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缘木求鱼”——爬到树上去捉鱼,比喻方法上错误,就一定不能达到目的。就一般情况而言。这是对的,但是在特殊情况下.“缘木”是可以求鱼的。不信,请看:中南半岛南部的柬埔寨的洞里萨湖(又名金边湖),每年7-11月份因循公河涨水,倒灌入湖,湖面由低水位期的2500平方公里扩大为10000平方公里,湖周围的树木浸入水中,鱼乘机钻入树洞;低水期,水退去鱼恋洞不走。当地人就爬上树去,以手探洞,鱼无可幸免者。这真正成了“缘木求鱼”了。又如报刊报道:“在印度洋和太平洋热带的一些泥质海岸有一种鱼,它不但能离开水,还能爬树——叫…  相似文献   

2.
有个成语叫做“缘木求鱼”,它出自《孟子·梁惠王》:“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意思是说,用那样的方法去追求那样的目的,就像爬到树上去捕鱼一样荒唐。现在人们常用它来比喻“方向、方法不对,一定达不到目的”。可是这个沿用了两千多年的成语却遇到了挑战。前不久有人撰文说,“缘木求鱼”  相似文献   

3.
有一句成语叫"缘木求鱼",意思是爬到树上去找鱼,比喻方向、方法有错误,就不可能达到目的。对于这句成语,少年朋友想来都是能理解的,因为"鱼儿离不开水"是基本常识,鱼在水中生活,  相似文献   

4.
鱼在树上     
中国成语往往四字一句,字少但含义深刻而丰富,并且历史悠久,比如“缘木求鱼”,意思是爬到树上去找鱼,比喻方向不对、方法错误,就不可能达到目的。这是二千多年前,孟子对想称霸天下的齐宣王讲的:“您想动员全国军队冒险去攻打别的国家,就好像爬到树上去抓鱼。”  相似文献   

5.
校园逸趣     
幸福的牛一名学生在写作文《幸福的童年》时,把“小时侯,我经常骑在牛背上唱歌”错写成“小时侯,牛经常骑在我背上唱歌”。老师看后说:“那头牛的童年比你更幸福!”杀鸡取卵有一次语文课,老师讲完“缘木求鱼”这个成语后,请同学再想一个类似的成语。一男生答:“杀鸡取卵。”老师矫正:“错了,缘木求鱼指的是做没有结果的事情!”男生坦然对答:“老师,我杀的是公鸡!”愚人节某一天一位老师在课堂上发现一个学生在传纸条,就要他把纸条交上去。老师:“把纸条拿来。”学生:“老师,我劝你还是不要看比较好。”老师:“快把纸条拿来。”学生把纸条拿…  相似文献   

6.
小手词典【缘木求鱼】yu1nm·-qi%y%爬到树上去找鱼。比喻方向或方法有错误,因而不能达到目的。缘,攀援。★“缘”不能写作“沿”或“椽”。比较容易写错,考试中常考。成语故事成语“缘木求鱼”出自《孟子·梁惠王上》。故事为:战国时,齐宣王想通过发动战争来扩张领土,树立威信,使自己称霸于天下。孟子就去见齐宣王,对齐宣王说:“听说你想用战争征服天下,这是绝对办不到的。你想使天下都归顺自己,就必须先好好地治理自己的国家,施行仁政,使天下的官员、农人、商人,甚至旅行者都愿意到你这儿来。如果用武力去征服,就好比是‘缘木而求鱼’,是…  相似文献   

7.
再接再厉     
子晨 《中文自修》2009,(11):51-51
在勉励别人的时候,人们往往喜欢用“再接再厉”这个成语,可是这个成语中有一个字很容易用错,就是“厉”,许多人都把“再接再厉”写成了再接再“励”。他们的理由很充分,既然是勉励,那么就应该是鼓励的“励”啊。这就需要了解“再接再厉”这个成语的来历和“厉”这个字的本义了。  相似文献   

8.
狗拿耗子     
成语“狗拿耗子”常常与“多管闲事”连用,成为一个偶句成语“狗拿耗子,多管闲事”。这个成语大意是说,狗去捉老鼠抢了猫的行事,是不务正业,比喻人们做外行事或多管闲事。这说明在人们的心目中,狗专门看家、  相似文献   

9.
童话     
鱼说:“你看不到我的眼泪,因为我在水里。”水说:“我感觉得到你的眼泪,因为你在我心里。” 这个温和而又热烈的美丽童话让我一次次感动。 在这个大千世界里,无数的童话等着我们去发掘。 奶奶很喜欢鱼,而且她常做一个幼稚的梦——像鱼一样在水中自由地生活,没有歧视,没有欺凌,没有约束。而爷爷很喜欢水,喜欢它的宁静,  相似文献   

