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自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废止对学生体罚与变相体罚指示之后,又经过教师暑期学习,禁止体罚学生,已进一步的引起了重视。一般教师都已认识到体罚学生的错误及其危害性,并表示态度坚决的对学生废止体罚。但有不少教师却提出这样问题:“废止体罚以後怎办呢?”现以我个人见解和体会,来谈谈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张文斌 《师道》2002,(2):26
上课了,小孙、小迟突然跑来找我,羞赧间带怨气:“老师,犯错误罚写说明书,算不算体罚学生?”我说:“《未成年人保护法》和《教师法》都有规定,教师员工不得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老师罚你们,是什么原因?要说实话。”小孙和小迟一听来了精神。一个说:“我就旷课三次。”另一个说:“我不就是迟到七次吗?班头,有时候就喜欢小题大作,不过,现在可是法制社会。”  相似文献   

3.
案例一:一位青年教师一气之下体罚了一位后进生。A校长发现后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唉,你真是好心办了错事啊!这道理你自己都懂。当然,我当校长的也有责任,平时对你要求不严”这位青年教师听后认真地接受了批评,主动认错,并保证引以为戒,事后还进行了家访,向学生和家长表达了歉意。B校长发现后态度强硬地说:“你是不是体罚了学生?你知不知道体罚学生是犯法的,你这样做真是严重玷污了教师形象!自己好好想想,真给我添麻烦……”青年教师听后顿觉满肚子委屈,却慑于校长“权威”不敢申诉,结果不但不接受批评,甚至对后进生更加厌弃。分析:同是…  相似文献   

4.
偶见一家长对教师说:“咱的娃就是你的娃,要打要骂你随便!”听后颇觉不是滋味。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她的话未必出于假意;而教师的“打骂”,不能说从此有了“上方宝剑”就可以乐此不疲了。对学生的体罚或变相体罚,在一些学校(特别是一些农村学校)至今还时有发生。有的既打且骂,甚  相似文献   

5.
何杰:李老师,你发表在《教师之友》上的《应该怎样“承认现实”——答何杰老师》,我已经看了。我认为,重要的不是我们有多少“一致”或“不一致”,而是我们在对话在交流。商榷的目的不一定是要谁说服谁,而是双方在思想碰撞中获得更多的思想,是吗?今天,想和你谈谈关于“体罚”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鞭打与体罚鲁迅反对小学教师鞭打儿童,但有时他也会对海婴加以体罚,那是遇到儿子太执拗顽皮的时候。但直至他去世,也不过寥寥可数的不多几次。要打的时候,他总是临时抓起几张报纸,卷成一个圆筒,照海婴身上轻轻打击,样子很严肃,海婴赶快就喊:“爸爸,我下回不敢了。”平静地谈死许广平回忆了鲁迅和海婴之间的这样一段谈话:“爸爸,人是怎么死的呢?”“是老了,生病医不好了死的。”“是不是你先死,妈妈第二,我最后呢?”  相似文献   

7.
教育惩罚:教师的职责和权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学生在课堂上公然违反课堂纪律时,当学生违反学校规章制度时,教师该如何处理?在当前教育中,有两种极端倾向:一种是滥用惩罚,甚至体罚或变相体罚;一种是不敢使用惩罚,不作为。一般来说,发生教师体罚学生的不良现象是有地域性的,在农村以及边远地区学校的案发率普遍要高于城市学校。乡村教师的教学水平、个人素质偏低,对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升学率有更多的压力和渴望,体罚或变相体罚就容易出现。而在城市中,更多的教师是“谈惩色变”。“赏识教育”、“愉快教育”的倡导,新闻媒体对某些体罚、变相体罚学生不当事件的报道,学校对教师的告诫:“安…  相似文献   

