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明代女真人入居辽东并非历史的偶然。女真及其先祖与辽东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先秦的肃慎,两汉的挹娄,魏晋的勿吉,唐代的靺鞨,都曾在辽东这块土地上过往和居留过。唐代女真之名已见诸史载。辽、金、元、明时一直称女真(因避讳曾改称过女直)。这一时期,女真人与辽东汉民过从甚密,迁居来往十分频繁。辽时契丹人灭渤海后,“阿保机虑女真为患,乃诱其强宗大姓数千户,移置辽阳之南,以分其势,使不得相  相似文献   

2.
一、渤海国是怎样兴起的?渤海大氏及其族属出于粟末靺鞨(肃慎族系统),为靺鞨七部之一,居粟末江(今称松花江)上游,靠近长白山,亦接近旧高丽(本称高句丽)北境。新唐(?)谓“渤海本粟末靺鞨,附高丽者,姓大氏”,其说甚确。公元六六八年(唐高宗总章元年)唐灭高丽,移其遗民于各地。渤海大氏一族以附于高丽之故,亦被徙住于营州(今朝阳县一带),此时契丹渐强,遂附属之。六九七年(唐武后万岁通天元年)契丹叛唐,攻破营州,渤海国第一代高王大祚荣趁此机会,携其全族从营州东奔,踰松花江至牡丹江上游东岸今敦化县地  相似文献   

3.
关于契丹汗位的承袭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旧史多称辽太祖建国前,契丹可汗是由“八部大人”“每三年第其名以代之”。主张这个说法的,有《旧五代史》、《辽史》、苏逢吉《汉高祖实录》、叶隆礼《契丹国志》等。例如: 《旧五代史》卷137:“先是,契丹之先,大贺氏……分为八部,每部皆号大人,内推一人为主,建旗鼓以尊之。每三年第其名以代之。及安巴坚 (阿保机)为主,……不受诸族之代,遂自称国主。”《辽史》卷63:“八部大人法常三岁代,迭刺部耶律阿保机建鼓旗,自为一部,不肯受代,自号为王……。”这些记载,颇为现代学者所采信。如马家升《辽史证误三种》以为:新旧五代史关于八部相代  相似文献   

4.
女真原没有文字,及破辽获契丹,汉人,始通契丹。汉字。建国之后,对国内文移来往,对邻国交涉通讯,都是借用契丹文字。这种情形和满洲建国之初借用蒙古文字如出一辙。契丹语是蒙古系统的语言,女真语是通古斯系统的语言,所以女真人借用书写契丹语的契丹文字一定要通过翻译,自然是很不方便的。清太祖命额尔德尼·噶盖等制满洲文字时说:“汉人读汉文,凡习汉字与未习汉字者皆知。蒙古人读蒙古文,虽未习蒙古字者亦知之。今我国之语,必绎为蒙古语读之,则未习蒙古语者不能知也”。这就是清太祖命制满洲文字的动机。可以想象女真人用契丹字时当然也有这样的同感,因此金太祖才命完颜希尹和叶鲁制女真字。天辅三年(1119)八月,字书成,太祖命颁行之;后来熙宗也制女真字,于天眷元年(1138)正月颁行。希尹等所制,谓之女真大字,熙宗所制,谓之女真小字。  相似文献   

5.
对《耶律斡罕领导的抗金斗争》一文的意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读了《历史教学》去年第九期上赖家度先生的《耶律斡罕领导的抗金斗争》一文,产生不少疑问,愿意把它提出来讨论。首先是关于“斡罕”这一名字的问题。按照《金史》和《大金国志》.“斡罕”当作“窝斡”。《大金国志》上有“亡辽贵族耶律幹(斡)罕,为群牧使,聚兵十万,自号后辽皇帝,结北地诸部为援”,这同窝斡是两个人,两回事。清朝乾隆时,把辽、金、元三史中的契丹、女真、蒙古等人名全部进行改译,于是“窝斡”就改成了‘斡罕”。清统治者之所以这  相似文献   

6.
本节教材的重点是金的建立和东京保卫战.金灭北宋的过程比较复杂,是本节的难点.另外,关于辽金战争、宋金战争的性质,也必须向学生交待清楚.一女真的兴起关于女真的兴起,教材里讲了两个问题:一是女真族的由来及其早期的社会生活状况;一是完颜部的发展及其统一女真的过程.教材首先叙述了女真族的由来及其早期的社会生活状况.女真族是居住在我国东北的一支少数民族,其祖先是黑水靺鞨.教材在《唐朝时期少族民族地区的发展》一节中曾提到七世纪时,黑水靺鞨分布在黑龙江下游两岸.631年,他们开始向唐朝纳贡.722年,唐政府任  相似文献   

