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庭教育问题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关注,家庭教育不仅是基础,而且是主导,其他都是辅助,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教育素养,那么不管老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美的效果,学校里的一切问题都会在家庭里折射出来,而学校复杂的教育过程产生困难的根源也都可以追溯到家庭。”  相似文献   

2.
小档案:夏洛特·梅森是20世纪初英国著名教育家,“教育之家”创始人,被誉为“家庭教育之母”。她毕生探索一套适合于儿童成长的、融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为一体的教育体系,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手段,并写成流传于世的《夏洛特·梅森家庭教育系列》。夏洛特·梅森的核  相似文献   

3.
仇静 《新课程研究》2009,(6):187-188
德育教育家福禄贝尔指出:“学校和家庭的一致,是这一时期完善教育的首要和不可少的条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实行学校、家庭教育不仅可以很好地培养年轻一代,而且还可以使家庭父母的道德面貌完善。没有对子女的教育,没有父母对学校生活的参与,没有承认对孩子之间经常的精神上的接触和互相充实,就不可能有社会、基层单位的家庭本身,不可能有学校这个最重要的教育教学机关,也不可能有社会在精神上的进步。”可见,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互相依赖的,是应该互相沟通和积极配合的。  相似文献   

4.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都不可能完成造就全面发展的人……”建立学校和家庭间的教育联系网络,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当前教育改革中不可忽略的问题,学校和家庭都应该引起重视。我们知道,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长期细致的全面教育,如果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能够得到学校与家庭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  相似文献   

5.
家庭教育是指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在家庭里对儿童和青少年进行的教育。它与正规的学校教育不同,是在家庭这个特殊的环境里,在有亲情的几代人中进行的一种教育。构成家庭教育的活动是零碎的,主要由家长辅导作业、解答问题、传授日常知识、进行道德伦理教育等一系列活动组成的。家庭是个人成长的摇篮,父母是第一任老师,家庭生活经验、经历对于人的一生有着深刻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家庭教育的深刻性超过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教育家哈巴特说过:“一个父亲胜过100个校长。”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组成细胞,是传扬祖国文化的重要场所,是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不可缺少的阵地。社会现代化的关键问题是如何提高人的素质使之适应并积极组建现代社会的物质及精神文明,即实现人的现代化。我国现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期。在这一特殊历史时期,家庭教育以其对人对社会的深刻影响力;将发挥重要作用,成为促进人的现代化,进而成为建设现代社会的重要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6.
赵成增 《辅导员》2009,(10):62-62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学校教育而没有家庭教育,或者只有家庭教育而无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艰巨而复杂的任务。”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我们越来越感觉到,学生的德育工作,仅凭学校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形成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立体德育网络,形成德育合力,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其中,家庭教育是学校德育的基础,也是学校和社区德育工作的桥梁。但是,由于家长的文化素质、成长背景等因素的差异,使目前家庭教育存在着很多问题。  相似文献   

7.
张永玲 《考试周刊》2022,(21):33-36
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和影响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彻底颠覆了传统的家庭教育内容和方式。文章深刻剖析“互联网+”背景下家庭教育发展的特点,提出了依托“学习强国”平台,筑牢家庭教育之魂;重视家庭教育指导,创新家校社协同模式;借助在线学习资源,激发家庭发展活力;规范家庭教育行为,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加强家庭教育规划,营造终身学习氛围五个策略,以期能够给新时代家庭教育带来些许帮助。  相似文献   

8.
正如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在《家庭教育——怎样教小孩》一书中所说:“同情行为在家庭里在社会里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美德。若家庭里没有同情行为,那父不父,母不母,子不子,家庭就不成为家庭;若社会里没有同  相似文献   

9.
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早就提出: “幼稚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必须要两方面结合方能取得充分的功效”充分说明家庭教育和幼儿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讲到 :“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 ,不只是学校和教育部门的事 ,家庭、社会各方面都要来关心和支持。”这是非常有针对性的。在目前的“减负”问题上 ,除学校和教育部门要采取有力措施、社会各界要积极配合外 ,家庭的作用也不可忽视。不少迹象表明 ,家庭已是这次“减负”的瓶颈。为此 ,本文着重探讨造成学生负担过重的家庭因素及家庭教育在“减负”中的作为。一、对我国传统家庭教育的反思我国具有注重家庭教育的历史传统 ,形成了中华文化特有的家庭教育思想、内容和方法。这对我国的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起到…  相似文献   

