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钱的民主     
任言实在《人民日报》(1997年3月5日)撰文《请看美国的人权纪录》认为;美国自诩是民主的典范,一厢情愿地向世界各国推销其民主制度,但是,知情的人都了解,这种已有200多年历史的美国民主至会仍然是只供富人享用的。美国建国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参政权在法律上和事实上都只是少数白种男性富人的特权。黑人、妇女、印第安人为了在法律上获得选举权,先后争取了94年、144年和172年之久。直到1971年即美国建国将近200年之后,美国才在法律上实现了普选权。但是,事实上,在美国.真正意义上晋选权从未实现过。美国公民的参选率一直很低。…  相似文献   

2.
美国的教育电视──访美随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的教育电视──访美随笔戴忠群应美国教育电视同行的邀请,我于1994年和1996年两次去美国进行学术交流和考察。借此机会,我考察了几家美国教育电视台,对美国教育电视的现状有了一些基本的了解。现将有关情况介绍如下。美国教育电视的发展已有40多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3.
编者按:吴放老师1982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学前教育专业,1984年到美国留学,主修儿童发展与教育,取得了硕士和博士学位,现在美国培斯大学教育学院任教,从事幼儿教师培训工作。为了了解美国的幼儿教育,在美国学习、工作的十几年中,吴放老师一直没有中...  相似文献   

4.
美国聋校的课程设置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顾定倩1994年6月至1995年6月,我在美国先后考察了俄亥俄州立聋校和肯塔基州立聋校的教学情况。肯州聋校是美国第一所州立聋校,成立于1823年,俄州聋校成立于1829年,均属于成立年代很早的聋校。尽管美国大力推行...  相似文献   

5.
美国高等教育普及化对我国的启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当今社会,美国高等教育和科学技术的成就,美国国家创新系统的完善程度和发展后劲是其他任何国家不可比拟的,而美国以三百年走过了欧洲国家千百年走过的道路,研究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对指导我国高等教育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美国高教育大众化、普及化历程及其特点的分析,提出我国实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若干途径。  相似文献   

6.
卜卫 《中小学管理》2001,(11):36-37
1999年5月,我应美国政府邀请,赴美考察中小学计算机和互联网教育。美国有多少孩子上网 刚到华盛顿,我便得到一份关于美国儿童上网的统计资料。据朱比特传播公司1998年12月所做的估计,1998年美国有2000多万2岁一12岁的儿童上网,而1997年才有270万儿童上网,可见速度增长之快。美国家庭的计算机普及率占50%左右,中小学生大都在学校图书馆、教室上网。据《纽约时报》1998年10月14日报道,一项关于中小学联网的调查表明,1996年美国中小学联网数只占36%,到1997年一1998年度,则高达85%,  相似文献   

7.
蓝非 《现代教学》2006,(5):55-55
1989年美国数学教师理事会出台了《学校数学的课程与评价标准》,此后美国各州相应形成了各自的数学内容框架.2000年.美国数学教师理事会又制定了《学校数学教育的原则和标准》,美国的数学教育一赢在不断地探索和突破.,而美国东北大学学者Sandra Stotsky则指出了美国数学教育中的几个误区,她所提出的问题同样也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对待。[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黄日强 《成人教育》1996,(10):47-47
美国的成年妇女教育黄日强长期以来,美国妇女教育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接受高等教育的成年妇女的人数不断增加.据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统计,1971年,美国接受高等教育的妇女人数为1961年的2.40倍;1991年,美国接受高等教育的妇女人数为1961年的4....  相似文献   

9.
服务学习起源于20世纪前美国的官方和民间组织的各种青年志愿者活动,目前,在许多国家都在开展,其中以美国最为典型。美国立法与资金支持的推动,不但引导大量学生参与服务,还使其与学科课程整合,学校成了主要的组织者和研制者。近10年来,服务学习在美国发展迅猛,据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NCES)估计:2000-2001年,超过1300万学生参与到服务学习中。  相似文献   

10.
美国对日本政策在美国全球战略中占有特殊的位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1945—1951),美国从遏制苏联的需要出发,对日本实施了长达6年之久的单独军事占领。1947年美苏冷战局面拉开后,美国开始调整它的亚洲战略和对日政策,完成对日政策从“限制和削弱”到“扶持和利用”的转变。中国由美国的“亚洲盟友”变成“亚洲首敌”;而日本则由美国的潜在敌手变成助手,终于形成了美国对日单独媾和的政策。  相似文献   

