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当代中国文化发展中出现的反传统主义和文化保守主义两种文化思潮,必须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进行审视,才能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社会主义文化。  相似文献   

2.
反传统主义大学文化的人文品质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四”以后,现代中国大学文化中潜在着反传统主义的倾向,并在某种意义上形成了一种反传统主义大学文化。反传统主义大学文化对于现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复杂影响,不仅在于它是一种文化思潮,更重要的是它透过思维方式、心理结构、价值取向造就并表现为文化主体的人文品质。世纪之交,对这种文化现象作理论上的追究固然重要,但对大学文化的未来发展更具有直接现实意义的是对它的人文品质进行价值评价。新世纪的大学文化需要新的人文品质,新的人文品质的建构需要对反传统主义大学文化的人文品质作出深切的反思。如果把人的发展和学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文化研究语境下的文艺学身份重建,存在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两种思维方式。本质主义坚持文艺学中的元理论、科学性、经典化;反本质主义重新定义文学性、文学自主性,并在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语境下反思文艺学的学科性。在重建文艺学的思路上,一派主张在文艺学内部进行调整,拉近与现实的关系,一派主张从文艺学外部重建历史化、地方化的文艺学。  相似文献   

4.
五四时期的西化心态,可以称为殖民文化心理。在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对立中,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就出现了两种现象:殖民文化意识在文学主张上的充分表现;在实践上殖民文化心理与反殖民文化并存。它导致了两个后果:一是导向民族虚无主义的文学观,丢掉或挫伤优秀的民族文学传统;二是使民族文学现代化的路程发生曲折和产生畸型  相似文献   

5.
文化研究语境下的文艺学身份重建,存在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两种思维方式。本质主义坚持文艺学中的元理论、科学性、经典化;反本质主义重新定义文学性、文学自主性,并在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语境下反思文艺学的学科性。在重建文艺学的思路上,一派主张在文艺学内部进行调整,拉近与现实的关系,一派主张从文艺学外部重建历史化、地方化的文艺学。  相似文献   

6.
胡适与“易卜生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胡适大力倡导“易卜生主义”,对于文学界及思想界的解放运动,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胡适把“易卜生主义”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敢于反抗社会、反抗传统、反抗市俗偏见的现实主义战斗精神;二是主张人的“内向”解放,树立“健全的个人主义”人生观。“易卜生主义”的倡导及被知识阶层的广泛接受,标志着中国文化现代转型过程的开始。  相似文献   

7.
我主张建立多侧面、全方位、立体化的社会主义大文化 ,它是由体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文化 ,体现民族传统的亚文化 ,以及体现外来文化和大众文化的泛文化三大板块组成 ,其中传统文化是我们过去所忽视的 ,但它是建设社会主义大文化不可或缺的 ,我提出“儒家社会主义” ,就是强调传统文化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中的举足轻重的地位 ,因为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 ,抛弃儒家文化 ,在一定程度上 ,等于抛弃中国的传统文化。这里我想结合建国以来我们在文化建设上的失误 ,谈谈传统文化的问题。一什么是传统 ?可以说 :传统是一种依托 ;传统是一个…  相似文献   

8.
在后现代主义科学哲学的视域内,罗蒂哲学的后现代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在对传统的科学哲学反思过程中,罗蒂提出了反基础主义的口号,极力主张反实在论,及表象主义和反本质主义,从而终结传统哲学的形而上学和认识论;在后哲学文化的设计方面,罗蒂的基本策略是以解释学替换认识论,以“弱理性”取代“强理性”,以协同性诠释客观性;在划界问题上,罗蒂批判了科学霸权主义,再次重申了划界问题的消逝。  相似文献   

9.
中国文化最大之偏失,是个人永远不被发现。鲁迅从西方文化中将个性主义引入中国,他终生是一个坚定的个性主义者,他以自己的理论主张和人生实践,为推动中国文化走出传统、走向现代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0.
有的学者认为“许多五四人物为了提倡自由、科学与民主,认为非全盘而彻底地把中国传统打倒不可”;“以后数十年中,文化反传统主义的各种表现,都是以五四时期的反传统主义为出发点的”。而在许多五四人物中,陈独秀又是一个“全面性反传统主义”者。陈独秀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和组织者,也是新文化运动在学术上的主要代表。本文试图通过陈独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方法的分析,说明陈独秀虽然在新文化运动中竖起了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并提倡自由、平等等等西方学说,但他并没有要把传统文化打倒,五四新文化运动也不是要全盘而彻底地把中国传统打倒。  相似文献   

