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运用较为丰富和翔实的史料,分析了元朝中央政府治藏政策的内容、特点及成败得失,旨在以古资今,以求为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更好地管理和发展西藏地区的经济,促进整个西藏地区的料技、教育和文化的全面发展,从而最终为促进我国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经验。  相似文献   

2.
试论清朝的治藏方略彭建英清朝作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中央王朝,其治藏政策中吸取了元、明两朝治理西藏的经验,并最终形成了自己一整套的治理措施。清初对西藏的治理,其所面对的并非单一的藏族地方势力,而是由蒙古势力统治下的西藏,即由蒙藏两族的上层势力控制下...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现存的清代咏藏竹枝词,从物质生产民俗、衣食住行民俗、精神信仰民俗等几方面作了大致归类,并对其内容与创作特点作了解析,认为清代咏藏竹枝词不仅是文人泛咏风土、展示藏区时代风貌的雅俗共赏的文学作品,而且对于研究清代藏区民俗文化方面,有着很高价值的民俗文献资料.  相似文献   

4.
治馋方略     
孩子对别人手中的东西格外喜欢,哪怕这样东西是他们再熟悉不过或最不喜欢的,只要是拿在别人手里,都是好东西!为什么呢?原因有很多:先来说说玩具、别人手中的玩具都是好玩的,哪怕是自己平时根本就不玩的。因为每件东西拿在自己手中和拿在别人手中的“视觉效果”是不同的。一件东西换个角度看就是新的,更别说这件东西在别人的手中会玩出不同的花样了,那更是自己未曾想到的。赶紧抢过来模仿或展示一下自己的游戏方案,是孩子们最急于做的事情。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明代科举制度的特点,作用及负面影响,对了解明王朝的发展,兴衰有着较大的认识意义。  相似文献   

6.
纵观中国古代边疆史,动荡影响着边疆地区,进而威胁到中央政权的根基,中国传统治边不能跳出"治乱循环"的困局,究其原因,主要是华夷之防的认识局限、重内轻边的眼界局限、唯稳而治的目标局限和重谋轻法的施政局限。中国共产党人吸收传统治边方略的优秀成果,把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与中国边疆地区建设发展的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全新的治边方略。  相似文献   

7.
明朝在辽东实施的边防统治,因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政治环境而有别于内地。通过辽东军镇、辽东屯军、辽东边墙及明朝对辽东边墙以外部族关系的处理等四方面,阐明了明初至永乐末年辽东边防的防御特点,进一步揭示了明朝辽东边防的独特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8.
从应对高考的角度来讲,高三年级如何组织复习非常重要。高三历史复习的一般程序是第一轮进行基础知识的复习总结,第二轮进行专题知识梳理分析,第三轮通过做习题深化对知识的理解运用,尤其要加强做题方法的训练(要求分析要思路清晰,作答层次分明,阐述规范完整),我认为在这三轮复习中都应明确一个主导思想:时时处处与高考考题联系,  相似文献   

9.
董乐友  高勇 《山东教育》2012,(14):49-50
班主任要管理好一个班级,除了要具有敬业精神以外,还要有科学的治班方略。我的做法是:1.确立班名,引领学生。开学初,我和学生一起确立了班名:成长。并让每一位学生对自己的成长进行了规划:  相似文献   

10.
边境  王征 《中国考试》2006,(12):8-11
现代文阅读多年来一直是公认的高考中最难把握的部分。其中的原因比较复杂,但有两点较为主要:一是文学作品阅读是个复杂的心理过程,答题既涉及理解、鉴赏,又涉及表述,训练很难系统适度;二是命题的文本选用没有客观标准,难易的差异很大,题目的设置与表述也缺乏科学的规范,设题指向多有不明。结果学生付出了时间与精力却拿不到分,导致许多师生对此采用了“放弃训练、考试撞运”的态度。这不仅影响高考成绩,更影响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唯其如此,对高考散文阅读的认识,在复习中就显得更加重要。  相似文献   

11.
浅析明朝监察制度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朝时期,监察制度在借鉴前朝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加之这一时期政治大环境的影响,使得明朝的监察制度与其他朝代相比有着许多的不同之处,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将从七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2.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管理者。全面负责一个班的总体工作,对班集体的发展起主导作用。班主任又是联系班级与各科教师的纽带,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桥梁,是学校贯穿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骨干力量。因此,我认为班主任应做好  相似文献   

13.
谈谈成教的特点及教学方略李达明一、成教教学的特点与其它教育相同,在成人教育的教学过程中,也包含着教与学的两个方面,这是不可分割的、相辅相成的、互相影响的两个方面。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但效果的好坏,还要看教学对象学得如何.因此,学生的学...  相似文献   

14.
15.
孙中山面对我国边疆的严峻形势,提出必须坚决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维护领土完整;积极提倡民族之间的平等与团结,希望国内各民族融为一大中华民族。为了消除日、俄侵占东北对都城构成的威胁,孙中山建议迁都以消边患。同时,应修筑铁路,发展经济,促进边疆地区的稳定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缘俗立教,加意诸羌”——明朝一项重要治藏治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缘俗立教,加意诸羌",即从政治、经济等方面扶持寺院与发挥宗教人士的化导功能,是明朝谋求藏区致治,笼络并控制藏地僧俗民众的重要策略手段.这种因地制宜的特殊宗教政策的推行,基本顺应和保持了藏地政治、经济、文化的正常状态和发展趋势,从而达到了明廷一以贯之的"安抚一方"的基本统治目的.但也有其负面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元朝于乌蒙山地区初步设置政区的基础上,明朝强化了对乌蒙山地区政区的控制。随着明朝建立贵州布政司,以军事控制为主要目的对乌蒙山地区进行三省分治的格局,在明代继续得到强化。  相似文献   

18.
秦统一前后,羌人分布在陇西塞外的黄河与湟水流域,世代生息。西汉建国初,羌人各部相继臣服于匈奴。文景之世,军事战略以防御匈奴为主,对于羌人各部,无暇顾及。武帝时期,国力强盛,西汉势力进入羌区。西汉王朝对羌人的管理实行郡县属国与护羌校尉并行的双轨制。郡县属国与护羌校尉的设置,是西汉中央政权对河湟羌人行使有效管辖的开始。  相似文献   

19.
明嘉、隆时期,广东地区有司不良,贪贿成风,倭盗侵扰,社会动荡不安。为扭转这一局势,高拱于隆庆四年执掌首辅后,大力推行整顿吏治、军政配合、剿倭除盗的治粤方略,并取得初步成效。虽然高拱的治粤方略推行时间较短,尚无实现预期的理想目标,但却开启了张居正治粤之先河。就此而言,高拱应该占据一定的历史位置,明清时期的诸多政治家和史学家亦有肯定性评价。  相似文献   

20.
张凤民在第7、8期《天津教育》上撰文指出,现行的普通教育的机制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与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存在着尖锐的矛盾,严重地不相适应。因此,必须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普教新机制。这种新机制应包括以下内容及其特点: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