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今传媒》1997,(6)
略论新闻工作者立人立业之根文/张书省看园丁植树栽花,往往对花树根部保护极好,他说根本根本,根是植物之本,根要受伤,树木也就枯萎;看南方飓风袭来时,几丈高的大树被瞬间刮倒,观其裸露的根,原来根系并不发达;而海边和山崖上那些盘根错节的榕松之类,却总在风雨...  相似文献   

2.
周青 《重庆档案》2006,(5):12-14
一、人文精神的根在老百姓,表现为老百姓普遍的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 什么是人文精神?搞清这个概念是建设重庆人文精神的基础,但这个概念也许就如什么是文化一样,有太多的理解和解释。笔者认为人文精神就是:“普遍表现的社会生活中人的价值取向和精神风貌”。按照这样的理解,人们对重庆人文精神的表述有很多种,有人认为是“包容与开放,刚毅与豪爽,美丽与时尚(苟欣文教授语)”,有人认为是“忠实诚信,吃苦奋进,不甘落后”(王重举教授语),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些表述有一个起点就是人,是围绕人的活动而言的,它的根在老百姓。表现为老百姓喜欢什么?厌恶什么?赞成什么?反对什么?以及他们日常的生活方式是什么。  相似文献   

3.
《今传媒》1997,(9)
新闻界:再多一些正义之士如何文/吉林·高伟杰时下,一提到记者,人们往往投以复杂的目光:钦佩?羡慕?轻蔑?憎恨?讨厌?……总不会像五六十年代甚至解放前时那么对记者职业有一种崇敬得无以复加的程度。这大概怪不得人们,实在是记者自己的所作所为糟害了记者的名声...  相似文献   

4.
当人们谈起Linux,总会念念不忘它由Unix派生而来,Unix似乎就是Linux的根。但是如果不是一场旷日持久的诉讼在最近终于有了结果,恐怕还有很多人不知道,Linux这棵日益强壮的大树的根,曾一直在空气中悬而不定。  相似文献   

5.
生活在扬州,进入盛夏,若问我理想的生活状态是什么,说来惭愧,竟然很简单——只是鹅头、生啤。傍晚时分,于干净的盐水鹅摊点剁得鹅头一根,也可带些爪翅,浇些老卤,用袋子扎了,然后再在隔壁厢卖生啤的老婆婆处称些生啤酒,故意先问她一下:“是今天的新鲜生啤吗?”那老婆婆便如赌咒发誓一般说:“怎么不是?!是刚刚才从厂里来的呐,喝了就知道的。”  相似文献   

6.
中国有句俗语叫做“上梁不正下梁歪”,以此议论腐败之根,就推论出腐败的根子在上面,认为腐败高官才是社会腐败的根源。这个立论有无道理?有!但并不全面,正确的看法应该是腐败的根子既有来自腐败高官的,也有来自基层腐败官员的。  相似文献   

7.
把一根鞋带与一天倒霉的事情穿成一串的是什么呢?是心情.是失控了的心理。  相似文献   

8.
6月18日,《上海之根档案史料展》在松江区档案馆隆重开幕,市档案局党组纪检组长龚芳,松江区委常委、副区长陈皓以及区委办、区教育局有关领导和中山小学学生代表,各镇街道、委办局档案干部近200人参加了开幕式。  相似文献   

9.
面对个人软件市场的独领风骚和企业级软件市场的尴尬,让人觉得微软这个巨人并非拥有两条健壮的双腿,企业级市场已然成为微软固有的一根软肋;而微软中国领导层的变更速度之快,已经超越了摩尔定律的时间限制,管理层的动荡早已成为微软中国不争的软肋。 面对这两方面的困惑,人们总是怀疑微软在进军中国企业级市场时,是否  相似文献   

10.
一根中华烟     
高中时的老同学刘大发来厂里找到他,说老婆爱养花,求他给焊个花架。刘大发跟他见面时递给他一根烟,掏出打火机给他点烟时火机里没气了,他掏掏自己的火机,竞也没带,这根烟就夹在手里一直没吸。大发说了说花架的大小要求走了,他下意识地看了看那根烟的牌子。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竟是根“中华”烟!他是个每月只有500多元工资的焊工,自然没抽过“中华”烟,  相似文献   

