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书院院训——现代校训的古代先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古代学校特别是书院已存在校训的原型,“校训”名称近代从日本引进。“校训”名称与我国古代书院“校训”原型相结合,完成了校训概念和原型的名实统一;“校训”名称与教会大学的“motto”(校训)相对应,完成了“motto”(校训)概念的中国化和本土化。日本“校訓”概念和西方教会大学校训实体双重影响,催生了我国近代大学校训的破土发芽,使得中国古代校训原型得以明确化、概念化。  相似文献   

2.
提到校训,我们很容易想到”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清华大学)、“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北京师范大学)、“允公允能,日新月异”(南开大学)等等这些名校耳熟能详的校训。的确,一个优秀的校训,既是历史文化的沉淀,又是时代精神的体现,它是一所学校办学理念的反映,同时也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一所学校办学实践特色的浓缩。所以校训是一种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与传承性,对全校师生具有导向和激励的作用。本期《专题策划》首先通过一组中小学校训认同度的调查研究,在数据上剖析当前校训在制定与实施上存在的问题:而后约请几位校长和教师,通过解读各校不同的校史、校训,展现各校不同特色,以及切身感悟校训的功能与作用,期许引发读者对中小学校训的持续关注与讨论。  相似文献   

3.
校训文化     
提到校训,我们很容易想到“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清华大学)、“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北京师范大学)、“允公允能,日新月异”(南开大学)等等这些名校耳熟能详的校训。的确,一个优秀的校训,既是历史文化的沉淀,又是时代精神的体现,它是一所学校办学理念的反映,同时也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一所学校办学实践特色的浓缩。所以校训是一种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与传承性,对全校师生具有导向和激励的作用。本期《专题策划》首先通过一组中小学校训认同度的调查研究,在数据上剖析当前校训在制定与实施上存在的问题;而后约请几位校长和教师,通过解读各校不同的校史、校训,展现各校不同特色,以及切身感悟校训的功能与作用,期许引发读者对中小学校训的持续关注与讨论。  相似文献   

4.
试探中国近代大学校训的起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彩霞 《高教探索》2006,(2):32-35,39
现代意义上的校训是伴随中国近代教育的开始而出现的。“校训”名称来源于日本。中国古代有校训的原型,没有校训的明确名称。直到近代,教会大学出现了英文校训(motto),随后中文“校训”从日本侍入,才使得校训概念和内容达到了名实统一。“校训”名称的引进,表面上是新概念的出现,实质上是新教育观念的诞生,是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换的影射,是西方新式学校体制被我国接纳、采用、完善的表现。  相似文献   

5.
校训集粹     
校训集粹校训,集中反映了一所学校的办学宗旨、光荣传统和特色,也是一所学校精神面貌的真实写照,可以说,它是一所学校的“魂”。许多老校、名校都有着各自独特的校训,本刊将陆续选登全国各地一些学校的校训(均由中国教育电视台供稿),旨在互相交流,让这些校训的精...  相似文献   

6.
朱雯 《教育文汇》2014,(22):46-46
站在蚌埠职业教育中心(蚌埠技师学院)校门口远望,教学主楼上“厚德笃学,精技成才”八字校训熠熠生辉。  相似文献   

7.
《教育科研论坛》2013,(9):F0002-F0002
江苏省常熟市莫城中心小学创办于1913年2月.至今己整整100周年。“诚·毅“为学校的校训(取“待人诚实讲信用.志向坚定不动摇”之意)。  相似文献   

8.
“校训”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通过对《大中学校校训集锦》一书中三百多则“校训”的句式、常用词语,词语组合的统计分析,指出目前“校训”总体上反映了学校的价值取向,但各校校训有趋同现象。同时提出“校训”应讲求个性,并有别于“校风”和“校规”。  相似文献   

9.
我国大学校训中蕴含的三种经典理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面互通共融、高度契合,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校训教育和校训践行是校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表现方式,同时也是培育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方面.学校要广泛开展校训教育活动,使大学校训“亮起来”、“动起来”、“活起来”、“新起来”,成为培育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学校领导要成为践行校训的推动者,大学教师要成为践行校训的引领者,大学生要成为践行校训的主体力量.  相似文献   

