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过一年的教学实践与探索,我对低年级的吟诵教学有了一些新的思考和体会。我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一年级学生,鉴于他们识字量不多,理解能力有限,因此在教学吟诵古诗时,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朗读古诗吟诵教学的第一步是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它是学习吟诵的前提。学生在学完汉语拼音后,就可以独自朗读古诗了。在《我爱吟诵》这本教材中,他们开始接触的都是近体的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古诗内容简单,合辙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有些古诗都是他们在幼儿园时就会背诵的,所以读准古诗并不难,读上四五遍就可以做到读得正确、流利了。学生们  相似文献   

2.
教学目的 :1 .使学生了解古诗内容 ,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展开想象 ,初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2 .学会本课的生字 ,理解诗句 ,培养自学能力。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并能背诵、默写4.能查阅并初步使用有关资料。重点、难点 :重点 :想象《望庐山瀑布》的景象 ,理解诗句的意思。难点 :1 .理解诗句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2 .理解“含”的意思。教学准备 :录像带、录音带、投影片 ,布置学生收集有关资料。课时安排 :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交流收集有关资料 ,了解古诗内容 ,理解诗句意思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并能背诵。教学过程 …  相似文献   

3.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晖”,能正确理解“泊、数重、游子、寸草心、三春晖”等词语。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两首古诗 ,会默写。3.理解诗句的意思 ,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感受诗人思念家乡 ,热受母亲的真挚感情 ,培养审美情趣 ,丰富学生的情感。4 .通过本课学习 ,激起学生课外阅读古诗的兴趣 ,并提高鉴赏能力。教学重点 :准确理解诗意 ,有感情地诵读诗句 ,感受诗歌表达的真挚感情。教学难点 :体会诗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 :教师 :CAI课件。学生 :查找有关诗人的资料和作品 ,带字典和词典。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相似文献   

4.
优秀的古诗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以其极简炼,形象生动的语言,千百年来脸炙人口。选编入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古诗,融哲理、语言、色彩、音乐于一体,往往还蕴含着浅显的科学知识。所以可以运用古诗中描绘自然风光等自然现象及揭示的哲理进行自然教学。1用于揭示课题引入新课如在揭示《植物怎样过冬》这一课题时,我首先背诵白居易的《草》“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引导学生思考:原野上长得很茂盛的小草,为什么野火可以烧掉它们呢?(学生答:因为到了秋天,草黄了、枯了,所以可以烧着。)为什么被烧掉的…  相似文献   

5.
怎样进行小学古诗教学呢?我根据新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教材实际,将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结合起来,以激发学生自觉背诵古诗的兴趣和帮助学生自主理解古诗内容为中心,初步构建了“二线四步”的教学模式,即课内、课外两条教学线索并行,并按以下四个步骤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古诗学习素质。一、课内背诗:情景性记忆“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背诗是诗歌学习的第一步。怎样才能使学生在课堂里快速背诵呢?理解性背诵是最佳方法。在教学新课之前,我先提出学习古诗的具体目标:知道作者是谁,自己解释题目的意思,自…  相似文献   

6.
陈春燕 《学子》2013,(11):95-95
众所周知,古诗诵读的三大任务是识字(在教学时要注意多花些时间把字读准,这是读好古诗的关键)、朗读(要引导学生读正确、读出情感、读出意境)、背诵(强调积累语言)。学好古诗有三重境界:明诗意、悟诗情、人诗境。而我们现在的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现状是:学生在理解诗意时,浮于表面,与其说是理解诗意,不如说是在背诵诗意。  相似文献   

7.
诗歌与绘画、音乐等艺术是相通的,学习、朗诵古诗能给人以美的享受,陶冶人的情操。然而,有很多教师却把古诗教学看成一个难题,甚至认为学习古诗的惟一方法就是死记硬背,使古诗教学走进了一个误区。为突破这一教学格局,我以“构建自主、开放、探究的学习方式”、“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理解”、“与实践相联系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等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根据自己的经验,总结出古诗教学“五法”。方法一:读读,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读,是学生理解、感悟、思考的前提。语文教学离不开朗读,古诗教学更离不开朗读。朗读是读者对作品理解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一般情况下一首古诗教一课时,如果预习充分,能扫除字词障碍,前半节课即可完成大部分教学内容,剩下的时间如果仍在朗读和理解大意上兜圈子,学生就会有厌倦情绪.此时,选取与所学古诗的某一方面相同或相近的古诗来进行拓展会使学生耳目一新,掀起课堂气氛的第二个高潮.1、诗意相关在教学中,我发现叫学生记住古诗的意思很容易.然而,多是机械记忆,没有真正透彻地理解诗的意旨.如教学《梅花》这首诗,学生通过读“凌寒独自开,唯有暗香来.”这两句诗很快就知道这首诗是赞美梅花的,因为它不畏严寒,散发着芳香.但对“遥知不是雪.”这句诗理解就比较困难.作者赞美梅花时为什么要拿雪和梅花作比较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我把卢梅坡的《雪梅》抄在黑板上,“梅雪争  相似文献   

9.
教学要求: 1.使幼儿理解古诗《一望二三里》的内容,能用连贯完整的语句讲述这首古诗的大意。2.教幼儿背诵,初步培养幼儿对学习古诗的兴趣。教学准备: 图片一幅(见附图);录音机、磁带(事先作好配乐录音)。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交代任务。小朋友,我们以前学过许多儿歌,今天,老师要教你们学一个新的本领:学习古诗。古诗就是古代的诗歌。今天我们学的这首古诗题目叫《一望二三里》(请幼儿重复一遍)。  相似文献   