7.
满洲的兴起     
满洲的悠久历史满洲即满族,是我国一个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满族就其语系来说,属通古斯语系满语族。早在新石器时代,满族的先民即散居在贝加尔湖以东、黑龙江中游沿岸及松花江下游一带。其先民商周称肃慎,秦汉称挹娄,魏晋称勿吉,隋唐称靺鞨,辽金又称女真,为避辽兴宗耶律宗真讳,史称女直。元末明初,女真主要分为三大部: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和“野人”女真。  相似文献   

8.
读赖家度先生答复有关窝斡起义诸问题后的意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对赖家度先生《耶律斡罕领导的抗金斗争》一文(载《历史教学》1962年9月号)的意见,能够得到赖先生的重视并予以答复(均载《历史教学》1963年1月号),这是首先要向赖先生表示感谢的。但读到赖先生的答辩后,问题仍未解决,因此不能不提出意见再向赖先生请教。(一)撒八起义在那一年?这个问题,在现有的史料中,本来是记载得很明确的:《金史·海陵纪》:正隆六年(1161年)五月,“契丹  相似文献   

9.
契丹族所建立的辽朝虽仅存在二百多年,但在十至十三世纪的中国历史中却占有重要地位,并留下不少宝贵遗产。“因俗而治”就是一份重要的政治遗产。 《辽史·百官志》中记载:“至于太宗,兼制中国,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因俗而治,得其宜矣。”故而过去常常把“因俗而治”单纯地理解为不同的官制,或仅仅依据字面含意认为是针对不同民族的习俗进行治理的民族政策。这样认识未免有些过于简单。“因俗而治”的核心应该是“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国制”,即十世纪时中国境内契丹族政权的奴隶制;“汉制”,即十世纪时中国境内中原地区汉族政权  相似文献   

10.
一、明朝和女真各部族的關係 (一) 明初女真各部族在白山黑水一帶的分佈滿族的起源是從遼金時的女真派演而來的,再推溯上去則隋唐時稱為靺鞨族,秦漢時稱有扶餘、挹婁等族,殷周時稱為肅慎氏,簡言之則滿族是蒙古人種通古斯族的一系,從中國的歷史記載知爲三千年以前就活動於今長白山黑龍江一帶廣大领域中。按女真語凡稱林木叢茂處做‘兀狄’,稱人做‘哈’,‘兀狄哈’卽林中人之意,‘建州毛憐以外之女真,朝鮮實錄皆以兀狄哈稱之’。‘兀狄’卽漢魏之沃沮,六朝之勿吉,唐之靺鞨,元之烏者、  相似文献   

11.
“澶渊之盟”是中国封建社会中期,北宋王朝与中国境内北方契丹族建立的辽朝,于公元一○○四年(宋真宗景德元年,辽圣宗统和二十二年)澶渊之役后订立的条约。过去史学界多认为“澶渊之盟”是北宋汉族统治者真宗对契丹族辽政权的屈辱求和。《民族研究》一九八一年第二期发表的金石同志《重评“澶渊之盟”》一文(以下简称金文),则认为“这种观点似乎过于简单,它不符合我国多民族自古以来共同缔造祖国历史的史实”。结论是  相似文献   

12.
《满族研究》2011年第1期刊发了萝北县黑龙江流域博物馆研究人员邓树平的《黑水靺鞨地域范围与黑水府治所初探》一文,文中有两点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其一,在黑龙江省萝北县境内的黑龙江干流右岸中游地区发现了一座具有靺鞨文化典型特征的古城,由于古城处在靠近黑龙江中游右岸的台地上,北侧濒临黑龙江干流的主河道,故称为江岸古城。1因为古城面积较大,经初步调查得知古城内有300多处大型穴居坑;其二,邓树平推断萝北县所发现的江岸古城,可能是唐黑水都督府即黑水府的所在地。如果萝北江岸古城可以确定为唐黑水都督府或黑水府的话,那么与之相关的一系列历史地理问题都会重新改写。因此,江岸古城的发现是建国以来有关黑水靺鞨考古调查最为重要的发现之一。不仅如此,一旦黑水靺鞨都督府确定在萝北县境内,那么萝北的县域文化战略思考也将会随之转换。  相似文献   