10.
我们在“实施理解教育,创建和乐质优型学校”的教改和科研过程中,提出了“我思我行,说到做到”(简称思说行)的校训,尝试设计了一些教育叙事策略。  相似文献   

11.
浦北中学     
广西浦北县浦北中学创建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文化底蕴深厚,秉承“洁已以进,反身而诚”的校训,不断开拓创新,2006年被评为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  相似文献   

12.
“校训”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校训”体现了一所学校的办学传统和校长的治校理念,代表着校园文化和教育理念,是人文精神的高度凝练,是学校历史和文化的积淀。“校训”,作为一个标尺,激励和劝勉在校的教师和学子们,即使是离开学校多年的人也会将“校训”时刻铭记在心。“校训”也能体现学校的办学原则与目标。  相似文献   

13.
《招生考试通讯》2011,(7):I0003-I0003
中国海洋大学是一所以海洋和水产学科为特色,包括理学、工学、农学、医(药)学、经济学、管理学科门类校为齐全的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之一。校训是“海纳百川,取则行远”。  相似文献   

14.
彰显校训精神的本质力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谓校训?据《辞海》诠释,校训是“学校为训育上之便利,选若干德目制成匾额.悬之校中公见之地”,“目的在使个人随时注意而实践之”。《辞海》关于“校训”的诠释,告诉了我们有关“校训”的基本内容与要求。  相似文献   

15.
报刊撷英     
小学校训:能否不喊口号“你是否还记得你所在学校的校训?”看到“团结、勤奋、活泼、创新、文明、守纪、求实、进取”的校训,你是否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在北京市东城区教委日前进行的一项调查中,许多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并不能准确地说出自己学校的校训。校训仅是标语口号?东城区教委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参与调查的50所小学中,有49所学校的校训为“四词八字”式的口号,所占比例高达98%。50所小学的校训共涉及用词38个,用词范围狭窄,普遍存在着重复使用的问题,各校校训千篇一律。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勤奋”、“团结”、“创新”、“文明”4个…  相似文献   

16.
校训与师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校训”是学校办学思想、文化精神、建校传统、办学特色、道德要求等丰富内容的集中体现,也是学校众多师生、校友和有关的仁人志士集体智慧的结晶。意境深远,富有哲理,内涵丰富的校训,对于激励广大师生努力奋斗,攀登文化科学的高峰具有重要作用。 校训是以学校为载体的,中国的校训可谓源远流长。中国大约从汉代起就开始设立书馆(也称“蒙馆”),伴随着学校的形成和发展,校训也开始以不同的形式出现:有的写成对联悬挂于校门的两边,有的镌刻在学校的楼、阁、亭、台、碑等建筑物上,有的制成匾额悬挂于教室之中,有的直接印在教科…  相似文献   

17.
《小学生》2010,(3):7-7
1研究的基本情况 1.1探索期(2003年5月——-2004年6月) 在“七色花”艺术团成立之初,少先队大队部以少先队基础建设为中心,在完成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成立合唱团、舞蹈团、环保团、文学社等)的同时,以校训“责任”为指导思想,聘请市内专家对社团成员进行专项培训。并同时开展“社团小明星”、“才艺小能人”评比和“雏鹰争章”等活动。  相似文献   

18.
四川省成都市新津一小始建于晚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坐落于水秀山明之五津古镇。长期以来,学校始终坚持把“陶冶情操的花园、培养人才的学园、发展个性的乐园、幸福生活的家园”作为办学理念,以“博爱、求真、善思、笃行”为校训,突出重点,创新特色。  相似文献   

19.
《基础教育参考》2011,(9):F0004-F0004
吴头越尾,太湖之滨。自1923年著名银行家施肇曾和施肇基(中国第一任驻美公使)兄弟在震泽王锡阐(明末著名天文学家)祠堂创设私立震属育英初级中学以来,学校三迁校址,六易其名,八十八载薪火相传。在悠久的办学历程中,学校秉承“诚朴”校训,形成了“朴茂弘毅,知行卓绝”的精神和“诚信守真,朴实求是”的优良校风。  相似文献   

20.
“让真理与你为友,”这是哈佛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是清华大学的校训;“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这是北京市东城区灯市口小学的校训。这些含英咀华、绽蕊吐香积淀在师生血液里的校训,世代传承,历久弥新,犹如一张张独具特色的“文化名片”在观阅者的心中留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