10.
一、诵读古诗,理解诗意小学古诗的教学,不要逐句串讲。关键在于朗读。朗读贯穿于古诗教学的全过程。如果总是形式单一的朗读会使学生产生厌倦。因此,在教学生朗读古诗时,不同年段的学生采取不同形式的朗读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我首先会很有感情地范读一遍,再一句一句地领读,同时严格要求学生读准字音,有停顿,有节奏,读出感情。因为低年级学生最善于  相似文献   

11.
徐虎 《成才之路》2010,(35):43-43
古典诗歌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闪光的瑰宝,如何对小学生进行古诗教学,使学生愿意阅读品悟古诗呢?根据实践,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引导学生课前搜集作者及时代背景、教学时引导学生复习回忆背诵古诗、利用生字熟读古诗,以便学生学习掌握。  相似文献   

12.
小学语文教材中共选编了数十首古诗 ,总量虽不多 ,但每一册都有几首。因此 ,古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标准》还在“附录”中推荐了80首小学古诗词背诵篇目 ,很明显 ,教育部对古诗词阅读做数量上的明确规定 ,目的是让我们对古诗词教学以及帮助小学生扩大古诗词阅读面引起足够的重视。为了体现《语文课程标准》这一意图 ,从阅读心理的一般规律以及读懂古诗的基本要求出发 ,我觉得古诗的教学应抓住古诗的艺术特点 ,通过课堂教学 ,引导小学生感受古诗的精练与优美 ,同时在课外创设浓浓的学习古诗的氛围 ,真正培养…  相似文献   

13.
古诗是美文学。小学语文教材里选编了30多首古诗,它们蕴含着语言美、事物形象美、思想情感美。意境美、想象美和节奏韵律美,是进行美育的好教材。在古诗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古诗中的诸多审美因素,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一、初选中激发审美欲望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多以概括反映自然景物和实际生活为题材,易为学生接受,其中不少古诗学生在学前阶段已能背诵。他们都感到古诗很美,但说不清美在哪里。如教学《画》这首谜语诗时,当我一出示课题,就有不少学生背诵起来。但是,他们不知道这首诗为什么读起来好听…  相似文献   

14.
正【教材地位】《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是苏教版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七单元的第一篇。本文是一首文质兼美、情景交融的古诗,是一篇指导学生学习古诗的好范例。【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古诗,感受古诗词文化的魅力。(2)理解古诗词句的意思,借助阅读想象,感受六月西湖雨大、急的特点,以及品味诗人豪  相似文献   

15.
教学要求 :1.学习三首诗 ,能说出诗句的意思 ,体会诗中的感情。2 .能有感情地朗读三首诗。3.能根据对诗的理解进行“二次创作”,也可作画 ,或命题作文与自命题作文。第一课时教学要求 :一、学习《暮江吟》,能说出诗句的意思 ,体会诗中的感情。 (教学重点 )二、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教学重点 )三、能够背诵、默写这首诗。(教学难点 )四、学生能根据自己对诗的理解进行再创作 ,也可以根据诗意作画。(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引入1.板书 :“莫”。师 :你知道这个字有几种解释吗 ?小结学生发言 ,投影“莫”的意思 :  A.姓 :莫文蔚 ;B.表示…  相似文献   

16.
古诗是小学语文教材中一类较特殊的课文,从语言文字上看,它用的是古汉语;从表现形式上看,它含蓄凝炼、节奏强、跳跃大;从叙写的内容上看,它离学生的时代较久远……这些都给小学生读解古诗、体味意境带来了困难,也增加了教学古诗的难度。为了解决字词理解的困难,在教学实践和探讨中,我认为根据具体诗文可进行“四部曲”教学: (一)知诗人、解诗题。这是古诗教学的第一步。从诗人、诗题入手,有的诗题直接揭示了诗的基本内容,学生只要懂得了诗题的意思,就能初步感知全诗内容:如《望庐山瀑布》、《春夜喜雨》、《独坐敬亭山》等。教学时可提供作者的生平简介,让学生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拉近诗人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为体会诗歌的意境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古诗以凝练见长,以意境见美,是小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秀典范。古诗教学有利于学生加强语感,积累语言,陶冶情操,丰富想象。《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阶段古诗的学习提出的具体要求是:第一学段诵读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第二学段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背诵优秀诗文50篇;  相似文献   

18.
古典诗词是祖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瑰宝,它以凝练的语言、幽远的意境被人吟唱流传。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独占一隅,不可忽视。《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了古诗教学的要求:"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很显然,让学生学习、诵读古诗,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还可以使他们在情感上、思想意识上得到美的体验,彰显出独特的个性。那么,小学语文教师该怎样引导学生进行古诗的背诵呢?  相似文献   

19.
前不久,我观看了特级教师林莘执教的《古诗两首》视频。在这堂课上,林老师做了大胆尝试,让六年级学生重新学习四年级的古诗。为了适应高年级学生,林老师在教学目标上重新调整,凸显了以表达为本位的教学理念。(古筝音乐响起,师深情朗诵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师:这首古诗最感动你的是什么?生:我认为是作者和故人离别时的情感。生:我认为是作者和故人分别时悲伤的心情。师:两位同学不约而同地讲到他们之间深深的"情"字。(板书:情)可是有一点我不明白,这两首诗中一探究景语,感悟情语  相似文献   

20.
《陕西教育》1993年7、8期合刊发表 了王红村《教你读古诗》一文,文中谈到“有 的语文教师不会指导学生朗读古诗”,于是 作者传授了朗读古诗的方法:一是要读得 有节奏,二是要读出诗句的轻重拖音。从理 论上说,这无疑是正确的,但作者在具体的 朗读指导方法上却是错误的。现笔者提出异议,以求商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