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读过2003年第1期《中国编辑》中《寻找莫理循》的读者大概都知道莫理循是谁了,他是被历史湮没的大名鼎鼎的《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袁世凯的政治顾问。他的传记《北京的莫理循》也已由福建教育出版社  相似文献   

2.
张佼 《新闻前哨》2004,(5):41-43
近年,市场经济引起媒体之间的激烈竞争,健康类专刊的竞争尤为明显。据《长江日报》、《武汉晚报》、《楚天都市报》等多家报社开展的读者问卷调查,健康类专刊一直是各报最受欢迎的专刊。《人民日报·环球时报》也看准了这个读者市场,于2003年11月创刊了《生命周刊》,以其雄厚的海外记者兵团的优势投入健康科普宣传,大有后来居上之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  相似文献   

3.
文章本是有情物。“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白居易《与元九书》)因此,古今中外的名家都特别强调感情对写作的重要性。刘勰在《文心雕龙·情采》中说: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此立文之本源也。鲁迅说得更干脆:“能爱能憎才能文。”遍观中外新闻佳作,之所以引起读者广泛共鸣,无不是情置其中,以情动人。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字里行间饱含的深情,让每一个读者都为之动容,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穆青的《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情溢于笔,让人热血翻滚,心潮沸腾;《公朴本色——郑培民》也将作者的情感表达渲染到…  相似文献   

4.
李凤桃 《新闻窗》2010,(1):30-31
“退潮之后。你才知道谁在裸泳。”巴菲特的这句话用在当前北京报业市场同样合适。继《市场报》停刊、《中华新闻报》倒闭之后,《竞报》和《劳动午报》正式淡出北京综合类日报市场,另谋生路。  相似文献   

5.
陈中华 《青年记者》2007,(13):61-61
我说要写一下《大众日报》的名专栏《小逢观星》,同事说意思不大,也就是写得活一点。其实我要说的不是“小逢”写得活不活的问题,而是这个栏目设置的更深层的意义。我想有的同事还未理解这个意义,许多热衷于阅读这个栏目的读者恐怕也未全然理解这个意义,我就觉得更有必要说一说。[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陈中华 《青年记者》2007,(13):61-61
我说要写一下《大众日报》的名专栏《小逢观星》,同事说意思不大,也就是写得活一点。其实我要说的不是“小逢”写得活不活的问题,而是这个栏目设置的更深层的意义。我想有的同事还未理解这个意义,许多热衷于阅读这个栏目的读者恐怕也未全然理解这个意义,我就觉得更有必要说一说。  相似文献   

7.
刘玉兰 《新闻记者》2000,(10):61-62
最近,《新闻晨报》在上海报业 市场放了一颗“卫星”:自6月1日改版以来,在100天的时间内,新闻晨报的发行量从原先不足7万份,连续冲“关”,至9月上旬已达到25.5万份;其中的零售发行更是节节攀升,由原先的9000多份,一举突破了17万份,改写了日报发行订阅唱“主角”的历史。 《新闻晨报》的发行何以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实现“多级跳”?又是什么原因使它的零售发行超过征订数的一倍以上,从而打开了上海报业的早报市场?一句话,市场经济催生了早报的读者市场;读者的需求又为报纸挖掘早报市场的潜力创造了难得的机遇…  相似文献   

8.
《一堂生动的战备教育课》,是刊发在2009年2月27日《前进报》上的一篇专栏新闻,反映的是记者在边防哨所的所见所闻所思,但它在读者中弓1起的反响却超乎寻常。刊发后的第二天,《前进报》网络版上的点击率就超过干次,一度成为读者在网上热议和讨论的焦点。新闻刊发不到10天.上级为一线哨所的执勤哨兵配发了防弹背心,取消了执勤哨兵枪弹分离的规定。此文之所以引起读者关注,关键的一点,就是捅破了人人都知道、心里都明白,但谁都不愿说的那层“窗户纸”。  相似文献   

9.
在新闻写作上,早先有一种说法:“要把读者看作什么都不知道的人”如今,有些记者、编辑好象把读者看作什么都“知道”的人了。我近来读报,就一连碰到好多“不知道”。有这么几条消: 《国际二手设备洽谈会在杭州开幕》。什么叫“二手设备”?消息里没解释,我这个读者“不知道”。《我国煤炭产量居世界第二》。第一是谁?消息里没交待,我这个读者“不知道”。《台湾“迷你猪”身价大涨》。“迷你猪”是何物?消息里没说明,我这个读者“不知道”。  相似文献   

10.
"精英"还是"平民"?——论党报的读者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立荣  马燕 《青年记者》2006,(20):23-24
近几年面对严峻的市场考验,部分党报进行了改革,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比如《南方日报》、《广州日报》,然而大部分党报的发展状况却依然不尽如人意.如何让党报恢复报业“龙头老大”的地位、重现当年雄风,是业界和学界许多人不断思索与探讨的课题.笔个人认为,党报的发展关键在于它的读定位,也就是明确“党报的读是谁”的问题.这个问题搞明白了,知道我们的党报是给谁看的,才能制定出相应的发展策略,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1.
董谦 《新闻导刊》2009,(4):41-41
7月21日一早,我拿到当日的《重庆晨报》,头版一条颇为离奇的社会新闻立即映入眼帘,大幅照片说的是天降乌龟砸少女,龟死人伤。该文在9版的今日要闻有图文并茂的详细报道,编辑还及时配发《新闻名词》和《律师说法》的新闻背景链接,介绍了砸人的巴西龟是何许龟种,及追究责任的法律问题等,黄金版面抢了读者眼球。这事儿的关注点就在于天降大活乌龟.读者都想知道,砸人的乌龟是怎么掉下来的?伤人的事儿该谁负责?新闻卖点在于此。  相似文献   

