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分析世界技能大赛印刷媒体技术项目的发展历程,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教,推动我国应用型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文章梳理了世界技能大赛印刷媒体技术项目的发展历程和我国参加印刷媒体技术项目取得的成就,并详细分析了印刷媒体技术项目工作数量、工作时长和评分占比的变更,体现了印刷行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趋势。我国职业院校通过参加世界技能大赛,不断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升教育教学理念,推动我国应用型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世界技能大赛印刷媒体技术项目比赛内容和技能要求的分析,为今后参赛选手的训练提供指导和借鉴,助力我国印刷行业的人才培养。文章介绍了印刷媒体技术项目胶印、数字印刷和附加任务三大模块的比赛内容和技能要求,对客观评价和主观评价两种评价方法以及比赛的评价内容进行了说明,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今后选手培养的训练方向,提出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教,提升我国职业院校印刷技能人才的培养水平。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以"以赛促学"模式为研究对象,对广告课程教学中建立"以赛促学"模式的必要性、具体执行方案、师生考评方式、常见弊端及反思进行深入的探讨,重点分析如何建立有效的全程质量控制体系.本研究认为,在传媒类专业应用型教学改革中,在广告课程教学中建立"以赛促学"模式利大于弊,应鼓励学生参加权威性高、参与度广、专业性强和应用性高的广告赛事,提高广告创作水平,增强就业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隋韧  徐尧丹 《中国档案》2023,(12):32-33
<正>2023年10月19—20日,江苏省档案专业人员职业能力竞赛决赛在苏州城市学院举行,来自省直、各设区市、高校的19支代表队参赛。大赛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推动档案从业人员职业素质、专业技能、技术创新提升为目标。从备赛到完赛近4个月时间里,全省各地档案部门以赛促学、以赛促练,学练赛融为一体,激活了人才强档“一池春水”。  相似文献   

5.
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更迭及广泛应用,促使众多行业形态在结合人工智能的基础上发生了改变,其中便包括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英语图书出版领域。鉴于此,本文以"英语图书出版"为研究对象,探讨人工智能与其内容制作、编辑加工、出版发行等环节的融合应用,并提出有利于人工智能与英语图书出版融合发展的策略,即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助力图书选题策划、运用人工智能优化图书编辑加工流程、培养智能技术复合出版从业人才。  相似文献   

6.
2010年10月24日,由本土公司广州市旭日因赛广告创意拍摄的"招行-i理财"广告片在第17届中国国际广告节中,斩获中国广告长城奖全场大奖。  相似文献   

7.
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教学和科研的信息中心,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课堂,在教学评估中起着重要的支撑保障作用.文章就高校图书馆迎接教育部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要求,论述了通过"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目的,在如何推动图书馆建设方面谈几点体会.参考文献4.  相似文献   

8.
纪东升 《大观周刊》2012,(33):192-192
汕头工艺美术学校室内设计专业以组织和参加专业技能竞赛为平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激发了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师专业技能的教学水平,形成了“竞赛--教学——教研——教改”氛围的专业教学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9.
简述了高职院校以赛促学模式开展信息素质教育的意义,从合理确定指导原则、内容规划和健全机制等方面论述以赛促学模式的保障实施,对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信息素质以赛促学模式实践进行了介绍,探讨了以赛促学模式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陈璐 《传媒》2017,(13)
"头脑风暴法"经常被用于广告创意的实践过程中,在本科广告学专业教学过程中,尝试将"头脑风暴法"应用于其中.将"头脑风暴法"导入《广告创意》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模拟广告公司的头脑风暴过程,能够打破学生的惯性思维,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创意和群体创思的能力,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本文从"头脑风暴法"执行过程中的五个环节展开对《广告创意》课程环节设置的思考,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意思考潜力.  相似文献   

11.
中国电视歌赛节目发轫于1984年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赛.该节目以音乐为核心,以比赛为形式,以选拔和培养新一代声乐艺术人才为目标,历经20多载已成为我国规模和影响较大的声乐赛事,形成了强大的品牌效应.  相似文献   