8.
走近权利     
最近,我看到某中学一位同学写给《广东第二课堂》的一封信,他在信中称:他的同学徐某因两次上课打瞌睡,被老师罚站、罚扫地,但徐某没有照老师的话去做,结果,老师就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动手推徐某,还踢了他一脚,最后又以“明天你不用来上课”向徐某下了“逐客令”。第二天,徐某真的没回校上课了。老师可以随意体罚、驱逐学生吗?徐某拒绝罚被扫地,不理会老师的教训的做法正确吗?各方声音带着这两个问题,我采访了身边的一些中学生、教师及家长。“你所在的学校会经常看到这种情况吗?你知道自己在学校的权利吗?”初二学生李某:上小学的时候,老师对同学的体罚会多一些。我理想中的学校是一个家。老师是家长,对孩子严厉但不乏疼爱。初三学生陈某:以前我是不知道自己有什么权利的,反正就是要听老师的话。现在接触的东西多了,才懂得自己也有权利。初三学生王某:从小爸妈就教我们要听老师的话,我们总觉得老师是对的,所以对罚站、罚扫地、罚抄书这些东西见怪不怪了。“如果你遇到跟徐某一样的情况,会怎么办?会跟老师正面理论吗?”初二学生赵某:我不会。但我也不会把老师‘明天你不用来上课’这句话当真。初二学生王某:我也不会。但我很讨厌和害怕这样的老师。初三学生黎某:如果老师这样...  相似文献   

9.
“我们区里的小学教师,过去对业馀进修不够重视。”阜宁县公兴区读者刘琏在来稿中这样叙述:“他们认为工作做不好,要吃批评,学习不好没有多大关系,甚至有的教师还在背後说:上面完全是官僚主义,我们一点时间抽不出,还硬要布置学习。你如果问他:你最近学习情况怎样?他就硬着头皮回答你:学习是好的,就是没有时间学习。”  相似文献   

10.
今天的校园,教师体罚学生的行为已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校园“软伤害”却有所抬头。这里所说的“软伤害”区别于直接的身体暴力伤害,主要是指教师以恶毒阴险的语言、冷若冰霜的神情、粗暴恶劣的态度对学生的自尊、自信、智力、情感、心理、人际关系等间接的施以精神伤害的行为。其中,以语言为主要形式的“软伤害”所占比例最大。归纳起来,校园“软伤害”有以下几种类型:1.把学生比作动物,取笑学生身体缺陷。如:“你真是头笨驴啊!给你讲过多少多遍了?就是跟驴讲了这么多遍它也会了呀!”“怎么?不服气啊?看你圆头大鼻,不是猪是什么?”这种语言不…  相似文献   

11.
近日,兄弟学校一教师在课堂上扇了学生一耳光,家长以老师体罚学生为由到学校大吵大闹.同行们在议论该事时,一中年教师向青年教师们传授“经验”:现在的学生都是“小皇帝”“小公主”,骂不得、打不得,当教师的要“想得开”.他上课要睡觉,你就帮他盖被子;他要爬桌子,你就帮他搬凳子……总之,他要干啥,你就让他干啥,顺着他,别跟他对着干.那些年轻教师听后如获至宝,纷纷点头称是.  相似文献   

12.
六年级第一学期自然课讲的是矿物,在教学中要应用到很多标本。当我每教过一课以後,就要求学生们把用过的标本用马粪纸做了许多盒子装好,放在教室中的三角橱里,让他们在课後观看,巩固知识。由於师生共同收集,现在已有五十多种标本。学生们都叫它为“知识角”。课後我走到教室里,往往有学生拉着我,走到知识角那里,拿出一两样东西来问我:“老师,这是不是石英?”或者,“老师,这是青铜还是黄铜?”原来他们收集了新的实物来了。有时校长到那里去看,学生就会拿出圆圆的石子,或呈各种形状的石块,问校长:“校长,你知道石头为  相似文献   

13.
幽你一默     
耳朵被拧掉了有个老师经常用体罚的方法对付学习差的学生。一次,一个学生在作业中把“陈”字错写成了“东”字,老师发现后非常气愤地当着全班同学把他叫到前边,大声问:“说!你的‘陈’怎么没了耳朵?”  相似文献   

