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长期以来,汉乐府成就的音乐"本在性"价值一直处于"想当然"状态,很多的研究成果也就因之而顺理成章地将着力点落到了文学和诗体特征方面,导致汉乐府成就的音乐"本在性"功能和地位的显性迷失,直接影响了音乐史论书写和相关研究的源流梳理,对于中国传统音乐体系构建乃至中国音乐学成长脉络的层面认知形成了客观上的属向游移。基于这一思考,本文从汉乐府成就的音乐"本在性"价值的事实依据、汉乐府成就"本在性"归位的音乐学意义、价值以及汉乐府成就"本在性"归位所面临的现实难题等几个方面展开了论述,初步回答了汉乐府成就"本在性"归位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千古诗仙唯李白,李白在中国诗坛旷古绝今,遗作九百多首,诸体皆备。李白乐府诗是成就最高的重要部分,其一生诗作精华尽付于此。李白的乐府诗和汉乐府颇为不同,朴实而又奢华,飘逸而又瑰丽,通俗而又典雅,豪放飘逸、壮浪雄奇,本文将从唐代乐府对汉乐府的接受和传承入手,重点对李白乐府诗与汉乐府诗的语言风格进行比照,并在此基础上对李白乐府诗歌的艺术成就做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3.
汉乐府     
汉乐府本来是汉初设立的掌管音乐的机关,乐即音乐,府即官府,后来演变成了一种诗歌形式。乐府一名,最早见于汉初,惠帝时有“乐府令”,但扩充为大规模的专署,则始于武帝。后来,这个宫署  相似文献   

4.
汉乐府民歌汉乐府民歌内容丰富,形式优美,闪炼着奇光异彩,是我国古典文学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乐府是汉武帝时设置的专门掌管音乐的机关,它的主要任务是搜集歌辞,谱写乐曲,被之管弦。歌辞的来源有两个方面:一是文人创作,一是民间歌谣。它们经乐府机关配乐后,都叫乐府诗。后者又叫乐府民歌。据《汉书·艺文志》记载,乐府机关采集的歌谣“有赵代之讴,秦楚之风”,这说明  相似文献   

5.
提起中国古代文学艺术,汉赋、唐诗、宋词、元曲等各自代表着我国封建社会不同时期的艺术成就,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极高,但在两汉时期,除汉赋外,汉乐府也同样举足轻重。“乐府”本是指掌管音乐的官府,后逐渐转化成为一种诗体名称。其中属于汉代的叫“汉乐府”。它与《诗经》《楚辞》鼎足而立,既继承发展了《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也继承发展了《楚辞》的浪漫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6.
本文旨在论述汉乐府民歌的审美特色和艺术成就。文章运用比较的方法,通过对《诗经》民歌和汉乐府民歌的比较,探讨了乐府民歌与《诗经》民歌一脉相承的继承关系,汉乐府民歌的艺术独创性及其社会文化根源,从而指出汉乐府民歌独特的艺术成就在于:把人物形象作为具有独立审美价值的对象塑造,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中着重表现人物直面现实的浪漫精神,达到了绘形和传神、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一定程度的融合。  相似文献   

7.
有人说中国古代文学是“音乐文学”,这从一个重要侧面揭示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特征。确实,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特别是研究中国古代诗歌,如不从声乐角度考虑,便难以见其真谛,也无法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与演变。先秦时代何以南北诗歌风格迥异?汉乐府的出现,汉乐府的分类,以及南北朝乐府为什么呈现出鲜明的不同风格?魏晋之后为什么在中国  相似文献   

8.
乐府,本是官署(官府机关)的名称,后来才演化成诗体名称。乐府这个名称是西汉初年才有的,所以也叫汉乐府。据汉代历史学家班固的记载,汉武帝刘彻是“始立乐府”的人。乐,就是音乐;府,就是官府;乐府就是掌管音乐的机关。它的责职是制定乐谱.搜集歌辞和训练乐工,并把搜集到的这些歌辞配以乐曲。这个机关很庞大,人员多到八百。官吏有“令”、“乐监”等名目。  相似文献   

9.
什么是汉乐府?从《汉书·礼乐志》的有关记载中可以知道。乐,是音乐;府,是官署,乐府,是官设的音乐机构。它的职责是掌管祭祀天地、宗庙以及宫廷礼仪所需的乐歌、舞蹈,包括采集歌谣、创作乐曲以及排练演奏。魏晋以后,人们习惯于把这一音乐机构演奏的乐舞节目中的歌词,称为“乐府”,于是乐府就由官署的名称,一变为带有音乐性的诗体的名称。有时,为了与官署的名称相区别,也把这部分诗歌称为“乐府诗”,或称为“乐府歌辞”。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魏晋之际的傅玄并不是一位非常杰出的作家,但在魏晋之际诗风变革的特殊时期,他确是一位取得重要成就、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的乐府诗人。与汉乐府相比,傅玄乐府在模拟中表现出结构完整,形象丰满;注重炼字,辞采华美;善用典故,巧与构思;喜用修辞,求丽求巧的艺术特色。这些新的艺术特色为诗歌在表现技巧方面的提高做了有益的尝试,这种尝试成为从汉乐府到西晋文人乐府创作中不可或缺的承接性特征。  相似文献   

11.
建安诗歌深受汉乐府民歌的影响,诗歌中激荡着民歌的旋律.在形式上,建安诗歌接近乐府民歌旧曲,继承了汉乐府民歌旧题、质朴自然的语言和比兴、铺陈的手法;在精神上,它传承了汉乐府民歌中的伤感与悲情,无论是忧伤的长歌与短唱、昂扬奋发时的慷慨陈词,还是悲壮激越的篇章,都激荡着生命内在的旋律.追溯其文化渊源,建安诗歌慷慨激昂的声调与《诗经》中秦地悲歌一脉相承,建安风骨是汉代乐府民歌与商周时期秦地民歌音乐精神的张扬与升华.  相似文献   