12.
董治顺 《传媒》2002,(9):42-42
在出版界,在喜爱书报刊的读者中,恐怕不会有人不知道中国《读者》和美国《读者文摘》的。就发行量和受众面来说,前者是中国第一大刊,后者是世界第一大刊。我国8000多种期刊,可与美国《读者  相似文献   

13.
魏海燕 《出版广角》2018,(10):87-89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第五部作品《挪威的森林》是一部长篇小说,讲述了主角渡边与两个女孩——直子和绿子之间的情感故事.截至2017年底,《挪威的森林》在日本的销售量已突破2000万册,是日本销售总量最大的书籍.在中国,距离这本书第一部中译本的面世也已28年.优秀译者的介入,使得这部作品的文学生命在进入中文世界后不但没有被损耗,反而在某种程度上被强化.虽然这本书并不是以中国读者为受众对象,但中译本的出版仍然在最大限度上实现了其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一我试着在《衡阳晚报》一版开设了一个个人言论专栏:《茶楼闲谈》。怎么也没想到,这个专栏一开张,竟然引来了那么多关注的目光。晚报甫一出街,读者争相购阅。《茶楼闲谈》里所谈之事以及文章本身,都能引起相应的议论和品评。我常常能听到读者打来电话对我文章进行评论。有读者甚至把我所有的文章一一搜集下来,并装订成册。令我没想到的是:衡阳市的领导也非常关注这个专栏,有些文章甚至成了市委常委会的议论话题。市委书记对我说:我也是你文章的忠实读者。有些文章说出了我们不便说的话。希望你把这个专栏好好办下去……二一个小小的个人言…  相似文献   

15.
五年前,当《超级大赢家》刚开播时,有媒体记者曾质疑“兄弟台已经开播了两档成功的综艺栏目.安徽台这档综艺节目到底能活几年?”当时我回答:“《超级大赢家》至少能生存五年!”其实,话是这么说,谁都知道这是句打气的话.而电视台里的专业人士更愿意相信的是.这是一次为时一到两年的“电视实验田”。  相似文献   

16.
所谓都市报就是立足城市,面向普通读者大众,为市民服务的报纸。应该说,它是西方19世纪30年代兴起的大众化报纸在中国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一种体现。都市报以丰富的报刊内容,活泼的形式满足了普通读者的信息需求。西安自1994年1月《三秦都市报》创刊以来,涌现了《华商报》《今早报》、《西安商报》、《经济新报》等一大批都市报,他们在西安迅速聚集了大批忠实读者,赢得了读者的好感及信赖。但近年来,老百姓对都市报的批评也越来越多,造成了读者又爱又恨,边骂边看的局面。这一问题的解决,或许我们可以从美国19世纪相当成功的大众化报刊《世界报》《新闻报》获得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7.
半年多没与读MBA的Adrian张见面了,不知道这个昔日忙碌无比的CIO现在学习的怎么样。“十一”放假前约他一起喝茶。一见面反而没有谈IT,先说起了中国的电影,从《夜宴》、《无极》、《英雄》、《十面埋伏》到《卧虎藏龙》,从剧情到功夫,从冯小刚到李小龙,谈到最后,一致轻松地认为论“功夫”还是李小龙的最好。虽然现在的大导演拍的“功夫”是美景、关人、CG、特技、华服与华美音乐一起上,但武功表现的是无门无派、无套无路,跟本就没有守住“门户”。要知道,练武之人在开打之前是首先要守住门户的。说到这里,Adrian张突然话锋一转说:CIO要作好信息化管理也要先守住门户。这下让我很是惊讶,就调侃了一句:你这个CIO读MBA可不要走火入魔呀!  相似文献   

18.
《中国图书商报》发表胡鹏的文章说,“限塑令”对杂志社来说,实则是一个契机,一个脱掉塑胶外衣,穿上布衣、纸衣,或者干脆裸身上阵,与读者“坦诚面对”的契机。可悲的是,很多杂志社并没有把握到。有人不忿,杂志翻脏了、弄破了,这种损失谁来负责?那么自问,你们每期卖不出去而退回来的杂志有多少?与其让它们化成纸浆,或者通过一些手段进入旧刊市场,  相似文献   

19.
《文心》是我的父亲和岳父一同编写的。单行本在1934年6月由开明出版,到如今将七十年,还有出版社在印行。初版的封面上印着个副标题《读写的故事》,记不得哪一年取消了,可能因为谁都知道,这是一本用小说体裁讲阅读和写作的书。文学作品自古以形式分为诗歌、戏剧、散文、小说四大类。为什么以小说为形式写的《文心》,从没人说  相似文献   

20.
顾力 《出版广角》2012,(11):82-84
美国的《读者文摘》曾以每期1000万册的发行量成为美国本土发行量最大的月刊,也是世界上最成功的杂志之一;中国的《读者》杂志则是中国文摘期刊市场的第一品牌.本文将对《读者文摘》的发展模式和轨迹进行探讨,并将其与以《读者》为代表的中国大众类文摘期刊作比较,旨在为我国期刊市场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