式去生活,那么,孩子创造的热情就被你窒息了。当然鼓励孩子有主见,并不意味着过分宽容和不负责任,而是鼓励孩子去追求、探索,用自己的方法接触事物。如:对1~2岁孩子,允许他们编造游戏;对3~6岁孩子,可以让他们自己编自己的故事。自己选择自己的朋友。二、不要给弦子贴标签。家长不应给孩子贴上标签.如“小宝贝”、“太上皇”,“艺术家”、“懒家伙”、“笨蛋”等等。很多家长让孩子拥有太多的标签,这  相似文献   

15.
话题缘起:前不久到学校听课,上课教师非常娴熟地掌控着整个课堂,或课件展示,或巧妙引导,或发动抢答,孩子们的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可以说课堂效果非常好。我问身旁的孩子是否都掌握了,他非常肯定地告诉我:掌握了!但让人大跌眼镜的是,这节课结束时,该教师又抛出了几个相关问题,让孩子们通过合作小组来解决,于是,我看到很多孩子根据小组聚在一起,煞有介事地讨论起来,但是脸上却有不屑的表情,有个孩子甚至小声嘀咕了一句:"这样的问题还用合作?"。我意识到,学生们"被合作"了。  相似文献   

16.
我们先来看看学生喜欢怎样的科学教师。作为科学教师,要让孩子服你,一个是你有真正爱孩子的心,另一个是你的业务水平,也就是说,你要有学科底气,懂教育,能研究。  相似文献   

17.
<正>走上三尺讲台缘于长辈的期盼。家里上两代都有人当教师,弥留之际的爷爷一直念叨着“让我这个孙子以后能当上老师就好了”。打这以后“当一名教师”成了我的理想。1995年我如愿以偿地成了一名职业学校的教师。那天,我清楚地记得,同为教师的伯伯,把我叫到他办公室,问:“你知道当年为什么爷爷希望让你做教师吗?”爷爷一直在村小工作,是一名乡亲们都认可的老师。伯伯告诉我,爷爷用自己的努力教好了好多农村的孩子,这些乡村里长大的孩子成人成才,改变了不少家庭。为了让乡村长大的孩子成才,家人的期望与嘱托,如源头活水注入我的生命,激活我的教育成长实践,成了我为人师的初心。  相似文献   

18.
俗话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常人会从对自己孩子付出的爱中获得幸福,而老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虽不是神,却能对别人的孩子无私地奉献,让别人的孩子在自己付出的爱中茁壮成长,从而获得幸福。这也许是我们身为教师,身为班主任的不同于常人之处吧! 曾几何时,有人对班主任工作做了这样的概括:人人都是婆婆,管死你;个个学生都是孩子,缠死你;时时刻刻跟着班,烦死你。我也曾为这样的概括叫过绝。但在一次不经意中看到一首小诗,让我陷入了沉思之中,这首小诗是这样写的:“春天来了,你没有  相似文献   

19.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要做好教育教学工作或班级管理工作,就必须让孩子先喜欢你、接受你,所以,如何做一名让孩子喜欢的老师是我们必须要思考的一个问题。因此,如果一个教师具备"做孩子的典范""无私奉献""求真务实""严于律己""精通文化业务"和"开拓创新"等条件,就可以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田,成为孩子喜欢的好老师。  相似文献   

20.
正本周我任值周教师,担任学校一楼的值周任务。有时值周也是一件饶有兴致的事——看着孩子们高高兴兴地向外走,那如花朵一样的年龄、那带着笑意的小脸,让我看了都觉得自己年轻了好几岁。更何况,有时学生来到你面前,规规矩矩地向你行队礼,喊一声"值周老师好",更让你觉得与孩子打交道是那么纯洁,感觉自己的内心世界是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