12.
汉乐府歌诗向叙事之演进,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一是缘事而发。歌诗缘事抒情,抒情不离事由,在乐府演唱方式和听众娱乐趣味作用下,开始了向叙事的演进。二是即事而进。歌诗由抒情转为叙事,而形为叙事实为语调抒情,形成场面集中、对话演事、人影粗疏的特点。三是铺事而成。歌诗完成由抒情向叙事的质变,具有场面转接、铺陈夸饰、人物鲜明的特点,显示了汉乐府叙事诗的成熟。四是叙事而极。《焦仲卿妻》标志着汉乐府叙事诗跃升顶峰,这是文人模拟乐府叙事进而创造的结果。其结构严整、叙事出新、写人入心,取得重要艺术成就。而受到乐府演唱的制约,《焦仲卿妻》成为孤篇绝响,后继为难。  相似文献   

13.
相关介绍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配置乐曲、训练乐工和采集民歌的专门官署,汉乐府指由汉时乐府机关所采制的诗歌。这些诗原本在民间流传,经由乐府保存下来,汉时称“歌诗”,魏晋时始称“乐府”或“汉乐府”。后世文人仿此形式所作的诗,亦称“乐府诗”。  相似文献   

14.
由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和《文艺研究》编辑部联合主办的“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学术研讨会” ,于2 0 0 2年 4月 2 0日到 2 2日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的目的 ,在于探讨诗歌和音乐的关系 ,开辟诗歌研究的新途径。包括文学界和音乐学界的学者共 4 0多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提交论文 2 0余篇 ,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1、中国古代诗歌和音乐的关系 ,这是本次会议的重点。赵敏俐提交的论文《汉乐府歌诗演唱与语言形式之间的关系》 ,就是从乐府歌诗的音乐歌舞表演角度来研究其文学特色的有益尝试。他首先指出 :由于汉乐府歌诗是诉诸表演的…  相似文献   

15.
汉乐府本来是指汉武帝刘彻设立的掌管音乐的官府,它的任务是制定乐谱﹑采集歌辞和训练乐工。后人把这个机关所收集﹑整理和演唱的诗歌称为乐府诗,简称乐府。乐府诗主要是汉代民歌,也有一些  相似文献   

16.
学习古典诗歌时,常见“乐府”、“汉乐府”、“新乐府”三个术语。要弄清这三个术语的意义,务必了解它们之间的渊源关系。下面就此说明之。乐府本是汉武帝仿照周代采诗体制而设置的音乐官署。它的职能是采集全国各地的曲辞和曲谱,同时也自行创制曲辞、曲谱。魏晋以后,将汉代“乐府”官署所唱的诗(曲辞)及其它“乐诗”,统称之为“乐府”。于是“乐府”便由伊始的  相似文献   

17.
乐府原指采诗制乐之官署 ,东晋以后逐渐演变成为诗体之名称。乐府诗乃配合音乐而歌唱之诗歌。乐府采集俗乐、搜集歌辞 ,主要来自民间。黄门鼓吹乐与短箫铙歌 ,均为俗乐。其中以黄门鼓吹乐更为重要 ,其曲调繁多、乐章丰富 ,广泛流传、影响深远。黄门鼓吹乐 ,包含两大类 :鼓吹曲与相和歌。“相和”者 ,并非丝竹相和 ,乃领唱与众人伴唱相和也。两汉时期 ,社会各阶层 ,无不喜好俗乐。文人们参与乐府歌辞创作 ,有三种情况。五言诗起源于汉乐府民歌。汉乐府以叙事诗为主  相似文献   

18.
荀勖《荀氏录》与崔豹《古今注·音乐第三》,是西晋乐府诗批评中的两种代表作。《荀氏录》所反映出的荀勖之于乐府学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与《宋书·乐志》、《晋书·历律志》等之相关记载,共同构成了苟勖“古今并重”乐府观最为本质的内核。崔豹在《古今注·音乐第三》中对19首乐府诗的题解,不仅首次将“前乐府”与汉乐府合而为一,同等对待,而且开对汉魏乐府“题解类批评”之先河,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9.
<正> 汉乐府,简称“乐府”,是国家设立的音乐机关,职责是制定乐谱、训练乐工和搜集整理诗辞歌谣的。汉乐府代表了中国诗歌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阶段,它继承了《诗经》之后,再一次以民歌创作给诗坛带来新鲜的血液,为文人诗歌提供了优秀范例和新的推动力。仅从现存汉乐府四十多首民歌里,其中《陌上桑》要算遗留下来的上乘之作,叙述了一个使君(太守)侮辱一个采桑女(秦罗敷)遭到严词斥责的故事,诗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广阔的文学史时空中论述“建安之杰”曹植的乐府诗。在乐府诗歌发展史上,“三曹”有突出的地位,而曹植更以其成就卓著、个性鲜明的乐府创作雄立其间。从汉代乐府到魏晋南北朝乐府歌诗,发生了深刻的变异,建安时期是变异的关捩。曹植乐府诗代表了乐府变异的趋势。曹植继承并融合了汉乐府民歌与文人古诗的传统,形成了独特的风貌,有强烈的抒情性,使抒情主体得以多侧面的展现。曹植乐府诗“词采华茂”,代表了中古诗歌的审美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