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杜默的诗歌辑轶只有两首残篇。本文从杜默家谱及相关的历史资料考证,发掘杜默创作的鲜为人知的八首诗歌,一篇文言小说;并对杜默的诗歌试作评析。  相似文献   

2.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在绵延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无数诗人给我们留下了一首首描绘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生活及历史发展趋势的无比珍贵的史诗,为历史课堂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料。那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运用诗歌词曲呢?一、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引用诗歌词曲,  相似文献   

3.
目前杜默的诗歌辑轶只有两首残篇。本文从杜默家谱及相关的历史资料考证.发掘杜默创作的鲜为人知的八首诗歌,一篇文言小说;并对杜默的诗歌试作评析。  相似文献   

4.
诗歌是一种常见的文学体裁.它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诞生得最早,普及面最广,成就也最高,对整个文学的产生和发展有着强大的影响和渗透力.我国素有“诗国”之称.在古代,诗歌修养代表着一个人的文学修养.在现行初中语文教材中,语文总课目是172课,221篇,诗歌共选入17课44首诗,约占9.9%,约占篇目19.9%,其中教读课文33首,自读课文11首,分置在1—6册中.足见编者对诗歌的重视.但由于种种原因,近年来,在语文教学中,有不同程度,不同表现形式的忽视诗歌教学的现象.这是一种误区,不仅对诗歌教学本身不利,对学生语文知识能力的全面提高也将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5.
[精彩话题]诗歌是中华艺术宝库里的一道绚丽色彩。一首诗,或许就是一幅图画,或许就是一段历史,透过这些诗歌,我们往往可以触摸到诗人的脉搏,倾听到历史  相似文献   

6.
<伐檀>的内容具有多种理解角度,从诗歌本身和历史的角度分析,可以将它看成是一首希望通过勤奋劳动改善自身生活状况,并肯定"君子"确有过人之处的诗歌.  相似文献   

7.
《敕勒歌》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朝少数民族的一首著名诗歌,我国初中一年级的语文、历史两科都将这首诗歌收入教材。但是关于这首诗歌出自那个民族,两科教材的说法却不一样。语文教材说:“这首诗歌,选自宋朝郭茂倩编《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是南北朝时敕勒族的一首民歌。”而历史教材却说:“鲜卑族的《敕勒歌》优美和谐,广为流传。歌词是:“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在注释中又说:“敕勒,北魏时北方的一个部落名称。”  相似文献   

8.
杨凤秀 《山东教育》2006,(12):37-37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在绵延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无数诗人给我们留下了一首首描绘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生活及历史发展趋势的无比珍贵的史诗。为历史课堂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料。那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运用诗歌词曲呢?  相似文献   

9.
克里斯蒂娜·罗塞蒂是英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女诗人之一,她的作品久负盛名.尝试以一种全新的女性主义角度对她的<死后>这首诗歌进行分析,探讨诗中隐合的女性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0.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在长达数千年的阶级社会中,无数诗人通过具体、生动、典型的艺术形象,在其作品中多方面地展示了广阔而复杂的社会生活,给我们留下了一首首描绘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风尚等诗歌,为我们历史课堂教学提供了补充和注解材料。如果我们能在历史教学中恰当地引用一些诗歌,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拟就诗歌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谈一些个人的尝试与体会。  相似文献   

11.
张世锋  王山 《文教资料》2014,(22):10-12
《枯叟》是艾略特第一首反映现代荒原社会的成功诗作,值得仔细阅读。在这首诗歌中,主人公枯叟眼中的现代文明是一个缺乏信仰的社会,看到的现代人也是一个灵魂空虚、无所寄托的群体。更主要的是,这首诗追溯了一个特殊的历史时刻:1919年《凡尔赛和约》的签订。本文认为艾略特采用隐喻技巧,掩盖了《枯叟》的历史背景,但是,通过阅读诗歌和相关历史资料,读者能够发现诗歌与这个重要历史时刻的直接联系。理解这些联系有助于正确理解《枯叟》这首诗歌。  相似文献   

12.
惠特曼《自我之歌》新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惠特曼《自我之歌》一问世,就引起美国文坛广泛持久的争论.历史证明,《自我之歌》并不是所谓神秘主义的启灵预言诗,而是一首反映美国时代生活的现实主义伟大诗篇.“自我”展示出多重艺术形象,热情地歌颂了美国民主和美国人民.民主、民族主题贯穿全诗.诗歌宏伟的结构、广阔的历史画面、全景式的美国自然风貌,使之成为一首享誉世界文坛的美国史诗.  相似文献   