13.
拓跋部为鲜卑族一支,原居今黑龙江省嫩江流域大兴安岭一带.宣帝拓跋推寅为部落联盟酋长时,始离弃原住地,“南迁大泽”①(《魏书·序纪》)。至拓跋诘汾,又“南移”,历“九难八阻”,辗转至于匈奴故地。诘汾子即始祖神元皇帝拓跋力微。力微时,并灭拓跋氏原所依附之没鹿回部,有“控弦上马二十余万”,“诸部大人,悉皆款服”,“远近肃然,莫不震慑”(《魏书》序纪》);又南向扩地至盛乐、鄂尔多斯一线,逼临塞下,为晋边患。②拓跋氏之由微而显盖由此始.不过,总的说来,那时的拓跋氏大抵仍未脱出“礼俗纯朴,刑禁疏简”,“以言语约束,刻契记事,无囹圄考讯之法”(《魏书·刑罚志》)的原始社会阶级段。至力微孙拓跋猗卢统部时(猗卢于公元三○八年“统摄三部,以为一统”,  相似文献   

14.
女真是我国东北境内古代著名的民族。女真民族在历史上两度建立国家:一是统治半壁中国长达119年的金朝,一是统治全中国长达267年的清朝。女真又作女直,乃鼻音韵尾n消失的原故(但因此又有避辽兴宗宗真名讳改“真”为“直”的傅会)。更有朱理真,朱里真,竹里真、朱先、主儿扯、主儿扯惕(蒙古语“女真”一词的复数)等等写法。女真始见于历史,据说在五代时期。这以前,远古的肃慎,汉晋的挹娄,南北朝的勿吉,隋唐的靺鞨,都曾在我国东北境内生  相似文献   

15.
赫哲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同江县、饶河县、抚远县。赫哲族使用赫哲语,属阿尔泰语系,无文字。因长期与汉族交错杂居,通用汉语。据史料记载,赫哲族的族源可追溯到6000多年前,在先秦时称肃慎,汉魏时称挹娄,南北朝时称勿吉,隋唐时称黑水,元明清时称女真。“赫哲”这个名字首先出现在康熙二年(1662年)编纂的《清实录》中,并得以传承。  相似文献   

16.
关于辽代契丹族官制中实行世选制的问题,早在清代乾嘉时期就已被著名的史学家赵翼所发现,他在他的代表作《甘二史札记》(卷廿七)中列有“辽官世选之例”条,明确提出“辽初功臣无世袭,而有世选之例”.并举出《辽史》中的实例加以证明.在赵翼发现的基础上,陈述先生在本世纪三十年代末曾撰《契丹世选考(附表)》(刊登于《史语所集刊》)8,1939.9)一文,进一步考证了辽代官制中具有北方民族特点的北面官的世选问题.指出世选是契丹旧俗,主要大吏,握军政柄者,  相似文献   

17.
《诗·魏风·硕鼠》之二章曰: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爱得我直.《毛传):“直,得其直道”.《郑笺》云:“莫我肯德,不肯施德于我.直犹正也.”清王引之《经义述闻》,“直”读为“职”,“职”又训为“所”,则与一章“爰得我所”,义相重复,《诗》之叠章,倒换字而罕重复,故王说可疑.今人余冠英《诗经选》云:“直就是值.得我值就是说使我的劳动得到相当的代价.”又  相似文献   

18.
一、在色楞格河的游牧地域篾儿乞惕部虽然在唐朝未见著录,但到契丹族所建立的辽朝时,已经是一个重要的部落,所以在《辽史》中记载了他们的分布地域和简单活动情况。《辽史·道宗本纪》寿隆二年(1069)记称:“十二月已未斡特刺讨梅里急破之。”三年(1070)又称:“十一月丁丑西北统军司奏讨梅里急捷。”这里的梅里急即篾儿乞惕部,在辽朝已是一个人数较多的部落,才能不断反抗契丹族的统治,并于1069年遭到契丹军队的镇压。如果篾儿乞惕是一个人  相似文献   

19.
契丹为鲜卑一支,远古历史无可稽考。当公元四世纪时,渔猎放牧于潢水(今西喇木伦河)、土河(今老哈河)流域一带,诸部间尚无共同领袖和统一组织。隋末唐初,各部开始结成暂时的不巩固的联盟,并已产生共同的最高酋长——“君”。  相似文献   

20.
金朝是以女真族为主体,联合汉、契丹、渤海等建立起来的一个多民族政权,其官制也体现了多民族的特点。《金史·百官志》记近侍局为章宗泰和八年创设,是误记,早在金熙宗时就已创设了近侍局;《金史·百官志》失载的“治中”一职,就是府级属官中的少尹;《金史·百官志》记宣抚司为10处,但实际却罗列11处,自相矛盾。原因是修史者把辽东咸平宣抚司误为两处;史料记载金末哀宗时所设都尉或为13名号,或为15名号。经考证,认定13名号为是;对章宗时所设九提刑司的治所进行考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