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科教育》2014,(4):96-96
2014年7月13日,由北京师范大学主办、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民族教育与多元文化研究中心和北京师范大学SIEGLER创新学习中心协办的“一个全球性的话题:处境不利学生理科学习面临的挑战”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隆重举行。来自国内外各高校、研究机构、NGO机构等近100位理科教育、民族教育方面的专家代表及研究生们参加大会。  相似文献   

2.
<正>2019年1月15日,"‘发现乡村教师,助力乡村教育’研讨会暨《乡村教师口述史系列》丛书新书发布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会议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民族教育与多元文化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师口述史研究中心、广西教育出版社联合主办,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顾明远、中国教育学会会长  相似文献   

3.
<正>日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第七届学术文化节开幕,教育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裴娣娜教授、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谢维和教授、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民族教育与多元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郑新蓉教授受邀参加,围绕各自的学术生涯为青年学子做了一场精彩的对话教学。本刊将其中涉及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主题进行拣选、整合,编辑成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正>舍身奉献,他们因播种光明而美丽;扎根基层,人生因挥洒汗水而无悔。乡村教师就是这样一个群体,为了祖国的教育事业,鞠躬尽瘁;为了学生的未来,甘于奉献。他们简单、质朴,却有着一颗热爱教育和学生的真心,但目前乡村教师面临着种种困境,这些困境背后的症结是什么,该如何应对?为此,2014年9月9日,由北京师范大学农民之子社团和北京师范大学(以下简称北师大)中国民族教育与多元文化研  相似文献   

5.
文化的发展与传承依赖于教育,教育是人类文化传承的唯一途径。多元文化整合教育为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要树立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理念,通过构建具有民族特色的多元文化课程体系、培养师资队伍和实施多样化的教育手段,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教师教育工作者的多元文化教育责任是民族地区高师院校教师发展的基本要求。民族地区教师教育工作者的多元文化教育责任指的是教师应当具有主动从事跨文化教育的价值取向,在教学实践中具有文化敏感性和相应教学实践能力。文章从"理解与澄清"多元文化教育理念,"使用与管理"多元文化教育专业知识,"评价-反思-回馈"多元文化教育效果等方面进一步澄清了民族地区教师教育工作者,多元文化教育责任的行动思路。  相似文献   

7.
以西南地区为例,分析了民族文化、民族教育实践、民族教育研究三者之间的关系。作者认为,西南多元共生文化是西南民族教育实践生发的基础,西南民族教育研究是对教育实践特征和规律的总结。西南民族教育研究的目标是:以教育促进多元共生文化的发展,促进各民族的文化自觉,寻求民族传统与现代化之间的契合点,走内源式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为视角,探讨了多元文化、民族文化、民族教育的关系及其重要意义。认为作为民族文化遗传方式的民族教育应当体现自己的民族性,一体多元的中华民族德育,都是应当研究的对象;强调要防止、克服任何民族歧视观念,确立多元文化、多元文化教育的理念,在教育过程中要以积极态度学习、借鉴、吸收各个民族文化中的优秀成果。  相似文献   

9.
本文探讨了多元文化教育的实质及其目标,对民族地区多元文化教育在民族教育发展中的地位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我国当前多元文化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存在的诸多误区,并时多元文化教育下民族地区教师的文化品性及其培育等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当今社会,多元文化成为人类发展的背景与主题,儿童的发展当然也会受到他所处时代整个文化的影响。而幼儿艺术能力的发展以及与之相关的艺术教育也必然会与多元民族文化产生密切的联系,一方面,多元民族文化是幼儿艺术教育的背景和源泉,另一方面,幼儿园艺术教育也会对多元民族文化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1.
陈晓慧 《教育》2007,(12S):28-28
张莉莉:女,北京师范大学多元文化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多元文化教育、教育研究方法。孙龙存:男,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中心、北师大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博士,研究方向:国际与文化教育比较。张智:男,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博士,研究方向:教育政策分析。《教育》旬刊记者:今年我们国家对教育事业给予了极大的关照,义务教育、高等教育、中职教育等都得到了中央财政的巨大支持。中国的教育正日益显现其社会公益性质。教育绝不是一部分的特权,让穷人的孩子上得起学,这是人们对教育最朴素的期待。您是怎样看待这其中的公益性,以及政策实施效果的呢?  相似文献   