11.
80年代是美国政治和教育争论的十年,是美国70年代“回归基础”的主题在新时代复活的10年。历史将不会把SO年代作为美国教育改革的十年,而只把它看作为教育争论的十年。SO年代的特征是发布了一系列表达对美国教育质量下降的震惊和敦促恢复严格的学术标准的报告而已。一、美国SO年代繁育改革思想形成的政治背景罗纳德·里根于198o年击败吉米·卡特当选美国总统,于1984年又战睑了民主党候选人沃尔特·蒙戴尔而连任,他是通过宣称要恢复传统的价值观、减少政府的角色作用和重新取得美国在世界中的“第一”的地位而连连获选的。这标志着政…  相似文献   

12.
从1983年《国家处在危险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发布开始,美国拉开了当代基础教育改革的序幕,20余年间,美国的基础教育改革政策和实践不断推陈出新:从《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到《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美国竞争力计划》;从加强核心课程教学、推行绩效评价体制,到开展择校运动、促进特许学校发展,  相似文献   

13.
1850年时的美国 经过半个世纪的急速发展和变化,与1800年时的共和国相比,1850年时的美国已大不相同。地理的扩张,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以及市场革命造成的种种变化,转变了这个正在苦斗中的新同家。经济上、文化上和政治上.美国人已经形成强烈的民族认同感。  相似文献   

14.
徐琳 《早期教育》2006,(3):10-12
一、美国社会科学课程发展的历史脉络 对社会科学课程(social studies)的研究和实施,在美国已经有很长的历史。1921年,美国社会科学委员会(the National Council for the Social Studies,NCSS)的成立.便意味着“社会学科”作为一门课程获得了合法性和权威性。1983年,美国社会科学委员会将社会学科确定为课程的一个领域,  相似文献   

15.
从“柯立芝繁荣”看美国20年代商品销售服务申殿宝从1923年到1929年是卡尔文·柯立芝任美国总统的时间。在此期间,美国乘欧洲大战和战后欧洲重建之机,积极向欧洲市场渗透,并大力输出资本和商品;在国内,重视科研工作及其成果的运用,并竭力扩大再生产和推进...  相似文献   

16.
前年,我作为福布莱特学者在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访学一年,其间研究了美国私立教育政策。以下就是我对美国私立教育政策的特点及其借鉴意义的一些初步认识。一  美国私立学校教育可以这样来概括,即历史长、比例大、质量高、影响好。所谓历史长,是指美国私立教育的历史要比公立教育长。美国独立以前,学校完全是私立的。当时在初等和中等教育方面,就有了读写学校和带有慈善性质的贫民学校,以及拉丁文法学校;在高等教育方面,著名的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就分别成立于美国独立前的1636年、1701年和1755年。美…  相似文献   

17.
美国为什么同越南建交?美国同越南的关系一向不睦,在1975年长达21年的越战结束后,美又对越实行严厉的经济封锁和外交孤立,两国关系长期冷却。今年7月11日,美国总统克林顿宣布美越关系正常化、现在两国已在双方首都互设大使馆。为什么美国改变政策,实现与越...  相似文献   

18.
王小一个 《中国德育》2005,(3):50-51,42
我是一名在美国读书的少年,2005年1月30日是我到美国整整两年的纪念日。在美国中学学习两年来,我对西方的文化了解了很多,发现:同样一件事情。在中国和在美国的对待和解决方法有很大差异。举几个例子吧:  相似文献   

19.
《天津教育》2009,(8):20-20
在美国,“汉语热”正从大学开设的孔子学院向中小学延伸。汉语已成为美国外语教学中发展最快的语种。从2006年起,美国推动中小学开设阿拉伯语、俄语、印地安语、波斯语、汉语等5种外语教学,其中汉语最受欢迎,占5种语言开课率的90%以上。2009年,中美两国将启动“三个800”项目,即为800名美国孔子学院学生和美国本土中文教师提供奖金,邀请800名美国大中学生参加在中国举行的夏令营,  相似文献   

20.
在20世纪上半叶,美国处于第二次反犹主义高潮时期,它继承了第一次反犹主义高潮的部分特点,同时又随着美国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呈现出新的特征。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新兴媒体行业的反犹倾向使得反犹主义以种族主义的方式表现出来;一战之后,美国反犹主义中又夹杂着“布尔什维克主义恐惧”、孤立主义情绪等,并随着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到来和罗斯福新政的开始,美国社会的反犹主义呈现出扩大化、极端化、组织化的特点;及至1941年美国参加二战,美国的反犹主义仍存在于军队、社会舆论和政府的难民政策之中。直到1945年后,随着纳粹大屠杀事件的披露,才最终使得第二次反犹主义高潮逐渐平息下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