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在教学中注意挖掘教材中所蕴藏的辨证思维因素,使学生受到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下面是在“1和2的认识”教学中,渗透辨证唯物主义思想的一些做法。一、把认识数1和“多”联系起来。学龄前儿童接触到、认识到的数1都是单个的。现行教材内容对数1的揭示:“1个学生”“1张桌子”“1个书包”……也只是从单个1去认识,我教学数1的认识时,联系生活中实际例子‘一个同学、一组同学、一班同学、一只鸭、一群鸭、一只蚂蚁、一粒米、一列火车、一个地球、……都可以用数1表示。使学生用辨证的观点认识,数1不仅表示单个物体,也可以表示一群物体;数1不仅表示“很少”“很小”也可以表示“很多”“很大”。如,一  相似文献   

2.
听了特级教师翟裕康执教的“圆的认识”一课,我感受颇深,于是决定照葫芦画瓢用他的教案在我班上一节“圆的认识”。上课了,我开始实施翟老师设计的第一个教学环节:画圆。请学生用直尺画一个三角形、长方形(学生很快画好)。请学生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圆形的之后,我提出:你  相似文献   

3.
听了特级教师翟裕康执教的“圆的认识”一课,我感受颇深,于是决定照葫芦画瓢,用他的教案在我班上一节“圆的认识”。上课了,我开始实施翟老师设计的第一个教学环节:画圆。请学生用直尺画一个三角形、长方形(学生很快画好)。请学生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圆形的之后,我提出:你能用直尺画一个圆吗?为什么?(在翟老  相似文献   

4.
小学自然第五册“怎样认识物体(五)——岩石”一课是继怎样认识物体(一)水,(二)空气,(三)土壤,(四)金属后的第五课。前几课学生分别学习了一些运用观察、对比、实验来认识物体的方法,给学习本课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但本课要认识的物体——岩石比认识前几种物体难度要大。虽然“石头”是学生常见的,但有关石头的知识学生却几乎是空白。同时观察方法需要综合运用,观察点需要灵活掌握。而学生在观察中还往往反映出不仔细的、笼统的、不精确的弱点。据此我在这节课的教学中,采取了“由扶到放”的方法,引导学生去观察实验,去鉴别物体,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其主要教学过程是:  相似文献   

5.
“体积与容积”是北师大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长方体(二)”第一课时,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及其表面积计算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体积和容积是比较抽象的数学概念,通过前测了解到,学生认识体积含义的障碍有两个:一是感受什么是“空间”,这比体积本身更难理解;二是表面积(或占地面积)和质量对体积含义认识的干扰。有近20%的学生明确表示“体积就是表面积(或占地面积)”。同时,有34.1%的学生认为“质量大的物体体积就大”。由此不难发现表面积和质量是干扰学生建立体积概念最重要的两个因素,教学中不能回避,需层层剥茧。  相似文献   

6.
在运算中,学生对于“0”的计算往往出现差错,其根源是学生对“0”的意义认识不清楚,对“0”的作用了解不够。我们认为,在实际教学中,关于“0”的认识可以从三方面让学生理解。一、“0”可以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没有一个物体就用“0”表示。1.从有物体和没有物体的比较中让学生初步地认识“0”。例如,教师拿出装有2节电池的纸盒,问:“纸盒里有几节电池?(纸盒里有2节电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18~20页。目标预设: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感知1克和1千克的质量,知道1千克=1000克。2.认识常见的秤,会用秤称简单物体的质量,并能进行简单计算,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3.在初步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和能力。教学时间:2课时。(可根据教学进度酌情划分课时。)教学过程:一、设疑,复习引入师:一节课的时间是40(),括号里要填什么?“分”是一个时间单位,表示时间的长短要用时间单位。一枝铅笔…  相似文献   

8.
<正>“分数的初步认识(一)”是学生初次体验数的相对大小的教学内容,在小学阶段具有重要的学习价值和地位。在教学之前,为了更好地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笔者用下面两道题对学生进行了调查:(1)1/2是什么意思?请你从下面的图形中任选1~2个分一分、涂一涂,分别表示出它们的1/2。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30、31页“观察物体”。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实物,使学生初步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认识物体的全貌要多角度观察;激发学生的好奇。  相似文献   

10.
初次教学“认识几分之一”时,学生受生活经验和直观视觉的影响,只能说出2/4用来表示,而对用1/2来表示不能理解。从中,我认识到两点:一是学生初步理解“整体”时,首先依赖于生活实际的具体经验;二是以学生当时的认识水平看,学生根本不明白整体的意义。那么,怎么实现从把一个物体到把一些物体看成整体的认知突破呢?经过深入研究,我...  相似文献   