12.
张莉莉:女,北京师范大学多元文化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多元文化教育、教育研究方法。孙龙存:男,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中心、北师大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博士,研究方向:国际与文化教育比较。张智:男,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博士,研究方向:教育政策分析。《教育》旬刊记者:今年我们国家对教育事业给予了极大的关照,义务教育、高等教育、中职教育等都得到了中央财政的巨大支持。中国的教育正日益显现其社会公益性质。教育绝不是一部分的特权,让穷人的孩子上得起学,这是人们对教育最朴素的期待。您是怎样看待这其中的公益性,以及政策实施效果的呢?  相似文献   

13.
多元文化视野中的教师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民族国家文化多样性的社会特征,使学校中的教师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多元文化的教学情境,教师需要具备多元文化的相关知识,能够处理多元文化情境中出现的教育教学问题。多元文化教师,成为现代民族国家教师教育的理想。但是,我国少数民族师资培养中,忽视了多元文化教育理念培养,缺乏跨文化教育教学能力的专业训练。本文从多元文化视角出发,对多元文化教师所应具备的素养及其教育的方法与策略进行思考,以期对我国民族地区跨文化师资的形成提供有益的启迪。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教育人类学的视角探讨民族教育的理论问题。作者认为,民族地区教育的本质问题之一是多元文化环境中的教育,多元文化因素的存在是影响民族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民族教育理论应该研究教育在多元文化语境中的特点,也应该研究多元文化在民族教育中的地位和功能,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跨文化交际教育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联合国多元文化教育政策的研究包括多元文化教育理论、基于法理角度的政策文本分析、基于教育学角度的政策文本分析、联合国教育政策的研究、联合国与文化多样性的研究、联合国其他教育的研究等方面。对联合国多元文化教育政策的研究进行综述,有利于促进我国民族教育政策的研究、促进民族教育研究国际化、积累联合国研究的相关文献。  相似文献   

16.
对西北民族地区6个县级行政区605名义务教育教师进行调查后发现:教师的多元文化素养整体上处于中等水平,还有较大提升空间;教师的多元文化态度水平较高,但多元文化知识和能力有所不足;教师的多元文化素养在城乡、职称、是否担任班主任、所学专业、民族背景等方面均存在一定差异。据分析,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和教师的教育经历与学习状况是导致上述差异的重要原因。基于此,可采取以下措施提升民族地区教师的多元文化素养:创造民族之间实质性接触机会,促进跨文化互动与交往;在教师教育中体现多元文化素养的培养;深化对不同民族学生学习特点和教学的研究;鼓励教师进行民族文化教育资源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  相似文献   

17.
兴起于西方的多元文化教育给中国民族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多方面的借鉴。在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方面,多元文化教育背景中的教师担当着主导作用。教师深入地理解多元文化教育的理念,开发和实施作为民族文化传承平台的多元文化课程,创设人性的多元文化教育环境,促成了学校教育对民族文化的传承。  相似文献   

18.
郑雪松 《文教资料》2013,(5):114-116
虽然民族预科生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少数民族学生或久居在民族地区的极个别汉族学生,但是他们的预科教育课堂几乎被汉文化垄断,这与多元文化的背景是相悖的。通过将多元文化融入民族教育的实验研究,发现在民族预科教育中适当融入多元文化会激发学生的民族情感和学习兴趣,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多元文化教育中的教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兴起于西方的多元文化教育给中国民族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多方面的借鉴意义,在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方面,多元文化教育背景中的教师担当着主导作用。教师深入地理解多元文化教育的理念,开发和实施作为民族文化传承平台的多元文化课程,创设人性的多元文化教育环境,促成了学校教育对民族文化的传承。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西方多元文化教育理论大量涌入我国,由于我国缺乏系统的本土少数民族教育的理论,一经接触到西方系统的多元文化教育理论,就不加批判甄别地将西方多元文化教育理论拿来,移植到我国的民族教育之中。所采用的理论与方法几乎全是西方的或是西方式的,这种所谓的多元文化教育本土化,只是在不加批评地接受与承袭西方的问题、理论与方法。要实现多元文化教育理论的本土化,必须让理论根植于中华民族的社会、文化、教育与民族关系历史脉络之中,具有高度的本土契合性,将西方多元文化教育理论与我国的具体国情结合起来,促进其本土性转化,以便丰富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