12.
赵松 《青年记者》2021,(24):5-5
随着人类逐渐进入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智能高科技时代,传统人本主义受到冲击,关于人工智能的"后人类"相关观点开始涌现,它们并不是一种政治化划分,而是以智能新技术为基础,对新的人类生存状况的思考. 1.赛博格社会:人与技术融合或超人类主义.随着机器与人的深度结合,人的边界和主体性问题成为赛博格研究主题."赛博格"被用来描述未来人类的基本生存状态,指入与技术的高度融合,"一个将自然与人为合成一个体系的、自我规范的生物体".人与技术的融合,意味着传统人文主义定义的人类物种边界变得模糊,人不再是纯粹的自然人或生物人,而成了格雷所说的"后人类".在后人类社会图景中,赛博格突破了人类的硬件和软件界限,一方面可以通过生化机械技术强化机体"硬件",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神经认知科技增强心智"软件".  相似文献   

13.
在发展海西经济宏观背景下,文化创意产业对区位经济带来的影响日趋凸显。广告创意类人才作为实现文创产业崛起的重要一环,受到各方高校的关注。为更好服务于海西区域经济,培养应用类型的广告创意人才,需要立足本土广告发展,从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安排、教育教学方法、实训基地建设、毕业设计(论文)方面进行分析,文章结合自身教育实践,力求探索一套具有针对性且切实可行的创意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4.
美国广告大师韦伯·扬的广告创意观主要包括"旧要素--新组合"、潜意识开发及在此基础上的创意方法与步骤等观念.这些观念揭示了广告创意与纯粹艺术构思的区别,强调资料的广泛收集在广告创意活动中基础的地位.肯定了潜意识和灵感在广告创意活动中的作用.这些观念不但对广告创意,甚至对通俗文艺、商业电影的创作,也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广告创意的法规空间即广告法规与审核,它一方面规范着广告和广告创意,一方面也成为广告创意的羁绊.在创意实践中,广告人既要规避"禁区",又要利用"禁区"打出漂亮的"擦边球".  相似文献   

16.
李海艳 《中国出版》2022,(S1):228-231
2017年7月,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指出人工智能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焦点,应逐步开展全民智能教育项目,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建设人工智能学科,培养复合型人才,形成我国人工智能人才高地。这一年,社领导让我带领部门小伙伴做一套人工智能主题的“机器人漫画”,迄今共出版了20册。策划:走对方向,虽远必至人工智能是近几年才迅猛发展起来的前沿科技,涉及社会各领域、各行各业.  相似文献   

17.
全球数字出版产业整体呈迅猛发展态势,人工智能时代对于出版从业者提出了更好的要求,具备综合素质的复合型出版人才成为出版转型期急需的高精尖人才。复合型出版人才的核心素养,成为出版界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分析人工智能时代发展数字出版的有利条件,以外研社和同行业的出版实践为例,归纳数字出版人才必备的核心素养,并提出培养核心素养的路径。  相似文献   

18.
高质量科技期刊的打造依靠高素质编辑人才,高素质编辑人才的培育依托高质量科技期刊,两者相辅相成、互促共进,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本文以《浙江农业学报》为例,研究分析其近年来在推进高素质编辑人才与高质量科技期刊互促共进机制的探索与实践,指出科技期刊事业发展还面临着一些思想认识误区和体制机制障碍,提出促进高素质编辑人才与高质量科技期刊互促共进的路径与对策.  相似文献   

19.
林翔  张慧玲  谭辉煌 《传媒》2021,(2):78-80
智能广告的发展引出了广告创意程序化的概念.本文引入拉波夫叙事模型,将广告的社会学属性凸显于智能广告技术逻辑当中,完成广告创意程序化过程中广告叙事结构的重构:编码与解码框架下的协同叙事结构,群体话语相关性下的内生叙事结构,传播语境匹配下的外向叙事结构.本文提出构建互联网智能环境下广告创意生产范式,关注广告创意程序化过程中的本源问题"创意思维"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以人工智能为技术驱动的智媒,进一步重塑了新闻生产与传播的形态,专业媒介组织边界被彻底打破,编辑和记者面临着严峻挑战。在融媒时代的基础上,具备一切区别于人工智能的,从人出发、超越机器的能力才是智媒时代新型新闻人才的根本性优势。为此,新闻教育在引进和培养智媒师资、搭建智媒实践平台的前提下,需要进一步打破教育壁垒、培养学生的人文社会学视野、增设计算机技术与智媒技术课程、加大媒介创造性及审美性课程比例、坚持传播伦理的教授,才能使培养出的人才具备与人工智能相比的差异化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