10.
英语和汉语都有着渊源流长的语言历史。丰富悠久的语言历史孕育产生了相当数量的成语,但由于各自语言的文化背景不同,因而英汉成语相对应的程度也不尽相同。同是一个英语成语,在这句话里可以用这个汉语成语翻译,但在另一句话里再用这个汉语成语恐怕就不太合适,甚至根本就不能采用。例如“birdS0f。f。thel”,有的将其译为“一丘之貉”,有的译为“物以类聚,人(鸟)以群分",究竟哪。个对呢?其实这两种理解各有道理。因为birdsofafeather原本包含这两个汉语成语的意思。只是在具体句子中该取哪种译法得视上下文斟酌而定。英语成语…  相似文献   

11.
“皓月当空”、“繁星满天”是语中常用的两个成语,常有人将它们搭配而用。从语角度来说,它们字数对称、读起来朗朗上口,因而显得珠联壁合。可看似姻缘甚浓的两个成语却并不该出入成对,因为“皓月当空”“繁星满天”是说一轮明月挂在空中,周围繁星似锦、星罗棋布,想来是一幅众星捧月的星空美景。可仔细想来,这是不可能出现的情景。  相似文献   

12.
狐疑不决     
形容遇事犹豫不决,人们常用“狐疑不决”这个成语,依据是狐性多疑。还有一个与“孤疑”有关的成语是“狐埋狐搰”,亦谓狐性多疑,当它捉到小动物,就先埋藏起来以备食用,  相似文献   

13.
鼎在古代用作食器和祭器,盛行于商周时期,多用青铜制成,一般为圆形,三足两耳。也有少数方形四足的,称为方鼎。《说文解字》中说:“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铛”是一种有两耳的平底浅锅。因为有“两耳”,所以有成语“鼎铛有耳”。这个成语常常用以斥责人消息不灵,不了解情况:鼎、铛还有耳朵,你难道没有,什么也没听到?因为有“三足”,所以人们常把三方面势力的对立、抗衡叫“鼎立”、“鼎足”、“鼎峙”、“鼎分”,成语“鼎足之形”、“鼎足之势”、“鼎足而立”、“鼎足而居”、“鼎足三分”或“三分鼎足”,即由此而来。  相似文献   

14.
田勇 《甘肃教育》2011,(9):39-39
“耳提面命”是一个常见成语,也作“面命耳提”,意思是“形容恳切地教导”。对于这个成语的意思,人们一般不会有异议,而对于它的具体解释,很多人,甚至很多工具书的理解都不太妥当。  相似文献   

15.
韩延明 《学语文》2010,(4):53-53
往年,伴随着盛夏的到来,一个使用频率很高、误用频率也很高的成语就频频出现,这个成语就是“七月流火”。在此。笔者不惜笔墨,对这一成语的使用情况加以赘述,以期更多的人能准确理解这一成语,以免以讹传讹,贻误后人。  相似文献   

16.
笑是人类共同具有的特性,也是人类和许多灵长类动物进化的独有成果。其实,在大自然中,也有一些动物会发出类似人类和灵长类动物的笑声。在地中海里有一种鲵鱼,会边游边笑。这种鱼的鳔周围有许多肌肉,游动时,肌肉处于不同的收缩状态,便会发出类似人的笑声。在圭亚那的奔米达地区有一种会发笑的牛。它的喉部长着一个隔音膜。牛叫时,这膜便产生剧烈颤动,发出“哈哈哈”的笑声。人们就形象地称这种牛为“哈哈牛”或“笑牛”。又因它们的叫声像古稀老人在爽朗地笑,所以人们又称之为“笑老人”。在澳大利亚森林里生活着一种笑鸟,当地人称之为“库…  相似文献   

17.
“斤”是现代汉语的一个常用词,一般是作为重量单位使用的,500克等于一市斤,现在人们习惯上还称“千克”为“公斤”。但是在甲骨文和金文中,“斤”是个象形字,本义是斧头。《说文解字》释其义为“斫木斧”。有一个成语“运斤成风”,其中的“斤”保留着本义。这个成语源出《庄子  相似文献   

18.
看马戏     
“马戏团今天晚上要到森林里来演出了。”这个消息一传开,森林里所有的动物都高兴极了。 晚上,马戏还没开始,场地周围已经围满了等着看表演的动物们。 你瞧,小狐狸、小花狗和小白兔跑得最快,站在前面,黑熊妈妈驮着她的宝贝儿子站在中  相似文献   

19.
汉语成语中有大量的数字,如“半途而废”“一帆风顺”“两全其美”“三思而行”“四海为家”“五体投地”“七零八落”“八面玲珑”、“九霄云外”“十年寒窗”“百川归海”“千里迢迢”、“万象更新”等。这些带数字的成语成了汉语词汇百花园中一朵瑰丽的小花,具有浓郁的汉民族特色,受到人们的关注与喜爱。我们知道。成语的意义不是其字面意义的简单相加,而是字面意义下隐藏着的深层意义。  相似文献   

20.
向死而生     
主持人语 说“死”,其实是在说“生”。正是对生的苦苦依恋.人们才一直纠缠“死亡”这个话题。就像高僧们说“放下”,其实正是“放不下”;就像人们呼唤“和平”,正是因为这个世界充斥着“战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