11.
全球化与民族性--对全球化研究中一个焦点性问题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全球化本身潜在地包含着单一化和同质化的危险 ,由此引起了民族主义的反弹 ,以致反全球化浪潮此起彼伏。民族性是一种远比全球性更具根源性的力量 ,脱离民族特殊性的全球同质化既不现实也不可能。作为文化的内核和灵魂 ,哲学是最能体现全球性与民族性张力的一种文化形态 ,从而成为文化普遍主义和特殊主义两种不同诉求之间争辩的焦点 ;同时 ,分析和评论了中国哲学界关于“中国哲学的合法性”的争论。  相似文献   

12.
对权威主义问题的关注,在双全意义上构成法兰克福学派的权威主义研究的理论背景:一方面是路德以来权威问题上的理性或非理性理论传统的一部分;另一方面是德国历士传统中源远流长的权威主义或反权威主义主张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3.
中国新民主义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在民主革命时期形成的独特的文化精神和文化形态,它吸收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西方民主思想及马克思主义等思想精华,形成一种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为中国最广大人民服务的进步和创新的文化,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民主革命的精神动力,是社会主义革命文化的直接渊源,是中国文化中的先进文化,和今天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鲁迅历来是个反传统的急先锋,他的文学创作显示出反原始主义的特殊文化品位。但他的《故乡》和《社戏》两篇小说却相反,表现出一种向往童年,返回原始的鲜明的原始主义思想倾向,这在鲁迅的作品中是一个少见的特例。本文从社会、人性及原始主义文学思潮的影响等方面分析了鲁迅这种创作思想的矛盾及其产生这种原始主义文学作品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反智主义的陷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智主义(anti—intellectualism)又称作反智论,是一种存在于文化或思想中的态度,而不是一套思想理论。反智主义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对于智性(intellect)、知识的反对或怀疑,认为智性或知识对于人生有害而无益。另一种则是对于知识分子的怀疑和鄙视。本文作者通过对反智主义在我国种种表象的深刻剖析,尤其是对后一种反智主义的泛滥抬头,更加值得我们警惕。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的政治思维表现出两大特点,一是道德与政治的整合性;二是人冶主义的内涵。王安石的散强调个人品德修养的政治性目的和社会伦理规范是政治运作的基础,体现了政治思维的道德与政治整合性特点;主张施仁政、强调皇权政治和为政在人,其政治思维的人治主义内核得以鲜明地体现。于此,可见中国传统政治思维对王安石散的渗透。  相似文献   

17.
王泽应 《辽宁教育》2013,(8X):40-40
<正>节俭,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所推崇、践行的伦理美德,是中华伦理文化永葆生活朝气和忧思情怀的价值枢纽,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伦理品质。节俭是消费适宜、合度的中庸之德节俭与节约含义大致相同,总体上可归属"节制"的德目之下。节俭主要是指消费物质生活资料时的节制和简朴,含有在财物使用过程中精算、细水长流以及注重长远等因素。节俭作为一种消费伦理,主张一种合理消费、正当消费和适度消费。从对个人欲望的满足而言,节俭既不是禁欲主义,也不是纵欲主义,它所崇尚和奉行的是一种节欲主义。节欲主义主张有节制或合理地满足人们  相似文献   

18.
“五四”时期的文化民族主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五四”前后以辜鸿铭、杜亚泉、粱漱溟等人为代表的文化民族主义,是与以陈独秀为代表的文化革新主义相对立的思想主张;“五四”时期的时代特点决定了文化民族主义的复杂品格;文化民族主义对传统儒学持肯定态度,认为它不仅仍然适用于目前中国社会生活的需要,且对西方社会有益;在中国近代史上,文化民族主义不仅作为一科学术思想,还作为一种社会思潮甚至政治倾向作用于中国社会。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学术界正在进行一场关于传统文化的大论战。论战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评价和对待中国传统文化,这实质上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振奋民族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这场讨论的影响将是极其深远的。  相似文献   

20.
林白的<万物花开>体现出了一种生态主义的文化视角.这种生态主义的文化视角主要体现为生命意识的撒播和反现代性的文化平等意识.这种文化视角使林白作品中表现出迥异于传统启蒙主义视野下的文学图景.尽管生态主义文化视角只是林白创作转型的一个可能性契机,但在客观上对林白乃至中国当代的文学创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