13.
在一节诗歌鉴赏课上,当讲到诗歌中的形象问题时.我举了一首自己挺喜欢的诗歌作例子--唐代崔铉的<咏架上鹰>:"天边心胆架头身,欲拟飞腾未有因.万里碧霄终一去,不知谁是解绦人."并请学生概括这首诗歌所写形象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伐檀》的内容具有多种理解角度,从诗歌本身和历史的角度分析,可以将它看成是一首希望通过勤奋劳动改善自身生活状况,并肯定“君子”确有过人之处的诗歌。  相似文献   

15.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文明中,无数诗人通过诗歌的艺术形式,在其作品中多方面展示了广阔而复杂的社会生活,给我们留下了一首首描绘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风尚及历史发展趋势的无比珍贵的“史诗”,为历史课堂教学提供了补充和注解材料。如何在历史课堂上教学引入“史诗”,并运用“史诗”进行历史课堂教学,笔者谈一点自己粗浅的看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一 咏史诗,顾名思义,即以历史题材为内容的诗歌。最早以“咏史”题名的诗,是班固的五言诗《咏史》,写的是汉文帝时孝女缇萦为赎其父之罪而自愿没身为奴的故事。自此以后,咏史之作代不乏人,且不断繁盛,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百花园中引人注目的一簇奇葩。《昭明文选》(下称《文选》)选录诗434首,分为23种类型,其中就有“咏史”一体,说明萧统对“咏史”诗的重视。《文选》“咏史”诗类共选录诗歌21首,它们是:王仲宣《咏史一首》,曹子建《三良诗一首》,左太冲《咏史八首》,张景阳《咏史一首》,卢子谅《览古一首》,谢宣远《张子房诗一首》,颜延年《秋胡诗一首》、《五君咏五首》,鲍明远《咏史一首》,虞子阳《咏霍将军北伐一首》。从诗体看,这21首都是五言诗;从顺序看,这些诗基本上按作者年代先后排列。就诗题来说,其中仅4位作者标题为“咏史诗”,但就内容而言,这21首诗,都是以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为题材的。这说明萧统并不单纯以“咏史”名篇与否作为入选标准。  相似文献   

17.
课堂回放 《蝶恋花》教学实录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宋词《蝶恋花》.先来看看本节课的两个目标: 第一是运用符码分析法,穿越一首诗歌;第二是复活常见的几种诗歌鉴赏武器. 为什么我要说穿越,而不说解读.解读是我们作为一个旁观者,远远地看,外在地欣赏,我们从来就没有真正和一首诗歌心灵相通.现在,我们要用灵魂真真切切地穿越一首诗歌.另外,我们的诗歌鉴赏武器经常都是一些名词,不是动词.动词都没有真正复活过,因而也不会成为我们真正的武器.鉴于此,我把第二个目标界定为:鉴赏武器的复活.  相似文献   

18.
一堂语文课正在进行.教者原来确定的教学目标是:重点学习现代诗人田间的《假使我们不去打仗》这首诗,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领会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爱国情怀,认识"鼓点式"的写作特点.由于这首诗很短小,如果一堂课只学习这首诗,就显得课堂的容量不足,因此,教者准备学好了这首诗之后,再让同学们自学另外两首诗歌.这样的安排可谓四平八稳,无懈可击.可是,当这堂课进行到一刻钟以后,却出现了教者意料之外的事.  相似文献   

19.
隋炀帝开凿通济渠,并由此“幸江都”是著名的历史事件。本文对隋朝人所作的四首相关诗歌进行了研究,考证出它们的写作时间、地点等本事;通过对诗歌内容的诠释,既还原了事件的部分历史场景和细节,也印证了唐宋正史中的相关记载。此外,还对杨广做太子时经由颍水入淮“巡抚扬州”时的五首相关诗歌作了简要考论。九首诗歌都与皖北历史地理有关,对深入研究皖北地方文化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20.
李明 《海外英语》2011,(5):232-233,242
《雪夜林边小驻》是美国20世纪著名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创作的一首诗歌,一直被读者认为是作者众多诗歌中最杰出的一首。该文拟从形式、声音、意象和含义四个方面对该诗进行分析,以此管窥弗氏诗歌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