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对267例湖南侗族正常人的鼻部进行了11项观察和4项测量研究,计算了鼻指数,并按鼻指数划分鼻型,表明湖南侗族以中鼻型为主,对鼻高度值与鼻宽度值列出了综合表,根据此表将鼻分为9种类型,其中低窄型是一种最常见、最理想的鼻型。  相似文献   

2.
对 2 6 4例侗族的眼部进行了 6项观察和 15项测量研究 .计算了眼裂高宽指数 ,并按指数进行了频率分析 .对眼裂高度值与宽度值列出了综合表 ,同时对上睑皱褶也进行了频率分析 .结果对眼部整容、修复、美容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相似文献   

3.
侗族青少年足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侗族青少年足型及其发展趋势,按活体测量要求,对湖南通道、靖州共1343名侗族青少年(7—18岁)的足长、足宽进行了测量,并按足宽足长指数进行分型.结果表明:侗族青少年的足长、足宽分别随年龄增长而增长,16岁左右接近成人水平;足长与足宽之间存在正相关;足型以中间型最多。  相似文献   

4.
侗族鼓楼、民居、民间工艺、服饰及刺绣等都蕴涵着丰富的数学文化。侗族从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运算到生产实践的数学应用所表现出来的古朴的数学思想方法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古老的侗族传承着人类古老的数学文化。  相似文献   

5.
侗族传统节日是侗族人民世代传承下来的一笔非物质文化遗产,蕴涵着维系和凝聚、规范与约束、推动与促进、传承与发展、调节与融洽五大功能。  相似文献   

6.
湖南侗族信仰文化中的万物有灵思想折射出人类普遍的原初生存观。在原初条件下,人类习惯于将生存环境中的不可抗拒现象归因于先祖和自然神灵的神秘力量。这种原始生存观反映了侗族期待人与自然、人与人达成和谐的愿景。时至今日,科学技术足以揭开自然现象的神秘面纱,消除人类诸多恐惧心理;然而,这种现代文明似乎远未找到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共存的完美路径。挖掘侗族信仰文化中的精髓思想有利于现代文明夯实和谐自然与和谐社会的生存之路。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侗族青少年足型及其发展趋势 ,按活体测量要求 ,对湖南通道、靖州共 1343名侗族青少年 (7~ 18岁 )的足长、足宽进行了测量 ,并按足宽足长指数进行分型 结果表明 :侗族青少年的足长、足宽分别随年龄增长而增长 ,16岁左右接近成人水平 ;足长与足宽之间存在正相关 ;足型以中间型最多  相似文献   

8.
湖南侗族同其它民族一样,有着自己丰富多彩的说唱文学,包括"刚锦"、"多锦"、"刚锦多锦"、"刚款"以及各类民间仪式中的说唱,它们是侗族文学和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但随着时代的演变,说唱文学的传承发生了新的变化。以说唱文学传统保留较好的通道县为例,对湖南侗族地区说唱文学的传承现状做田野调查,以期对侗族说唱文学的主要类型、基本特征以及传承保护等问题进行较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9.
萨岁崇拜是侗族特有民间信仰,是侗族传统文化的核心。侗族萨文化起到了构建民族身份、宣告权利取得、进行秩序维护、增强集体凝聚、调节消费走向、维系文化传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国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少数民族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历史传统、文化特征与生活方式,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下也衍生出各自不同的习惯法。黔东南侗族是贵州17个世居少数民族之一,它传承了数千年的习惯法,无疑是我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对侗族习惯法的调查研究,有助于深刻了解少数民族习惯法的历史成因和现实功能,有利于我国优秀的传统法律文化为现代法治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1.
杨果朋 《怀化学院学报》2006,25(12):115-116
湘西北侗民歌是数量最多、生命力最强、特色浓郁的歌种,它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曲调多样,从民族音乐学的角度对湘西侗族情歌的音乐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地方少数民族音乐的传承特点,探索民族音乐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2.
侗族大歌的保护与传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侗族属于古代百越民族骆越人的一支,主要居住在湘、黔、桂三省区交界处,周边峻岭连绵、群山阻隔、外出艰难,历来封闭。这导致其浓郁的原始遗风及其群居生活长盛不衰。侗族大歌从产生到繁荣和发展的过程,就是与自身的生态环境不断发生关系的过程。侗族的社会发展、自然环境、审美意识、社会习俗等决定了侗族大歌的内容和形式,它负载着侗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着流行音乐所不可取代的功能和作用。而侗族大歌的保护与传承对西部民族文化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侗族、苗族舌运动类型基因频率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湖南侗族和苗族的5种舌运动类型的基因频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叠舌的显性基因频率侗族明显高于苗族,而翻舌的显性基因频率苗族明显高于侗族.从总体来说,湖南侗、苗两民族的卷舌、翻舌和尖舌的显性基因频率与国内其他民族的差异较显著,而叠舌和三叶舌相对不甚显著.  相似文献   

14.
民族性格特征研究——对侗族农村初中生人格特征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侗族农村初中生的人格特征,通过采用中国人人格量表对220名侗族农村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侗族农村初中生与全国常模比较,人格特征存在着差异性;侗族农村初中生之间也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5.
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过程中,语言教育模式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少数民族地区的语文教学包括国家通用语、本民族语和外语.然而,相当部分无原创语言文字的少数民族地区的语言教学由于种种原因而教学质量不高.作者在进行三年多的相关课题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根据侗族地区语言教学的实际情况,从英语学科入手,结合双语教育理论,提出了"侗汉英"三语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6.
一个民族的聚落就是特定的文化空间。聚落总是以特定民族的文化逻辑进行配置的。从我们对阳烂村的田野调查发现,村落是以家族为载体,村落中的鼓楼是家族成员活动的中心,形成以鼓楼为中心的家族—村寨;而围绕家族—村寨的四周的住屋、坟山、水井、水田、鱼塘、凉亭、溪流、神林、山地等构成要素,则是按照侗族的文化逻辑而有序化的配置,将自然资源、地方性制度和信仰体系一体化,通过它们有效地维护并实现了社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侗族保留了世界上少有的"原汁原味"的建筑群落,形成了独具历史特点和民族文化传统的建筑风格。开发、利用这些文化遗产,对于贵州的文化旅游开发意义重大。在旅游开发中侗族建筑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艺术观赏价值、科学考察研究价值,通过开发侗族建筑潜在的价值,可以发挥它的综合效益,从而助推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侗族传统抚幼习俗与儿童社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侗族的传统抚育习俗是侗族千百年来在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中逐渐凝练并延续下来的,它既是侗族儿童社会化必经之路,也是侗族本体和民族传统文化得以传承的主要途径之一。然而,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变革,侗族传统的经验性抚育模式发生了一些变化.儿童的社会化过程遭遇了传统与现代的困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