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奚景鹏 《出版史料》2006,(4):121-125
1938年3月,汉口自强出版社出版的《抗日军政大学讲义基础战术》,版权页印“讲述者毛泽东”。书目文献出版社1984年5月出版的《北京图书馆馆藏革命历史文献简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11月出版的《解放区根据地图书目录》、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1年12月出版的《毛泽东著作大辞典》、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5年5月出版的《毛泽东著作版本述录与考订》,都将《基础战术》列入毛泽东著作。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12月出版的蒋建农等四人著《毛泽东著作编年纪事》(上册)第205、206页记载:《论抗日游击战争的基本战术———袭击》,“这是毛泽…  相似文献   

2.
调查研究是中国共产党人最为重要的工作方法之一.从1941年至1982年,毛泽东《农村调查》先后出版多个版本,其出版及传播过程与抗战局势变化密切相关.《农村调查》既是毛泽东对于如何认识中国农村问题的方法总结,也是对中国共产党科学地认识现实问题的方法论指导性著作,该著作的传播和经典化过程对于中国共产党以调查研究作为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3.
叶玮 《大观周刊》2012,(23):15-16
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作为一篇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艺理论经典论著,其所有结论都是基于对“五四”以来,特别是解放区根据地建立以来的革命文艺运动的科学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作出的。在此,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文本解读为基础,分析毛泽东的“文艺观”。  相似文献   

4.
朱德著作的出版最早见于1933年。《谈几个战术的基本问题》,曾收入中国工农红军学校1933年6月出版的《红色战场汇刊》。抗日战争时期出版的著作较多,其中包括:《抗战到底》,救亡出版社1938年出版。《八路军半年来的抗战经验与教训》,收入汉口新华日报馆1938年印行的《我们怎样打退敌人》一书中。《论抗日游击战争》,是朱德的一部重要军事著作,详细地论述了游击战在抗日自卫战争中的重要意义,抗日游击战争的要素以及抗日游击战的战术等问题。当时部分章节曾在抗日根据地的一些报刊上刊载,延安解放社1938年11月出版了单行本,新华社、新华日报馆于1939年3月,东北书店于1947年先后以《论游击战》、《抗日游击战争》、《抗日游击战争的战术问题》等书名印行。这部著作与1938年5月毛泽东的《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和《论持久战》等著作交相辉映,对于坚定人民群众的抗战信心和开展敌后游击战争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论解放区战场》,是朱德的又  相似文献   

5.
高校图书馆藏革命文献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和文献价值,应加大力度整理、揭示与利用,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更好地服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根据地和解放区出版了大量红色报纸,这些是重要的革命文献。文章从学术界对根据地和解放区报纸的研究现状调研分析入手,基于北京大学图书馆藏以1937—1949年为主的根据地和解放区红色报纸的挖掘与整理工作实践,介绍北京大学图书馆藏红色报纸概况,揭示其馆藏特点,并分析研究这些红色报纸的出版方式与刊载内容,进而阐述了挖掘与利用红色报纸的时代价值与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从早期组织开始,就重视马克思主义著作的出版.建党100年来,以1921年成立的人民出版社、1938年成立的马列学院编译部、1949年成立的中宣部出版委员会、1977年召开的全国出版工作座谈会为时间节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出版可分为有计划的出版、系统化的出版、大规模的出版、精深化的出版四个阶段,在取得丰硕出版成就的同时,也积累了与时俱进、精益求精、实事求是、联系实际等出版经验,对今后的出版实践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一、《毛泽东选集》第一版出版及其各种本子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央即着手准备出版《毛泽东选集》。1950年5月,中央政治局决定成立中共中央毛泽东选集出版委员会。1951年春,《毛选》出版工作全面上马,4月17日,出版总署发出关于认真做好《毛选》出版印刷发行工作的指示,并成立了相应的工作委员会,《毛选》出版工作交人民出版社。毛泽东选集出版委员会决定:《毛选》先出四卷本,四卷本包括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各个历史时期(从第一、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到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重要著作。全国解放以前,一些解放区曾出版过《…  相似文献   

8.
抗战后期,随着整风运动的深入开展,根据中央的指示精神,晋察冀根据地编辑出版了首部《毛泽东选集》.这套五卷本的选集由晋察冀日报社社长邓拓主编,共收录了毛泽东在1944年6月以前撰写的文章29篇,计46万字.首部《毛泽东选集》的公开问世,开创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大型经典著作出版与发行的先河,促进了毛泽东思想的传播,为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央正式编辑出版《毛泽东选集》提供了历史参考.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著作一直是日本出版商重要的出版资源之一.自1946年日本东京十月书房出版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之后,毛泽东著作日文版的出版就没有间断过.1971年10月,角川书店出版了《毛泽东语录》,该书上市后即成为当时的畅销书,到1976年9月,共重印九次,发行量为12.1万部.  相似文献   