11.
本文是笔者对亲身经历的五个案例所作的分析,希望能为小学数学的“创新教育”尽微薄之力。性格与创新[案例一] 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新授课时,我指着例题总结:“把一个饼平均分成2块,每块用1/2表示;把一个圆平均分成3份,每份用1/3表示……请同学们说一说,分一样什么东西可以用什么分数来表示。”学生们的回答不外乎是“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4份,每份用1/4表示”  相似文献   

12.
(1)引导学生提出一个问题 教学过程要真正成为学生“要我学”的过程,那么,学生面对所要认识的物体或现象必须提出“我要研究的问题”。教师在课堂上要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这一机会。 比如教师可在教学引入中经常让学生说一说:“关于这一方面,你想知道些什么?你有什么问题?”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等方式来促使学生提问。这种经常性的练习,使学生形成一个共同的认识:“课堂上我们是主人,研究的问题应该是我们最想知道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我听了几位教师的《自然》课,他们在引导学生学习“怎样认识物体”这一组课文时,普遍忽视了这类课文的核心问题——教给学生认识物体的方法。他们在引导学生学习“怎样认识物体(一)——水”时,只是要学生认识水的性质——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也与牛奶、酒精作了比较,而对认识水的方法——观察法就一语带过。在教学“怎样认识物体(二)——空气”、“怎样认识物体(四)——金属”等课文时也不向学生谈认识这两类物体的方法。究其原因就是教师未弄清教学这类课文的目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一、激活“亮点资源”教师要善于捕捉课堂上的亮点。如果你发现了却只是轻描淡写地表扬鼓励,然后仍旧按照原有的教学设计组织教学,这将是对教学资源的极大浪费。[案例《]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片断师:现在请小朋友们用小棒表示出67。(学生操作,但学生只有20根小棒,此时学生纷纷寻找合作伙伴,迅速完成了操作。)突然,生1举手报告:老师,钟佳伟不和我们合作,他还玩彩笔!钟佳伟:老师,我不用合作就能摆出67来。师(好奇地):是吗?把你的摆法给我们讲讲!钟佳伟:我用1根彩笔表示十,用1个小棒表示一,6根彩笔和7根小棒合起来就是67。师:这样摆,行吗?“(…  相似文献   

15.
“4的认识”的教学目标是:学生会数数量是4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数字4;知道4以内数的顺序,会比4以内数的大小;掌握4的组成,会区别“第4”与“4个”的含义。围绕这三点知识目标,教师宜从复习旧知入手。可让学生口答这样几题: (1)从1数到3; (2)说说2、3的组成; (3)从小到大填□:1□□ (4)从大到小填□:3□□ 新授时,教师可遵循教材的编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全日制六年制小学教学课本第一册。教育目标:1.认识“0”,初步知道一个物体也没有可以用“0”表示;“0”表示起点;“0”排列在1的前面,比1小。2.掌握“0”的读法和写法。教学过程:师::小朋友,我们学过认数,你们已经认识了哪几  相似文献   

17.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认数规律,“5的认识”的教学宜分为四个阶段。 1.初步认识“5”。可设计三个小的教学环节。 (1)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按整体——部分——整体的顺序数数。先数马的总匹数,后分别数白马、黑马匹数,再数总匹数。用同样的方法数解放军人数,并进行热爱解放军,热爱祖国的教育。通过数数,要让学生懂得5匹马、5位解放军都可以用5表示。然后要求学生说说用5个表示的物体,正确地读数“5”。  相似文献   

18.
教学“认识物体”一课时,当学生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体之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 师:老师今天将认识的物体拼成了一个小机器人,(出示机器人)你们能从机器人身上找出今天学的这些物体吗? 生1:机器人的胳膊是圆柱体。生2:机器人的腿是长方体。  相似文献   

19.
1.备课这节课的容量较大,所以教学更要强调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分析教材后,我认为要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的关键在于“悬浮”.“悬浮”是个引人入胜、颇有趣味的现象,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浮沉条件的起点.只要把处于“悬浮”状态的物体的受力情况搞清,讲透,那么物体上浮和下沉的条件便很容易接受. 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实验操作技能,为了培养学生运用实验方法来研究问题,探究物理规律的能力,我设计了六个实验.并以此作为这节课点拨思维.学习知识的基础,这6个实验是: ①学生小实验.请学生在课前每人设计一个“使物体停留在液体中”的小实验。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体会和认识日常生活中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 ,以及类似现象中的简单规律。(2)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和问题解决的能力。(3)经历探索日常生活中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极其规律的过程 ,并合理清晰地描述这一规律。(4)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3 情感态度教学准备 :课件、小棒、小圆片。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趣起疑1 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请6个女同学排成一横排 ,如果要在两个女同学中站一个男同学 ,看哪些男同学速度快能站到要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