14.
怎样在教育中有效地使用“罚”而杜绝“体罚”和“心罚”呢?笔认为,至少要遵守以下几条原则。  相似文献   

15.
师范学校的学生,照例要到小学去实习。通过实习,许多人都会冒出同一个问题:“今后我对学生是该和气一点还是该凶悍一点?”这本是个不成问题的问题:教师之于学生,是亦师亦友的关系,自然以和气为好,岂有凶凶喝喝的道理?不过这问题确也来自实践。在实习中,凶悍一点的实习生大都能驾驭课堂,而懦弱一些的却常被学生闹得无法讲课,最后不得不请原班主任来坐镇。每逢此时,一些原任教师就会告诫这些实习生:“莫给学生好脸色看,否则他们会爬到你头上去。”无奈之下,不少实习生也逐渐学会了板起面孔训人,甚至采用一些明文禁止的体罚或变相体罚手段惩治…  相似文献   

16.
开心果     
妈妈:“你要哪一只香蕉,维克多?” 维克多:“我要那只最大的。” 妈妈:“维克多,你应该懂礼貌,要那只小的。” 维克多:“妈妈,难道要懂礼貌就必须说谎吗?”  相似文献   

17.
“不打不成材”“打是亲、骂是爱”这些话大家肯定都听过好多遍了,老师、家长体罚孩子已不是一个新鲜话题,可能很多同学因为做错事被体罚过,比如被罚去搞清洁、打手板、扎马步等等,或者曾被施以“冷暴力”。同学们,你怎么看待老师、家长对孩子的惩罚呢?做错了事情,惩罚是要有的,但是什么样的惩罚方式是你可以接受的,什么样的惩罚方式又是你无法忍受的呢?印象中有没有一次惩罚对你“幼小的心灵”造成了伤害呢?  相似文献   

18.
早上起来照镜子喊:“猪啊!”见到蟑螂或碗里的苍蝇要大喊:“小强!”听见别人对你说话要说:“收到!”当同寝室的人看上一个女孩时说:“帮主,品位太差了吧?”有人威胁你时说:“饶命啊英雄!”当别人管你借东西时说:“你想要啊?你要是想要的话你就说话嘛,你不说我怎么知道你想要呢,虽然你很有诚意地看着我,可是你还是要跟我说你想要的。你真的想要吗?那你就拿去吧!你不是真的想要吧?难道你真的想要吗?……”天热睡不着觉时说:“长夜漫漫,无心睡眠。”在路上听见有人打招呼时说:“跟我说话吗?不是跟我说的吧?认错人啦!”当考试不如别人时说:“论…  相似文献   

19.
近两周课馀,同学们以自己的劳动,整理了小荷花池。池边已装了栏杆,但油漆还未全乾。一天早饭後,我和一些同学靠着栏杆看初抽出的荷叶。忽然,一个同学轻轻地拉了我一下,说道:“陆老师,你怎么领着同学靠着栏杆?”我听了先是一惊,但我连忙向这位同学说:“你的意见很正确”。我随即  相似文献   

20.
听说上级部门要来学校检查,师德师风也是检查内容之一,老师们这几天可忙得不可开交。班主任老师特地上了一节“思想准备课”。“同学们,有上级领导要来学校检查,如果找到哪位同学谈话,就不许随便乱讲,知道了吗?”学生齐声回答:“知道了。”师接着便问:“老师有体罚过你们吗?”学生大声说:“有!”老师一脸愁容:“即使老师体罚过你们,也是为了你们把学习搞好,不许那样说。”师又追问:“老师体罚过你们吗?"“没有!”“有——”其中一位学生拖长了声音压过其他同学。老师用严厉的目光盯着他。“对……我刚才没听清楚,我错了。”那位学生忙支支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