10.
徐莉 《出版广角》2015,(12):58-60
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根据地创办了大量报纸和刊物,出版了许多马列著作、毛泽东著作和其他政治理论读物等,这些新闻出版物,在宣传贯彻党的抗日政策、对敌斗争和联系群众、团结抗日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贡献和作用.晋察冀根据地的新闻出版事业是近代中国新闻出版史上最辉煌的一页,其独特的办报办刊特点和理念,也成为新中国的新闻出版事业的宝贵财富,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著作是20世纪我国最有影响力和出版数量最多的著作。关于毛泽东著作在新中国成立前的出版情况,包括各种著作的初版时间、版本的考证和传播的情况等,已有不少专家作了专门研究和论述。本文仅就1949年至1982年期间毛泽东著作出版工作情况(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汉文版为重点),作一历史的回顾。  相似文献   

12.
置于中国古代、近代出版史来考量,山东出版业的地位和影响并不突出。清以前留存下来的出版史料极其有限,清代、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三个不同历史阶段,山东的图书出版各有特色,总体趋势是逐渐往前进步的。近现代以来山东的期刊事业发展较快,特别是中共领导下的根据地、解放区的报刊还有图书编辑出版,形成了独特的风景。以《山东出版志资料》辑刊为代表的一批史料编撰、整理成果,展现了山东地区的出版风貌与成就,为大型出版史志著作的编写以及当今的出版实践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源。  相似文献   

13.
范军 《出版科学》2014,(4):100-103
置于中国古代、近代出版史来考量,山东出版业的地位和影响并不突出。清以前留存下来的出版史料极其有限,清代、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三个不同历史阶段,山东的图书出版各有特色,总体趋势是逐渐往前进步的。近现代以来山东的期刊事业发展较快,特别是中共领导下的根据地、解放区的报刊还有图书编辑出版,形成了独特的风景。以《山东出版志资料》辑刊为代表的一批史料编撰、整理成果,展现了山东地区的出版风貌与成就,为大型出版史志著作的编写以及当今的出版实践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源。  相似文献   

14.
藏书印蕴藏于浩如烟海的传世藏书当中,是未经发掘的宝贵学术资源,具有版本目录、历史文献、语言文字、篆刻图画等学科价值.广东藏书印是研究广东历史文化的重要信息资源,可以从古籍、古籍图录、古籍影印本、印谱及网络资源对广东藏书印进行搜集.藏书印的整理包括印文释读、材料筛选、数字处理、编写传略、分类编目5个环节.编辑《广东藏书印谱》、出版《广东藏书印书影》和建设广东藏书印数据库是利用广东藏书印的3大举措.  相似文献   

15.
民族出版改革中的几个关系问题——以民族出版社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民族出版社55年的发展历程,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产品生产阶段",建社到改革开放之初.这个阶段的体制是"计划经济,全额拨款,事业管理",特征是出版选题基本上是指令性的,以翻译出版<毛泽东选集>等经典著作、政策文献、法律法规为主,出版的生产要素靠计划配置.这个阶段民族出版社为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党的民族理论政策,为培养少数民族翻译出版人才,为建立新中国民族出版的各项政策、制度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6.
翻译经典研究聚焦于经典如何在翻译中得到建构或解构,而忽略了经典文本本身对译入语语境的互动影响.文章通过梳理“十七年”(1949-1966)对马列经典著作、西方经典文学和中国古典文学的翻译和出版,认为在国家主导的翻译实践中,此阶段的经典翻译和出版旨在完成三大国家叙事:信仰的赓续,价值的认同,形象的建构.对“十七年”经典翻译与出版的梳理和研究,有助于理解特殊时代背景下翻译与政治的共谋,体悟文本之外的翻译张力.  相似文献   

17.
人民出版社,是国家政治书籍出版社。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出版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著作,党和国家的重要文献、资料,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类书籍,是人民出版社的最主要的任务之一。建国三十五年来,出版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著作,党的文献、资料,党史等各类党史读物约400种(不包括重印),影印革命报刊62种,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相似文献   

18.
一、1949至1976年文学创作出版的历程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人民挣脱了沉重的枷锁,建立了人民共和国,开始建设新的生活。解放区和国统区两支文化大军会师,在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引下,开始了文学出版工作的崭新的阶段。1951年,共和国成立不久,就建立了专门的文学出版机构——人民文学出版社。该社从两个方面入手开展首批业务工作。一方面重印全部鲁迅著作的单行本26种;一方面继续出版《中国人民文艺丛书》和《文艺建设丛书》。《中国人民文艺丛  相似文献   

19.
京师京华印书局前身是由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创办的强学会书局改组而来的官营印刷机构,于1884年组建,1905年被上海商务印书馆买下,改名为京华印书局.据史料记载,当时改名时,商务印书馆将官书局的机器和印刷设备全部作价,连出版而未出售的木版印刷书籍和木版以及书局对外承印的印刷业务也全部接下来,对外的名称,既不能沿用"官书局",也不好用"商务",于是双方协议,起了京华印书局这个名字.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诗词集》《毛泽东诗词手迹》线装本出版。江泽民同志题写书名两书用特制宣纸精印,各分上、上两册,配有函套,装帧精美,已由线装书局出版,在海内外发行。 《毛泽东评点(智囊)》线装本出版发行本书由中国档案出版社、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联合影印。《智囊》一书是明末著名文学家和戏曲家冯梦龙纂辑的,辑集了上自夏商下迄明末三千多年间各色人物以智取胜的故事,共二千余则。毛泽东生前对此书十分重视,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