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水生万物"的哲思,强调突出了水的本原性、创生性及再生功能。《太一生水》、《管子.水地篇》都对此作了深入阐释。这与重生的中国文化互为印证:"生"乃一重要母体,"圜道"为生命运行之道。水的孽生化育再生能力使得人们相信,人水死后可得复生,而且复生的异常光辉灿烂美好。水"生"之道实现了生命的"永恒回归",生命乃一通灵之环。  相似文献   

2.
刘文风 《语文知识》2003,(10):13-13
冰山理论,是海明威1932年在其作品《午后之死》中提出的创作主张。他形象地把文学创作比作冰山。他说,漂浮在大洋上的冰山,看得见的只是露在水面上的八分之一,而隐藏在水下的则是八分之七。作家在创作中将八分之七隐藏在水下,使读者通过看得见的八分之一去体验看不见的八分之七,这并不会使作品显得单薄,反而会使作品深厚起来。在冰山理论的  相似文献   

3.
吕文侠 《成才之路》2012,(18):33-33
和谐语文课堂是语文课堂的最佳表现形态和最高境界,构建和谐语文课堂的核心就是教与学的各种要素关系和谐,最主要的是师生、生生、师生与文本之间的关系和谐,让语文课堂达到"净""竞""敬""靓"四境之美,即"简约之美""竞争之美""尊重之美""诗意之美"。  相似文献   

4.
语文是什么?语文是“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美景,语文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语文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执著。语文不仅是一个学科,更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缩影。语文教育要让学生从枯燥的文段训练中解放出来,用语文的眼光感悟文本,品味语文之美。语言之美,美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5.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它几乎应用于任何门类.在自然界中,无论植物还是动物,无论天空还是大地,处处闪耀着数学的美妙之光;在社会生活中,无论文学还是艺术,处处体现着数学的灵动与美轮美奂.用心去感受数学之美.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论述了美术的绘画手段、绘画技法以及审美意识等艺术论题,阐明了美术之"美",并提出了在美术教学中不但要让学生学会绘画技法,还要培养他们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7.
试论平面设计的简约之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审美需求的不断提高,简约的平面设计作品越来越受到大众的重视和青睐。对简约设计的研究也更趋于理论化、系统化。简约之美的设计也成功地烘托出艺术理念和商业理念,使平面作品更加流畅灵动。  相似文献   

8.
课堂教学与美相遇,则会魅力倍增。如何有效有趣地展开与美相遇的课堂教学呢?"引人入胜"就是四字真言。其内涵的审美阐释,有助于教师深化对美的课堂教学的认识,并进一步富有成效地去追求与美相遇的课堂教学,促使教学进入艺术的境界。  相似文献   

9.
汉语是汉民族的共同语,是我们的母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本文从汉语的乐音、抑扬顿挫和双声叠韵等方面探讨汉语语音美的特质,让学生认识汉语之美.这对于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养成汉语学习的自信心,树立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毫无疑问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给受教育者以自我教育的机会。在教育中采取各种办法,让受教育者自我反省、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让教育的过程充满美的享受,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相似文献   

11.
"中和之美"是儒家美学的重要范畴。它的审美理想首先是强调美善的和谐统一;其次是要求情理的适中合度。人们只有遵循"中和之美"审美理想的轨迹和目标,才能通过审美活动以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以及人与自身和谐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学科之美"在本质上表现为一种价值关系,但又高于价值关系,发生在具有主体特性的学科对象与学生的互动过程中,具有"人化"的价值取向和动态发展的过程两个特征。"学科之美"的表现形式可以从两个维度进行分析,即学科内容的内在美和内容表达的形式美,二者都包括存在型载体和性质型载体两大类。学科内容美和形式美共同构成"学科之美"的整体。"学科之美"的研究以"情感是目的"作为其理论之基,旨在实现教学过程中的情知融合和学生的自我超越。  相似文献   

13.
薇拉·凯瑟的短篇小说《保罗事件》以少年保罗撞火车自杀作为故事结局,年轻生命的陨落令人叹息,其死因更值得深入探究。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保罗兼具内化和外化的心理失调。他长期压抑和焦虑,其所处的教育体系的失败是外部原因,而理想和现实的冲突则为内部原因,亦是根本原因。内化的心理失调最终以极致的外化心理失调——自杀的方式反映出来,进而实现了作者在物质世界中捍卫精神美的写作理想。因此从多角度对《保罗事件》进行深入解读,层层剖析少年保罗之死因。  相似文献   

14.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符号体系,汉字的一个字就是一幅画.由于汉字独特的外形构造和它深远的意义指向,使汉字成为世界上最美的文字。本文从汉字点画之美、形体之美、寓意之美等方面探讨了汉语的美的特质,揭示汉语之美。让学生认识汉语之美,对于培育青少年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养成汉语学习的自信心.树立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毫无疑问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音乐是听觉艺术,声音与音乐是紧密联系的,本文主要从认真聆听,如何培养有序的聆听环境和如何创设有效的聆听方式三个方面介绍了聆听在音乐活动中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新的艺术形式———“快闪”,不经意间进入大众视野,并迅速被世人接受。“快闪”是艺术教育中新的艺术形式,为艺术教育注入新鲜的血液,带给人们大众之美与创意之美,令人清新、温暖。  相似文献   

17.
儒家美学观中,"中和之美"处于核心地位。孔子作为儒家美学思想的创始人,其美学思想博大精深,对中国古典美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本文浅析孔子美学观里的"中和之美",以感悟其无穷意蕴。  相似文献   

18.
图书馆员与读者构建图书馆和谐之美的纽带是馆员服务语言的运用艺术。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的第二形象。图书馆员的语言是连接读者与图书馆相互和谐的桥梁与纽带,它包含馆员的思想、情感、心理、气质、素养和学识等。图书馆员只有正确地运用语言艺术这一纽带,才能与读者保持和谐密切的关系,达到构建和谐图书馆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以我国传统文化的"中和"理念为启示,分析了"中和"理念在卫浴产品设计中的隐喻内涵,结合卫浴产品设计中的成功实例指出,"中和"可以将产品的功能性、审美性、经济性融合在一起并使之成为一个和谐整体,实现产品形式美与实用性的辨证统一。强调中和之美,是卫浴产品自主创新设计、实施品牌战略的重要方法之一。提出了中国设计师要挖掘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以启发设计理念,从而设计出有中国特色的优秀产品。  相似文献   

20.
钱英 《学语文》2006,(5):36-37
古人写文章,讲究“起、承、转、合”,这个“合”,也就是指文章的结尾。俗话说:“编筐结篓,全靠收口。”这收口是编筐篓的最后一道工序,直接关系到筐篓的美观和牢度。把这个道理比于文章,也就是说,文章结尾也要讲究。对于写文章而言,人们常常通俗地把文章的开头称为“凤头”,言其明朗漂亮,而文章的结尾通常比作“豹尾”,意为结尾须有力、有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