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对比读新旧《数学课程标准》,很多地方的变化与坚持都引起了我的一些思考,其中从实验稿中的符号感到2011版中的符号意识的细微变化也引发我的一些想法,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将从以下几方面谈谈这种变化的价值。一、仅仅是一词之差吗?从符号感到符号意识,感感  相似文献   

2.
在概念教学中培养用数学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概念的学习一般都要经历一个概括、抽象的过程,是主体在已有知识和经验基础上的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提出在概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用数学意识,其目的在于用“学数学、做数学、用数学”的基本理念作指导,加强数学知识发生、发展过程的教学,引导学生学习数学化,逐渐形成用数学的意识.为此,笔者认为,概念教学应在创设情境上下功夫,把学生带回到现实中去,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学会把现实问题数学化,促使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经验基础上主动建构起概念的心理表征,建立概念的内部的和外部的联系,把概念学习过程变成学生学、做、用数学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爱提问题的学生少了”.张奠宙教授也曾说:“中国学生提不出问题,不能创造性的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其中关键原因就是问题意识的淡薄.”因此,在数学教学中经常激活和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简单来说,“问题意识”是人们对未知客观事物做出的自觉的心理反映,是与生俱来的天然禀赋.其行为表现是对事物的好奇,喜欢探究.从理论上讲,“问题意识”的求异特质与科学精神的自由探索和怀疑批判紧密相通.只有具备强烈问题意识的学生,才可能关注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及研究过程,才可能积…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的教育应把创新教育作为发展的重点。”二十一世纪呼唤创造性人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主要渠道。学生如何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究”,关键是老师。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我们对"让学生学有用的数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领悟"知识源于实践,又作用于实践"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适时向学生渗透在生活中学知识、到生活中用知识的理念.  相似文献   

6.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能否提出问题,是"问题解决"教学的关键。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可见,从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一、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有"疑"可"问"教师要抓住小学生求知欲望强、好奇心强、爱说爱问等特性,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新颖、有趣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产生好奇,由  相似文献   

7.
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应包含: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用数学的知识去说明,用数学的方式去分析,用数学的思想去处理这四个方面的意识。  相似文献   

8.
目前,课堂教学存在的一个比较突出而又普遍的问题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意识不强,独立思考的习惯较差,仍旧是“师云亦云”,被动地接受知识,能够质疑问难的学生如风毛麟角。目前,《新课程标准》所体现的创设情境、自主探索、应用拓展、反思、布置作业的课堂教学结构给了我深刻的启示,那就是初中数学教学中应体现“人本意识”,即以人为本的教育,其价值取向是以个体的自我完善为崇高的目标教育,是以个人发展需要为标准的价值观教育。  相似文献   

9.
一、积极创设问题意识的理论背景在我多年的数学教学过程中观察,学生上课很安静,都认真地听课,却很少主动提问题.都是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就以解决教师的问题为目标来获取知识.然后学生以教师的答案作为标准,思考问题和板书解题过程千篇一律,很少问为什么这样做?还有第二种方法解吗?在课堂上,学生的语言几乎没有"我想……我要……我能……我来做……我还有……我认为……"等的表达方式.为什么学生不会发现问题,缺乏问题意识呢?我不得不反思我们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走进我们的课堂。  相似文献   

10.
课堂是初中数学教学的主阵地.在这种情况下,要更好的推进素质教育,就要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之上,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采用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主体性课堂交流活动.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以教师为课堂主体的模式,把课堂交还给学生,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欲望,提高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使学生自主学习、渴望学习,促进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1.
全面推进和落实素质教育,是一项事关全面,影响深远和涉及社会各方而的系统工程,其关键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而实现这一目标就要让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相似文献   

12.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营造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构建开放的学习模式,是培养学生问题解决意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建立创新思维的关键。中学阶段是学生思维能力与思维品质形成的关键阶段,因此,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建立显得尤为重要。中学理科教学,是对前人研究、发现所积累的自然科学知识成果的传播再现,不具有首创性。所以,中学数学中的创新教育是去开拓和创新未知的知识体系。笔者认为,作为数学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中不能忽视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本人有以下几点想法,提出与同行们共同商讨。  相似文献   

15.
朱平平 《快乐阅读》2013,(11):127-127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重视和加强青少年一代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变“接受性学习”为“创造性学习”,已经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则是摆在教育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作为基础学科的小学数学,必须围绕这个重点任务,鼓励学生打破常规,勇于标新立异,培养学生敢于创新、大胆探索的良好品质,使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品质、创造潜能得以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一个人是否具备创新素质、创新精神,直接关系到工作效率的高与低、对社会贡献的多与少,因为创新的品质是个体在解决实践中各种问题最基本、最重要的素质.  相似文献   

17.
苏正武 《教师》2011,(32):79-79
数学新大纲提出,“创新意识是对自然界和社会中的数学现象具有好奇心,不断追求新知识,独立思考,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本文从经验积累、发展智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等几方面论述在数学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18.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当前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人的发展对自身的必然需要。怎样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这是素质教育中必须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9.
加强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是时代发展与教育改革的需要,实施素质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当前数学教学中普遍存在数学应用意识淡薄,要充分认识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意义,并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等途径着力培养这一意识。  相似文献   

20.
初中数学教学对学生用数学意识的培养○高章满重知识传授,轻技能实践,侧重于对大量具体的概念、公式、定理和法则推导的结果的教学,满足于对各类题型的归纳和解法,忽视对学生用数学意识的培养,是当前数学教学存在的弊端。它有悖于素质教育对科学文化素质中的技能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