11.
江作苏 《新闻前哨》2002,(11):13-14
谁都知道“市场”是“无形之手”,它可以在调配资源上发挥作用。而“无形之脚”是什么?经济学家指的是“寻租”。在经济学中,“租”的原意是指一种生产要素所获得的报酬,超过了社会平均水平的那部分剩余。所谓寻租是指那些借助于权力的力量,来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非生产性活动。寻租会使市场机制失去作用,经济学家们称之为“看不见的脚”或“无形之脚”。由于寻租行为是公平竞争的大敌,把人导向腐败,人们形象地把它看作是用“看不见的脚”踩住了“看不见的手”。寻租行为不管在什么社会制度下都会产生。它的行为特征是以权牟利,尽管…  相似文献   

12.
把根留住     
把根留住王刚如果说作家、出版社与我们这个《小说连播》节目有缘的话,那么演员对其更是情有独钟──有首流行歌儿,是我难得喜欢的几行之一,那就是“把根留住”。它的创作背景、主题内涵,我一直不甚了了,仅凭直感,觉着人不应忘本,忘了根基。而我在所谓事业上的根就...  相似文献   

13.
10月28日至11月2日,国家档案局副局长杨继波先后到湖北省档案局(馆)和襄阳市、十堰市、神农架林区、宜昌市调研时强调,文化是民族之根,文化是发展之魂,文化是创新之力。  相似文献   

14.
我们保存什么?─—关于两个“永久性”之认识四川涪陵地区档案局罗力本栏编辑张历生我们应当保存什么?这个问题似乎不成为问题,甚至可能会引起同行们的笑话。难道档案工作者还不知道我们自己应当保存什么吗?如早不加深究,人们会毫不犹豫他说我们不就是保存档案吗?然...  相似文献   

15.
生命之尊,理想之梦,这是杰出人生的共有的元素。这是天才的基石,事业的支柱,它将人生演绎得分外灿烂。在滚滚红尘中,谁的人生光华四射?谁的历程传世惊奇?又是谁,将其人生之路走入了歧途?  相似文献   

16.
谁之“发现”为新闻白承杰一时盛传“在庐山发现了黄远生的墓”,纷纷扬扬之后出现了异议:坟一直在那里,黄氏家人经常去祭扫,这算什么新闻?两种说法,哪个有理?黄远生之墓在庐山,这个事实对于报道者和许多读者来说是新闻;而对于“异议者”来说,则是旧闻。一新一旧...  相似文献   

17.
金融危机到来的速度之快,程度之深让大家措手不及,“危”已成定局,“机”在那里?我们提出来四句话——回归真实、拥抱冬天、谨慎乐观、寻求多赢。  相似文献   

18.
2006年广西电视台的春节晚会《金花牵出山歌来》,我认为是一台“特色春晚”。这台节目以各民族民歌为主线,以各民族美少女为串联,让民歌在各种新的编配,演唱、串场等包装下,引领观众仿佛作了一次民族之根的探寻,文化之源的踏访,风情之旅的追怀。在众多的春晚节目中,广西台能够从特色着手,力  相似文献   

19.
英雄依然辉煌──《东方之子》观后感姜依文近几个月,我陆陆续续观看了《东方之子》的一些篇章;又阅读了几个杂志对它的评论,引起我对一系列问题的思考:当今时代是否需要英雄?什么人是今天的英雄?怎样表现英雄人物?这些都是人物报道的老问题;然而,在新的形势下,...  相似文献   

20.
肖云 《新闻知识》2002,(8):49-50
由三秦出版社编辑出版的《生命之根》上下两册,优选了方越近十年发表在各类报刊上的评论、随笔、杂文、通讯和报告义学等250多篇,66万字,涉及政治时事、经济、文化、教育、科技、以及人文与精神、社会与人生等各个生活层面,各种热点、焦点、难点和痛点的问题,笔触广深,言之切切。而贯穿其中的主线,就是贫苦农民的父母遗传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