11.
要大力推广和实施素质教育,不仅是我国中小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迫切任务,也历史性地摆在了每个学生家庭的面前。家庭教育知向何处,家长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该做些什么,已经引起了学校、家庭、社会的关注和思索。一、家庭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家福禄培尔...  相似文献   

12.
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有强大的合力来推动其发展。一直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学校、家庭、社会是助力教育走向光明的“铁三角”,即教育的发展离不开这三方合力推动。其中,“家校合作”更是大家熟知的高频词。正如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育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因此,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而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拓展延伸。  相似文献   

13.
“家庭教育个案跟踪指导,创建学习型家庭的研究”是我校的科研课题。课题研究使我校在探索家庭教育的道路上走出了可喜的一步。这是一项有利于学生,有利于学校,有利于家庭,有利于社会的大好事, 也标志着我校家庭教育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14.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细胞”与整个“肌体”息息相关,每个“细胞”和谐了,“肌体”才会和谐。家庭和谐了,社会才有可能和谐。 家庭和谐与家庭教育紧密相连。父母最大的愿望是看到孩子健康成长,成人成才。孩子成长的状况牵动着父母的心,也直接影响着家庭气氛和谐与否,进而影响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5.
在作为共生共同体的家庭中,家庭教育以“共生”为首要目标,受生殖期望、生产期望和声誉期望的共同引导,家庭教育最终服务于家庭成员之间的生物性有序联合。在家庭进入共识共同体后,以收入期望、知识期望和规范期望为基本样态的社会期望开始引导家庭教育;但受此引导的家庭教育无法摆脱功利化、唯科学主义裹挟等问题,更无力应对社会系统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因此,被法治化后的法律期望因应而生。随着社会进一步发展,家庭期望已日渐式微,社会期望产生诸多消极影响,法律期望因与亲权冲突而功能受限。因此,有必要对家庭教育期望进行立法整合,即在保留家庭教育期望“自留地”的同时,扩充家庭教育的定义范畴和内容并进一步明确权利义务主体。  相似文献   

16.
家庭是每个孩子成长不可或缺的地方,它承担了孩子的启蒙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任何一个生命都需要受到来自父母的关爱。家庭是孩子心灵成长的精神家园,是孩子生活和交往的基本单元,是孩子家庭伦理文化定格的初始空间,更是孩子品性养成及思想观念定位的第一课堂。因此,家庭教育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健康成长。随着“虎妈”和“狼爸”式的家庭教育在社会广泛传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陷入对家庭教育的认真思考与激烈的讨论之中,对家庭教育的解读和探索一时间也成为了家庭教育关注者讨论的话题。  相似文献   

17.
<正>教育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工程,教育工作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相互协作,形成合力,才能取得好的效果。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教育素养,那么不管教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美的效果。学校的一切问题都会在家庭里反射出来,而学校复杂的教育过程产生的一切困难的根源也都可以追溯是家长。"可见,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我们的教育工作中,学校教育如何与家庭教育形成合力?怎样充分发挥父母这个第一  相似文献   

18.
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指出:“幼稚教育是一种非常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结合方能取得充分的功效。”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家庭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祖国的未来和儿童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9.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学校教育和学校外、学校后的教育并举”。学校外教育,重要的一环就是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可靠基础,又是学校教有的必要补充。家庭教育对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着巨大的作用。正如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的教育学素养,那么不管教师作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满的效果”。因此,要搞好学校教育,就必须改善家庭教育。  相似文献   

20.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今天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今天,我们继续提倡孝敬父母,不仅是为了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为了构建和谐家庭。因为整个社会的“肌体”是由家庭细胞构成的,只有细胞和谐了,才会使整个“肌体”和谐。从家庭教育的角度说,也只有家庭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